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如果巴黎不快樂讀後感

如果巴黎不快樂讀後感

閱讀了《如果巴黎不快樂》第一回後我就對湖的文字有了個大致準確的印象:是月光,冰涼、恬靜。

而湖本人給我的感覺也總是清清淡淡,像是經歷過狂風閃電後的平靜湖面,溫柔而波光粼粼,但我想這僅是表面而已吧,因為沒有過多瞭解一個人,只從他的隻字片語是瞭解不到什麼的,即使能夠感知,也浮於表面。

水下的世界並不像表層那樣平靜,就像曼君和佟卓堯,表面上風平浪靜、毫無波瀾,但在他們相處中我逐漸感覺有些情愫在微妙的發生著變化,在佟卓堯眼裡曼君是個神奇又有趣的女人,

對她的興趣只增不減,但由於太多誤會他只好停滯不前,可誤會一旦解除,他就要主動出擊了。

看了第二回,知道了佟卓堯的過去也藏著段深情而不堪的過去,那條綠裙子承載著一段往事——佟卓堯和一個女人的糾纏、相互毀滅——當它被揭發,一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從曼君和佟卓堯的對話和一系列動作中,我越發覺得曼君很有意思,她的言辭和舉動都引人入勝,所以這樣一個女子,佟卓堯怎會輕易放手呢。

曼君即使是狼狽也總帶著些誘-惑人的意味,是倔強透露著不甘心和希望,那眼神裡裝著決絕和活下去的意念。

說她對生活失去信心也好,說她面對挫折桎梏無所畏懼也好,這都是她,

她也只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女子。

而等待著她的或悲或喜的遭遇是磨損了她的堅持還是激勵了她的堅持,我很期待,也真的希望能有美好的結局能夠擁抱她傷痕累累的身心。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就勇敢去挑戰吧。

有一天心急火燎的到處找雜誌看,枯燥的生活平日並不見得有多麼文藝(本身我其實是個挺鬧騰的人),一期很新鮮的花溪,粉紅色的封面上面有個姑娘笑容亮眼,吸引了自己的目光。

當時翻到她那一頁的時候,只是匆匆看了看就過了,並沒有想過後來會成為她的讀者。

一直到後來在愛格上面看到了前半部分的連載,朋友們爭搶著要看這本書,才記住了這個姑娘的名字,很清新,很別致的筆名。

想起來,她習慣稱呼自己為湖。

很親切的昵稱,也很自然。

那一期的新人介紹很陌生,叫做白槿湖,仔()細看了看,是2010年第十一月號花溪,第95-96頁上面有對她的專訪,仔細看了下來。

因為做過網站記者,所以憑著一個廢柴前媒體從業者的不太靈光的頭腦,將她的資訊全部消化,對這位元作者有了一個很基本的認識。

想來也是緣分,後來在淘寶上買書也會和她溝通,發現湖很溫柔,這個姑娘的性格我很喜歡,沒有太多的架子,有的時候感覺還很倔強。

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了如果巴黎不快樂的詞曲寫作工作。

選曲的時候,從韓國日本到歐美古典,統統聽了個遍。

寫完如果巴黎不快樂的歌詞,是在一個不太喧鬧且安靜的午後。

放下就是快樂讀後感(一)

還記得當初買下這本書的情景,朋友不解的問我:“你為什麼要買下這樣一本書,它並不是什麼名家的作品?”“因為我喜歡書中的故事,它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我滿面心歡喜的答到。“其實這本書裡說的道理我們都懂不是嘛?只是並示刻意的去注意它而以,道理誰也都會證!”朋友又說。是呀!這本書裡每一個故事都是我們可以想到、做到、遇到的事情,因為我們的粗心,很多細節都被我們漏掉或忽視了。

雖然我不是一氣和成看完的》放下就是快樂》這本書,但我有用心去看,每當看完一個小故事,我總會在腦中構出一幅畫面,想像著故事中的每個情節。同時回想自己在遇到此類事情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呢?總之,我個人對這本書的感覺非常的好,

所以才會以此種方式推薦給我的朋友們。希望通過書中的小故事,讓我們都有一定的提高,無論是做人、做事都會有很大的説明。

借用書中一段話,來體現我此刻的心境:請不要把一切都寄於將來,請別把一切都等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懂得現在才是屬於自己的時光。行動高於一切!“因為我看了這段話以及它上面所講的故事,所以有感而發,想將這本書與大家一同分享,決定把書中的內容一一寫在自己的博客中,雖然我的時間很有限,但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把它全部寫完。因為”行動高於一切“所以立刻寫下了此篇讀後感,將其作為前言。

本人文筆有限,純屬有感而發。如有不妥還望賜教,

以便日後有所提高。


放下就是快樂讀後感(二)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可是走過了千山萬水,也沒能找到快樂,於是他失望地坐在山道旁。一個農夫背著一大捆草從山上走了下來,富翁問農夫,我是個令人羡慕的富翁,為什麼沒有快樂。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快樂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富翁茅塞頓開。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救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滋潤了他的心靈,嘗到了快樂的滋味。

你如果小肚雞腸,心胸如豆,無法開闊,哪裡會有快樂!因此“放下就是快樂”是一顆開心果,是一味解煩丹,是一道歡喜菜。雖然說放下就是快樂,但在生活中,真正能夠放下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心胸開闊,二是能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肖伯納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尋找他們想要機會的人,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就去創造機會。只要什麼都放得開、放得下,就不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叫,就不愁沒有快樂的小溪在歌唱,就不愁沒有快樂的白雲在飄蕩,就不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放下就是快樂讀後感(三)

一眼看到一本書“放下就是快樂”拿起一翻,正對我的心情,於是賣回家細心研讀,被書中諸多佛學小故事所吸引,它教你學會用佛家的智慧去點化生活,消解生活中的障礙和煩惱,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和自在,更加有意義,有價值。佛說: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去強求。坦然面對生活的賜予,以平淡之心處世,拿得起,放得下,一樣會活得輕鬆,活得精彩。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是別人吐出而你接到的那種東西,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它時,它便會消失。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切享受不盡,那裡還有時間去生氣呢?說的多好啊!我混沌的思想好像被一盞明燈照亮,豁然開朗,可笑自己以前是多麼的傻,簡直傻的可憐,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不找沒煩惱。煩惱來自於心,放下心中的煩惱,就等於放下了原來那個煩惱的自己。只有真正的心境平和了,你便幸福了。放下了,你也就快樂啦。手捧此書,越讀明白的道理越多,心情越來越輕鬆,越來越清靜,感覺到一切好像都美好了起來……

專注的快樂讀後感(一)

人生就像一齣戲,在這裡自己既是導演,又是主角。我常想,當自己進入遲暮之年,走過的路、曾經的人和事,會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重現。殘酷的是,拍攝這部戲的不是膠片,而是時間,因此我們的人生之路不能重走,人生之戲不能重拍。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寶貴的青春歲月,擁有無悔的美麗人生呢?幸運的是,我找到了故事的角本――《專注的快樂》這本書。

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感歎于作者對生活極致細膩的觀察與思考。書中有真實的案例,有權威的統計資料,使他的理論更具說服力。雖然是譯文,有些句段比較晦澀,但仍能感覺到筆者與讀者間的深入交流,仿佛你不是在閱讀,而是在交談。

一行行鉛字,幻化成潺潺溪水,流人讀者的心田,再匯成一潭靜謐的湖水,清晰地映出你現在的生活,最後平靜的湖面被掀起層層波浪,迫切地促使你主動打破現有的生活,改變,重生,去探尋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書中告訴我們:只有專注才會感到踏實,雙腳站立在堅實可靠的地方,靈魂才能安寧;只有做到了真正的專注,你才能向自己的內心提供一種穩定而強大的力量;沒有專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純粹,內心充滿干擾和喧嘩,是不會擁有平靜美妙世界的。

在生活中學會“專注”

付出總比得到更讓人幸福,這句話在書中也有相應的表達。在你為別人付出的同時,自己內心的幸福感也會增加。這種幸福感對身心大有裨益,醫學的研究結果已證實了這一點。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你在公車上為老人孩子讓座,當你為失學的孩子捐款時,都會有快樂幸福的感受,覺得自己很重要,是能幫助別人的人。這時你獲得了最優的專注體驗,那麼你得到的就比付出的多得多。

在工作中學會“專注”

工作中的人們是最美麗的。當人處幹高挑戰、高技巧的狀態下,且自覺十分專心,深富創造力,相當滿意之時,多半是在工作當中,而不是在閒暇的時段。工作中面臨的挑戰,能使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自身潛力。如果沒有工作中的種種挑戰,也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大的潛力。雨果說,凡是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更強大。當你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是你能力提升的機遇,跨越它,你將變得更強大。這種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就是書中所說的最優的專注體驗。

其實,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便是成功,而想要成功就必須學會專注。專注是開啟人生財富之門的鑰匙。尋找最優的專注體驗,親自導演你自己的青春年華,其中有多少喜悅,多少幸福,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專注的快樂讀後感(二)

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好友向我描述的她童年的一件小事,她當時大概七歲,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玩,地上擺放著一個很大很重的東西,我現在忘了是什麼,總之是對她的年紀和體型來說很難搬起的一件物品。她憋足了勁兒小心翼翼地搬起它,把它搬到一個地方,然後又搬回來,搬過去、又搬回來,反復了很多次,滿頭大汗,年幼的她不知道如果東西掉下來可能會砸到腳,她的精神全都集中在身體運動中,忘記了危險和時間,等她媽媽回來看她在做這事直笑她呆。這就是米哈伊所說的心流。好友講起這事是告訴我她從小就會做這些在外人看來毫無價值,而她自己卻覺得很有挑戰的事,並且樂在其中。如今看來,她後來的選擇,比如考最難考的研究生,還真是秉承了一貫的風格。

心流的本質正是忘我,對我來說很難,在小孩子身上卻很容易出現。比如我女兒總是重複玩一個遊戲,按照遊戲的分類叫機能遊戲,就是練習某一動作技能,比如沒完沒了地玩水。比如我同事家的孩子喜歡看電梯,進了商場反反復複地坐扶梯、電梯,成人感覺都要吐了,他還饒有興致。我在幼稚園實習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一個2歲半的小女孩坐在秋千上跟我玩一個遊戲,她喊我“劉老師”,我喊“陽陽”(是她的名字),我們倆就這樣一叫一答,我每答一次都引起她滿意地笑,叫得我的嘴都幹了,一看表已經玩了二十多分鐘。對成人()來說,這種經歷,一般都是折磨,因為我們忍受不了重複,而孩子卻可以忘卻時間。

在我和陽陽的問答遊戲中,她體會到了被回應,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確認,每一次她都確認自己是陽陽,知道老師愛著她。這種確認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評價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在我成年以後,在陽光和煦、綠草如茵的地方總想躺下來,但從來沒有一次那樣做,因為我總忘不了周圍人的眼光,這同我八歲時的表現截然不同。我八歲時,家門前有一大堆建築工地堆放的沙子,我有個小朋友教我唱四季歌,我們倆就把沙堆當作舞臺,又跳又唱,不知不覺周圍已經圍了許多人,但我們倆隻看到對方歡喜的臉,忘了羞怯。這同本書中講的友誼對心流的積極作用是一致的,當你有一個朋友時,你把注意力全投注在對方身上,教易獲得心流,朋友、戀人皆是如此。

所以我不禁想,成人限制孩子重複性的活動,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是不瞭解孩子從中獲得的發展和樂趣。我呢,只要孩子能做下去,就絕不催促,因為凡是孩子能專注的,就有意義,至少發展了她的專注力,而專注力不但對於學習有極重要的影響,甚至在生活領域、在獲得幸福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質。推薦每個小朋友的家長都看看本書。

二是能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肖伯納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尋找他們想要機會的人,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就去創造機會。只要什麼都放得開、放得下,就不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叫,就不愁沒有快樂的小溪在歌唱,就不愁沒有快樂的白雲在飄蕩,就不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放下就是快樂讀後感(三)

一眼看到一本書“放下就是快樂”拿起一翻,正對我的心情,於是賣回家細心研讀,被書中諸多佛學小故事所吸引,它教你學會用佛家的智慧去點化生活,消解生活中的障礙和煩惱,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和自在,更加有意義,有價值。佛說: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去強求。坦然面對生活的賜予,以平淡之心處世,拿得起,放得下,一樣會活得輕鬆,活得精彩。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是別人吐出而你接到的那種東西,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它時,它便會消失。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切享受不盡,那裡還有時間去生氣呢?說的多好啊!我混沌的思想好像被一盞明燈照亮,豁然開朗,可笑自己以前是多麼的傻,簡直傻的可憐,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不找沒煩惱。煩惱來自於心,放下心中的煩惱,就等於放下了原來那個煩惱的自己。只有真正的心境平和了,你便幸福了。放下了,你也就快樂啦。手捧此書,越讀明白的道理越多,心情越來越輕鬆,越來越清靜,感覺到一切好像都美好了起來……

專注的快樂讀後感(一)

人生就像一齣戲,在這裡自己既是導演,又是主角。我常想,當自己進入遲暮之年,走過的路、曾經的人和事,會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重現。殘酷的是,拍攝這部戲的不是膠片,而是時間,因此我們的人生之路不能重走,人生之戲不能重拍。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寶貴的青春歲月,擁有無悔的美麗人生呢?幸運的是,我找到了故事的角本――《專注的快樂》這本書。

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感歎于作者對生活極致細膩的觀察與思考。書中有真實的案例,有權威的統計資料,使他的理論更具說服力。雖然是譯文,有些句段比較晦澀,但仍能感覺到筆者與讀者間的深入交流,仿佛你不是在閱讀,而是在交談。

一行行鉛字,幻化成潺潺溪水,流人讀者的心田,再匯成一潭靜謐的湖水,清晰地映出你現在的生活,最後平靜的湖面被掀起層層波浪,迫切地促使你主動打破現有的生活,改變,重生,去探尋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書中告訴我們:只有專注才會感到踏實,雙腳站立在堅實可靠的地方,靈魂才能安寧;只有做到了真正的專注,你才能向自己的內心提供一種穩定而強大的力量;沒有專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純粹,內心充滿干擾和喧嘩,是不會擁有平靜美妙世界的。

在生活中學會“專注”

付出總比得到更讓人幸福,這句話在書中也有相應的表達。在你為別人付出的同時,自己內心的幸福感也會增加。這種幸福感對身心大有裨益,醫學的研究結果已證實了這一點。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你在公車上為老人孩子讓座,當你為失學的孩子捐款時,都會有快樂幸福的感受,覺得自己很重要,是能幫助別人的人。這時你獲得了最優的專注體驗,那麼你得到的就比付出的多得多。

在工作中學會“專注”

工作中的人們是最美麗的。當人處幹高挑戰、高技巧的狀態下,且自覺十分專心,深富創造力,相當滿意之時,多半是在工作當中,而不是在閒暇的時段。工作中面臨的挑戰,能使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自身潛力。如果沒有工作中的種種挑戰,也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大的潛力。雨果說,凡是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更強大。當你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是你能力提升的機遇,跨越它,你將變得更強大。這種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就是書中所說的最優的專注體驗。

其實,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便是成功,而想要成功就必須學會專注。專注是開啟人生財富之門的鑰匙。尋找最優的專注體驗,親自導演你自己的青春年華,其中有多少喜悅,多少幸福,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專注的快樂讀後感(二)

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好友向我描述的她童年的一件小事,她當時大概七歲,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玩,地上擺放著一個很大很重的東西,我現在忘了是什麼,總之是對她的年紀和體型來說很難搬起的一件物品。她憋足了勁兒小心翼翼地搬起它,把它搬到一個地方,然後又搬回來,搬過去、又搬回來,反復了很多次,滿頭大汗,年幼的她不知道如果東西掉下來可能會砸到腳,她的精神全都集中在身體運動中,忘記了危險和時間,等她媽媽回來看她在做這事直笑她呆。這就是米哈伊所說的心流。好友講起這事是告訴我她從小就會做這些在外人看來毫無價值,而她自己卻覺得很有挑戰的事,並且樂在其中。如今看來,她後來的選擇,比如考最難考的研究生,還真是秉承了一貫的風格。

心流的本質正是忘我,對我來說很難,在小孩子身上卻很容易出現。比如我女兒總是重複玩一個遊戲,按照遊戲的分類叫機能遊戲,就是練習某一動作技能,比如沒完沒了地玩水。比如我同事家的孩子喜歡看電梯,進了商場反反復複地坐扶梯、電梯,成人感覺都要吐了,他還饒有興致。我在幼稚園實習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一個2歲半的小女孩坐在秋千上跟我玩一個遊戲,她喊我“劉老師”,我喊“陽陽”(是她的名字),我們倆就這樣一叫一答,我每答一次都引起她滿意地笑,叫得我的嘴都幹了,一看表已經玩了二十多分鐘。對成人()來說,這種經歷,一般都是折磨,因為我們忍受不了重複,而孩子卻可以忘卻時間。

在我和陽陽的問答遊戲中,她體會到了被回應,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確認,每一次她都確認自己是陽陽,知道老師愛著她。這種確認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評價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在我成年以後,在陽光和煦、綠草如茵的地方總想躺下來,但從來沒有一次那樣做,因為我總忘不了周圍人的眼光,這同我八歲時的表現截然不同。我八歲時,家門前有一大堆建築工地堆放的沙子,我有個小朋友教我唱四季歌,我們倆就把沙堆當作舞臺,又跳又唱,不知不覺周圍已經圍了許多人,但我們倆隻看到對方歡喜的臉,忘了羞怯。這同本書中講的友誼對心流的積極作用是一致的,當你有一個朋友時,你把注意力全投注在對方身上,教易獲得心流,朋友、戀人皆是如此。

所以我不禁想,成人限制孩子重複性的活動,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是不瞭解孩子從中獲得的發展和樂趣。我呢,只要孩子能做下去,就絕不催促,因為凡是孩子能專注的,就有意義,至少發展了她的專注力,而專注力不但對於學習有極重要的影響,甚至在生活領域、在獲得幸福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質。推薦每個小朋友的家長都看看本書。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