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閻錫山傳》讀後感

《閻錫山傳》讀後感

今天讀《閻錫山傳》一書,頗有心得。

作者寫閻在臺灣十來年,每天都不忘著書,實在讓我驚訝。一直認為軍閥閻錫山是一介武夫,卻怎麼也想不到他居然著作上百萬字,且涉及的不僅是政治,更有他對社會諸多方面的思考,“儼然是一個學貫中西、自恃自律的思想者,對為人、處世、治政、理家均有一套心得 ”。閻在臺灣隱居於“菁山窯洞”,十年隱居,十年著作,低調而淡定地在蔣介石眼皮底下過他的閑雲野鶴般的生活,其處世大抵是奉行儒家的“中庸”原則的, “不偏不倚,情理兼顧,不過不及”。他認為 “人事得中則成,

失中則敗;承認矛盾,要用二的分析法分析矛盾,以求得‘矛盾的不矛盾’,使矛盾對消,達到適中,以求生存;認為事理有母理與子理之別,母理講的是該不該,子理講的是能不能,母理是不變的,子理服從母理,人生處世以生為最高母理。”他強調公道處世,恕道處人,持戒斂欲,務實求成,以做事為人生第一要務。他的處世處人哲學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惡劣的政治環境中能夠如他一般夾縫求生、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有幾人?

一個叱吒風雲的軍閥居然是儒學的研究者和身體力行者,我不禁為自己的淺陋而汗顏。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文化我知之多少呢?作為一個傳道者深覺問心有愧。

至此且叮嚀自己:收拾一下浮躁的()心,

捧一杯清茗,好好的讀一本書。

《坐花志果》讀後感

讀完《坐花志果》,感觸頗多。放眼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確實有很多人心懷善念,常常願意周濟窮困,甚至救人於水火之中。然而行善之時,並未真正做到心甘情願和不求回報,甚至要告訴別人:“這是我拿來送你的。”事後還時常記掛於心,遇到自己幫助過的人,心中徒然升起居功自傲之氣,甚至埋怨對方不懂感恩。更有甚者,有人行善是為了博得眾人好評,贏得一個“大好人”的英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大肆宣傳,奔相走告,唯恐天下有一人不知。凡此種種,雖然也曾傾囊行善,卻因心地不淨,並未做到圓滿。王甲行善,贈送十金雖然不多,卻是心甘情願和不求回報,

甚至不讓對方知道,事後也不居功自傲,還把功勞歸於別人。冥冥之中積累了大陰德,上天對他的回報自然也就豐厚。行善佈施,應有王甲這樣的胸懷,前不見佈施的自己,中不見佈施的財物,後不見被幫助的人,如白雲飄過晴空,雖曾給人以美感,卻毫無染著,不留痕跡。正如《金剛經》所雲:“菩薩無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讀這本書,不得不驚歎汪道鼎先生著作此書用心良苦,其對善惡因果的理解,對芸芸眾生的諄諄勸誡,都集中在“坐花志果”四個字當中,坐擁鮮花,收穫碩果,隱喻在背後的卻是默默耕耘。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萬事萬物無一例外皆是錯()綜複雜的因果報應。佛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我們的心地原本空無一物,善惡皆由自己。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