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爸爸愛喜禾讀後感

爸爸愛喜禾讀後感(一)

學校今年為老師每人發了一本書,我選了這本《爸爸愛喜禾》。封皮是充滿童年色彩的黃色,還有純潔如屏的白色。而關於這本書的內涵,實質卻並非那麼輕快明亮,主要是介紹爸爸和自閉症孩子之間的無奈和辛酸。本人的文學鑒賞能力有限,也只能說說自己的淺薄感受,它可能向我們傳達有以下資訊,主要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父親在兒子患自閉症時的生活態度:作者用一種自嘲,調侃的方式來描述當時的心情,從懷疑、震驚、焦慮到接納、平靜的過程。其中折射出作者內心的憤怒、無助和絕望。

讓我們充滿同情,產生共鳴;當然作者也很幽默,也展現了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並沒有因為生活欺騙他,他老是在悲傷,老是在哭泣。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家長學習思考的地方。對於孩子平時不願意與人交流,或者近乎奇怪的行為,家長是否有更多的思考?而當孩子真正出現此類情況時,是否又像作者那樣從容面對呢?

二、作者對患自閉症兒子的疼愛是深沉的。從兒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過程到為其治療媽媽放棄工作等方面而作出犧牲,體現對作者子女的無私偉大的關愛。我猜測這可能幼稚園老師推薦此書的初衷和關鍵所在吧?特別是父母對存在某種缺點或缺陷的子女依然奉獻出大愛,

可能是我們家長應該最要受到啟發的。因為每個父母應該都會疼愛自己子女的,但目前這種社會現實情況下,父母完全放棄工作全力以赴為子女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到的。因而,換個角度來說,喜禾又是個幸運的孩子,因為他有一個疼愛他的爸爸,有一個當作家的爸爸,有一個才華橫溢的爸爸,有一個對他仔細觀察他的爸爸,有一個經濟條件富足的爸爸,有一個為其放棄工作的媽媽,有一個關心他的爺爺奶奶,有好多關心他的親戚朋友。如果他在一個經濟條件拮据的家庭,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如果他發生我們的家庭,他有的條件我們都沒有,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更加令人深思的和普遍的問題是,
在我們擁有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時,我們能為她做些什麼?該如何去愛我們的孩子?

三、自閉症的孩子心理是獨特的。儘管作者以自閉症患兒的角度來描述周圍的人物環境,想像力很豐富,但是作者畢竟不是自閉症患兒,因而我對這部分內容與患兒的客觀實際是否存在一致我是存疑的,自閉症的語言思維有那麼豐富嗎?當然如果沒有想像力,可能莫言也不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總之,看了這本書後,平時家長和老師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色優秀,而今天我要套用一句網路流行語:孩兒安好,便是晴天!


爸爸愛喜禾讀後感(二)

這本書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曾經看過一點,不過沒有仔細的看完,今天突然又將他想起來,

於是馬上找出來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仍是滿滿的感動。

蔡春豬,一個因自己的兒子是自閉症而自嘲自己是高級知識份子的爸爸,只因為醫生說明自閉症患兒多生於高級知識份子家庭。一位將最動人最幽默的話語寫給兒子的沉默的深情的父親,一位將命運的獠牙當做微笑的勇敢的人。經歷過三十多年的風雨之後,小蔡迎來了他人生的也許是唯一個孩子,可惜的是,老天爺在創造他的時候,將他帶到了另一個世界,所以這個孩子並不適應我們這個世界,他只有選擇沉默----他是個自閉症兒童。這位爸爸沒有被命運的捉弄而擊敗,在經歷過短暫的失落挫敗,哭泣絕望之後,他又一次的成了在微博裡狂開玩笑,

嬉笑怒駡的蔡春豬,只不過,主角都換成了兒子與他自己,“爸爸愛喜禾”這個名字,成了感動的代名詞。“每個孩子都是奇跡,而喜禾,是神跡”喜禾是那麼與眾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愛他。看這本書的時候,很多次我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在笑過之後又會感到很難過,這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樂觀的與命運鬥爭的故事,他的孩子本該與所有的孩子一樣,卻因為醫院的一句原因未知,治療無方被判定永遠都不會與正常的孩子一樣。不過這不能阻止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愛,是的,因為深愛所以寧願用玩笑來為本應灰色的生活帶來陽光。周國平說:悲痛的極限是哭著笑,笑對人生最悲慘的苦難,()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為半神已經是苦難之子的最高成就了。
這位偉大的父親是神。

有一句話說: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喜禾,你的父親將你當做生命一般的疼愛,所以你一定不要辜負他的期望,要永遠的快樂和幸福。

這本書感動了很多人,所有的人都在為這位父親而唏噓感歎,命運就是這樣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了你一個選擇,通往光明或黑暗,毫無疑問,蔡爸爸選擇了給自己的世界帶來光明。看到這麼一段:“摔倒之類的,我兒子從來都不哭,自己爬起來,頂多是摸摸摔到的地方,很快就若無其事了……醫生說他們(自閉症的小孩)疼痛感弱,所以不會覺著疼。但我覺得疼。”我沒有養過小孩,所以感受不到那種從身上掉下肉般的疼痛,我只是單純的覺得鼻酸,我也覺得心疼,是為這個可愛的孩子也是為了這為父親。朋友,工作和戀人都是可以選擇的,但只有親人是不可選擇的,因為她們的存在,我們的人生才有了溫度,我想,無論怎樣的疼痛,喜禾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即使一直疼下去也是好的。這樣這對夫妻才有勇氣堅持下去。

看到作者給兒子寫的一封信,很簡單的句子裡透出的是父親濃濃的愛,他不停的自嘲,不停地逗笑所有人,但卻在自己的臉上留下一點濕意,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也只是說了一句話“我想我以後的生活可能要改變了。”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所有人都不感到那麼大的負擔,他將所有的苦澀裝進背包,將樂觀扛在肩上,一路的行走,一路的微笑。我相信他們一家會幸福的,以最大的程度篤定。

她們說自閉症兒童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也相信,這樣的可愛的孩子也許就根本不喜歡我們現在的世界吧,王小波說:“他們把世界弄得越來越適合自己居住了。”所以喜禾你只是擁有自己的世界對吧?那麼在那個世界你一定要快樂哦,不過還是偶爾要回這個世界看看,畢竟這裡有最愛你的爸爸和媽媽。

愛真是一種奇怪的感情,蔡爸爸愛喜禾所以甘為他打理一切,我們心中有愛所以會同情會心疼,這個世界是因為有愛才會顯得更柔軟,即使命運的棱角也不會將我們刺痛的遍體鱗傷,就這樣愛下去吧,愛每一個人,愛我們的生活,這是這本書教會我的道理。


爸爸愛喜禾讀後感(三)

大熱天拿回來這本《爸爸愛喜禾》不容易啊,回到家娃立馬扯開包裝翻翻,問我:怎麼都是字啊?一見不是畫書他沒興趣,可是我很有興趣,一看就被書吸引住了,一邊帶崽一邊看書,用了一下午時間把書讀完了,天黑也沒停止過,人家還以為我特用功呢,真汗啊,我就是這樣把眼睛用壞的。

這是我讀過的最新的書,今年六月剛出版的,幽默生動感人的小故事,牢牢地吸引住我,只是可惜沒有更多的故事,我想讀從頭到尾的故事。我以為自閉症就是有點孤僻,沒想到這麼嚴重,我也覺得書中拿自己兒子開的玩笑太過分,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估計一般人都會受不了,才會偶爾產生無奈邪惡的玩笑話,偶爾拿自己和孩子尋開心。因為我就以為自己很愛孩子絕不會對孩子發火,後來忍不住河東獅吼,忍不住感歎從沒對孩子發火的父母簡直是神仙人物。

不過我為喜禾慶倖,有那麼多愛他的親人和朋友,沒有因為他的病就歧視他嫌棄他,反而眾星捧月一般圍著他轉,幫助他,愛護他。他的爸媽有耐心有愛心還很能幹,家底殷實,總比生在窮人家或者被拋棄好得多。再怎麼孩子是沒有錯的,誰也不想生病,誰也不想被人歧視。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是喜禾的姥姥,整天研究孩子的屎拉的怎麼樣,還會用手去摸,喜禾拉得好時姥姥會笑開花,向他爸媽彙報。只有真正愛你的人,才會這麼打心底關懷自己,才會連大小便都不嫌棄,才會這麼為孩子的健康笑開懷。這一點並不是很多人能做到。

我也為自己慶倖,有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地在我身邊,不缺吃穿,這真是天大的福氣啊!只是我們通常忽略這種幸福,只以為這些很平常。只有生病的人才知道不生病時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我們都好好地,這已經是上蒼的恩賜,我們實際上擁有很多幸福,該提醒自己幸福在我們身邊,知足常樂,珍惜幸福時光,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過溫馨平和的生活。

我總有些怪異的念頭,總忍不住事事聯想到大自然中的小生靈。如果是它們有傻的殘疾的怎麼辦?雖然很少,肯定有啊,根本沒人照顧啊,不過它們也不需要被照顧,接受自然的優勝劣汰規律調節,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老弱病殘會被自然淘汰掉,死掉或被吃掉,強壯的聰明的或者運氣好的留下來繼續生長,生老病死很平常,每種生物都在不停地生育繁殖很多個以延續種族,經過自然選擇,最後強壯的幸運的幾個留下來,不停地推陳出新,新的好的代替舊的老的,生命常在,也沒誰會久久停留覺得悲哀傷感。只是人類感情豐富,基於各種原因生育有限,越少越珍貴,一條屬於自己的可愛小生命,和大人之間已經有了抹不去的感情和記憶,也許有人能理性到怕拖累怕受罪拋棄,畢竟撫養這樣一個孩子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要花費無數的金錢,精力和心力,而且孩子大了怎麼辦自己老了以後怎麼辦也都是讓人發愁的事情,如果是窮人家,錢力有限,生活也要繼續下去,實在治不了那也沒法子,也只能好好待他,盡力愛他,讓他開心快樂。總覺得放棄是一種殘忍的理智,心軟點的負責點的誰也不忍心輕易放棄,總想延續下去。

不過我很贊同書裡的一句話,既然科學和西醫對這個病沒有法子,那麼對孩子無害的事情,試試也無妨。我想心理的問題總和身體息息相關,說不定中醫推拿或者別的法子或許有用呢,試試就有希望,若是碰巧好了那就好了。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一)

在當當上看到這個書名,隨即買了下來,是喜歡這個名字吧,或許潛意識裡感覺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頓好”。

這本書的作者是周國平。以前看過周國平的一些短文,也閱讀過他的兩本寫給兩個女兒的書——《妞妞》和《寶貝,寶貝》,這是我閱讀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著作——至少我不這樣認為。這是周國平的隨感,是一本由語絲集合而成的書。本書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價值觀問題,對何為圓滿的人生進行了詮釋: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把書放在每天隨身攜帶的包裡,利用閒暇時間一點一點地閱讀。書中的語言平實,簡潔,精准,意深,靜靜地流過我心靈深處。當內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獨的時候,特別適合讀這樣的文字,它能讓人漸漸歸於平靜。尤其是書的前半部分,讀來特別讓人有所體悟。人到中年,逐漸覺得:世界上,沒有比安靜更美麗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周國平的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歸根結底還是在跟人們交流著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著,讀來有一種雨後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間就把人從複雜引向簡單。

簡單的人生並非無追求,並非一定要遠離塵世,讓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讀此書,往往有心靈相通之感,覺得有些話語就是我內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達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在書中找到表達的確切方式,那種頓悟與喜悅無可名狀。

生命是一趟單程旅行,丟失便永遠不再擁有。把心安頓好,學著把心安頓好,少一些紛爭,少一些擔憂與對物欲的追求,讓生命充滿智慧,豐富而簡單,在忙碌中在塵世中,不時的和那個文學的、哲學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簡單且幸福地棲居於這紅塵人世。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二)

最近讀了周國平的最新隨感《把心安頓好》,先引用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作為我的開頭“我衡量一本書對於我的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麼。”讀完周國平的這本最新隨感,我也很想寫點什麼,哪怕我想寫的東西表面上與他似乎無關,他給我的是一種氛圍,一種心境,使我仿佛置身於合適的氣候裡,心中潛藏的種子因此發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寫,還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國裡,這本書帶給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徹大悟,他啟迪我不斷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漸由淺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寧靜,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狹隘走向博大。我沒把這本書讀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邊的人推薦這本書,因為它的很多觀點都可以用來指導我們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從價值觀方面來告訴我們要注重的是內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說:“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一個人把許多精力給了物質,就沒有什麼閒心來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靈了。”讀了這些內容,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命很多時候在被我們自己浪費,我們的不快樂是由於價值觀有了問題,如果我們注重內在生活,多關注我們的靈魂,我們會走出痛苦的深淵從而做一個快樂的人。物欲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其滿足誠然也是一種快樂,但是,與生命的快樂比,它太淺,與精神的快樂比,它太低。我們應該做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質在自己身上實現出來,即善良的生命、豐富的心靈、自由的頭腦、高貴的靈魂,這樣從人性意義上說,我們就是一個優秀的人,那麼成功就會像優秀的副產品一樣不期而至。其實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它又從內在生活方面告訴我們怎樣安頓自己的心靈,他說:心靈的快樂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靈足夠豐富,即使身處最單調的環境,你仍能自得其樂。如果你的心靈足夠高貴,即使遭遇最悲慘的災難,你仍能自強不息。讀了這幾句話,我如醍醐灌頂,知道了豐富自己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豐富才是快樂的源泉和堅強的基石。

面對複雜紛擾的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該追求什麼,面對沉迷網遊和電視的學生和孩子,我們感到教育的蒼白無力,可周國平的幾句話,會讓我們豁然開朗,他說:為了抵禦世間的誘惑,積極的辦法不是壓抑低級欲望,而是喚醒、發展和滿足高級欲望。人一旦品嘗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樂,面對形形色色的較低快樂的誘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東西你既然已經得到,你對那些次好的的東西也就不會特別在乎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當我們努力了卻沒有成績的時候,我們就會痛苦、懊惱、或者抱怨,周國平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盡了力,結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們應該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協,不肯妥協,和自己過不去,其實是一種癡愚,是對人生的無知。懂得了這些,我們還會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嗎?誰也不想去和自己過不去,從而成為一個對人生無知的人,所以當我們再次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我們會坦然的面對,不會讓自己載到痛苦的深淵裡去品嘗心酸的滋味。

他還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裡生活,忙也許是常態,但是,常態之常,指的是經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態禁錮,把經常誤認作正常,心就會在忙中沉淪和迷失,警覺到常態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從容,這是一種覺悟,也是一種幸福。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學會保持一顆從容的心,這樣我們也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關於完美,他這樣寫到:心中有完美,同時又把不完美作為人的命運承受下來,這就是哲人。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由於不夠完美而痛苦,看來,這種做法是對生活的無知。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和人交往的困惑和痛苦,周國平這樣告訴我們:世上有不義的人,這是你無法改變的,為你不能支配的別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還想一想,不義的人一定會做不義的事,只是這一件不義的事碰巧落在你的頭上罷了。你這樣想,就會超越個人恩怨的低水準,把你的遭遇當做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材料,在於不義作鬥爭時你的心境就會光明磊落得多。懂得了這些,你還會由於別人的誤解、無理取鬧等等而痛苦嗎?當然不會。

講到這,我想我已不用再往下講,更精彩更深刻更豐富的內容等待大家自己去閱讀,相信這本書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領悟、感受和思考。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三)

作為周國平先生的第四本隨感集《把心安頓好》,所收文字主要寫於2006至2010年間。

作者在《序》中這樣概括近幾年他的價值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這也是作者將這本隨感集定名為《把心安頓好》的主要原因。

讀周國平先生的作品,以前只是零星地接觸。這一次讀他的《把心安頓好》可以說是比較完整地接觸到了他的整部作品。這本書從《價值觀》一文導入,談及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且“價值觀”的問題自始至終都貫串在整個作品之中。在《價值觀》一文中,作者這樣寫道:“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的生活。”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更應該去追求精神上的快樂。

作為哲學家的周國平,在審視人生及其意義的時候,我始終覺得他的內心很淡定。這種淡定來

自於他對生活的深切感悟,來自於踏踏實實地把平凡的生活真正過好。這樣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憑藉自己豐富的心靈、敏銳的洞察力,思考並解剖著我們平凡的生活。作者在《內在生活》一文中這樣論述:“一個人越是珍視心靈生活,他就越容易發現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夠以從容的心態面對。”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作者的心靈是豐盈、快樂而堅定的。

把心安頓好,一個人也只有把心安頓好,才不會被形形色色的較低快樂的誘惑所沾染。同時,他自然會憑藉這種精神的快樂“定力”來抑制外在的干擾。在評價當前人們價值觀的時候,作者這樣說:“真正可驚異的是,我們時代的價值觀竟然變得如此單一,大家說著做著的都是一個字:錢!錢!錢!”錢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們的追求方向和目標產生了很大的問題,每個人必須認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質欲望迷惑了我們的內心世界,靜下以來,認真對待平凡的生活,從經歷中、情感上、感悟裡去豐富內心世界,追求精神層次的境界。通過追求精神的內容達到精神的快樂,這才是作為萬物之靈的最高境界。

面對教育,周先生更是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問責今日教育》中說道:“現行教育的尺度極其狹隘,無非是應試、升學、就業,其惡果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優秀,也不幸福,喪失了人生最要的價值。”在孩子發展這一方面,周先生還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全面發展,他對當前的應試教育這樣斥責:“從長遠來看,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生長遠比一紙文憑重要。”他還這樣擔心孩子們將來的價值觀:“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後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將會以怎樣的可怕方式顯現出來。”教育的體制不改,寄生在教育中的許多弊端真是很難改變啊!

把心安頓好,我們每個人是否真把自己的心安頓好了?我們以怎樣的價值觀及方式才能把心安頓好?這些都是當今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一)

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磨難,但是我們就是一朵浪花,無法記住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我心無法平靜,因為我知道,人的一生有無數的可能性,但必定去要面對。

本文主要是寫了爸爸生前對我一些教導,然而在爸爸死的那一天,我家的花兒卻落了,我還責備弟妹,這使我在這輩子中感到最無奈的事,因為爸爸死了,我卻不知道因該怎樣去面對。我感到我應該……

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後,使我懂得了人生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們因該向文中的作者學習,都因有勇氣去面對,因為人的一生是有很多可能的,我們因向冬天不凋零的梅花,有酸甜的,不能一生都這麼完美,難到不是嗎?《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多少有哲理性的,人生有無數種可能,我們都因去面對。

文中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我們也體會到了我們的父親對我們的關愛,那麼,就讓我們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謹記:生活中,有個人叫父親,有種愛叫父愛。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二)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爸爸的花兒落了》的讀後感,所以我一回家就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這一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錄下來的,所以文章較多採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景;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後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於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後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文章的作者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家中只有母親和一群弟弟妹妹,可作者卻不因此傷心落淚,反而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到她已不再是小孩子了,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篇文章首尾呼應,寫的很不錯。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三)

《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我已經不記得看了多少遍,只記著讀完後的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只知道我學會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寫了爸爸與“我”之間的往事,寫了作者父親的嚴厲、慈祥。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這就預示著作者的父親不能看著女兒上臺做代表。作者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她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上臺做代表,是作者在父親鼓勵下努力的成果,然而父親病了。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記在心裡,一直努力拼搏下去,而我呢?爸爸常常提醒我要努力學習,常常提醒我不要害怕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去做,把他說的話當作耳邊風,直到後悔了,爸爸照常鼓勵我。

作者與自己的父親之間發生了太多的事,父親做的一切都為了兒女。當我遇到難題時,()爸爸總是抽空耐心為我講解;當我遇到困難時,爸爸不會過分溺愛我,只說:“自己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他總是無時不刻教育著我。是呀,父母的愛總是那麼的偉大,我漸漸變了,我變得沒有以前任性,我漸漸懂事了,我遇到困難不再退縮,因為逃避不可能解決問題,我知道這就是長大。

作者在文章寫愛花的爸爸病危,以花暗示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作者不在逃避問題,她鎮定自若地接受了事實,她決定了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就意味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著不在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我學會了長大,我明白做錯事要自己承擔,我明白做人不可以任性妄為。當讀完這篇文章後,我體會到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四)

看完了這篇文章,不能說沒有什麼感悟。整篇文章都以爸爸為中心。文章一開始說道到了襟上的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作者用它想像仿佛爸爸在身邊,給自己力量。更說明了爸爸在我心中的分量。不過心還是不太穩,因為爸爸沒來。後來作者用了插敘的手法寫到六年前的事情。當時爸爸告訴我,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並囑咐作者上學不要遲到。這更加體現除了爸爸對作者的關心。

作者接下來寫到那一個雨天,充分地體現除了爸爸的嚴厲。但是後來在老師所說的話中,作者也有所感悟,知道了爸爸也是為自己好。一下子又寫回來了,老師說他們都已經長大了,然而作者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又是多麼怕。接著爸爸讓我去寄錢,表現出爸爸想鍛煉我,當時我心中有點不甘,也有點害怕。但心中又想起了爸爸的話,又有個動力。從中,又可以看出爸爸是我精神的支柱。回家後,看到石榴在地上,從妹妹說,石榴是自己掉下來的,可以看出爸爸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側面也出了爸爸病得很重。後來廚子跑出來告訴作者情況,話沒說完。但是作者明白了,作者很鎮定,可以看出作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文中的爸爸雖然很嚴厲,但是卻深深地愛著自 己的孩子。在孩子的身邊給孩子支柱。也是爸爸讓作者長大,董事。文章最後說道“爸爸的花兒落了”,借爸爸喜歡的東西:花,比喻了爸爸的離開。並且說道自己已經長大。這更加體現除了作者的成長。全文有很多插敘的地方,從而又顯得爸爸對我的幫助無處不在。文中也有很多心裡描寫,且在作者不同的年齡段,體現出了作者對爸爸的感覺由時間,自身的增長,一點點改變,小時候的作者不懂事,不明白爸爸的用心。長大後則更加體諒了爸爸。總而言之,全文寫得很好,流露出了爸爸對子女的愛,以及作者對爸爸的愛與四年。

我也覺得心疼,是為這個可愛的孩子也是為了這為父親。朋友,工作和戀人都是可以選擇的,但只有親人是不可選擇的,因為她們的存在,我們的人生才有了溫度,我想,無論怎樣的疼痛,喜禾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即使一直疼下去也是好的。這樣這對夫妻才有勇氣堅持下去。

看到作者給兒子寫的一封信,很簡單的句子裡透出的是父親濃濃的愛,他不停的自嘲,不停地逗笑所有人,但卻在自己的臉上留下一點濕意,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他也只是說了一句話“我想我以後的生活可能要改變了。”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所有人都不感到那麼大的負擔,他將所有的苦澀裝進背包,將樂觀扛在肩上,一路的行走,一路的微笑。我相信他們一家會幸福的,以最大的程度篤定。

她們說自閉症兒童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也相信,這樣的可愛的孩子也許就根本不喜歡我們現在的世界吧,王小波說:“他們把世界弄得越來越適合自己居住了。”所以喜禾你只是擁有自己的世界對吧?那麼在那個世界你一定要快樂哦,不過還是偶爾要回這個世界看看,畢竟這裡有最愛你的爸爸和媽媽。

愛真是一種奇怪的感情,蔡爸爸愛喜禾所以甘為他打理一切,我們心中有愛所以會同情會心疼,這個世界是因為有愛才會顯得更柔軟,即使命運的棱角也不會將我們刺痛的遍體鱗傷,就這樣愛下去吧,愛每一個人,愛我們的生活,這是這本書教會我的道理。


爸爸愛喜禾讀後感(三)

大熱天拿回來這本《爸爸愛喜禾》不容易啊,回到家娃立馬扯開包裝翻翻,問我:怎麼都是字啊?一見不是畫書他沒興趣,可是我很有興趣,一看就被書吸引住了,一邊帶崽一邊看書,用了一下午時間把書讀完了,天黑也沒停止過,人家還以為我特用功呢,真汗啊,我就是這樣把眼睛用壞的。

這是我讀過的最新的書,今年六月剛出版的,幽默生動感人的小故事,牢牢地吸引住我,只是可惜沒有更多的故事,我想讀從頭到尾的故事。我以為自閉症就是有點孤僻,沒想到這麼嚴重,我也覺得書中拿自己兒子開的玩笑太過分,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估計一般人都會受不了,才會偶爾產生無奈邪惡的玩笑話,偶爾拿自己和孩子尋開心。因為我就以為自己很愛孩子絕不會對孩子發火,後來忍不住河東獅吼,忍不住感歎從沒對孩子發火的父母簡直是神仙人物。

不過我為喜禾慶倖,有那麼多愛他的親人和朋友,沒有因為他的病就歧視他嫌棄他,反而眾星捧月一般圍著他轉,幫助他,愛護他。他的爸媽有耐心有愛心還很能幹,家底殷實,總比生在窮人家或者被拋棄好得多。再怎麼孩子是沒有錯的,誰也不想生病,誰也不想被人歧視。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是喜禾的姥姥,整天研究孩子的屎拉的怎麼樣,還會用手去摸,喜禾拉得好時姥姥會笑開花,向他爸媽彙報。只有真正愛你的人,才會這麼打心底關懷自己,才會連大小便都不嫌棄,才會這麼為孩子的健康笑開懷。這一點並不是很多人能做到。

我也為自己慶倖,有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地在我身邊,不缺吃穿,這真是天大的福氣啊!只是我們通常忽略這種幸福,只以為這些很平常。只有生病的人才知道不生病時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我們都好好地,這已經是上蒼的恩賜,我們實際上擁有很多幸福,該提醒自己幸福在我們身邊,知足常樂,珍惜幸福時光,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過溫馨平和的生活。

我總有些怪異的念頭,總忍不住事事聯想到大自然中的小生靈。如果是它們有傻的殘疾的怎麼辦?雖然很少,肯定有啊,根本沒人照顧啊,不過它們也不需要被照顧,接受自然的優勝劣汰規律調節,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老弱病殘會被自然淘汰掉,死掉或被吃掉,強壯的聰明的或者運氣好的留下來繼續生長,生老病死很平常,每種生物都在不停地生育繁殖很多個以延續種族,經過自然選擇,最後強壯的幸運的幾個留下來,不停地推陳出新,新的好的代替舊的老的,生命常在,也沒誰會久久停留覺得悲哀傷感。只是人類感情豐富,基於各種原因生育有限,越少越珍貴,一條屬於自己的可愛小生命,和大人之間已經有了抹不去的感情和記憶,也許有人能理性到怕拖累怕受罪拋棄,畢竟撫養這樣一個孩子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要花費無數的金錢,精力和心力,而且孩子大了怎麼辦自己老了以後怎麼辦也都是讓人發愁的事情,如果是窮人家,錢力有限,生活也要繼續下去,實在治不了那也沒法子,也只能好好待他,盡力愛他,讓他開心快樂。總覺得放棄是一種殘忍的理智,心軟點的負責點的誰也不忍心輕易放棄,總想延續下去。

不過我很贊同書裡的一句話,既然科學和西醫對這個病沒有法子,那麼對孩子無害的事情,試試也無妨。我想心理的問題總和身體息息相關,說不定中醫推拿或者別的法子或許有用呢,試試就有希望,若是碰巧好了那就好了。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一)

在當當上看到這個書名,隨即買了下來,是喜歡這個名字吧,或許潛意識裡感覺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頓好”。

這本書的作者是周國平。以前看過周國平的一些短文,也閱讀過他的兩本寫給兩個女兒的書——《妞妞》和《寶貝,寶貝》,這是我閱讀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著作——至少我不這樣認為。這是周國平的隨感,是一本由語絲集合而成的書。本書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價值觀問題,對何為圓滿的人生進行了詮釋: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把書放在每天隨身攜帶的包裡,利用閒暇時間一點一點地閱讀。書中的語言平實,簡潔,精准,意深,靜靜地流過我心靈深處。當內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獨的時候,特別適合讀這樣的文字,它能讓人漸漸歸於平靜。尤其是書的前半部分,讀來特別讓人有所體悟。人到中年,逐漸覺得:世界上,沒有比安靜更美麗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周國平的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歸根結底還是在跟人們交流著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著,讀來有一種雨後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間就把人從複雜引向簡單。

簡單的人生並非無追求,並非一定要遠離塵世,讓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讀此書,往往有心靈相通之感,覺得有些話語就是我內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達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在書中找到表達的確切方式,那種頓悟與喜悅無可名狀。

生命是一趟單程旅行,丟失便永遠不再擁有。把心安頓好,學著把心安頓好,少一些紛爭,少一些擔憂與對物欲的追求,讓生命充滿智慧,豐富而簡單,在忙碌中在塵世中,不時的和那個文學的、哲學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簡單且幸福地棲居於這紅塵人世。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二)

最近讀了周國平的最新隨感《把心安頓好》,先引用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作為我的開頭“我衡量一本書對於我的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寫點什麼。”讀完周國平的這本最新隨感,我也很想寫點什麼,哪怕我想寫的東西表面上與他似乎無關,他給我的是一種氛圍,一種心境,使我仿佛置身於合適的氣候裡,心中潛藏的種子因此發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寫,還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國裡,這本書帶給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徹大悟,他啟迪我不斷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漸由淺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寧靜,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狹隘走向博大。我沒把這本書讀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邊的人推薦這本書,因為它的很多觀點都可以用來指導我們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從價值觀方面來告訴我們要注重的是內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說:“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護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一個人把許多精力給了物質,就沒有什麼閒心來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靈了。”讀了這些內容,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命很多時候在被我們自己浪費,我們的不快樂是由於價值觀有了問題,如果我們注重內在生活,多關注我們的靈魂,我們會走出痛苦的深淵從而做一個快樂的人。物欲是社會刺激出來的,不是生命本身帶來的,其滿足誠然也是一種快樂,但是,與生命的快樂比,它太淺,與精神的快樂比,它太低。我們應該做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質在自己身上實現出來,即善良的生命、豐富的心靈、自由的頭腦、高貴的靈魂,這樣從人性意義上說,我們就是一個優秀的人,那麼成功就會像優秀的副產品一樣不期而至。其實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它又從內在生活方面告訴我們怎樣安頓自己的心靈,他說:心靈的快樂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靈足夠豐富,即使身處最單調的環境,你仍能自得其樂。如果你的心靈足夠高貴,即使遭遇最悲慘的災難,你仍能自強不息。讀了這幾句話,我如醍醐灌頂,知道了豐富自己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豐富才是快樂的源泉和堅強的基石。

面對複雜紛擾的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該追求什麼,面對沉迷網遊和電視的學生和孩子,我們感到教育的蒼白無力,可周國平的幾句話,會讓我們豁然開朗,他說:為了抵禦世間的誘惑,積極的辦法不是壓抑低級欲望,而是喚醒、發展和滿足高級欲望。人一旦品嘗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樂,面對形形色色的較低快樂的誘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東西你既然已經得到,你對那些次好的的東西也就不會特別在乎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當我們努力了卻沒有成績的時候,我們就會痛苦、懊惱、或者抱怨,周國平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盡了力,結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們應該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協,不肯妥協,和自己過不去,其實是一種癡愚,是對人生的無知。懂得了這些,我們還會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嗎?誰也不想去和自己過不去,從而成為一個對人生無知的人,所以當我們再次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我們會坦然的面對,不會讓自己載到痛苦的深淵裡去品嘗心酸的滋味。

他還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裡生活,忙也許是常態,但是,常態之常,指的是經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態禁錮,把經常誤認作正常,心就會在忙中沉淪和迷失,警覺到常態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從容,這是一種覺悟,也是一種幸福。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學會保持一顆從容的心,這樣我們也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關於完美,他這樣寫到:心中有完美,同時又把不完美作為人的命運承受下來,這就是哲人。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由於不夠完美而痛苦,看來,這種做法是對生活的無知。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和人交往的困惑和痛苦,周國平這樣告訴我們:世上有不義的人,這是你無法改變的,為你不能支配的別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還想一想,不義的人一定會做不義的事,只是這一件不義的事碰巧落在你的頭上罷了。你這樣想,就會超越個人恩怨的低水準,把你的遭遇當做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材料,在於不義作鬥爭時你的心境就會光明磊落得多。懂得了這些,你還會由於別人的誤解、無理取鬧等等而痛苦嗎?當然不會。

講到這,我想我已不用再往下講,更精彩更深刻更豐富的內容等待大家自己去閱讀,相信這本書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領悟、感受和思考。


把心安頓好讀後感(三)

作為周國平先生的第四本隨感集《把心安頓好》,所收文字主要寫於2006至2010年間。

作者在《序》中這樣概括近幾年他的價值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這也是作者將這本隨感集定名為《把心安頓好》的主要原因。

讀周國平先生的作品,以前只是零星地接觸。這一次讀他的《把心安頓好》可以說是比較完整地接觸到了他的整部作品。這本書從《價值觀》一文導入,談及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且“價值觀”的問題自始至終都貫串在整個作品之中。在《價值觀》一文中,作者這樣寫道:“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的生活。”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更應該去追求精神上的快樂。

作為哲學家的周國平,在審視人生及其意義的時候,我始終覺得他的內心很淡定。這種淡定來

自於他對生活的深切感悟,來自於踏踏實實地把平凡的生活真正過好。這樣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憑藉自己豐富的心靈、敏銳的洞察力,思考並解剖著我們平凡的生活。作者在《內在生活》一文中這樣論述:“一個人越是珍視心靈生活,他就越容易發現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夠以從容的心態面對。”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作者的心靈是豐盈、快樂而堅定的。

把心安頓好,一個人也只有把心安頓好,才不會被形形色色的較低快樂的誘惑所沾染。同時,他自然會憑藉這種精神的快樂“定力”來抑制外在的干擾。在評價當前人們價值觀的時候,作者這樣說:“真正可驚異的是,我們時代的價值觀竟然變得如此單一,大家說著做著的都是一個字:錢!錢!錢!”錢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們的追求方向和目標產生了很大的問題,每個人必須認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質欲望迷惑了我們的內心世界,靜下以來,認真對待平凡的生活,從經歷中、情感上、感悟裡去豐富內心世界,追求精神層次的境界。通過追求精神的內容達到精神的快樂,這才是作為萬物之靈的最高境界。

面對教育,周先生更是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問責今日教育》中說道:“現行教育的尺度極其狹隘,無非是應試、升學、就業,其惡果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優秀,也不幸福,喪失了人生最要的價值。”在孩子發展這一方面,周先生還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全面發展,他對當前的應試教育這樣斥責:“從長遠來看,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生長遠比一紙文憑重要。”他還這樣擔心孩子們將來的價值觀:“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後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將會以怎樣的可怕方式顯現出來。”教育的體制不改,寄生在教育中的許多弊端真是很難改變啊!

把心安頓好,我們每個人是否真把自己的心安頓好了?我們以怎樣的價值觀及方式才能把心安頓好?這些都是當今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一)

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磨難,但是我們就是一朵浪花,無法記住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我心無法平靜,因為我知道,人的一生有無數的可能性,但必定去要面對。

本文主要是寫了爸爸生前對我一些教導,然而在爸爸死的那一天,我家的花兒卻落了,我還責備弟妹,這使我在這輩子中感到最無奈的事,因為爸爸死了,我卻不知道因該怎樣去面對。我感到我應該……

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後,使我懂得了人生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們因該向文中的作者學習,都因有勇氣去面對,因為人的一生是有很多可能的,我們因向冬天不凋零的梅花,有酸甜的,不能一生都這麼完美,難到不是嗎?《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多少有哲理性的,人生有無數種可能,我們都因去面對。

文中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我們也體會到了我們的父親對我們的關愛,那麼,就讓我們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謹記:生活中,有個人叫父親,有種愛叫父愛。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二)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爸爸的花兒落了》的讀後感,所以我一回家就讀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這一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錄下來的,所以文章較多採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

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景;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後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於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後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文章的作者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家中只有母親和一群弟弟妹妹,可作者卻不因此傷心落淚,反而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到她已不再是小孩子了,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篇文章首尾呼應,寫的很不錯。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三)

《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我已經不記得看了多少遍,只記著讀完後的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只知道我學會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寫了爸爸與“我”之間的往事,寫了作者父親的嚴厲、慈祥。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這就預示著作者的父親不能看著女兒上臺做代表。作者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她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上臺做代表,是作者在父親鼓勵下努力的成果,然而父親病了。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記在心裡,一直努力拼搏下去,而我呢?爸爸常常提醒我要努力學習,常常提醒我不要害怕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去做,把他說的話當作耳邊風,直到後悔了,爸爸照常鼓勵我。

作者與自己的父親之間發生了太多的事,父親做的一切都為了兒女。當我遇到難題時,()爸爸總是抽空耐心為我講解;當我遇到困難時,爸爸不會過分溺愛我,只說:“自己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他總是無時不刻教育著我。是呀,父母的愛總是那麼的偉大,我漸漸變了,我變得沒有以前任性,我漸漸懂事了,我遇到困難不再退縮,因為逃避不可能解決問題,我知道這就是長大。

作者在文章寫愛花的爸爸病危,以花暗示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作者不在逃避問題,她鎮定自若地接受了事實,她決定了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就意味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著不在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我學會了長大,我明白做錯事要自己承擔,我明白做人不可以任性妄為。當讀完這篇文章後,我體會到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四)

看完了這篇文章,不能說沒有什麼感悟。整篇文章都以爸爸為中心。文章一開始說道到了襟上的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作者用它想像仿佛爸爸在身邊,給自己力量。更說明了爸爸在我心中的分量。不過心還是不太穩,因為爸爸沒來。後來作者用了插敘的手法寫到六年前的事情。當時爸爸告訴我,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並囑咐作者上學不要遲到。這更加體現除了爸爸對作者的關心。

作者接下來寫到那一個雨天,充分地體現除了爸爸的嚴厲。但是後來在老師所說的話中,作者也有所感悟,知道了爸爸也是為自己好。一下子又寫回來了,老師說他們都已經長大了,然而作者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又是多麼怕。接著爸爸讓我去寄錢,表現出爸爸想鍛煉我,當時我心中有點不甘,也有點害怕。但心中又想起了爸爸的話,又有個動力。從中,又可以看出爸爸是我精神的支柱。回家後,看到石榴在地上,從妹妹說,石榴是自己掉下來的,可以看出爸爸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側面也出了爸爸病得很重。後來廚子跑出來告訴作者情況,話沒說完。但是作者明白了,作者很鎮定,可以看出作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文中的爸爸雖然很嚴厲,但是卻深深地愛著自 己的孩子。在孩子的身邊給孩子支柱。也是爸爸讓作者長大,董事。文章最後說道“爸爸的花兒落了”,借爸爸喜歡的東西:花,比喻了爸爸的離開。並且說道自己已經長大。這更加體現除了作者的成長。全文有很多插敘的地方,從而又顯得爸爸對我的幫助無處不在。文中也有很多心裡描寫,且在作者不同的年齡段,體現出了作者對爸爸的感覺由時間,自身的增長,一點點改變,小時候的作者不懂事,不明白爸爸的用心。長大後則更加體諒了爸爸。總而言之,全文寫得很好,流露出了爸爸對子女的愛,以及作者對爸爸的愛與四年。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