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烏龍院》讀後感

《烏龍院》讀後感(一)

一部搞笑幽默的《烏龍院》令人看完之後不禁捧腹大笑,感歎其中師徒四人真是四隻活寶。

大師傅嚴肅中又不失風趣,胖師傅看似老實,卻又可愛得很,大師兄與小師弟都是虎頭虎腦,但各有各的鬼點子,四位個性鮮明,迥乎不同的人物與高山上的一座廟院拼湊成了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烏龍院》。

烏龍院中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都會讓人有所頓悟,四個人的思維與行為都與常人不同,他們的腦子等同於單細胞生物,做出來的事情更讓人大跌眼鏡。就是這些直來直去的人,他們不計較世間的恩怨情愁,

更不會杞人憂天,他們搞笑,他們樂觀,他們代表了一種“烏龍院”精神。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因為一些小事勾心鬥角,明爭暗鬥,追求一些外在的虛無漂渺的東西,從而耗費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時光,人們為何不能像《烏龍院》中的師徒四人一樣,以一種極其平常的心態來面對事世,以一種極其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煩惱?

幽默不同於搞笑,它留給了人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如同這本《烏龍院》,雖然書中的人物與情節都是虛構的,但這種被放大了的精神卻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它藏在人們心靈的深處,那裡有著人們最本質的情感,敢說敢做,直來直去。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真心相對,需要這種精神,這種“烏龍院的精神”!

我讀過很多書,它們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烏龍院》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雖然屬搞笑篇,但也能從中領悟出點東西,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這本有趣的書。


《烏龍院》讀後感(二)

我讀過很多書,它們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烏龍院》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雖然屬搞笑篇,但也能從中領悟出點東西,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這本有趣的書。

《烏龍院》第12卷桃花十八中的“另類西遊”更讓我印象深刻,長眉師父飾唐僧,胖師父飾豬八戒,小師弟飾孫悟空,大師兄飾沙悟淨,他們創立了烏龍劇團。

“另類西游”不同於《西遊記》原版,()它是爆笑的後臺戲。

“另類西游”中的女主角都由桃花擔任,桃花是個人見人愛的漂亮女孩子,也深得大師兄喜歡。

大師兄沒錢沒本事,卻也不自量力地向桃花示愛。結果桃花見利忘義,只能從大師兄的生活中慢慢地隱退……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掂量下自己的份量,看看夠不夠格。如果經自己努力仍不可能的事情,還是早點做好思想準備,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心理落差很大,不會很難受。

《暗夜協奏曲》讀後感

《暗夜協奏曲》為魔王S作品,現連載于《知音漫客》,應該說是魔王S的代表作,在讀者中口碑有批評也有表揚。以下是我對它的意見。

首先談一下畫風,《暗夜》的畫風是我所不贊同的,覺得《暗夜》畫風好看的同志們請好好反省一下!最明顯的弊端就是下巴尖,據本人某好友形容“尖的都能紮出血來了”,天哪,

世界上哪有下巴尖到這種程度的啊?!好吧,即使忽略這一點不說,《暗夜》還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的,例如:頭髮太不自然了,飄起來時一點飄逸感都沒畫出來嘛!不過,有時還可以吧;還有,頭髮厚到不正常,唉,如果魔王S不是有意畫厚頭髮的話,那她的畫風問題很嚴重啊!而且畫的還不怎麼細緻,也許是我要求太高了吧,但我確實覺得不夠細緻,還有一些同人畫比他本人畫的還好呢。

接下來談談故事,也許很多讀者是被暗夜的故事所吸引,可是,《暗夜》和《犬夜叉》無論是題材還是人物設定都十分相似——題材都是神鬼類,維拉德有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犬夜叉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林可心的前世與維拉德相愛,而日暮戈薇的前世與犬夜叉相愛,

這真的是純屬雷同麼?真不知作者是有意抄襲還是與高橋留美子不謀而合。

不管怎麼說,()這不是我的個人意見,本人多個好友也有同感。

《大家都有病》讀後感(一)

大約是去年,在網上看到了朱德庸的《大家都有病》,馬上就被這樣特別的名字給吸引了,很想看它。想看它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這可是朱德庸的新作啊!當年他的《粉紅女郎》可是紅遍大江南北。雖然如此,可還是一直到今年暑假才去書店將它買來。拿到手後,覺得它很是漂亮,那封面用上今年相當流行的一首歌來說——浮誇。

我並不是朱德庸的漫畫迷,應該說我不是任何漫畫迷,看漫畫我甚至不知道從那幅畫看到那幅。只感覺漫畫並不優美,也不精緻,

只是簡簡單單的幾筆,用最怪異的色彩,去描繪這樣一個在他眼裡或許是怪誕的世界。裡面可以說沒有一個美女,可“萬人迷”卻如此令人神魂顛倒,這個和電視完全不同。奇怪的畫風,隨意的線條,外加看似不經心的話語。

書中闡述的這個世界很是忙碌,書中第一頁便畫了人這一輩子,幼年,童年,青年,中年,任何年齡階段都有超多的事情發生,超多的事情等著去做,滿滿兩頁!這個世界也很荒謬,人人都有病。自卑,憂鬱,性格分裂,妄想,自閉,狂躁,強迫症……裡面還有幾個組合,自殺三人組,動不動自殺,焦慮二人組,無時不刻不在焦慮,為現有的事情焦慮,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焦慮,為自己焦慮,也為別人焦慮。看時越看越覺得誇張,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是這樣的!其實這就是我不懂得漫畫的奧妙吧。於是我有時把它當笑話看,有時猜第四幅圖上又會出現什麼經典語句。我特別喜歡精神科這一場景,讓人發笑的故事太多了!笑過後,回過頭想想:《大家都有病》大膽地探討了所有人的病態生活問題,“病態”是個很“灰色”的感覺,用他一貫的幽默機智風格傳達這樣一個主題,既有難度又有深度。在漫畫中除了幽默嘲諷,更多的是看到人們的辛酸,不是病情博人同情,而是病態的現狀發人深省。這是一個有病的時代。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後,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拼鬥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稀釋而單一化了。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財富,讓多數人得到心理疾病罷了。這是一個只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其實朱先生想說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現代人要擔心的是盲目追求所造成的迷失。

看完後我想告訴大家,我有病,強迫症!


《大家都有病》讀後感(二)

記得當年閨蜜買了一本繪本,作者是那個曾畫過《粉紅女郎》的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名字叫做《大家都有病》,講述的是“一個有病的社會,一個有病的時代”。但當時我沒有急著去翻看別人的“病症”,而是認真地想了想,自己得病了嗎?我還有的治嗎?

幾年前沒有思考出一個所以然的問題,到高中生涯都結束了也還沒有想明白,如果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病的話,幾年都還找不出病因,是不是屬於病入膏肓了?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我忽然想起了身邊人最愛跟我說的一句話:“你一個人是會活不下去的吧?”這不是在指我有多害怕孤獨,而是在說我沒有了別人的幫忙,我就很難做成一件事,並且這個別人指的也只是特別熟悉的人。大概這就是我的病,我得了一種叫做“依存症”的病。

依存症其實很常見,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會對自己身邊的人或物保持一種特殊的依賴感,嚴重的甚至會達到癡狂的狀態,這也常常會使其他人感到費解。有的人執著於耳機,即使不聽歌的時候也一定要將之掛在脖上;有的人依賴背包,不管出行遠近都一定要背著;也有的人只習慣於屬於自己的那張床,在外夜宿就註定難眠……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有矯情的人才能得上依存症這種矯情的病,但是啊,再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人,心底都存在著對某事某人的依存,不是沒有,只是不說。所以,如若你對一個人的依存症感到難以理解,那麼也還請試著理解他(她),因為你也許也跟他(她)一樣,只是你們所依存眷戀的東西不同,僅此而已。

來說一個故事吧。

記憶中,有個姑娘,破天荒地養了一隻倉鼠做寵物,她說那是朋友送的,也不好拒絕,就那麼收下了。剛開始時,她對它也就那樣,關在籠裡,每天就投點兒食,也不注視,也不打擾,我們都覺得她的狀態甚至比關在籠裡的倉鼠還要驚恐。她沒有養過寵物,這樣的樣子常常會引得我們這些身邊的朋友發笑,我們大多都養過很多很多寵物,所以對於和寵物相處也就顯得習以為常了。然而她不一樣,她還是在這個領域的初學者,一切與它的接觸都是那麼小心翼翼。後來啊,這只倉鼠仿佛成為了她的靈魂伴侶,成為了她寂寞時的談天對象,有時她還會把食物捧在手心,讓小倉鼠蹲在其中“咯吱咯吱”地咀嚼。

故事的結局總是出人意料的,過了將近一年,姑娘在一次搬家過程中永遠失去了她的倉鼠,倉鼠籠子被壓得變了形,而裡頭那只肉嘟嘟的小身體也沒有能力再爬起來靠近她了。後來我們去找她,知道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本想安慰安慰她,卻看她扯了一個笑說:“哎,還好我不算矯情,不用花費精力挖坑埋了它,反正它的生命也就只有兩三年而已,少一年也沒差,遲早都要走的。”再後來我們知道了,她把它的屍體扔進了垃圾桶,並親自將垃圾袋裝進了垃圾車,隨其走遠。我們都在背後揣測著,是不是這個姑娘太過冷漠了,還是也許是本來就不愛動物的原因吧,做得近乎不近人情,連眼眶都沒紅一下。

再後來怎樣了呢?姑娘每經過寵物市場時,都不會為籠子裡的可愛的小倉鼠們駐足,當然,她也再沒養過倉鼠了,直到我們都淡忘了這件事。有一次我們去她家吃飯,她的媽媽把當年的事翻出來當作笑料告訴我們:“這孩子真是傻得很,當年啊,她養的那只小寵物不是死了嗎,她呀,就晚飯也不吃,在房裡哭了一晚上。還有一次,我聽見她在房裡跟人說話,我以為是誰呢,沒想到居然是對著那小傢伙的照片在聊天,嚇得我啊,那段時間還真覺得她是病得不輕!”姑娘一直低著頭吃飯,也沒辯駁什麼,她媽又說道:“既然喜歡,當初再買一隻不就好了嗎,性子就是倔,非要說什麼‘不一樣不一樣’,我看都一樣……”阿姨還在繼續爆料,但我聽到這裡,突然就笑不出來了。沒錯,姑娘是病了,病得不輕,她依存著那只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可愛,任何一隻其它的都無法替代!

於是我現在每回想到姑娘,都會把她跟聖·埃克蘇佩里筆下的小王子聯繫起來,他們倆都得了一種叫“依存症”的病,小王子執著于一朵與眾不同的玫瑰,姑娘執著于一隻絕無僅有的倉鼠。而我們這些旁人,只認為他們就是偏執而已,在我們眼中,那些獨特的東西卻跟它們的同類近乎一樣。

再回到我自己的問題上來吧,也是一樣的病症,不過我依存的不是一件物品或一隻寵物,而是一群人,一群我願意稱之為“朋友”的人,我為什麼會依賴他們,因為依存症就是這樣,在患者心底的某個地方總存在著一片天地是完全屬於他所愛的事物的,而越愛,自己就越不能自已。我很開心自己會患上這樣一種充滿人情味兒的病,想通了之後,現在每回再有朋友笑我:“你是不是一個人會活不下去呀?”我會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對呀,沒了你們我還真活不下去!”

所以說,我對於這樣一種病呀,不是不想擺脫,而是無法、是不能。


《大家都有病》讀後感(三)

我從來都不是喜歡漫畫的人,但是卻一直都很喜歡朱德庸的漫畫作品,跟日式動漫一貫優美的畫風不同,也不同於美式漫畫的簡潔粗獷,只是簡簡單單的幾筆,用最怪異的色彩,去描繪這樣一個在他眼裡或許是怪誕的世界,開創了他自己的風格。這一次我看的《大家都有病》也不例外,依然是奇怪的畫風,隨意的線條,看似不經心的語調卻總是引人深思。

朱德庸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荒謬的,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現代人要擔心的是盲目追求所造成的迷失。兩岸華人就像兩群病人的集合,互相交流,就像兩個病人交換著病毒。我想把這一代人所遭遇的困境畫出來,讓大家更認識自己。朱德庸的作品從不會讓人失望,每一次新作品都會在某一類型人身上發掘特質。這本《大家都有病》大膽地探討了所有人的病態生活問題,“病態”是個很“灰色”的感覺,用他一貫的幽默機智風格傳達這樣一個主題,既有難度又有深度。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看過書之後是喜是哀,都會被朱德庸瘋狂的想像力折服!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病,或生理或心理,或輕或重,或表露或隱藏。別不承認,朱德庸都替我們在《大家都有病》裡展現出來了。比如說我就有強迫症,出門前會強迫性地檢查門到底有沒有鎖好,如果走出一段路心裡覺得門沒有關好,十有八九又會折回去。()

在書裡,一群病症的人物陸續登場:焦慮夫妻整日為瑣碎小事憂愁不堪;著名的自殺三兄弟稍有不順就結伴尋死;人格分裂症患者時刻都在進行自我鬥爭……無論是超人、死神,還是忙碌於各工作崗位的人群,都逃不過朱德庸的畫筆。在漫畫中除了幽默嘲諷,更多的是看到人們的辛酸,不是病情博人同情,而是病態的現狀發人深省。

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後,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拼鬥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稀釋而單一化了。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財富,讓多數人得到心理疾病罷了。這是一個只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其實朱德庸想說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讓我們簡單下來,慢下來,擁有屬於自己的步調,享受屬於自己的“慢時尚”。

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是這樣的!其實這就是我不懂得漫畫的奧妙吧。於是我有時把它當笑話看,有時猜第四幅圖上又會出現什麼經典語句。我特別喜歡精神科這一場景,讓人發笑的故事太多了!笑過後,回過頭想想:《大家都有病》大膽地探討了所有人的病態生活問題,“病態”是個很“灰色”的感覺,用他一貫的幽默機智風格傳達這樣一個主題,既有難度又有深度。在漫畫中除了幽默嘲諷,更多的是看到人們的辛酸,不是病情博人同情,而是病態的現狀發人深省。這是一個有病的時代。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後,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拼鬥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稀釋而單一化了。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財富,讓多數人得到心理疾病罷了。這是一個只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其實朱先生想說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現代人要擔心的是盲目追求所造成的迷失。

看完後我想告訴大家,我有病,強迫症!


《大家都有病》讀後感(二)

記得當年閨蜜買了一本繪本,作者是那個曾畫過《粉紅女郎》的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名字叫做《大家都有病》,講述的是“一個有病的社會,一個有病的時代”。但當時我沒有急著去翻看別人的“病症”,而是認真地想了想,自己得病了嗎?我還有的治嗎?

幾年前沒有思考出一個所以然的問題,到高中生涯都結束了也還沒有想明白,如果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病的話,幾年都還找不出病因,是不是屬於病入膏肓了?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我忽然想起了身邊人最愛跟我說的一句話:“你一個人是會活不下去的吧?”這不是在指我有多害怕孤獨,而是在說我沒有了別人的幫忙,我就很難做成一件事,並且這個別人指的也只是特別熟悉的人。大概這就是我的病,我得了一種叫做“依存症”的病。

依存症其實很常見,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會對自己身邊的人或物保持一種特殊的依賴感,嚴重的甚至會達到癡狂的狀態,這也常常會使其他人感到費解。有的人執著於耳機,即使不聽歌的時候也一定要將之掛在脖上;有的人依賴背包,不管出行遠近都一定要背著;也有的人只習慣於屬於自己的那張床,在外夜宿就註定難眠……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有矯情的人才能得上依存症這種矯情的病,但是啊,再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人,心底都存在著對某事某人的依存,不是沒有,只是不說。所以,如若你對一個人的依存症感到難以理解,那麼也還請試著理解他(她),因為你也許也跟他(她)一樣,只是你們所依存眷戀的東西不同,僅此而已。

來說一個故事吧。

記憶中,有個姑娘,破天荒地養了一隻倉鼠做寵物,她說那是朋友送的,也不好拒絕,就那麼收下了。剛開始時,她對它也就那樣,關在籠裡,每天就投點兒食,也不注視,也不打擾,我們都覺得她的狀態甚至比關在籠裡的倉鼠還要驚恐。她沒有養過寵物,這樣的樣子常常會引得我們這些身邊的朋友發笑,我們大多都養過很多很多寵物,所以對於和寵物相處也就顯得習以為常了。然而她不一樣,她還是在這個領域的初學者,一切與它的接觸都是那麼小心翼翼。後來啊,這只倉鼠仿佛成為了她的靈魂伴侶,成為了她寂寞時的談天對象,有時她還會把食物捧在手心,讓小倉鼠蹲在其中“咯吱咯吱”地咀嚼。

故事的結局總是出人意料的,過了將近一年,姑娘在一次搬家過程中永遠失去了她的倉鼠,倉鼠籠子被壓得變了形,而裡頭那只肉嘟嘟的小身體也沒有能力再爬起來靠近她了。後來我們去找她,知道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本想安慰安慰她,卻看她扯了一個笑說:“哎,還好我不算矯情,不用花費精力挖坑埋了它,反正它的生命也就只有兩三年而已,少一年也沒差,遲早都要走的。”再後來我們知道了,她把它的屍體扔進了垃圾桶,並親自將垃圾袋裝進了垃圾車,隨其走遠。我們都在背後揣測著,是不是這個姑娘太過冷漠了,還是也許是本來就不愛動物的原因吧,做得近乎不近人情,連眼眶都沒紅一下。

再後來怎樣了呢?姑娘每經過寵物市場時,都不會為籠子裡的可愛的小倉鼠們駐足,當然,她也再沒養過倉鼠了,直到我們都淡忘了這件事。有一次我們去她家吃飯,她的媽媽把當年的事翻出來當作笑料告訴我們:“這孩子真是傻得很,當年啊,她養的那只小寵物不是死了嗎,她呀,就晚飯也不吃,在房裡哭了一晚上。還有一次,我聽見她在房裡跟人說話,我以為是誰呢,沒想到居然是對著那小傢伙的照片在聊天,嚇得我啊,那段時間還真覺得她是病得不輕!”姑娘一直低著頭吃飯,也沒辯駁什麼,她媽又說道:“既然喜歡,當初再買一隻不就好了嗎,性子就是倔,非要說什麼‘不一樣不一樣’,我看都一樣……”阿姨還在繼續爆料,但我聽到這裡,突然就笑不出來了。沒錯,姑娘是病了,病得不輕,她依存著那只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可愛,任何一隻其它的都無法替代!

於是我現在每回想到姑娘,都會把她跟聖·埃克蘇佩里筆下的小王子聯繫起來,他們倆都得了一種叫“依存症”的病,小王子執著于一朵與眾不同的玫瑰,姑娘執著于一隻絕無僅有的倉鼠。而我們這些旁人,只認為他們就是偏執而已,在我們眼中,那些獨特的東西卻跟它們的同類近乎一樣。

再回到我自己的問題上來吧,也是一樣的病症,不過我依存的不是一件物品或一隻寵物,而是一群人,一群我願意稱之為“朋友”的人,我為什麼會依賴他們,因為依存症就是這樣,在患者心底的某個地方總存在著一片天地是完全屬於他所愛的事物的,而越愛,自己就越不能自已。我很開心自己會患上這樣一種充滿人情味兒的病,想通了之後,現在每回再有朋友笑我:“你是不是一個人會活不下去呀?”我會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對呀,沒了你們我還真活不下去!”

所以說,我對於這樣一種病呀,不是不想擺脫,而是無法、是不能。


《大家都有病》讀後感(三)

我從來都不是喜歡漫畫的人,但是卻一直都很喜歡朱德庸的漫畫作品,跟日式動漫一貫優美的畫風不同,也不同於美式漫畫的簡潔粗獷,只是簡簡單單的幾筆,用最怪異的色彩,去描繪這樣一個在他眼裡或許是怪誕的世界,開創了他自己的風格。這一次我看的《大家都有病》也不例外,依然是奇怪的畫風,隨意的線條,看似不經心的語調卻總是引人深思。

朱德庸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荒謬的,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現代人要擔心的是盲目追求所造成的迷失。兩岸華人就像兩群病人的集合,互相交流,就像兩個病人交換著病毒。我想把這一代人所遭遇的困境畫出來,讓大家更認識自己。朱德庸的作品從不會讓人失望,每一次新作品都會在某一類型人身上發掘特質。這本《大家都有病》大膽地探討了所有人的病態生活問題,“病態”是個很“灰色”的感覺,用他一貫的幽默機智風格傳達這樣一個主題,既有難度又有深度。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看過書之後是喜是哀,都會被朱德庸瘋狂的想像力折服!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病,或生理或心理,或輕或重,或表露或隱藏。別不承認,朱德庸都替我們在《大家都有病》裡展現出來了。比如說我就有強迫症,出門前會強迫性地檢查門到底有沒有鎖好,如果走出一段路心裡覺得門沒有關好,十有八九又會折回去。()

在書裡,一群病症的人物陸續登場:焦慮夫妻整日為瑣碎小事憂愁不堪;著名的自殺三兄弟稍有不順就結伴尋死;人格分裂症患者時刻都在進行自我鬥爭……無論是超人、死神,還是忙碌於各工作崗位的人群,都逃不過朱德庸的畫筆。在漫畫中除了幽默嘲諷,更多的是看到人們的辛酸,不是病情博人同情,而是病態的現狀發人深省。

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後,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拼鬥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稀釋而單一化了。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財富,讓多數人得到心理疾病罷了。這是一個只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其實朱德庸想說人如果不能認清這個現實,會讓自己很不快樂。讓我們簡單下來,慢下來,擁有屬於自己的步調,享受屬於自己的“慢時尚”。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