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學習師道:為師亦有道讀後感

學習師道:為師亦有道讀後感

——責任有多重,愛就有多深

《師道:為師亦有道》一書收入了諸多一線教師的教學感悟,每一篇文章未必有多麼高深的理論,但無疑道出了一線教師的心裡話,字裡行間折射出一線教師成長的足跡,遠比一些教育類書籍“教你怎麼做教師”更讓我們懂得了“我要怎麼做教師”。其中《責任有多重,愛就有多深》一文,道出了教育裡涵泳著的更深的意義“責任是松,師愛如竹;高是其格,雅是其品;如同堅守一方高地,守望一片麥田,呵護一方永恆!”

做一名有責任心的老師,需要“大愛”。愛崗敬業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愛崗就是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恪盡職守,教書育人。一個教師只有把教書這個職業確認為自己的道德原則,確認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時,才會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產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只有有了這些重要的情感才會使教師對教書這一工作表現出熱忱和全力以赴的態度。

做一名有責任心的老師,需要“犧牲”。()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犧牲個人的休息時間,甚至犧牲個人的情感、興趣、愛好……只因為我們要把所有的熱情留給關注、尊重、善待每一個孩子,只因為我們的內心深處被教育所召喚的東西是什麼力量都不能摧毀的。這就是對教育的一份義無反顧的責任,

這責任源於愛!

責任感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責任感不僅喪失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將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為教師,一旦失去了責任感,必將於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因此,我們呼喚,教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對孩子體貼入微的愛心、寬廣的容人之心和鍥而不捨的耐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毫無保留地給予每一粒種子以陽光雨露使其成長,使其為春光增色”!

捨得讀後感

文/朱玲麗

心緒不佳之時,買了一本星雲大師的《捨得》,真是受益匪淺啊。舍,就是要學會捨棄,只有做到了舍才能有所得。

一﹑認同的觀點

“做人要低姿態,做事要高水準”。做事要有一定的水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有時要低調才好。

因為低調才容易達到目標。做人低調包括說話要低調,不要太高昂。做事要低調,不要太張揚。生氣要低調,不要太遷怒等等。捫心自問,本人屬於心火旺的體質,遇事容易著急,不留後路。等到心緒平靜下來,已經後悔莫及了。

一個人的本領大小,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能否和諧大眾。合眾的要領,姿態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氣謙遜。行事低調的人老成持重,不會虛浮誇大,只憑自己的實力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因此,低調的人容易成功。而我,正好相反。

二、反思重構

堅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為每一名社會成員,一定要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工作生活中自覺擺正位置,時刻保持謙虛謹慎,

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不居功不自傲,不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要堅持時時高風亮節,事事嚴以律己,處處與人為善,以虔誠博大的胸懷和超然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時時刻刻做到胸懷坦蕩,真誠做人。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著,經歷著,承受著,面對著,也怨著,氣著,不平衡著,偏激著,同時也在衡量著舍與棄,得與失,這一切都困擾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讓彼此失落得找不回自己。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

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禁☆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求利,去貪婪的獲取,總是覺的不該失去或放棄就是失,只求去“得”,不願去“舍”,堅持著不該有的執著,讓自己背負的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止不前,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重新定義一下“捨得”的真正本意,讓它們回歸自然,這樣也能讓我們把已經在現實中脫離太遠的一些精神物質回歸它本應該所居的位置。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
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像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愛心與教育讀後感

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愛能創造新的奇跡!愛能創造教育的輝煌!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裡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佈道,而是從血管裡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我一直固執的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相當少,怎樣悲觀的估計都不過分,而且到現在,愛心越來越成為教師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麼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裡選兩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裡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佈道,而是從血管裡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我一直固執的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相當少,怎樣悲觀的估計都不過分,而且到現在,愛心越來越成為教師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麼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裡選兩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