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柳樹間的風讀後感

柳樹間的風讀後感(一)

《柳樹間的風》是一本很好的書,書裡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書裡講了鼴鼠、河鼠、水撻癩蛤-蟆和老獾之間發生的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動物是鼴鼠。它十分機靈,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它總會想出好辦法來解決;它對待自己的朋友很忠實又善良,即使路過自己想念的家,可為了朋友,它忍痛跟著朋友繼續往前走;在別人侮辱朋友時,它會站出來替朋友說話,去勸慰朋友。鼴鼠有一個又黑又低矮的小房子,雖然沒有癩蛤-蟆的莊園漂亮,也沒河鼠的家那麼大,可是鼴鼠仍把小屋收拾得乾乾淨淨,

協調有序。在朋友來家做客時,鼴鼠一點也不小氣,把最好的東西拿給朋友吃。癩蛤-蟆是令我反感的動物。它十分貪財,看到別人有好東西時,就想占為己有;它自高自大,喜歡到處炫耀自己,即使是件小事,它也要向大家誇耀一下。它還有一個缺點是愛罵人,如果誰弄到它了,它就會把那一頓。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溝通,要真誠相待,只有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得到朋友。


柳樹間的風讀後感(二)

肯尼士·格雷厄姆著的《柳樹間的風》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讀得時候,就像陣陣穿過柳樹間的微風,沁人心脾,讓人不知不覺得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

走進這本書,你會逐一認識住在水上的聰明浪漫的河鼠,

住在地下憨厚善良的鼴鼠,住在原始森林足智多謀,慈祥和藹的獾,追求時髦揮霍成性的癩蛤蟆,他們都是動物但是又有著各自性格的人物,通過一連串的小故事,他們的形象不僅被刻畫的栩栩如生,還讓你不由的愛上了他們。

當你在讀這本書時,似乎有一個聲音在默默的提醒著你,去聽去想——那清新的鄉村畫面和原始森林景象漸漸地呈現在了你的眼前。由於春天氣息的召喚,鼴鼠離開了又黑又矮的小屋子,在河邊與河鼠相聚在和煦的陽光下,他們從柳樹下拉出小舟,帶上豐盛的午餐,一起順流而下,泛舟河上,盡情享受水上美妙的探險生活——那是在明媚的春日。癩蛤蟆少爺不斷追求時髦,

喜新厭舊,見到新發明的東西就拼命弄到手,玩馬車,玩遊艇,玩汽車這只快樂的癩蛤蟆先是駕駛馬車人仰馬翻,後來因為偷開別人的汽車而入獄——那是在炎炎的夏日。面對遠處的呼喚,越來越強,不時有朋友已在做去南方的準備。而留在本地安靜生活的河鼠也有了要去看看南方大海的夢想。——這是在獨有幾分離別傷感又無奈的秋天。老獾打開被積雪覆蓋已久封閉的大門時,迎進了兩個渾身濕透,瑟瑟發抖的兩個可憐的動物的場面,他們因在野外迷路而無家可歸。——在飄雪的冬日。

這本書有兩個地方讓我深有感觸。一是在《原始森林》這一章裡,在一個冬日的午後,當河鼠在椅子上打盹時,鼴鼠決定到森林裡去冒險,

說不定還能認識它崇拜的獾先生呢。森林裡萬籟俱寂,黑夜與恐怖一起向它襲來,毫無目的地奔跑起來,最後筋疲力盡躲在了一個又黑又濕的洞裡。河鼠醒來後,發現鼴鼠不在家,便走出屋外,順著泥地上的腳印尋找鼴鼠。而這腳印一直通到了原始森林。它耐心地找了一個多鐘頭,邊找邊不停的呼喚。最後河鼠總算聽到了一聲輕輕的回答,它的高興勁就別提了。從這件事,不僅可以看出鼴鼠因不聽它的話獨自冒險闖森林,而河鼠並沒有責怪它,而是想方設法去尋找它,充分說明了河鼠的寬容大度,聰明善良與樂於助人的品質。這真是“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呀。河鼠與鼴鼠之間那無私的友愛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有一處另我感動的地方是全文始終貫穿著對各種不同家的描寫。有漂亮氣派的癩蛤蟆莊園;有古樸堅實如迷宮的老獾地下室;河邊小巧舒適的河鼠洞穴;更有簡單樸實的鼴鼠寓。不管是簡單還是豪華,只要有知心的朋友,歡樂就會出現在哪裡。尤其在《溫暖的家》這一章裡,有一天,河鼠與鼴鼠在經過一片田地時,鼴鼠聲淚俱下地說:“雖然它是一個簡陋的地方,但我聞到了它的氣味,我好想看它一眼,不然我會心碎的,哦,我的天哪。”這形象的語言不僅把鼴鼠活潑可愛的樣子刻畫地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更讓讀者知道了在它的心裡面總有一個地方是留給它簡陋的小家,不管它身在何方這種感覺總是追隨著它,

呼喚著它。當他們來到鼴鼠寓時,鼴鼠又感慨到,“這是一間多麼好的小屋啊,樣樣東西都那麼方便。鼴鼠心滿意足地躺在它的枕頭上,可是在它閉上眼之前,讓它再環顧一下它的老房間,它在火光中實在是豐富多彩……這些熟悉的東西已是它生命的一部分。”它知道無論何時回來,它的小屋都會微笑著迎接它的到來。這溫馨的家多麼另人感動多麼另人留戀呀。

這本書另人感動有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朋友們我好想與你們一起再次捧起這本書,與書中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們共同走進這美麗神秘的童話王國,感受他們的甜蜜與憂傷,感受那些驚奇的冒險歷程該有多好。


柳樹間的風讀後感(三)

這個假期,我讀了《柳樹間的風》這本書。這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讀的時候讓人不知不覺的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

走進這本書,你會逐一認識住在水上的聰明浪漫的河鼠,住在地下憨厚善良的鼴鼠,住在原始森林足智多謀慈祥和藹的獾,追求時尚揮霍成性的癩蛤蟆,他們都是動物但是又有著各自性恪的人物,通過一連串的小故事,他們形象不僅被刻畫的栩栩如生,還讓你不由的愛上他們。()

其中有一段讓我體會了什麼叫互相幫助,這段是這樣寫的:鼴鼠一個人在野樹林裡感到饑餓寒冷,可怕恐懼的時候,河鼠找到了它,最終河鼠憑著它的智慧,走出了雪地,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互相幫助。看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我要像河鼠鼴鼠學習,因為他們克服了困難走出了困境。

生活中人們會碰到許多困難,所以每個人都要互相幫助,世界上有了幫助,就有了美好。

我最喜歡看《柳樹間的風》這本書了!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一)

近日在看周國平的一本書,書名叫《風中的紙屑》,讀後感讓人清新、自然。鬱悶的時候很喜歡一個人看看這種類型的書讓人心情很舒暢,也可以排解一些煩惱。

昨天是中秋節,聽一些老歌,想一些老朋友,同樣是一個人的日子但心裡暖暖的,有一些歌讓人覺得感傷但有一些回憶讓人覺得美好。時間轉瞬即逝,日落日出,春去冬來,我的生活因為時間變淡了、變簡單了,在心裡住著一個知己、一個朋友、一個愛人足矣!緊張的生活和工作有時更讓我嚮往和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候,完全屬於我的夜。也許人都是兩面的吧,平日裡的我比較外向,但安靜的時候讓自己都覺得不是我了,安靜地似乎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才知道自己是活著,像空中的風箏在看細水長流但絕不回頭。

我以為我是瞭解自己的,但有些時候會發現自己比想像地敏感,敏感地忘記了一切想記起來的東西。近日問一個朋友:“愛是什麼感覺?”對方回答:“心痛的感覺,一種心痛但又不離不棄,一種提不起也放不下的感覺,愛有多深傷就有多深”。也許真的是當自己足夠堅強的時候就不會再懼怕什麼了,真正的擁有實際就是讓自己有一顆充實的心和堅定的信念吧。

中秋的夜我更憧憬自己想要的幸福,我以為我會收到最要想的祝福,可是秋天的風讓我覺得今夜應該獨品《風中的紙屑》,也許我離他始終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不聽、不想、不見、不聞,只去體味屬於自己的味道。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二)

我利用寒假的時間,拜讀了周國平先生的《風中的紙屑》,並頗有感悟。故就一篇來談談我的感受。

我很喜歡《比成功更可貴的》這篇文章。

周先生說一個僅僅為了名利而從政、經商、寫書的人,無論他在社會上獲得了怎樣的成功,都不能說他有事業。我非常贊同這一點。讓我們來仔細想想,社會上大多數人工作的目的除了養家糊口之外,有幾個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的辛苦奮鬥?又有多少人是在為了名利和權勢?前者一定占大多數。我認為,工作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名利,為了虛榮,為了攀比物質條件,而是應該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願望而工作。為了名利而戰的人,到頭來往往都會活得很累。他們從來不會停下來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麼,而是一味地沉浸在錢的海洋中。如果告訴他們明天他們就會死亡,又有幾個人會覺得無怨無悔,沒有錯過些什麼?應該不多。所以說,正確的工作目標比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功更可貴。

周先生又說,最基本的劃分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以偉大的成功和偉大的失敗為一方,以渺小的成功和渺小的失敗為另一方。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有些人是通過不斷地努力而獲得成功的,這當然值得我們學習。有些人也付出了很多,但因時機不好,可能得到的只是失敗。我想我們不應該蔑視這種人,而是應該把他們和偉大的成功者一樣看待。他們雖然失敗了,但是遠比渺小的成功者強得多。渺小的成功者往往受到一部分人的誇獎。不過這些誇獎也不過就是寫虛名,對本人是沒什麼太大用的,還可能使本人沾沾自喜。渺小的失敗者就更不必說了。不過渺小的失敗對於有遠大志向的人或許也是一種警告吧!這也就是說,成功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努力過了,你是否無怨無悔。

周先生寧願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願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說青春是一個夢,那麼追求就是青春本身,是一個人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我想,就拿高中的學習來說吧。我們高中生學習的淺層目標是為了高考能考出個好成績,深層目標是為了學習知識,提升自我素質。但我相信,在我們剛剛高考完的暑假裡,讓我們感觸最深的、回味最久的一定是我們高中三年來的努力,三年以來的學習時光,而不會是一份簡簡單單的錄取通知書。所以說追求本身比夢重要得多。我也願意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

在艱難中創業,在萬馬齊喑時呐喊,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一種追求。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姿態。我認為這段話說的很好。在艱難中創業,這是堅忍不拔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萬馬齊喑時呐喊,這是一種豪氣沖天的追求。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對名利的追求。但我不喜歡這種追求。因為這樣容易迷失自我。在淡泊中堅持,這是執著。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這是睿智。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是深沉。因此,我們也要找准合適自己的追求方向,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品味追求的過程。

我想,比成功更可貴的東西一定還有很多,它們還在等著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地尋找,認真地感悟……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三)

最近看了《風中的紙屑》,我覺得值得一讀,這本書是由當代作家周國平先生所著,是他的隨感,空閒時把自以為有點意思的念頭記下來,寫成連貫的句子。他在序中寫道:實際上我並不是十分勤快,經常有懶得記下來或忘記記下來的時候。於是我想,在我的天空中,一定有許多這樣寫著幾個字的小紙片,我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真正說來,思想恰如”風中的紙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運的手上,大部分都隨風飄散了,因此,我給本書取了《風中的紙屑》這個名字。書中的一些感悟確實引起我內心的共鳴。

下面是我很喜歡的幾段文字和大家共欣賞:

一、享受生命本身

人生有許多出於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人們不妨讚美清貧,卻不可謳歌貧困。人生的種種享受是需要好的心境的,而貧困會剝奪好的心境,足以扼殺生命的大部分樂趣。金錢、消費、享受、生活品質--當我把這些相關的詞排列起來時,我忽然發現它們好像有一種遞減關係:金錢與消費的聯繫最為緊密,與享受的聯繫要弱一些,與生活品質的聯繫就更弱。因為至少,享受不限於消費,還包括創造,生活品質不只看享受,還要看承受苦難的勇氣。在現代社會裡,金錢的力量當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種力量肯定沒有大到足以修改我們對生活的基本理解。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個人一生的確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的那麼緊張匆忙了。但是,也正因為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不抱野心,只為自己高興而好好做成幾件事情了。光陰似箭,然而只是對於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這時便會覺得時間以逼人之勢驅趕著自己,幾乎沒有喘息的功夫。相反,倘若並不覺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靜如止水,光陰也就停住了。永恆是一種從容地心境。

二、人品與智慧

我很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句話:“美德即智慧。”一個人如果經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問題,對於俗世的利益就一定會比較超脫,不太可能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說到底,道德敗壞是一種蒙昧。當然,這與文化水準不是一回事,有些識字多的人也很蒙昧。在評價人時,才能與人品是最常用的兩個標準。兩者當然是可以分開的,但是在最深的層次上,它們是否是相通的?人品不但有好壞之別,也有寬窄深淺之別。好壞是質,寬窄深淺未必只是量。古人稱卑劣者為“小人”“鬥筲之徒”是很有道理的,多少惡行都是出於淺薄的天性和狹小的器量。無論何處,只要有一個完美無缺的正人君子出現,那裡的人們就要遭罪了,因為他必定要用他的完美來折磨和審判你了。這般善人,也許你真的說不出他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儘管除了他的道德以外,你也說不出他有什麼像樣的優點。相反,一個真實的人,一種獨特的個性,必有突出的優點和缺點,袒露在人們面前,並不加道德的偽飾,而這也正是他的道德。

三、輿論和名聲

輿論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取決於這個人自身的素質。對於一個優秀者來說,輿論不過是他所蔑視的那些人的意見,他對這些意見也同樣持蔑視的態度。只要他站的足夠高,輿論便只是腳下很遠的地方傳來的輕微的噪音,絕不會對他構成真正的困擾。唯有與輿論同質的俗人才會被輿論所支配,因為作為俗人之見,輿論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的意見,是他們不能不看重的。輿論是多數人的意見,並且僅對多數人具有支配的力量。當然,多數人也很想用輿論來支配少數人,禁止少數人的不同意見。但是,如果不是輔之以強權,輿論便無此種力量。一個優秀者面對強權也可能有所顧忌,這是可以理解的。撇開這種情形不談,倘若他對輿論本身也十分在乎,那麼我們就必須對他的優秀表示懷疑,因為他內心深處很可能是認同多數人的意見而並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的。()

在我看來,周國平先生一定是一個喜歡平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的一個人,經常把自己所見所想,喜歡的、不喜歡的都記下來。在書中他提到: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但許多人寧願用它來換取那些次寶貴或不甚寶貴的財富,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學問、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他們臨終時當如此悔歎:“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對名利的追求。但我不喜歡這種追求,因為這樣容易迷失自我。在淡泊中堅持,這是執著;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這是睿智;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是深沉。因此,我們也要找准合適自己的追求方向,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品味追求的過程。曾經看過白岩松的一次訪談,很喜歡他說的一段話,“手機的確讓人類消磨無聊的時間,但是那些陪伴著無聊的偉大的東西也隨之消失了,我們現在只要無聊就掏出手機,遊戲、看新聞、跟人聊天,你很難有無聊時時光,千萬不要認為“螢幕閱讀”就是閱讀,減少點螢幕上的時間給書本,同時每天給自己一段放空和發呆的時光。要有時間多讀書,否則,你就有時間抱怨了”。我覺得周國平先生的文字是送給熱愛生活、情感深沉豐富、追尋人生價值、探求生命意義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值得細細品味的一本書。

這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讀的時候讓人不知不覺的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

走進這本書,你會逐一認識住在水上的聰明浪漫的河鼠,住在地下憨厚善良的鼴鼠,住在原始森林足智多謀慈祥和藹的獾,追求時尚揮霍成性的癩蛤蟆,他們都是動物但是又有著各自性恪的人物,通過一連串的小故事,他們形象不僅被刻畫的栩栩如生,還讓你不由的愛上他們。()

其中有一段讓我體會了什麼叫互相幫助,這段是這樣寫的:鼴鼠一個人在野樹林裡感到饑餓寒冷,可怕恐懼的時候,河鼠找到了它,最終河鼠憑著它的智慧,走出了雪地,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互相幫助。看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我要像河鼠鼴鼠學習,因為他們克服了困難走出了困境。

生活中人們會碰到許多困難,所以每個人都要互相幫助,世界上有了幫助,就有了美好。

我最喜歡看《柳樹間的風》這本書了!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一)

近日在看周國平的一本書,書名叫《風中的紙屑》,讀後感讓人清新、自然。鬱悶的時候很喜歡一個人看看這種類型的書讓人心情很舒暢,也可以排解一些煩惱。

昨天是中秋節,聽一些老歌,想一些老朋友,同樣是一個人的日子但心裡暖暖的,有一些歌讓人覺得感傷但有一些回憶讓人覺得美好。時間轉瞬即逝,日落日出,春去冬來,我的生活因為時間變淡了、變簡單了,在心裡住著一個知己、一個朋友、一個愛人足矣!緊張的生活和工作有時更讓我嚮往和喜歡一個人安靜獨處的時候,完全屬於我的夜。也許人都是兩面的吧,平日裡的我比較外向,但安靜的時候讓自己都覺得不是我了,安靜地似乎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才知道自己是活著,像空中的風箏在看細水長流但絕不回頭。

我以為我是瞭解自己的,但有些時候會發現自己比想像地敏感,敏感地忘記了一切想記起來的東西。近日問一個朋友:“愛是什麼感覺?”對方回答:“心痛的感覺,一種心痛但又不離不棄,一種提不起也放不下的感覺,愛有多深傷就有多深”。也許真的是當自己足夠堅強的時候就不會再懼怕什麼了,真正的擁有實際就是讓自己有一顆充實的心和堅定的信念吧。

中秋的夜我更憧憬自己想要的幸福,我以為我會收到最要想的祝福,可是秋天的風讓我覺得今夜應該獨品《風中的紙屑》,也許我離他始終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不聽、不想、不見、不聞,只去體味屬於自己的味道。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二)

我利用寒假的時間,拜讀了周國平先生的《風中的紙屑》,並頗有感悟。故就一篇來談談我的感受。

我很喜歡《比成功更可貴的》這篇文章。

周先生說一個僅僅為了名利而從政、經商、寫書的人,無論他在社會上獲得了怎樣的成功,都不能說他有事業。我非常贊同這一點。讓我們來仔細想想,社會上大多數人工作的目的除了養家糊口之外,有幾個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的辛苦奮鬥?又有多少人是在為了名利和權勢?前者一定占大多數。我認為,工作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名利,為了虛榮,為了攀比物質條件,而是應該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願望而工作。為了名利而戰的人,到頭來往往都會活得很累。他們從來不會停下來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麼,而是一味地沉浸在錢的海洋中。如果告訴他們明天他們就會死亡,又有幾個人會覺得無怨無悔,沒有錯過些什麼?應該不多。所以說,正確的工作目標比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功更可貴。

周先生又說,最基本的劃分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以偉大的成功和偉大的失敗為一方,以渺小的成功和渺小的失敗為另一方。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有些人是通過不斷地努力而獲得成功的,這當然值得我們學習。有些人也付出了很多,但因時機不好,可能得到的只是失敗。我想我們不應該蔑視這種人,而是應該把他們和偉大的成功者一樣看待。他們雖然失敗了,但是遠比渺小的成功者強得多。渺小的成功者往往受到一部分人的誇獎。不過這些誇獎也不過就是寫虛名,對本人是沒什麼太大用的,還可能使本人沾沾自喜。渺小的失敗者就更不必說了。不過渺小的失敗對於有遠大志向的人或許也是一種警告吧!這也就是說,成功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努力過了,你是否無怨無悔。

周先生寧願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願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說青春是一個夢,那麼追求就是青春本身,是一個人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我想,就拿高中的學習來說吧。我們高中生學習的淺層目標是為了高考能考出個好成績,深層目標是為了學習知識,提升自我素質。但我相信,在我們剛剛高考完的暑假裡,讓我們感觸最深的、回味最久的一定是我們高中三年來的努力,三年以來的學習時光,而不會是一份簡簡單單的錄取通知書。所以說追求本身比夢重要得多。我也願意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

在艱難中創業,在萬馬齊喑時呐喊,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一種追求。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姿態。我認為這段話說的很好。在艱難中創業,這是堅忍不拔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萬馬齊喑時呐喊,這是一種豪氣沖天的追求。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對名利的追求。但我不喜歡這種追求。因為這樣容易迷失自我。在淡泊中堅持,這是執著。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這是睿智。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是深沉。因此,我們也要找准合適自己的追求方向,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品味追求的過程。

我想,比成功更可貴的東西一定還有很多,它們還在等著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地尋找,認真地感悟……


風中的紙屑讀後感(三)

最近看了《風中的紙屑》,我覺得值得一讀,這本書是由當代作家周國平先生所著,是他的隨感,空閒時把自以為有點意思的念頭記下來,寫成連貫的句子。他在序中寫道:實際上我並不是十分勤快,經常有懶得記下來或忘記記下來的時候。於是我想,在我的天空中,一定有許多這樣寫著幾個字的小紙片,我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真正說來,思想恰如”風中的紙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運的手上,大部分都隨風飄散了,因此,我給本書取了《風中的紙屑》這個名字。書中的一些感悟確實引起我內心的共鳴。

下面是我很喜歡的幾段文字和大家共欣賞:

一、享受生命本身

人生有許多出於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人們不妨讚美清貧,卻不可謳歌貧困。人生的種種享受是需要好的心境的,而貧困會剝奪好的心境,足以扼殺生命的大部分樂趣。金錢、消費、享受、生活品質--當我把這些相關的詞排列起來時,我忽然發現它們好像有一種遞減關係:金錢與消費的聯繫最為緊密,與享受的聯繫要弱一些,與生活品質的聯繫就更弱。因為至少,享受不限於消費,還包括創造,生活品質不只看享受,還要看承受苦難的勇氣。在現代社會裡,金錢的力量當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種力量肯定沒有大到足以修改我們對生活的基本理解。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個人一生的確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的那麼緊張匆忙了。但是,也正因為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不抱野心,只為自己高興而好好做成幾件事情了。光陰似箭,然而只是對於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這時便會覺得時間以逼人之勢驅趕著自己,幾乎沒有喘息的功夫。相反,倘若並不覺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靜如止水,光陰也就停住了。永恆是一種從容地心境。

二、人品與智慧

我很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句話:“美德即智慧。”一個人如果經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問題,對於俗世的利益就一定會比較超脫,不太可能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說到底,道德敗壞是一種蒙昧。當然,這與文化水準不是一回事,有些識字多的人也很蒙昧。在評價人時,才能與人品是最常用的兩個標準。兩者當然是可以分開的,但是在最深的層次上,它們是否是相通的?人品不但有好壞之別,也有寬窄深淺之別。好壞是質,寬窄深淺未必只是量。古人稱卑劣者為“小人”“鬥筲之徒”是很有道理的,多少惡行都是出於淺薄的天性和狹小的器量。無論何處,只要有一個完美無缺的正人君子出現,那裡的人們就要遭罪了,因為他必定要用他的完美來折磨和審判你了。這般善人,也許你真的說不出他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儘管除了他的道德以外,你也說不出他有什麼像樣的優點。相反,一個真實的人,一種獨特的個性,必有突出的優點和缺點,袒露在人們面前,並不加道德的偽飾,而這也正是他的道德。

三、輿論和名聲

輿論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取決於這個人自身的素質。對於一個優秀者來說,輿論不過是他所蔑視的那些人的意見,他對這些意見也同樣持蔑視的態度。只要他站的足夠高,輿論便只是腳下很遠的地方傳來的輕微的噪音,絕不會對他構成真正的困擾。唯有與輿論同質的俗人才會被輿論所支配,因為作為俗人之見,輿論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的意見,是他們不能不看重的。輿論是多數人的意見,並且僅對多數人具有支配的力量。當然,多數人也很想用輿論來支配少數人,禁止少數人的不同意見。但是,如果不是輔之以強權,輿論便無此種力量。一個優秀者面對強權也可能有所顧忌,這是可以理解的。撇開這種情形不談,倘若他對輿論本身也十分在乎,那麼我們就必須對他的優秀表示懷疑,因為他內心深處很可能是認同多數人的意見而並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的。()

在我看來,周國平先生一定是一個喜歡平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的一個人,經常把自己所見所想,喜歡的、不喜歡的都記下來。在書中他提到: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但許多人寧願用它來換取那些次寶貴或不甚寶貴的財富,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學問、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他們臨終時當如此悔歎:“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在時代舞臺上叱詫風雲,這是對名利的追求。但我不喜歡這種追求,因為這樣容易迷失自我。在淡泊中堅持,這是執著;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這是睿智;在名利場外自甘於寂寞和清貧,這是深沉。因此,我們也要找准合適自己的追求方向,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品味追求的過程。曾經看過白岩松的一次訪談,很喜歡他說的一段話,“手機的確讓人類消磨無聊的時間,但是那些陪伴著無聊的偉大的東西也隨之消失了,我們現在只要無聊就掏出手機,遊戲、看新聞、跟人聊天,你很難有無聊時時光,千萬不要認為“螢幕閱讀”就是閱讀,減少點螢幕上的時間給書本,同時每天給自己一段放空和發呆的時光。要有時間多讀書,否則,你就有時間抱怨了”。我覺得周國平先生的文字是送給熱愛生活、情感深沉豐富、追尋人生價值、探求生命意義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值得細細品味的一本書。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