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與優秀教師同行讀後感

與優秀教師同行讀後感(一)

“與優秀教師同行,讓自己的成長更加生動而豐富。”這是寫在扉頁一側的一句話,這句話激發了我閱讀這本書的熱情。在大略翻閱一遍後,我似乎開始對每位元教師的文字表達有了一種細緻瞭解的衝動,並希望從每個人的成長心路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成長的背後是勤奮的付出。

成長的道路有很多,但是能否堅持下去是對成功最大的考驗,不管所處環境的優劣,從也曾浮躁過的境遇中突破迷茫,從甘於寂寞的平庸中改變現狀,

沒有誰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縱然破繭成蝶的時刻是美妙的,但是沒有一番勤奮的付出、默默的奉獻、執著的追求,任何暫時的表面文章都是徒勞,這是每一位親歷者發自內心的言說。

也許我們的生活中摻雜了過多的沙礫,才讓眼睛迷離模糊,但是無論何時都要知道成長的背後是勤奮的付出。

二、課堂教學的精彩是教師成功的法寶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只有自己的學生取得了成績、獲得了發展,為人師者才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課堂是教師的第一舞臺,在這裡,可以觸摸一個教師的教育思想、可以感知一個教師的教育境界、更重要的是可以洞察一個教師與眾多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師的課堂功力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發展的根本潛力,

因為,一節課凝結著一個教師遠遠超越40分鐘的付出,那是思想的挑戰、思考的變通、角色的轉換,還有方式方法的調整,集中展現著教師或豐富或靈活或機智的教育智慧。

因此,我們要錘煉自己的教學本領、扎實教學功底,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優勢、克服不足,找准課堂發展的突破口,結合每一節課及時反思自己的優缺點,讓每一節課成為每一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基地,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陣地。

三、讀書、反思、寫作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

教師作為讀書人的原則擺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讀書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發教育的靈感、在寫作中提升教育理念,

這樣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滿而幸福的。

每一位教師的成長經歷,無不與書為伴,從苦讀到樂讀、從樂讀到享讀,到自然而然的改變提升,讀書功力的積澱讓教師站在了一塊眼界大開的高地,有了那些生動的實例,我們怎能還有理由再去說不?


與優秀教師同行讀後感(二)

這學期閱讀了《與優秀教師同行》這本書,這本書給我以很大震撼,書中講述了很多優秀教師的艱難成長歷程的感人故事,讀完之後,給我以很大力量。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正是這本《與優秀教師同行》的書,才知道無論前面的道路多麼坎坷,我都會頑強的拼搏下去,因為正義永遠戰勝邪惡,因為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

我開始細細品讀第一位教師的成長故事:優秀師範畢業生被分配到偏遠的山區,

心情失落到極點,但最後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也付諸行動。遇到專制的校長差點向命運低頭卻在最絕望的時候遇到了中的“貴人”,身處逆境卻堅守著“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志存高遠。讀了他的故事真的給我無窮的力量,對我們的最初的夢想“不拋棄,不放棄”是一個人成長的源泉動力,我們所需要就是那種執著和堅持。

隨後我快速翻閱了其他人的故事,所有的字裡行間都流淌著奮鬥、成長,所有的故事都演繹著有夢想你就了不起,所有的人都讓我明白有行動就有收穫。這 50 位教師,都是優秀的,但也是平凡的。他們大多數都在山野鄉村,他們沒有教育專家的頭銜,

也不是當今教壇的大家,他們僅僅是一群普通的一線教師。但正是這些普通的教師,帶給我們異樣的感動和振奮,閱讀每一個人的生命的軌跡、心靈的呐喊和智慧的思想,都讓我得到一次次心靈的滌蕩和洗禮。

編者的幾句話更是成了我信奉的至理名言:

“倘若每個老師,都擁有一雙既漂亮又明亮的大眼睛,這個世界的美,不就又多了幾分?教師的眼睛美容,請找教育哲學專科門診。

心若容器,既可以負荷風雨,也可以承載陽光,對成長中的教師而言,少不了一顆對待世俗的平常心。

平凡中的偉大,總有不平凡的靈魂支撐。專業成長,永遠不存在年齡的限制。即使今天開始出發,只要懷揣著崇高,依舊可以走出生命的榮光和尊嚴。

感恩與專業成長之間,似乎遠隔千山萬水,然而,很多時刻,恰恰是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卻是生命路程中必不可少的要件。

老教師說:“讀《與優秀教師同行》,曾經相似的經歷,飽經磨難的心理歷程,實踐、閱讀、反思、寫作,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不同,但過程相近。”

我也贊同老教師的觀點。但是,最讓我感慨的卻是書中講的“講究批評的藝術”:

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作為教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學生犯了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繫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準確,恰如其分。準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打死了一隻麻雀,為教育學生,他責令學生找到鳥巢,見一個鳥巢裡面幾隻雛雀嗷呼喚自己的媽媽。蘇霍姆林斯基不無憂傷地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無法救活它們了。”這情景使這個學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後,他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年您嚴厲批評我,那麼這麼多年來我就不會自己懲罰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評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藝術的批評是教師奉獻給學生的一份財富。

已經教學十多年,這次真的是受到了深刻的洗禮,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多閱讀,多反思,多總結,也真誠地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同行的指導,再次感謝書中認識那些讓我感動的朋友。


與優秀教師同行讀後感(三)

最近我讀了《與優秀教師同行》這本書,感慨頗多。我覺得教育工作是一種育人的工作,而育人品質的高低,決定于教師。從優秀教師的身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孔子愛學生,對學生真誠無私,傳授知識毫無保留;荀子愛學生,留下“青出於藍而勝與藍”的名言,鼓勵學生超過自己的老師;魯迅先生愛學生,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要把少年兒童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培養他們為革命的“新後代”;陶行知先生愛學生,在艱難之中創辦育才學校,讓窮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

“愛生”並不容易。有時,教師一個粗暴的動作,甚至一個責備的眼神,儘管不是十分刻意,卻能在師生之間隔起一道心靈的屏障。讀過《與優秀教師同行》後,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 尊重學生的人格

關愛學生,首行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哲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當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從本質上熱愛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示範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學生,使師生關係平等,激發學生的自我肯定意識。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關係的重要標誌和特點。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既能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師生關係融洽,能使班級氣氛活躍,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講究批評的藝術

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作為教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學生犯了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繫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準確,恰如其分。準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打死了一隻麻雀,為教育學生,他責令學生找到鳥巢,見一個鳥巢裡面幾隻雛雀嗷嗷待哺。蘇霍姆林斯基不無憂傷地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無法救活它們了。”這情景使這個學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後,他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年您嚴厲批評我,那麼這麼多年來我就不會自己懲罰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評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藝術的批評是教師奉獻給學生的一份財富。()

三、 讓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要創設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如實行班幹部競聘上崗制或班幹部輪流制。這樣,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師就要發揮學生的強項。記得教四年級一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學生,他性格有些怪僻,對班裡的事從來不聞不問,在一次“競聘上崗”開始時,他表現得漠不關心,而當競聘“班級圖書管理員”時,他一下子把手舉得老高。他在上崗後,由於缺少經驗,工作開展不順利,於是,他開始打退堂鼓了,這時,我及時地鼓勵他,並提示班幹部幫他想辦法,漸漸地他的工作有了起色,獲得了大家的好評。自此以後,這個同學其他方面也有了顯著的進步。顯而易見,成功的體驗,能帶動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責任關鍵在落實讀後感(一)

近來,我認真閱讀了劉玉瑛教授的研究成果《關鍵在於落實》一書,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讓我深受教育和啟迪,受益匪淺,對“落實”一詞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所謂落實,就是各級領導幹部切實負起責任,自覺地引導本單位全體成員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地將本年度的工作路線、方針政策、戰略意圖、工作意見及其措施、要求等內容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國稅系統的每一名公務員,是各項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執行者,我們每個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動稅收事業實現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所體現。“關鍵在於落實”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落實為什麼是關鍵,怎樣落實各項工作呢?《關鍵在於落實》用生動的例子做出了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首先,落實是一種觀念,樹立正確的責任觀是首要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落實”觀念,缺乏大局觀念,不能時時刻刻想到落實,不能時時刻刻注意落實,那麼,他在工作中,就會忽視落實,就只會唱高調,不管實效。落實,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制度確定之後關鍵在於抓落實,要在工作實踐中樹立起落實的觀念。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你處於何種崗位,工作本質都是為人民服務。近年來,無論是適應政策法規的調整、機構設置的變動,還是面臨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國稅隊伍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士氣高昂,全力以赴,堅決執行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責任觀,以積極的姿態開展工作,主動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才能不斷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能,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二,落實是一種能力,在落實中展示才華能力、開拓創新。工作能否圓滿落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作人員的能力。能力強,落實會迅速而準確,效果會充分顯現;能力弱,落實則會大打折扣甚至變形走樣。落實的過程正是一個人施展才華發揮能力的過程。正確理解工作的全部內涵,把握所要達到的標準,堅持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主要包括:把上級要求與具體實際相結合,不呆板,不僵化,不斷賦予上級要求鮮活的生命力;把工作細化,使之更有可操作性;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使落實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具體到稅務部門,近年來提倡“兩個減負”,即減少辦稅環節,減輕納稅人負擔,就是根據實際需要大刀闊斧地將工作化繁為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步可以依照流程,對落實遲緩、落實不力的環節及相關責任人進行一一查實和追究,為兌現獎懲提供客觀依據,針對不足之處,必須分析總結,以期改進提高,不斷增長我們的能力和水準。

第三,落實是一種意志,服從組織決定是做好落實的有力保障。落實,說來簡單。但要真正以實際行動來實踐目標,實施計畫,卻並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需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作為一名國稅幹部,我們應該以服從組織分工為己任,完成好本職工作為追求。否則,單位的發展目標、戰略方針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即便是再好的方針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描繪的美好藍圖自然也就不會順利實現。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意想不到的問題、困難甚至於挫折,這就需要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既要增強預見力,結合實際需要不斷修正錯誤,又要瞄準目標,堅定信念,增強毅力,“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最後,落實是一種文化,養成良好的國稅行為習慣能有效促進落實。召開動員會、部署工作、出臺措施只是給落實工作一個開端,起一個抛磚引玉的作用。落實要成為一種國稅文化,就需要國稅全體成員在工作實踐中長期堅持落實的觀念、責任和意志,並養成一種國稅行為習慣。具體地講,要將各個崗位工作責任制、工作標準、操作規程、檢查考核制度等內容落到實處,成為全體成員自覺的執行行為。領導幹部和一般工作人員雖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但也要發揚協作精神,增強團隊意識,要在增強成員個體“落實意識”的同時增強整體協作的落實氛圍,真正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國稅文化。

對於一個單位的每個成員而言,落實就是對本職工作出色的完成,落實就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作為一名國稅幹部,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落實型的國稅人,堅持做好本職工作,樹立“落實是關鍵”的理念,養成勤於落實、善於落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國稅工作的不斷前進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責任關鍵在落實讀後感(二)

近期,我認真詳讀了《關鍵在於落實》一書,讀後,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讓我深受教育和啟迪,在二次創業的偉大實踐中,作為企業的一名職工,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才能在企業的持續發展中有所作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所體現。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是做好落實的首要前提

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職業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你是當科學家,還是做清潔工,或是當部長,都是為人民服務。國家主席劉少奇曾經握著掏糞工人時傳祥的手說:“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作為新時期的企業職工,肩負企業發展所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們只有正確對待自己的崗位,對待自己的工作職業,才能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落實工作要求,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二、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崗位是做好落實的關鍵

不論你從事的是何種工作,你都應該全身心地熱愛,全身心地投入,對本職工作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保持高度負責、盡心竭力的精神。我們不應該以自己對本職工作沒興趣為藉口,得過且過,更不應該以本職工作所得到的報酬少為托詞,消極怠工。美國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說過:“你在什麼位置,就應該熱愛這個位置,因為這裡就是你發展的起點。”的確,我們只有在起點上上緊前進的發條,才能具備衝刺的條件,正如我們剛剛學走路一樣,只有走穩每一步,才能走得越來越穩。因此,只要對自己的工作出自內心的熱愛,即使你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服從組織的決定做好落實的天職()

軍人以服從上級的命令為天職。作為我們企業職工來說,都應該向軍人學習,服從企業的各項決定。不然,我們就無法貫徹落實企業的發展目標、戰略方針,企業描繪的美好藍圖也就不會實現。

沒有任何藉口是具有較強執行力和落實力的表現。作為企業的職工,我們應該明確,忠於企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服從企業的各項規定為天職,是做好落實的天職。

管理局結合近三年來企業發展的實際,結合內外部發展環境,對今後的發展方向又進行了準確把握,重新修訂了《二次創業指導綱要》,它是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的行動綱領,為我們幹好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方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只有堅決貫徹落實《綱要》,才能在企業的發展壯大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入則孝讀後感(一)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裡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裡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裡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於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入則孝讀後感(二)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對哥哥說:“彭大山,給我倒杯水。”現在想想,這是不對的,自從我學了“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以後,每次我都喊他一聲“哥哥”。

還有一次吃飯時,媽媽把飯端來,我就自顧自的吃了起來,完全沒有想到剛剛勞累過的媽媽。學了弟子規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後,我每次吃飯前都等父母坐下後我才坐下。

《弟子規》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說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這本書教給我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後我要多讀一些好書,這樣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入則孝讀後感(三)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裡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麼能去愛別人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後,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幹什麼,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準確,恰如其分。準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打死了一隻麻雀,為教育學生,他責令學生找到鳥巢,見一個鳥巢裡面幾隻雛雀嗷呼喚自己的媽媽。蘇霍姆林斯基不無憂傷地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無法救活它們了。”這情景使這個學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後,他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年您嚴厲批評我,那麼這麼多年來我就不會自己懲罰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評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藝術的批評是教師奉獻給學生的一份財富。

已經教學十多年,這次真的是受到了深刻的洗禮,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多閱讀,多反思,多總結,也真誠地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同行的指導,再次感謝書中認識那些讓我感動的朋友。


與優秀教師同行讀後感(三)

最近我讀了《與優秀教師同行》這本書,感慨頗多。我覺得教育工作是一種育人的工作,而育人品質的高低,決定于教師。從優秀教師的身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孔子愛學生,對學生真誠無私,傳授知識毫無保留;荀子愛學生,留下“青出於藍而勝與藍”的名言,鼓勵學生超過自己的老師;魯迅先生愛學生,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要把少年兒童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培養他們為革命的“新後代”;陶行知先生愛學生,在艱難之中創辦育才學校,讓窮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

“愛生”並不容易。有時,教師一個粗暴的動作,甚至一個責備的眼神,儘管不是十分刻意,卻能在師生之間隔起一道心靈的屏障。讀過《與優秀教師同行》後,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 尊重學生的人格

關愛學生,首行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哲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當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從本質上熱愛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示範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學生,使師生關係平等,激發學生的自我肯定意識。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關係的重要標誌和特點。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既能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師生關係融洽,能使班級氣氛活躍,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講究批評的藝術

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作為教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學生犯了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繫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準確,恰如其分。準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打死了一隻麻雀,為教育學生,他責令學生找到鳥巢,見一個鳥巢裡面幾隻雛雀嗷嗷待哺。蘇霍姆林斯基不無憂傷地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無法救活它們了。”這情景使這個學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後,他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年您嚴厲批評我,那麼這麼多年來我就不會自己懲罰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評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藝術的批評是教師奉獻給學生的一份財富。()

三、 讓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要創設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如實行班幹部競聘上崗制或班幹部輪流制。這樣,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師就要發揮學生的強項。記得教四年級一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學生,他性格有些怪僻,對班裡的事從來不聞不問,在一次“競聘上崗”開始時,他表現得漠不關心,而當競聘“班級圖書管理員”時,他一下子把手舉得老高。他在上崗後,由於缺少經驗,工作開展不順利,於是,他開始打退堂鼓了,這時,我及時地鼓勵他,並提示班幹部幫他想辦法,漸漸地他的工作有了起色,獲得了大家的好評。自此以後,這個同學其他方面也有了顯著的進步。顯而易見,成功的體驗,能帶動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責任關鍵在落實讀後感(一)

近來,我認真閱讀了劉玉瑛教授的研究成果《關鍵在於落實》一書,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讓我深受教育和啟迪,受益匪淺,對“落實”一詞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所謂落實,就是各級領導幹部切實負起責任,自覺地引導本單位全體成員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地將本年度的工作路線、方針政策、戰略意圖、工作意見及其措施、要求等內容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國稅系統的每一名公務員,是各項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執行者,我們每個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動稅收事業實現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所體現。“關鍵在於落實”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落實為什麼是關鍵,怎樣落實各項工作呢?《關鍵在於落實》用生動的例子做出了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首先,落實是一種觀念,樹立正確的責任觀是首要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落實”觀念,缺乏大局觀念,不能時時刻刻想到落實,不能時時刻刻注意落實,那麼,他在工作中,就會忽視落實,就只會唱高調,不管實效。落實,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制度確定之後關鍵在於抓落實,要在工作實踐中樹立起落實的觀念。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你處於何種崗位,工作本質都是為人民服務。近年來,無論是適應政策法規的調整、機構設置的變動,還是面臨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國稅隊伍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士氣高昂,全力以赴,堅決執行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責任觀,以積極的姿態開展工作,主動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才能不斷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能,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二,落實是一種能力,在落實中展示才華能力、開拓創新。工作能否圓滿落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作人員的能力。能力強,落實會迅速而準確,效果會充分顯現;能力弱,落實則會大打折扣甚至變形走樣。落實的過程正是一個人施展才華發揮能力的過程。正確理解工作的全部內涵,把握所要達到的標準,堅持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主要包括:把上級要求與具體實際相結合,不呆板,不僵化,不斷賦予上級要求鮮活的生命力;把工作細化,使之更有可操作性;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使落實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具體到稅務部門,近年來提倡“兩個減負”,即減少辦稅環節,減輕納稅人負擔,就是根據實際需要大刀闊斧地將工作化繁為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步可以依照流程,對落實遲緩、落實不力的環節及相關責任人進行一一查實和追究,為兌現獎懲提供客觀依據,針對不足之處,必須分析總結,以期改進提高,不斷增長我們的能力和水準。

第三,落實是一種意志,服從組織決定是做好落實的有力保障。落實,說來簡單。但要真正以實際行動來實踐目標,實施計畫,卻並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需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作為一名國稅幹部,我們應該以服從組織分工為己任,完成好本職工作為追求。否則,單位的發展目標、戰略方針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即便是再好的方針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描繪的美好藍圖自然也就不會順利實現。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意想不到的問題、困難甚至於挫折,這就需要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既要增強預見力,結合實際需要不斷修正錯誤,又要瞄準目標,堅定信念,增強毅力,“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最後,落實是一種文化,養成良好的國稅行為習慣能有效促進落實。召開動員會、部署工作、出臺措施只是給落實工作一個開端,起一個抛磚引玉的作用。落實要成為一種國稅文化,就需要國稅全體成員在工作實踐中長期堅持落實的觀念、責任和意志,並養成一種國稅行為習慣。具體地講,要將各個崗位工作責任制、工作標準、操作規程、檢查考核制度等內容落到實處,成為全體成員自覺的執行行為。領導幹部和一般工作人員雖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但也要發揚協作精神,增強團隊意識,要在增強成員個體“落實意識”的同時增強整體協作的落實氛圍,真正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國稅文化。

對於一個單位的每個成員而言,落實就是對本職工作出色的完成,落實就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作為一名國稅幹部,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落實型的國稅人,堅持做好本職工作,樹立“落實是關鍵”的理念,養成勤於落實、善於落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國稅工作的不斷前進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責任關鍵在落實讀後感(二)

近期,我認真詳讀了《關鍵在於落實》一書,讀後,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讓我深受教育和啟迪,在二次創業的偉大實踐中,作為企業的一名職工,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才能在企業的持續發展中有所作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所體現。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是做好落實的首要前提

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職業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你是當科學家,還是做清潔工,或是當部長,都是為人民服務。國家主席劉少奇曾經握著掏糞工人時傳祥的手說:“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作為新時期的企業職工,肩負企業發展所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們只有正確對待自己的崗位,對待自己的工作職業,才能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落實工作要求,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二、熱愛自己的職業和崗位是做好落實的關鍵

不論你從事的是何種工作,你都應該全身心地熱愛,全身心地投入,對本職工作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保持高度負責、盡心竭力的精神。我們不應該以自己對本職工作沒興趣為藉口,得過且過,更不應該以本職工作所得到的報酬少為托詞,消極怠工。美國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說過:“你在什麼位置,就應該熱愛這個位置,因為這裡就是你發展的起點。”的確,我們只有在起點上上緊前進的發條,才能具備衝刺的條件,正如我們剛剛學走路一樣,只有走穩每一步,才能走得越來越穩。因此,只要對自己的工作出自內心的熱愛,即使你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服從組織的決定做好落實的天職()

軍人以服從上級的命令為天職。作為我們企業職工來說,都應該向軍人學習,服從企業的各項決定。不然,我們就無法貫徹落實企業的發展目標、戰略方針,企業描繪的美好藍圖也就不會實現。

沒有任何藉口是具有較強執行力和落實力的表現。作為企業的職工,我們應該明確,忠於企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服從企業的各項規定為天職,是做好落實的天職。

管理局結合近三年來企業發展的實際,結合內外部發展環境,對今後的發展方向又進行了準確把握,重新修訂了《二次創業指導綱要》,它是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的行動綱領,為我們幹好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方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我們只有堅決貫徹落實《綱要》,才能在企業的發展壯大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入則孝讀後感(一)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裡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裡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裡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於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入則孝讀後感(二)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對哥哥說:“彭大山,給我倒杯水。”現在想想,這是不對的,自從我學了“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以後,每次我都喊他一聲“哥哥”。

還有一次吃飯時,媽媽把飯端來,我就自顧自的吃了起來,完全沒有想到剛剛勞累過的媽媽。學了弟子規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後,我每次吃飯前都等父母坐下後我才坐下。

《弟子規》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說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這本書教給我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後我要多讀一些好書,這樣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入則孝讀後感(三)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裡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麼能去愛別人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後,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幹什麼,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