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輪椅上的霍金讀後感

輪椅上的霍金讀後感(一)

前幾天,我讀了《輪椅上的霍金》,讓我從一個殘疾人的生命中領悟道:不管你的人生或生活遇到了多大困難,只要你有理想,不斷努力去追求,去做去想,你就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1963年,21歲的霍金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時,不幸患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沒過多少時間,就完全癱瘓,長期坐在輪椅上。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又被徹底奪取了他說話的功能。雖然,他的身體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

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他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推論出黑洞的大爆炸……他還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學的宇宙模型。他被選為最年輕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像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學講座的教授。霍金是一位元物理天才,被人們稱為“宇宙之王”。他所寫的《時間簡史》在全球也擁有著無數的讀者,霍金本人也躋身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之列。

誰都不會相信一個全身只有三根手指會動,又啞的人,會成為一個世界公認的科學巨人,這就是奇跡,他就是人稱“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他的一生是一個奇跡,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跡。他的奇跡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而是用自己的勤奮、刻苦日日夜夜的辛勤勞動換回來的。

霍金教會了我:只要肯努力,奇跡都會發生,我們在學習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也都不能放棄,要堅持到底,我們要向他學習,做任何事都不半途而廢,改變命運的鑰匙在你自己手裡,要看你能不能掌握它。


輪椅上的霍金讀後感(二)

讀了《輪椅上的霍金》這篇課文,我認識了“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剛讀的時候,我也是像那位元女記者一樣認為,霍金實在是失去得太多了,他一生,一刻也不能離開輪椅了,全身也只有三跟手指能動,交流也無比的困難。命運對霍金來是是不公的。但是霍金的回答卻令我非常吃驚。霍金用他那一顆感恩的心,打動了所有人。他回答:“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大大腦還能思維。有我一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他正視自己的命運,他並不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卻覺得自己還擁有許多。

我讀了之後非常感動,在心靈震顫之後。我還深思了許久。突然,我大腦海裡閃過一段文字:活著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靈魂、要有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只要一個人擁有這些,他便不是無用之人。一個人擁有這些,他便不是無用之人。一個人擁有這些,便是擁有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

霍金,一個身患絕症的人,他都能用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人生、命運。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與物。而我們,一個正常的人,難道就做不到嗎?

不,不是的。只要我有一顆感恩的欣,是一個會用腦思考的人,我們便可以使自己崇高。有一句話說得好啊:“人不一定能是人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我佩服霍金,他用一個常人不能想像的毅力和感恩的心戰勝病魔。他不斷求索的精神折服了我。

這位生活強者、科學巨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輪椅上的霍金讀後感(三)

《輪椅上的霍金》一文講述的是被稱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學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癱瘓的情況下,憑著堅強的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奧秘,勇敢頑強地挑戰命運,為科學事業作出了重要而傑出貢獻的故事。

霍金21歲時在世界一流名校——劍橋大學讀研究生。但是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盧伽雷氏症讓他完全癱瘓,

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之後,肺炎又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疾病讓他的身體嚴重變形,不能寫字,看書也要依賴一種翻書的機器。

命運對霍金如此殘酷、如此不公,然而他卻沒有絲毫的抱怨,還在這不幸中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並憑著頑強的毅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成為了世界公認的科學巨人,而且還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挑戰命運。其精神令世人為之折服。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命運有時候會對我們開些小玩笑,會帶給我們一些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擺正心態、敢於面對並不懈努力,陰霾之後總會出現暖暖的陽光。

小貓杜威讀後感(一)

很少寫讀後感,總覺得有時候感受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

更別說寫出來。但是今天當我熱淚盈眶的合上書,我決定寫讀後感,因為我知道我有好多的話要說……

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是它第1次印刷,很多雜誌報刊上都推薦這本書說是2009年最感人的一本暢銷書,我一直對書商們的推薦不感興趣,但是卻在上周2的時候鬼使神差的在當當上付了款。

我以為這將是一本像往常一樣搞笑的,詼諧的故事書,確實裡面很多東西很搞笑,也很詼諧,但是我卻幾度落淚,最後泣不成聲。

整本書並不是所有的字裡行間都是寫貓,更多的一部分是描寫20年間美國一個叫做阿依華的地方的歷史,描寫人們怎麼奮鬥、失落、離去、回來、生老病死,而杜威是這個小鎮眾多歷史中的一個,是的,他就是一個歷史,而這個歷史,是從一個寒冷的早晨,從一個冰冷的還書箱開始的,最終在19年以後,在一家醫院溫暖的懷裡結束的。我不得不承認,當杜威身體漸漸涼下去癱軟在媽媽的懷抱裡時,我躲在被子裡強忍住哭聲,淚流滿面。

杜威的離開,並不代表一段歷史結束,而是一段新歷史的開始。說實話,我認為作者並不擅長寫作,至少從中文譯本中我覺得很多語法過於通俗,過於淩亂,到處都是插敘,但就因為這樣的語法,要我更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這個故事。

很難想像,一隻貓在19年間鼓勵著一個小鎮奮進,融合。要大家走得更近,成為象徵,成為話題。不是每一隻貓都能做到跟杜威一樣,我相信,在杜威,被解救的那一瞬間,在薇奇溫暖的手掌間睜開眼睛的一刹那,杜威看見的並不是一個館長,也不是一個女人,更不是一個陌生人,我相信,杜威看見的是他的媽媽。享受著媽媽的溫暖。

你也許也很難想像,一隻“普通”的圖書館貓能在死後很短的時間內收到上千封郵件的追悼信,你也很難想像,幾乎整個鎮子的人為了一隻貓來到圖書館守夜……為什麼?因為杜威不普通,他是每一個人的朋友,就像是書中所說:他喜歡每個人,把愛分給每個人,但是也有不喜歡他的人,他就努力做到要他接受自己。

失去親人的妻子,失去寵物的媽媽,居無定所的流浪漢,西裝筆挺的上層人士,患有貓毛過敏症的孩子,生下帕金森綜合症孩子的母親,老人,嬰兒,工人,農民,每個人都會由衷的喊道:嗨,杜威,今天怎麼樣?

他的存在超越了一個天使的價值,他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籍,當有人傷心,迷茫,失望……杜威會抽出更多的時間與他相伴。

找到自己的位置,滿足於你擁有的東西,善待每一個人,過好每一種生活,不是關於物質,而是關於愛……

最後用作者在本書中最後那句話收尾吧:多年來,我以為自己為杜威做了些什麼。我以為這是我的故事,以為是我做了這些當杜威受傷、寒冷、哭泣時,我在那裡。我抱住他,我確保一切安然無恙。然後,那只是小部分的事實,真實的情況是,這麼多年來,在艱難的日子裡,在美好的日子裡,在所有構成我們生命之書的一頁頁的那些不被記憶的日子裡,是杜威抱住著我。

現在他仍然抱著我。因此,謝謝你,杜威。謝謝你,不管你在哪裡。


小貓杜威讀後感(二)

我一向是非常喜歡動物的,當然看書也不例外,我在那茫茫書海中一下子就發現了《小貓杜威》。封面是那麼的引人注目,一隻橘黃色的貓咪,瞪著一雙琥珀色的大眼睛,身後呢則是一排書架。我立馬把這本書列入我的備借書單內。後來無意中翻到了這本收的圖書在版編目(CIP)資料中的一行:2009年1月第6版 2009年3月第3次印刷。於是,我毫不遲疑地借了這本書。

杜威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一隻橘黃色的“毛球”在那一年的最寒冷的一個夜晚被丟到了斯潘塞圖書館的還書箱裡,這個橘黃色的“毛球”――杜威最終成為一隻聞名於世的圖書館貓的故事。這本書也談到了死亡,使我清楚怎樣去面對。

杜威是大家的貓咪,它幫助了許許多的的人,醫治他們內心的傷痛,填補內心的空缺。我知道杜威是有每六感的,它總知道誰最需要它。這本書使人感觸很大,使我知道了,萬事皆有可能,任何一個人或動物的力量都是大得無窮的。

一隻小小的貓咪,在獲救後仍不忘記用凍傷的小腳支撐著虛弱的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去蹭每一個關心它的人。

每次看這本書,我都會想到我那親愛的“熊貓”。它跟杜威一樣,是那麼乖巧,書中講過,薇奇和杜威之間有一種神奇的紐帶,心心相印。我和熊貓也是一樣。

喜歡、喜愛的東西,不是個人的,是大家的。


小貓杜威讀後感(三)

《小貓杜威》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杜威帶給了讀者對動物的愛憐,我也深深的被杜威的善良與可愛所感動……

在一個傳統的美國小鎮裡,圖書館館長薇奇在後牆的金屬還書箱裡發現了一隻只有八個星期大,看上去卻只有八天大的瘦弱的小貓。因為天氣太冷,他捲縮在箱子的左小角,埋著腦袋,把腳所在身子下邊。薇奇把這只可憐的小貓抱了起來,並收養了他。

自從有了杜威,所有人都喜歡上了這只善解人意的小貓,它以充滿感激與愛的方式,來磨蹭每一隻撫摸它的手杜威以自己的愛和熱情感動了小鎮上的每一個人,讓他們學會懂得了怎樣給予他人愛心。

杜威擁有人的魅力:善良、熱心、可愛、樂觀、善解人意。每當你需要它,它就會安靜的陪在你身邊,用肢體語言來安慰你。()也因為如此小貓杜威不再是一隻普通的小貓,它成為了人們的驕傲。也逐漸成為了整個小鎮的驕傲。如果你也有一隻這樣的小貓,你也一定會情不自禁的去保護它、愛護它、呵護它。

可它也有許多缺點,只喜歡帶有腦樟草的玩具;喜歡吃會吃壞肚子的橡皮筋;喜歡在書架上散步。不過它畢竟是一隻貓啊,就算我們人也會淘氣。

突然出現嚇壞人們。可能是被外面的風景吸引,而“大出逃”;可是到了最後還是灰頭土臉的別人在車底下找到,這可能是以為它的調皮。但微奇對它,就像母親對待孩子一樣對它的錯誤總是一笑而過。而他的影響也逐漸從小鎮上到美國,甚至在全世界擴散。2007年這只神奇的貓因為胃部腫瘤在薇奇·麥侖的懷裡永遠地閉上眼睛。雖然它死亡的消息帶給人們很多的哀傷但他但它的故事流傳到世界各地,它的精神在人們心中永恆……

真沒想到,一隻小貓能為人們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一隻普通的小貓卻成了大名鼎鼎杜威·閱讀貓·布克斯;一隻小貓的人生能這麼精彩。世界真是奇妙。


小貓杜威讀後感(四)

小貓杜威,它是一隻令許多人感動的小貓;它出身卑微卻有著許多人格魅力:熱情,誠實,可愛,樂觀,謙遜,還有更重要的,它是每一個人的朋友。小貓杜威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驕傲!

那年最冷的一個晚上,小貓杜威出生只有幾周,就被丟進斯潘塞圖書館的還書箱。圖書館館長薇奇·麥侖是個歷經困苦但仍堅強活著的人,她在第二天早上發現了小貓杜威。小貓杜威獲救後勉強撐起一瘸一拐的腿腳,以充滿感激和愛的姿勢,磨蹭每一隻撫摸它的手,在隨後的十九年裡,小貓杜威感動和吸引著小鎮居民,因為它總知道誰最需要它。小貓杜威的名氣從一個小鎮傳到另一個小鎮,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最終聞名世界。

杜威特別,不是因為它做了什麼偉大的事,而是因為它本身就不同尋常。它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普普通通,但一旦瞭解,就會發現他們的出類拔萃。他們從不懈怠工作,從不抱怨。他們是那些園林工人,清潔工,招待……有些人有著體面,出色的工作,掙到了許多錢,我們重視他們,但大多數人不被重視,他們是平凡的老師或是我們的親人。杜威出身卑微(衣阿華的一條小巷),它的身世很悲慘(一隻冷似冰窖的還書箱),它找到了它的歸宿(一個小鎮的圖書館)。它努力的生活著,從不輕言放棄;它以它獨特的方式愛著它身邊的人;它讓每個人都有一種獨特而清新的感覺。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被壓力逼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多慶倖身邊有一個善解人意的貓,用柔軟的長毛掃除那些悲傷的記憶,用溫暖的磨蹭告訴你你被愛著。當杜威走的時候,作者就像當初發現它的時候,用著它專屬的毛巾,抱著它。讀到這裡,沒有人能抑制住眼淚吧,雖然杜威走得那麼安詳……如果你遇到像杜威一樣動物,你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去保護它,只要對動物付出你的真心,它也才會以誠相待。只要抱著一顆慈愛善良的心,面對事事都會如此。

杜威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但它的一生過得很有意義,它給多少人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希望;相信人們對它的真情它也會感受得到的,它這一輩子中充滿了幸福!杜威就是一個天使。

“找到你的位置。滿足你所擁有的東西。善待每一個人。過一種好的生活。不是關於物質,而是關於愛。愛,永遠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是書中的一段話,這不就是生活的真諦嗎?用愛過一種好的生活!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一)

——《磨杵成針》讀後感

文/施樂婷

今天,我讀了學校下發的中華美德故事,讀完後,使我大有感觸,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以前總是不好好讀書,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針,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此,他發憤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偉大的詩人。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心中為之一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這麼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細的繡花針。我心想:既然鐵杵都能磨成針,那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麼呢?看看這個故事,在對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歎不如。

記得有一次,我要參加鋼琴七級的考試,可是,由於以前我一直忙於做功課,沒有時間彈鋼琴,即使我有空,也懶得彈,所以離考試只有幾個星期了,我還彈得疙疙瘩瘩,一點也不熟。面對老師的責備,父母的嘮叨,我下定決心要每天練琴,把曲子彈熟。從那一刻開始,即使功課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堅持每天彈幾小時琴,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於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這個品質將使我終身受益匪淺。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二)

——《臥薪嚐膽》讀後感

文/李軒轅

今天,周老師給我們讀了“傳承中華美德共圓美麗少年夢”的文章,我深受感觸。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臥薪嚐膽》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國國君勾踐,為了報仇,從皇宮裡搬了出來,搬到了一個又破又爛的小茅屋裡。屋頂上垂下一顆大苦膽,每天嘗一口苦膽的味道,過著窮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鍛煉自己的意志,不忘過去的恥辱。與國人們同心協力,經過了十年的強政勵治,推動了國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勢力,終於打敗了吳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才能戰勝困難打敗困難。()在生活中,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有一次,我在彈鋼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剛彈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簡直不能動了。那一瞬間我真的想放棄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時老師常對我們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於是我忍耐著酸痛,繼續努力彈鋼琴。終於,我在鋼琴老師那裡通過了這首曲子。我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從這次事件中,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讓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放棄,有恒心有毅力,最終都可以成功!所以,我們要向文中主人公學習,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達成功的彼岸!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三)

——《曾子殺豬》讀後感

寒假裡,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其中的《曾子殺豬》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上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回來我就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的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我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以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而這個歷史,是從一個寒冷的早晨,從一個冰冷的還書箱開始的,最終在19年以後,在一家醫院溫暖的懷裡結束的。我不得不承認,當杜威身體漸漸涼下去癱軟在媽媽的懷抱裡時,我躲在被子裡強忍住哭聲,淚流滿面。

杜威的離開,並不代表一段歷史結束,而是一段新歷史的開始。說實話,我認為作者並不擅長寫作,至少從中文譯本中我覺得很多語法過於通俗,過於淩亂,到處都是插敘,但就因為這樣的語法,要我更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這個故事。

很難想像,一隻貓在19年間鼓勵著一個小鎮奮進,融合。要大家走得更近,成為象徵,成為話題。不是每一隻貓都能做到跟杜威一樣,我相信,在杜威,被解救的那一瞬間,在薇奇溫暖的手掌間睜開眼睛的一刹那,杜威看見的並不是一個館長,也不是一個女人,更不是一個陌生人,我相信,杜威看見的是他的媽媽。享受著媽媽的溫暖。

你也許也很難想像,一隻“普通”的圖書館貓能在死後很短的時間內收到上千封郵件的追悼信,你也很難想像,幾乎整個鎮子的人為了一隻貓來到圖書館守夜……為什麼?因為杜威不普通,他是每一個人的朋友,就像是書中所說:他喜歡每個人,把愛分給每個人,但是也有不喜歡他的人,他就努力做到要他接受自己。

失去親人的妻子,失去寵物的媽媽,居無定所的流浪漢,西裝筆挺的上層人士,患有貓毛過敏症的孩子,生下帕金森綜合症孩子的母親,老人,嬰兒,工人,農民,每個人都會由衷的喊道:嗨,杜威,今天怎麼樣?

他的存在超越了一個天使的價值,他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籍,當有人傷心,迷茫,失望……杜威會抽出更多的時間與他相伴。

找到自己的位置,滿足於你擁有的東西,善待每一個人,過好每一種生活,不是關於物質,而是關於愛……

最後用作者在本書中最後那句話收尾吧:多年來,我以為自己為杜威做了些什麼。我以為這是我的故事,以為是我做了這些當杜威受傷、寒冷、哭泣時,我在那裡。我抱住他,我確保一切安然無恙。然後,那只是小部分的事實,真實的情況是,這麼多年來,在艱難的日子裡,在美好的日子裡,在所有構成我們生命之書的一頁頁的那些不被記憶的日子裡,是杜威抱住著我。

現在他仍然抱著我。因此,謝謝你,杜威。謝謝你,不管你在哪裡。


小貓杜威讀後感(二)

我一向是非常喜歡動物的,當然看書也不例外,我在那茫茫書海中一下子就發現了《小貓杜威》。封面是那麼的引人注目,一隻橘黃色的貓咪,瞪著一雙琥珀色的大眼睛,身後呢則是一排書架。我立馬把這本書列入我的備借書單內。後來無意中翻到了這本收的圖書在版編目(CIP)資料中的一行:2009年1月第6版 2009年3月第3次印刷。於是,我毫不遲疑地借了這本書。

杜威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一隻橘黃色的“毛球”在那一年的最寒冷的一個夜晚被丟到了斯潘塞圖書館的還書箱裡,這個橘黃色的“毛球”――杜威最終成為一隻聞名於世的圖書館貓的故事。這本書也談到了死亡,使我清楚怎樣去面對。

杜威是大家的貓咪,它幫助了許許多的的人,醫治他們內心的傷痛,填補內心的空缺。我知道杜威是有每六感的,它總知道誰最需要它。這本書使人感觸很大,使我知道了,萬事皆有可能,任何一個人或動物的力量都是大得無窮的。

一隻小小的貓咪,在獲救後仍不忘記用凍傷的小腳支撐著虛弱的身子,一步一步慢慢地去蹭每一個關心它的人。

每次看這本書,我都會想到我那親愛的“熊貓”。它跟杜威一樣,是那麼乖巧,書中講過,薇奇和杜威之間有一種神奇的紐帶,心心相印。我和熊貓也是一樣。

喜歡、喜愛的東西,不是個人的,是大家的。


小貓杜威讀後感(三)

《小貓杜威》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杜威帶給了讀者對動物的愛憐,我也深深的被杜威的善良與可愛所感動……

在一個傳統的美國小鎮裡,圖書館館長薇奇在後牆的金屬還書箱裡發現了一隻只有八個星期大,看上去卻只有八天大的瘦弱的小貓。因為天氣太冷,他捲縮在箱子的左小角,埋著腦袋,把腳所在身子下邊。薇奇把這只可憐的小貓抱了起來,並收養了他。

自從有了杜威,所有人都喜歡上了這只善解人意的小貓,它以充滿感激與愛的方式,來磨蹭每一隻撫摸它的手杜威以自己的愛和熱情感動了小鎮上的每一個人,讓他們學會懂得了怎樣給予他人愛心。

杜威擁有人的魅力:善良、熱心、可愛、樂觀、善解人意。每當你需要它,它就會安靜的陪在你身邊,用肢體語言來安慰你。()也因為如此小貓杜威不再是一隻普通的小貓,它成為了人們的驕傲。也逐漸成為了整個小鎮的驕傲。如果你也有一隻這樣的小貓,你也一定會情不自禁的去保護它、愛護它、呵護它。

可它也有許多缺點,只喜歡帶有腦樟草的玩具;喜歡吃會吃壞肚子的橡皮筋;喜歡在書架上散步。不過它畢竟是一隻貓啊,就算我們人也會淘氣。

突然出現嚇壞人們。可能是被外面的風景吸引,而“大出逃”;可是到了最後還是灰頭土臉的別人在車底下找到,這可能是以為它的調皮。但微奇對它,就像母親對待孩子一樣對它的錯誤總是一笑而過。而他的影響也逐漸從小鎮上到美國,甚至在全世界擴散。2007年這只神奇的貓因為胃部腫瘤在薇奇·麥侖的懷裡永遠地閉上眼睛。雖然它死亡的消息帶給人們很多的哀傷但他但它的故事流傳到世界各地,它的精神在人們心中永恆……

真沒想到,一隻小貓能為人們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一隻普通的小貓卻成了大名鼎鼎杜威·閱讀貓·布克斯;一隻小貓的人生能這麼精彩。世界真是奇妙。


小貓杜威讀後感(四)

小貓杜威,它是一隻令許多人感動的小貓;它出身卑微卻有著許多人格魅力:熱情,誠實,可愛,樂觀,謙遜,還有更重要的,它是每一個人的朋友。小貓杜威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驕傲!

那年最冷的一個晚上,小貓杜威出生只有幾周,就被丟進斯潘塞圖書館的還書箱。圖書館館長薇奇·麥侖是個歷經困苦但仍堅強活著的人,她在第二天早上發現了小貓杜威。小貓杜威獲救後勉強撐起一瘸一拐的腿腳,以充滿感激和愛的姿勢,磨蹭每一隻撫摸它的手,在隨後的十九年裡,小貓杜威感動和吸引著小鎮居民,因為它總知道誰最需要它。小貓杜威的名氣從一個小鎮傳到另一個小鎮,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最終聞名世界。

杜威特別,不是因為它做了什麼偉大的事,而是因為它本身就不同尋常。它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普普通通,但一旦瞭解,就會發現他們的出類拔萃。他們從不懈怠工作,從不抱怨。他們是那些園林工人,清潔工,招待……有些人有著體面,出色的工作,掙到了許多錢,我們重視他們,但大多數人不被重視,他們是平凡的老師或是我們的親人。杜威出身卑微(衣阿華的一條小巷),它的身世很悲慘(一隻冷似冰窖的還書箱),它找到了它的歸宿(一個小鎮的圖書館)。它努力的生活著,從不輕言放棄;它以它獨特的方式愛著它身邊的人;它讓每個人都有一種獨特而清新的感覺。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被壓力逼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多慶倖身邊有一個善解人意的貓,用柔軟的長毛掃除那些悲傷的記憶,用溫暖的磨蹭告訴你你被愛著。當杜威走的時候,作者就像當初發現它的時候,用著它專屬的毛巾,抱著它。讀到這裡,沒有人能抑制住眼淚吧,雖然杜威走得那麼安詳……如果你遇到像杜威一樣動物,你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去保護它,只要對動物付出你的真心,它也才會以誠相待。只要抱著一顆慈愛善良的心,面對事事都會如此。

杜威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但它的一生過得很有意義,它給多少人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希望;相信人們對它的真情它也會感受得到的,它這一輩子中充滿了幸福!杜威就是一個天使。

“找到你的位置。滿足你所擁有的東西。善待每一個人。過一種好的生活。不是關於物質,而是關於愛。愛,永遠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是書中的一段話,這不就是生活的真諦嗎?用愛過一種好的生活!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一)

——《磨杵成針》讀後感

文/施樂婷

今天,我讀了學校下發的中華美德故事,讀完後,使我大有感觸,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針》。李白以前總是不好好讀書,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針,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此,他發憤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偉大的詩人。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心中為之一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這麼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細的繡花針。我心想:既然鐵杵都能磨成針,那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麼呢?看看這個故事,在對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歎不如。

記得有一次,我要參加鋼琴七級的考試,可是,由於以前我一直忙於做功課,沒有時間彈鋼琴,即使我有空,也懶得彈,所以離考試只有幾個星期了,我還彈得疙疙瘩瘩,一點也不熟。面對老師的責備,父母的嘮叨,我下定決心要每天練琴,把曲子彈熟。從那一刻開始,即使功課做得再晚再累,我都要堅持每天彈幾小時琴,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於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這個品質將使我終身受益匪淺。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二)

——《臥薪嚐膽》讀後感

文/李軒轅

今天,周老師給我們讀了“傳承中華美德共圓美麗少年夢”的文章,我深受感觸。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臥薪嚐膽》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國國君勾踐,為了報仇,從皇宮裡搬了出來,搬到了一個又破又爛的小茅屋裡。屋頂上垂下一顆大苦膽,每天嘗一口苦膽的味道,過著窮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鍛煉自己的意志,不忘過去的恥辱。與國人們同心協力,經過了十年的強政勵治,推動了國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勢力,終於打敗了吳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才能戰勝困難打敗困難。()在生活中,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有一次,我在彈鋼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剛彈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簡直不能動了。那一瞬間我真的想放棄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時老師常對我們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於是我忍耐著酸痛,繼續努力彈鋼琴。終於,我在鋼琴老師那裡通過了這首曲子。我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從這次事件中,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讓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放棄,有恒心有毅力,最終都可以成功!所以,我們要向文中主人公學習,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達成功的彼岸!


中華美德故事讀後感(三)

——《曾子殺豬》讀後感

寒假裡,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其中的《曾子殺豬》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上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回來我就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的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我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以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