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巴別塔之犬》讀後感

《巴別塔之犬》讀後感(一)

巴別塔象徵了人和人之間難以融通的隔閡,主人公保羅所要面對的不是如何讓他家的狗開口說話的難題,而是他和妻子間幸福生活下潛藏著的觀念鴻溝。他們彼此相愛,但並不能彼此理解,對於生活習慣和愛好的爭端從未停止。保羅深愛妻子露西,因為她帶給他驚喜和快樂,但他忽略了在快樂表面下露西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斷斷續續講述自己過去的時候,露西渴望撫慰,然而保羅沒有給。在沖著像自己孩子一樣的面具發火時,露西渴望理解,但保羅沒有給。

露西努力過,

在面對陽光的時候露出笑容。也試圖用愛來拯救自己的靈魂。從一開始,她便是瘋狂的任性的自我的,在她自己編織虛幻的世界裡認真地做自己。那些潛伏在身體裡的恐懼、偏執、極端、絕望如影隨形,一觸即發。她歇斯底里的哭叫,究竟是對自己感到恐懼?還是對自己最親近的保羅無法認同自己的悲傷?自殺,究竟是對自己的絕望?還是對保羅的絕望? 或許露西從來不真正瞭解自己,在她整個生命裡。也許只有在製作面具的時候,她才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孤獨。那些“恐怖”面具,每個都有不同的生命軌跡,每個都有自己異於尋常的故事,每個面具的誕生都是她一次交付靈魂的過程。戴上面具,他們所發生的事便成了露西的。
面具之後,露西樂此不彼地扮演別人的角色。

保羅不曾真正的去瞭解這個他至愛的妻子。露西找不到一個出口,讓保羅走入她的世界她的內心。一次次的爭吵、傷害後換來的只是回避和妥協,這塊甜膩的生活蛋糕開始慢慢變質。露西在愛人的世界依然孤獨著。身邊的這個人,是最愛的,是至親的,可是在她的世界裡他是陌生的,在她的世界裡,除了她自己,唯一擁有的只是抑鬱、病態的靈魂。

到最後,誰是誰的誰還不是一樣。孤獨,每個人都一樣。

“巴別塔”的主人,驕傲又脆弱,孤獨是唯一的忠實訪客。

走不進來,又出不去,是否因為太愛自己?

《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鰥夫,也不是那只被強迫學說話的狗,而是那個終於等不到男人來寫這個故事,

自己動手的女作者——派克絲特。


《巴別塔之犬》讀後感(二)

一直不喜歡看外國的作品,複雜的人名,冗長的敘述讓人頓失閱讀的快感。前些日子無聊從圖書館借了本封面看起來比較新的小說《巴別塔之犬》,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身對狗狗的興趣吧。本人看書比較拖拉,而這本小說我用了三四天在幾節無聊的課上就搞定了。

這是美國新生代女作家卡洛琳?派克絲特的一部愛情懸疑小說。丈夫保羅是一位語言學家,他要找到妻子墜樹身亡的真相,於是決定教會唯一的目擊者——家裡的寵物,一隻名叫“羅莉”的狗說話,道出真相。保羅的調查步步推進,他也越來越心痛的發現妻子露西死去的真相:精神上本身有一些問題的露西逐漸感受到了與最愛的人之間的距離,

孤獨,無奈,傷感,抑鬱,最終絕望到選擇了自己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有人評論說“這是一部關於回憶、語言、悲傷和救贖的故事,一次另人心碎的探尋。”

文章故事情節懸念迭出,字裡行間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語言乾淨俐落,很少有冗長的句子。與形式上的清新明快相反,讀罷作品,縈繞在心頭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一種陰鬱,一種無奈,一種痛苦,總之讓人心裡很是難受。小說中的一些新奇神秘的情節很是吸引人,從一開始的方形煮蛋器、迪士尼之旅、化妝舞會、給死人做面具,再到後來的塔羅占卜等等。伴隨著這些情節的是是露西越來越琢磨不透的性格和心理,

以及作為讀者的我越來越不安的情緒。

“露西為什麼會死去?”我覺得這個問題意義極其深刻。在我看來,露西是死於距離,死于不信任,死于心理過多的不安全感,死於一種人類普遍的無奈的悲劇宿命。書中有一個情節給我印象很深,就是露西為死去的少女珍妮佛設計的面具:“乍看之下這個面具只是簡單的呈現了珍妮佛的笑臉,單若再仔細看,就會發現這張微笑的臉只是一個面具。你會看到這張臉周圍呈現出模糊的盾形輪廓,有點像用來象徵劇場的那種悲喜表情面具……在這個面具底下才是珍妮佛真正的臉孔,而相對於面具的開朗,微笑和喜悅,這是一張既憂鬱又悶悶不樂的臉。”無疑,書中對這張面具的描寫是具有隱喻意義的。

後文的一段話我覺得很好的與這張面具呼應著:“我們每個人不是都有兩顆心臟嗎?秘密的那顆心就蜷伏在那顆眾所周知,我們日常使用的那顆心臟背後,乾癟而蕭瑟的活著。”

很喜歡這張面具,亦很喜歡這段話,因為它們真實!現實中的人們誰又不是如此呢?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是那個笑得最燦爛的笑臉,那個有力跳動著的心臟?還是那張後面麻木呆滯的臉龐,以及那乾癟的蜷縮著的心臟?我不知道,你知道嗎? 當自我認知與定位出現了問題,又談何與他人溝通呢?我毫不懷疑露西對保羅愛情的堅貞,然而距離從何而生?人與人之間真的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嗎?物理距離從來不會等於心理距離吧。

一直很佩服那些人際關係處理的遊刃有餘的人。在涉及人與人打交到的情形下,我自己似乎智商急劇降低,腦海裡不知怎的總是環繞著張愛玲,以及她的那句經典“生命是一裘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我在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露西”只是“病情”有輕有重!或許這從根本上無法解決,我們直能調節調節再調節! 以讓那顆乾癟而蕭瑟的活著的心臟透透氣!


《巴別塔之犬》讀後感(三)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性的口吻來寫的,他講述了一個悲哀的故事。《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保羅·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強迫學說話的狗,更不是從樹上墜落的妻子露西·藍森,那麼究竟是誰呢?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起先只是一句評論:“人人都以為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別塔,以為自己最瞭解那個親近的人——然而,這座巴別塔真的存在嗎?”

這本書中讓我最感動的一句話就是“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

故事開篇便將讀者引入一個神秘離奇的氛圍中,讓我們對這個故事起了興趣。故事內容就是:一個女人從蘋果樹上墜地身亡,是意外還是自殺?無人知曉,唯一的目擊者,就是她的愛犬“羅麗”。女人的丈夫是一位語言學家,因為思念妻子卻無從得知她真正的死因,竟異想天開地打算教愛犬“羅麗”說話,讓它道出事情的真相。也就在教“羅麗”說話的期間,語言學家逐漸開啟了和妻子之間的記憶之盒……至此,語言學家才漸漸拼貼出妻子的樣貌等等。那麼,他將用何種方式找到他與愛犬“羅麗”共通的語言?最後他能否讓愛犬“羅麗”說出女主人死亡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嗎……

這一切還是個謎。

巴別塔象徵了人和人之間難以融通的隔閡,主人公保羅所要面對的不是如何讓他家的狗開口說話的難題,而是他和妻子間幸福生活下潛藏著的觀念鴻溝。他們彼此相愛,但並不能彼此理解,對於生活習慣和愛好的爭端從未停止。保羅深愛妻子露西,因為她帶給他驚喜和快樂,但他忽略了在快樂表面下露西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斷斷續續講述自己過去的時候,露西渴望撫慰,然而保羅沒有給。

有人說“‘巴別塔’的主人,驕傲又脆弱,孤獨是唯一的忠實訪客。”

也有人說“走不進來,()又出不去,是否因為太愛自己?”

還有人說“《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保羅·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強迫學說話的狗,更不是從樹上墜落的妻子‘露西·藍森’,而是那個終於等不到男人來寫這個故事,自己動手的女作者——派克絲特。”

這本書是一個關於回憶、語言、悲傷和贖罪的故事,一個讓人情不自禁的不停的看下去直到看完的書。

《偷書賊》讀後感(一)

學校組織讀書漂流活動,我有幸借到了《偷書賊》這本書,說實話, 當我翻開《偷書賊》的第一頁時,這本書並沒有深深的吸引我, 可是讀著讀著我便愛不釋手了,觸 摸著這些文字,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溫暖中。閱讀著這些文字,走上了震撼我心靈的旅途。

作者是以死神的名義,來向我們講述在二戰時期發生的事。主人公莉賽爾是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小女孩,她和他的弟弟被他的媽媽送給了莉賽爾的養父養母。可在火車中弟弟死了。她的養父是一個善良的男人。她的養母很喜歡莉賽爾,可是她喜歡誰就會對誰破口大駡,所以莉賽爾常常被她罵為小母豬。她的養父經常教她識字、讀書,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 —— 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但有一天,德國納粹在空中扔炸彈,由於莉賽爾在地下室寫作沒被炸死,可她的養父母和好友都被炸死了。

在以莉賽爾得到的 10 本書為章節名的 10 章裡,作者把各種情感傾倒了出來。一個個猶如卡片般的小標題讓這本書看上去瑣碎不堪,但你只要讀了,就停不下來。白色代表寂靜和安寧 ; 紅色是尖叫和鮮血 ; 銀色是永不磨滅的良知 ; 藍色是純正直至愚昧 ; 黑色是顛覆的痛苦記憶 ; 灰色是無邊的絕望和死亡。它們像一個個玻璃彈珠,在作者的託盤裡滾來滾去,相互碰撞,呻吟和擠兌著。在以德國法西斯的殘忍來反射出莉賽爾他們的弱小和微不足道。

整本書中,作者使用了非常簡單的話語,甚至已到了吝嗇的地步。可是這書所展示出那發自人民心底的對生命的追求的能量、為自己的尊嚴的扞衛,都是無可取代的。本身,這樣的心靈也許已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的情意了。如果有一天你會有機會閱讀這本令人感動的書,相信你也一定會發現世界的一半是醜陋的 , 而另一半卻一定會是美好光明的。正因為有了醜陋才有了美好,雖然有時站在黑暗當中的人會發覺不了希望的存在。但是就如同對待影子和陽光一樣,陽光其實就在你的身後,只要轉過身就可以看見。

最 後 我只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表達 我 對這本書的感慨, “ 他們踩住了我的心,讓我哭泣,可他們同時也讓我找到了停止哭泣的理由。轉過身,我就會找到陽光。 ”


《偷書賊》讀後感(二)

你聽過死神為人類講的故事嗎?他首度開口,理智、冷靜卻幽默,甚至還帶著一點溫暖,娓娓道來一個與他相遇三次的小女孩的故事……

這是一個特殊的故事,這是一個如此動人的故事,故事的講述者是死神。一定很意外吧,我也一樣。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也是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書中的死神更具人性化,他的內心也充滿了無奈,看見人們一個個死去,他帶走的不僅僅是人類的靈魂,還有歡聲笑語,悲歡離和,我想當他從莉賽爾身邊帶走她的弟弟的時候,當他帶走莉賽爾的養父母,當他帶走莉賽爾最好的朋友魯迪的時候,他一定也心存不忍,卻有無可奈何。

1939年的德國,一個9歲的小女孩莉賽爾和她的弟弟被迫送往慕尼克遠郊的寄養家庭。可她的弟弟卻在途中不幸死了。而在弟弟冷清的葬禮中,莉賽爾十分意外得到她的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在她的不容易不平凡的一生中,這將是14本為她帶來無限安慰的書之一。

她是個孤苦的孩子,父親被打上了共產主義者的烙印,被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後也失蹤了(大概也死了)。在彈奏手風琴的養父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儘管生活艱苦,她卻發現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亂的德國艱辛地尋找一個個小小的裂縫並努力地生存著,並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這是個講述書是如何振奮靈魂的令人難忘的故事。

莉賽爾在開始了她的閱讀旅程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文字的力量和想要用文字表述的渴望在她小小的身體裡從此生根,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在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描寫時,作者充當了死神的角色,於是莉賽爾的故事裡有了個默默觀察她的人。那人很特別,上帝命他冷酷無情,但他卻是靈魂最溫柔的守護者。雖然他不能讓一個人長壽或者立刻死去,他對活著的人、剛剛脫離肉體的靈魂有著充滿悲憫的關切,他正是這麼看著莉賽爾和她的父母、她最好的小男友、她的馬克斯、她的鎮長夫人朋友和她身邊的鄰居們的,他們,正在經歷一場生死之戰。而我,不知道他是否會後悔去當死神這個讓人懼怕卻永遠無法擺脫的職業。這是一個殘忍的職業。

死神曾說過,他不是戰爭的朋友,相反戰爭是他的老闆,老闆的命令他必須服從,或許他並不願意。

“同樣的一件事情,怎麼會如此醜惡又如此美好,有關於此的文字和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熠熠生輝?”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作《偷書賊》。


《偷書賊》讀後感(三)

《偷書賊》的講述著便是死神,他首度開口,以理智、冷靜的語言講述著他經多次遇見的一個女孩的故事。而我還覺得《偷書賊》中的死神是一個略帶幽默的人物,他在書中提到說“我喜歡人們創造出的死神形象——披黑袍,持鐮刀。我喜歡他們手裡的大鐮刀。它讓我覺得很有趣。”你不覺得這樣一個死神的形象讓人倍感親切,也與我們心裡的死神形象相衝突。我還覺得死神是溫暖的,他雖然在敘述過程中不煽情,但也非全然冷酷,反而是帶著點同情小女孩但是卻無可奈何的感情。因此說死神在這裡更具人性化。

小說的敘述者——死神是如此的特殊,那麼這部小說又有什麼吸人眼球的地方,讓人如此沉迷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向人們展示了文字擁有多麼大的魔力與能量,也向人們講述了文字是如何給養人類的精神世界的。小說的女主人公——莉賽爾·梅明格在她 9 歲的時候,與弟弟一起被迫前往寄養的家庭,但是由於旅途的艱難疲困,弟弟病死在途中,在弟弟簡單冷清的葬禮上,她得到了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雖然她當時不識字,但是這本書對於她不平凡的一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到達了被稱為“天堂街區”的慕尼克寄養家庭,女孩的不平凡的人生就在這裡展開。他的養父——休伯曼·漢斯教會了莉賽爾·梅明格識字,引領著莉賽爾·梅明格進入文字的海洋,也可以說養父是莉賽爾的啟蒙者。莉賽爾不斷用文字來安慰自己,進入文字的奇妙世界——沒有戰爭、沒有優劣血統之分。文字不僅給莉賽爾帶去了精神食糧,尤其是在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裡,而且莉賽爾也利用文字不可思議地給身邊周圍遭受苦難的人帶去了力量,由此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當戰爭奪取了她的養父母——休伯曼夫婦,她的好朋友——魯迪、馬克斯、鎮長夫人、她的鄰居時,莉賽爾由於在地下室看書而避過了戰爭的災難。但是面對滿地的屍體與廢墟,她感到不安,幸好文字始終陪伴著她。

其次,作者——馬克斯·蘇薩克用簡約的文字風格刻畫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休伯曼·漢斯,莉賽爾的養父,一個慈祥和藹的父親,他安撫了莉賽爾的噩夢,陪伴在她身邊教她識字、閱讀。在莉賽爾的眼裡漢斯不僅是她的父親,也是唯一依賴、信任的朋友。休伯曼·羅莎,莉賽爾的養母,一個喋喋不休的女人,雖然她一直罵莉賽爾是小母豬,莉賽爾犯錯的時候會用木勺打她,但是當莉賽爾生病的時候,又會緊張她,她非常地愛他們,只是表現愛的方式很與眾不同。魯迪,莉賽爾的好朋友,一個會將自己全身塗上炭,在深夜奔跑於操場上,只為了他的偶像傑西·歐文斯的瘋狂男孩。他喜歡叫莉賽爾小母豬,喜歡與她同甘共苦,喜歡陪著她去鎮上送還衣服、收髒衣服,喜歡與她一起踢球……但是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出魯迪是愛莉賽爾的,他為了得到莉賽爾的一個吻,()想方設法的製造機會。在甜美的睡夢中,他最終也被死神帶走。最終他得到了莉賽爾的吻,莉賽爾親吻在魯迪焦黑的嘴唇上,雖然那時這是一個遲來的吻。

整本書中,作者用極其簡單明瞭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文字的力量,人性的矛盾(連死神都覺得人類是讓人難以琢磨的),人們對於和平的嚮往,對生命的尊重。

《呼吸秋千》讀後感(一)

《呼吸秋千》是我讀的赫泰咪勒的第四部小說,也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和之前三部長篇不同,本書中赫塔並沒有繼續描寫羅馬尼亞的故事,而是將筆觸對準了一群德國人,一群命運悲慘卻被歷史所遺忘的人。

二戰臨近尾聲時,在蘇聯紅軍的攻勢下,羅馬尼亞親法西斯獨裁者安東內斯庫倒臺。之後蘇聯方面向羅馬尼亞索要生活在該國境內的德國人,將其作為戰俘流放到蘇聯的勞動營,讓其“為被德國破壞的蘇聯重建出力。”書中的主角裡奧也就在這股大潮裹挾之下,踏上了自己崎嶇的命運旅程。和先前讀過的幾部米勒的小說相比,這本《呼吸秋千》可說是“最像小說的小說”了。雖然仍然時不時有“詩意”流露,但整體行文和敘事都很流暢,文意也相對不那麼晦澀。就連翻譯的情況似乎也好起來了(當然也許其它幾本的翻譯也並沒什麼不好)。是因為時過境遷,作者覺得沒有必要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隱藏得那麼深了嗎?這也只能說是個人揣測了。不過這到讓本書的閱讀相對輕鬆一些。

不過,米勒的風格依舊得以體現。雖然相比“羅馬尼亞三部曲”,本作的的寫作技法不那麼突出,但這絕非作者的退步,而是一種嫺熟之後的渾然天成。全書文筆洗練,架構平實,似乎無甚可談,但對於劇情與內容卻又令人感覺恰到好處,多了炫技,少了蒼白。就在一種白描似的手法下,她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流放勞動營中悲慘景象以及身處其中的眾生群像。隨時可能被處決的惶然,極其惡劣的生活條件,枯燥繁重的勞動,如影隨形的饑餓以及死亡陰影,渺然無期的未來……在那裡的人們已經喪失了為人基本的尊嚴,終日在生與死的懸崖邊苦苦掙扎。人性在面臨絕境時變得毫無遮攔,又被強權肆意扭曲。於是我們透過裡奧那雙冷徹的眼看到了為虎作倀以求自保的工頭,看到了因為偷食他人麵包而被打到半死的同伴,看到了為自己生存竟然和妻子爭食的丈夫,看到僅僅因為掌控發放麵包權力而不可一世的廚子,以及許許多多被惡劣環境與缺衣少食折磨得奄奄一息之人……米勒所擅長的各種意象和隱喻,在本書中也並不少見:腦袋中的巢、胸口的泵、呼吸裡的秋千,以及無處不在的“饑餓天使”……這些意象後面所隱藏的沉重與苦難,令人在閱讀時感同身受。本書也曾被譯作《呼吸鐘擺》,我也覺得頗不錯,因為更能體現這種沉重感。

我想,無論是否瞭解這段歷史,真正用心讀過此書想必不會不動容。尤其是依舊把蘇聯作為“二戰同盟國”、“正義一方”、“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讀者,這段隱秘歷史的震撼度恐怕是不言而喻的。我得說我並非一個毫無心理準備的讀者。對歷史的興趣和探究,早就使我剝去了兒時對蘇聯的敬畏心情對其在二戰時的一些做為也有了較為細緻的瞭解。雖然還沒讀過《古拉格群島》(不過已經趁網上打五折的時候購入一套了),但前些日子恰好看了一部反映蘇聯不為人知歷史的紀錄片《蘇聯故事》,所以對本書的時代背景,我是做好了充分體認的。但是書中所描寫的種種情景依然深深觸動了我,只因赫塔筆下的一切充滿苦難與悲慟,令人難掩悲傷。客觀地說,比起卡廷森林中被集體處決的波蘭軍隊,或是奧斯維辛中的猶太人,這些德國戰俘的處境也許不是最悲慘的,如果所謂的“幸運”是指還起碼留著一條命的話。然而有時,死亡反而成了一種幸運,因為著意味著不必在忍受無邊痛苦的折磨。那種慘烈,是如今生活優裕,終日飽食的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然而即使在苦難之中,我們仍能感到精神的超越。即使已經形銷骨立,即使已經喪盡尊嚴,可人們仍然保有一份堅韌。米勒作品中出現最多的意象“手帕”在本作中也有露面,並代表了主角心中那苦苦堅持的自尊與信念,正是這一絲堅持讓他最終活著回到了故鄉。然而即使身體可以恢復,精神上的創傷卻將伴隨這些歸來者一生,無法消散。

本書甫一出版就獲得德國書獎,除了本身的優秀,恐怕也是因為本書道出了德國人內心的痛吧。也許有人認為德國作為二戰的發起國,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也是理所當然。然而,是否這個代價就應該讓所有德國人來付?讓書中的裡奧這樣根本不知戰爭為何物的少年來償還?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即使這些人確實曾高呼“元首萬歲”。也有人說,這終究只是一部小說而已,何必當真?的確,名為裡奧的少年不過是赫塔虛構出來的人物,並不存在于現實。但是我也真切地知道,這一切都曾在歷史上發生過!赫塔的作品,總因為其“涉及政治”而引發爭議,然而真正的文學絕不是營造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境,而是應該映照出現實的真相。尤其當人們因為所謂的“政治”而忽視淡忘了曾經的苦難記憶,甚至試圖將其抹去的時候,文學家更有責任去記錄這苦難,記錄這不應被忘卻的共同記憶。因為文學是人類最後的良知,因為遺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為了能夠讓我們的後人不再有如此沉重的呼吸,我們又如何能忘記這份苦難?在赫泰咪勒的筆下,我能夠讀到她的悲憫、她的同情、她那份不曾被現實擊倒的信仰。就憑這點,我認為她當得起諾貝爾文學獎。


《呼吸秋千》讀後感(二)

開始讀《呼吸秋千》時,我正在回家的火車上。而與故事中講述的人們相比,知道目的地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與我不同,他們坐在如牲口棚的車廂內,跨越一道道國界,家鄉的風雪和草木都被留在軌道的後面。從一個冬天到另一個冬天,夜晚更加漫長,雪落在生者和死者的心上。於是他們開始唱這只歌:

林中月桂吐豔

戰壕白雪皚皚

一封短短信箋

字字傷我心懷

“總是哼著這同一首歌,直到人們再也沒法分得清,究竟是人在唱,還是空氣在唱。”

饑餓、勞動、鄉愁。三者縈繞在十七歲少年的生活裡,赫泰咪勒創造自己的詞彙,饑餓天使,心鏟,呼吸秋千,以解釋為何這個男孩能在勞動營活著,活下去,卻註定的孤獨。

我絕不會認為描寫戰爭是男人的專利,只有托爾斯泰能寫出《戰爭與和平》,索爾仁尼琴才寫《古拉格群島》而女性作家就諸如簡奧斯丁只能寫寫一個家庭農莊裡的二三事。赫泰咪勒運用縝密創新的詞語,細緻地描繪戰爭對立給個體帶來的創傷。這是以散文連綴而成的長篇小說,有著詩的結構和大量內心獨白。小說試圖提醒人們在苦難背後並非優雅但始終堅韌的,人的靈魂。赫泰咪勒創造了一種近乎殘酷的美感。饑餓是天使,死亡是幸運,草木是食物,未來是鄉愁。而少年心裡知道,饑餓從來不是美好的恩賜,它只是如那顆嵌在肋骨中的爐渣,在其餘生如影隨形。天使的光環讓他看起來不那麼面目猙獰,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憶下,竟生出一絲絲對過去日子的感念。在黑暗中,饑餓成為一點余溫,一點光明。告訴自己我還活著,我還不能死去,我會回來的。什麼是餘生?餘生是帶著自己新長出來的肉和新的箱子,裡面確仍然是饑餓和舊的行李上路。

看唐頓莊園第二季,戰爭開始,莊園面臨變化,每個人都要犧牲。犧牲這個詞看上去很唬人,換成妥協,轉變,或者挑戰似意義更為積極。但其實質都是在現實面前放棄某種舒適的狀態。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為自己犧牲什麼,打著保衛家國的旗號也是因為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沒有理由去埋怨被歷史玩弄於鼓掌的命運。死亡與生存,究竟誰是 誰的 不幸。 但是通過 暴力,強迫手段剝奪人的自由,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打著什麼樣的旗號,都不能視為正義的存在。戰爭只是一個幌子,勝負雙方都無權要求他人為自己在權利和欲望這場冠冕堂皇的生靈塗炭中付出代價。

於是她寫人的冷漠,憤怒,隱忍,無處不在的故鄉,無可救藥的漂泊感,如同遙遠的雲:

“風迎面吹來,整個荒原侵入我的身體,想讓我崩潰,因為我是那麼羸弱,而它是那般貪婪。”

“天和地就是世界。天有那麼大,因為裡面掛著大衣,每個人都有一件。地有那麼大,因為到世界的腳趾有那麼遠的距離。那兒太遙遠了。人們不能去想。想到那個距離,就生出一種感覺,像胃裡一陣空蕩蕩的噁心。”

“我承認她是對的,因為清理屍首時,人們目睹了解脫;腦袋中那個堅硬的巢;呼吸中那加令人眩暈的秋千,胸口裡那部熱衷於節奏的泵,腹部那間空蕩的候車室,都最終獲得了安寧。從未有過純粹的頭的幸福,因為每張嘴裡都是饑餓。”

“在皮包骨頭的日子裡,我的頭腦空空如也,除了永遠嗡嗡作響的手搖風琴,日日 夜夜反復奏響著:寒冷刀一般割著,饑餓欺騙著,疲憊重壓著,鄉愁耗損著,跳蚤蝨子叮咬著。我想跟那些沒有生命也就不會死亡的物體做個交換。我想在我的身體和空中的地平線及地上的土路之間,達成一個拯救切換式通訊協定。我想借用他們的持久韌勁,讓我沒有軀殼就能生存,直到最惡劣的時候過去,我在滑落會自己的軀殼裡,出現在棉衣裡。這和死亡無關,反而和死亡恰恰相反。”

……

通篇都是這樣觸目的描寫。她善於觀察,因為長期被迫保持沉默,而她每一個詞語都有重量,如鉛球砸在百米外的沙地裡,也悶悶地敲在和平的日子中。

故事的情節總是可以三言兩語交代過去,但小說家的任務之一,即還原甚至放大在不可復原的環境中的人的境遇和感受。因此有了比喻,誇張,反諷,擬人等修辭,甚至模仿和自我創造。最近方韓吵的熱熱鬧鬧,本來也覺得方有些胡攪蠻纏,但放在歷史看來,是不是只是科學方法和文學創作的一次不大不小的矛盾呢?

假期待在家裡,放空自己,應該再向裡面填充什麼。我想自己是幸運的,身上的橫肉告訴我,你饑餓的只有頭腦。在一次次聚會,一次次和喜愛的人告別過後,發現自己的空虛在每一根發梢起舞。我想念那個十四個小時都充滿鬥志的自己。遠行後想歸去,回來又想離開。


《呼吸秋千》讀後感(三)

《呼吸秋千》的開頭,赫塔·米勒寫道:“我所有的東西都帶在身邊。換句話說:屬於我的一切都與我如影隨行。當時我把所有的家當都帶上了。說是我的,其實它們原先並不屬於我。它們要麼是改裝過的,要麼是別人的。豬皮行李箱是以前裝留聲機用的。薄大衣是父親的。領口鑲著絲絨滾邊的洋氣大衣是祖父的。燈籠褲是愛德溫叔叔的。皮綁腿是鄰居卡爾普先生的。綠羊毛手套是費妮姑姑的。只有酒紅色的真絲圍巾和小收納包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耶誕節收到的禮物。”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主人公雷奧逐漸失去了它們——皮綁腿丟失了,儘管雷奧因此撿到了十盧布——“一筆鉅款”;圍巾被工頭奪走;行李箱最終被木箱取代……相反,雷奧得到的是饑餓天使的寵倖。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和雷奧一起墜落進饑餓天使的陰影中。呼吸秋千在胸前振盪,蝨子在皮膚上放肆,饑餓天使如影隨形。它摧毀你的意志,讓你無所不為,讓你喪失希望,讓你對那陰冷的天空、瘋長的麥得草、“一心鏟=一克麵包”的生存公式產生致命的依賴,如同一隻魚上岸便對死亡產生依賴那樣。雷奧在有機會逃離勞動營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安全地回到勞動營,仿佛饑餓天使將他種在了那裡

—— 於是“自由”,意味著終身的飄蕩與放逐。

雷奧17歲的時候被征入蘇聯勞動營,在五年中受盡折磨,回到家中發現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歷經11年貌合神離的婚姻之後,他搭上列車前往奧地利,一去不回。在小說的結尾,已是老者的他與家中的一切共舞,吃下一顆葡萄,也能讓他心中泛起一種“遙遠的感覺”。這遙遠的感覺,是否是一種空無一物的錯覺呢?這種對於物件的錯覺早在勞動營時期就已刻在他的心中。他在揮動心鏟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在煤窯中發現美感……小說中對雷奧的那種“審美快感”的描寫,沉重而壓抑,充滿了不穩定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被米勒那出色的風格還有詩意的文字展現得沉重而又脆弱,麵包、土豆、木箱、鹽、心鏟、煤磚、死屍……以它們的在場見證雷奧的一無所有。在勞動營中,他如同工具一般,喪失了自己的尊嚴與身份,而回到家中,它們也沒被尋回。他被國家放逐,被家人疏遠,被情感隔離。他如同麥田中的一隻蝴蝶,天大地大,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他以生命為代價換得自由——和那幾百個死去的營友不同,他將生命化作一台除了勞作別無他物的機器,活了下來,最終能自由地呼吸,儘管呼吸秋千仍在他的心中回蕩。這孤獨的喘息意味著肉體的自由:他還能自由呼吸每一口氣,但靈魂卻自由過了頭,再也回不來了。雷奧所有的東西他都帶在身邊。因為這一切似乎都不屬於他,甚至他的生命都不屬於他。

五年的時光烙在他的生命中,見證著極權對個體的摧毀。當雷奧還在勞動營時,他的父母又生了一個小孩。這個孩子侵蝕了雷奧的生存空間,雷奧的身份再一次變得模糊。他似乎已經死過一次了。但這不僅僅是家人疏遠他,他也在不自覺地疏遠他們。他似乎還生活在一個佈滿荊棘的噩夢中,不敢向前跨越一步。對於自己與生俱來的身份,他都似乎丟棄了。

那麼他還擁有什麼?

一名婦人送了他一條白手絹。她的兒子和雷奧一樣大,身處他方,生死未蔔。這條精緻的白手絹寄託了一位母親的愛,也聯繫著兩段漂泊的人生。在獲獎演說中,米勒也提到了這個情節:她的朋友奧斯卡。帕斯提奧身處勞動營時,一位俄羅斯老媽媽曾送給他一塊白色麻紗布手絹。“奧斯卡。帕斯提奧像保存一位母親和一個兒子的遺物一樣把手絹保存在箱子裡。五年的勞動營歲月結束之後,他把它帶回了家。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白色麻紗布手絹是希望和恐懼。一旦希望和恐懼失落,你也就死去了。”

希望和恐懼混雜,證明著卑微而漂泊的存在。恐懼意味著對生命的渴望,而希望表達著生命的尊嚴。失去恐懼,所有的日子都會被染成刺眼的白色;而失去希望,沉重的黑暗便吞噬了人生——被這兩種色彩攫取的生命,如同極圈中的冰塊,在極晝與極夜之間融化。雷奧所擁有的一切,他都隨身帶著。因為失卻了這些,他的人生便徹底不屬於他自己。

你的生命不屬於你自己——你的尊嚴被踐踏,你的生命被他人握在手中,你的生活如同詞語一樣破碎。米勒在作品中一再回到黑暗的歲月中,在被踐踏的生活中發現一種凋零而痛楚卻不暴烈的美感。《心獸》中,腰帶、窗戶、瘤子、繩子殺死了四個人。他們正處獨裁政權時期的後期。如同即將倒塌的大廈一樣,一切都有一種搖搖欲墜但又嚴嚴實實的沉重感。他們被排擠,卻又以一種扭曲的姿態團結著、承受著。這沉重的姿態將它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挑動他們,折磨他們,毀滅他們。書中,有一首詩歌反復出現:

“每朵雲裡有一個朋友

在充滿恐懼的世界朋友無非如此

連我母親都說這很正常

別提什麼朋友

想想正經事吧”

正經事是什麼呢?

最後,他們被剝奪的便是尊嚴。心獸的最後一段是:“如果我們沉默,別人會不舒服,愛德格說,如果我們說話,別人會覺得可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在詞語和沉默之間搖晃,最終自己的生活,懸而不決,如同一隻鐘擺。這種搖晃所造成的心理高壓,能不動聲色地改變你,摧毀你,在《心獸》中,這些人可不只四個。劊子手平穩的生活背後隱匿著毀滅,在此後風雲劇變的日子裡,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每個人都在黑暗中搖擺著,()沉默著,他們的前方又是怎樣的道路?《呼吸秋千》中,我們至少知道雷奧已經渡過了六十年無根的生活。但在《心獸》中,“我”和愛德格的生死卻懸在空中。米勒的作品越往後,越能看到絕望中的希望——即使這希望卑微而辛酸。於是生存的尊嚴,也以越發尖銳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獲得尊嚴,或許通過承受,或許通過反抗,而米勒的選擇是:沉默書寫。

那我們的尊嚴呢?米勒在獲獎演說中說:“我希望我能為所有那些被剝奪著尊嚴的人說一句話——一句話包含著‘手絹’這個詞。”對於米勒而言,“手絹”從來就不是指手絹,而是指“人類的巨大孤獨”。手絹是我們可以隨身帶上的東西,可我們帶上尊嚴了嗎?我們可能像雷奧一樣殘忍而固執地行走在陰霾的天空之下,抹殺自己的身份;也可能像《心獸》中的人物們一樣,被扭曲,被拋棄,被威脅。我們或許承受著同樣的孤獨,但我們可以和他們不一樣——我們可以不沉默。或者,就如同米勒所說的那樣:說不出的東西還是可以寫下來。因為寫作是一種沉默的行動,一種由腦至手的勞作。

一直很佩服那些人際關係處理的遊刃有餘的人。在涉及人與人打交到的情形下,我自己似乎智商急劇降低,腦海裡不知怎的總是環繞著張愛玲,以及她的那句經典“生命是一裘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我在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露西”只是“病情”有輕有重!或許這從根本上無法解決,我們直能調節調節再調節! 以讓那顆乾癟而蕭瑟的活著的心臟透透氣!


《巴別塔之犬》讀後感(三)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性的口吻來寫的,他講述了一個悲哀的故事。《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保羅·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強迫學說話的狗,更不是從樹上墜落的妻子露西·藍森,那麼究竟是誰呢?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起先只是一句評論:“人人都以為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別塔,以為自己最瞭解那個親近的人——然而,這座巴別塔真的存在嗎?”

這本書中讓我最感動的一句話就是“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

故事開篇便將讀者引入一個神秘離奇的氛圍中,讓我們對這個故事起了興趣。故事內容就是:一個女人從蘋果樹上墜地身亡,是意外還是自殺?無人知曉,唯一的目擊者,就是她的愛犬“羅麗”。女人的丈夫是一位語言學家,因為思念妻子卻無從得知她真正的死因,竟異想天開地打算教愛犬“羅麗”說話,讓它道出事情的真相。也就在教“羅麗”說話的期間,語言學家逐漸開啟了和妻子之間的記憶之盒……至此,語言學家才漸漸拼貼出妻子的樣貌等等。那麼,他將用何種方式找到他與愛犬“羅麗”共通的語言?最後他能否讓愛犬“羅麗”說出女主人死亡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嗎……

這一切還是個謎。

巴別塔象徵了人和人之間難以融通的隔閡,主人公保羅所要面對的不是如何讓他家的狗開口說話的難題,而是他和妻子間幸福生活下潛藏著的觀念鴻溝。他們彼此相愛,但並不能彼此理解,對於生活習慣和愛好的爭端從未停止。保羅深愛妻子露西,因為她帶給他驚喜和快樂,但他忽略了在快樂表面下露西那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斷斷續續講述自己過去的時候,露西渴望撫慰,然而保羅沒有給。

有人說“‘巴別塔’的主人,驕傲又脆弱,孤獨是唯一的忠實訪客。”

也有人說“走不進來,()又出不去,是否因為太愛自己?”

還有人說“《巴別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個‘保羅·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強迫學說話的狗,更不是從樹上墜落的妻子‘露西·藍森’,而是那個終於等不到男人來寫這個故事,自己動手的女作者——派克絲特。”

這本書是一個關於回憶、語言、悲傷和贖罪的故事,一個讓人情不自禁的不停的看下去直到看完的書。

《偷書賊》讀後感(一)

學校組織讀書漂流活動,我有幸借到了《偷書賊》這本書,說實話, 當我翻開《偷書賊》的第一頁時,這本書並沒有深深的吸引我, 可是讀著讀著我便愛不釋手了,觸 摸著這些文字,仿佛被籠罩在一片溫暖中。閱讀著這些文字,走上了震撼我心靈的旅途。

作者是以死神的名義,來向我們講述在二戰時期發生的事。主人公莉賽爾是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小女孩,她和他的弟弟被他的媽媽送給了莉賽爾的養父養母。可在火車中弟弟死了。她的養父是一個善良的男人。她的養母很喜歡莉賽爾,可是她喜歡誰就會對誰破口大駡,所以莉賽爾常常被她罵為小母豬。她的養父經常教她識字、讀書,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 —— 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但有一天,德國納粹在空中扔炸彈,由於莉賽爾在地下室寫作沒被炸死,可她的養父母和好友都被炸死了。

在以莉賽爾得到的 10 本書為章節名的 10 章裡,作者把各種情感傾倒了出來。一個個猶如卡片般的小標題讓這本書看上去瑣碎不堪,但你只要讀了,就停不下來。白色代表寂靜和安寧 ; 紅色是尖叫和鮮血 ; 銀色是永不磨滅的良知 ; 藍色是純正直至愚昧 ; 黑色是顛覆的痛苦記憶 ; 灰色是無邊的絕望和死亡。它們像一個個玻璃彈珠,在作者的託盤裡滾來滾去,相互碰撞,呻吟和擠兌著。在以德國法西斯的殘忍來反射出莉賽爾他們的弱小和微不足道。

整本書中,作者使用了非常簡單的話語,甚至已到了吝嗇的地步。可是這書所展示出那發自人民心底的對生命的追求的能量、為自己的尊嚴的扞衛,都是無可取代的。本身,這樣的心靈也許已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的情意了。如果有一天你會有機會閱讀這本令人感動的書,相信你也一定會發現世界的一半是醜陋的 , 而另一半卻一定會是美好光明的。正因為有了醜陋才有了美好,雖然有時站在黑暗當中的人會發覺不了希望的存在。但是就如同對待影子和陽光一樣,陽光其實就在你的身後,只要轉過身就可以看見。

最 後 我只想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表達 我 對這本書的感慨, “ 他們踩住了我的心,讓我哭泣,可他們同時也讓我找到了停止哭泣的理由。轉過身,我就會找到陽光。 ”


《偷書賊》讀後感(二)

你聽過死神為人類講的故事嗎?他首度開口,理智、冷靜卻幽默,甚至還帶著一點溫暖,娓娓道來一個與他相遇三次的小女孩的故事……

這是一個特殊的故事,這是一個如此動人的故事,故事的講述者是死神。一定很意外吧,我也一樣。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也是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書中的死神更具人性化,他的內心也充滿了無奈,看見人們一個個死去,他帶走的不僅僅是人類的靈魂,還有歡聲笑語,悲歡離和,我想當他從莉賽爾身邊帶走她的弟弟的時候,當他帶走莉賽爾的養父母,當他帶走莉賽爾最好的朋友魯迪的時候,他一定也心存不忍,卻有無可奈何。

1939年的德國,一個9歲的小女孩莉賽爾和她的弟弟被迫送往慕尼克遠郊的寄養家庭。可她的弟弟卻在途中不幸死了。而在弟弟冷清的葬禮中,莉賽爾十分意外得到她的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在她的不容易不平凡的一生中,這將是14本為她帶來無限安慰的書之一。

她是個孤苦的孩子,父親被打上了共產主義者的烙印,被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後也失蹤了(大概也死了)。在彈奏手風琴的養父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儘管生活艱苦,她卻發現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亂的德國艱辛地尋找一個個小小的裂縫並努力地生存著,並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這是個講述書是如何振奮靈魂的令人難忘的故事。

莉賽爾在開始了她的閱讀旅程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文字的力量和想要用文字表述的渴望在她小小的身體裡從此生根,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在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描寫時,作者充當了死神的角色,於是莉賽爾的故事裡有了個默默觀察她的人。那人很特別,上帝命他冷酷無情,但他卻是靈魂最溫柔的守護者。雖然他不能讓一個人長壽或者立刻死去,他對活著的人、剛剛脫離肉體的靈魂有著充滿悲憫的關切,他正是這麼看著莉賽爾和她的父母、她最好的小男友、她的馬克斯、她的鎮長夫人朋友和她身邊的鄰居們的,他們,正在經歷一場生死之戰。而我,不知道他是否會後悔去當死神這個讓人懼怕卻永遠無法擺脫的職業。這是一個殘忍的職業。

死神曾說過,他不是戰爭的朋友,相反戰爭是他的老闆,老闆的命令他必須服從,或許他並不願意。

“同樣的一件事情,怎麼會如此醜惡又如此美好,有關於此的文字和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熠熠生輝?”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作《偷書賊》。


《偷書賊》讀後感(三)

《偷書賊》的講述著便是死神,他首度開口,以理智、冷靜的語言講述著他經多次遇見的一個女孩的故事。而我還覺得《偷書賊》中的死神是一個略帶幽默的人物,他在書中提到說“我喜歡人們創造出的死神形象——披黑袍,持鐮刀。我喜歡他們手裡的大鐮刀。它讓我覺得很有趣。”你不覺得這樣一個死神的形象讓人倍感親切,也與我們心裡的死神形象相衝突。我還覺得死神是溫暖的,他雖然在敘述過程中不煽情,但也非全然冷酷,反而是帶著點同情小女孩但是卻無可奈何的感情。因此說死神在這裡更具人性化。

小說的敘述者——死神是如此的特殊,那麼這部小說又有什麼吸人眼球的地方,讓人如此沉迷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它向人們展示了文字擁有多麼大的魔力與能量,也向人們講述了文字是如何給養人類的精神世界的。小說的女主人公——莉賽爾·梅明格在她 9 歲的時候,與弟弟一起被迫前往寄養的家庭,但是由於旅途的艱難疲困,弟弟病死在途中,在弟弟簡單冷清的葬禮上,她得到了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雖然她當時不識字,但是這本書對於她不平凡的一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到達了被稱為“天堂街區”的慕尼克寄養家庭,女孩的不平凡的人生就在這裡展開。他的養父——休伯曼·漢斯教會了莉賽爾·梅明格識字,引領著莉賽爾·梅明格進入文字的海洋,也可以說養父是莉賽爾的啟蒙者。莉賽爾不斷用文字來安慰自己,進入文字的奇妙世界——沒有戰爭、沒有優劣血統之分。文字不僅給莉賽爾帶去了精神食糧,尤其是在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裡,而且莉賽爾也利用文字不可思議地給身邊周圍遭受苦難的人帶去了力量,由此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當戰爭奪取了她的養父母——休伯曼夫婦,她的好朋友——魯迪、馬克斯、鎮長夫人、她的鄰居時,莉賽爾由於在地下室看書而避過了戰爭的災難。但是面對滿地的屍體與廢墟,她感到不安,幸好文字始終陪伴著她。

其次,作者——馬克斯·蘇薩克用簡約的文字風格刻畫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休伯曼·漢斯,莉賽爾的養父,一個慈祥和藹的父親,他安撫了莉賽爾的噩夢,陪伴在她身邊教她識字、閱讀。在莉賽爾的眼裡漢斯不僅是她的父親,也是唯一依賴、信任的朋友。休伯曼·羅莎,莉賽爾的養母,一個喋喋不休的女人,雖然她一直罵莉賽爾是小母豬,莉賽爾犯錯的時候會用木勺打她,但是當莉賽爾生病的時候,又會緊張她,她非常地愛他們,只是表現愛的方式很與眾不同。魯迪,莉賽爾的好朋友,一個會將自己全身塗上炭,在深夜奔跑於操場上,只為了他的偶像傑西·歐文斯的瘋狂男孩。他喜歡叫莉賽爾小母豬,喜歡與她同甘共苦,喜歡陪著她去鎮上送還衣服、收髒衣服,喜歡與她一起踢球……但是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出魯迪是愛莉賽爾的,他為了得到莉賽爾的一個吻,()想方設法的製造機會。在甜美的睡夢中,他最終也被死神帶走。最終他得到了莉賽爾的吻,莉賽爾親吻在魯迪焦黑的嘴唇上,雖然那時這是一個遲來的吻。

整本書中,作者用極其簡單明瞭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文字的力量,人性的矛盾(連死神都覺得人類是讓人難以琢磨的),人們對於和平的嚮往,對生命的尊重。

《呼吸秋千》讀後感(一)

《呼吸秋千》是我讀的赫泰咪勒的第四部小說,也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和之前三部長篇不同,本書中赫塔並沒有繼續描寫羅馬尼亞的故事,而是將筆觸對準了一群德國人,一群命運悲慘卻被歷史所遺忘的人。

二戰臨近尾聲時,在蘇聯紅軍的攻勢下,羅馬尼亞親法西斯獨裁者安東內斯庫倒臺。之後蘇聯方面向羅馬尼亞索要生活在該國境內的德國人,將其作為戰俘流放到蘇聯的勞動營,讓其“為被德國破壞的蘇聯重建出力。”書中的主角裡奧也就在這股大潮裹挾之下,踏上了自己崎嶇的命運旅程。和先前讀過的幾部米勒的小說相比,這本《呼吸秋千》可說是“最像小說的小說”了。雖然仍然時不時有“詩意”流露,但整體行文和敘事都很流暢,文意也相對不那麼晦澀。就連翻譯的情況似乎也好起來了(當然也許其它幾本的翻譯也並沒什麼不好)。是因為時過境遷,作者覺得沒有必要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隱藏得那麼深了嗎?這也只能說是個人揣測了。不過這到讓本書的閱讀相對輕鬆一些。

不過,米勒的風格依舊得以體現。雖然相比“羅馬尼亞三部曲”,本作的的寫作技法不那麼突出,但這絕非作者的退步,而是一種嫺熟之後的渾然天成。全書文筆洗練,架構平實,似乎無甚可談,但對於劇情與內容卻又令人感覺恰到好處,多了炫技,少了蒼白。就在一種白描似的手法下,她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流放勞動營中悲慘景象以及身處其中的眾生群像。隨時可能被處決的惶然,極其惡劣的生活條件,枯燥繁重的勞動,如影隨形的饑餓以及死亡陰影,渺然無期的未來……在那裡的人們已經喪失了為人基本的尊嚴,終日在生與死的懸崖邊苦苦掙扎。人性在面臨絕境時變得毫無遮攔,又被強權肆意扭曲。於是我們透過裡奧那雙冷徹的眼看到了為虎作倀以求自保的工頭,看到了因為偷食他人麵包而被打到半死的同伴,看到了為自己生存竟然和妻子爭食的丈夫,看到僅僅因為掌控發放麵包權力而不可一世的廚子,以及許許多多被惡劣環境與缺衣少食折磨得奄奄一息之人……米勒所擅長的各種意象和隱喻,在本書中也並不少見:腦袋中的巢、胸口的泵、呼吸裡的秋千,以及無處不在的“饑餓天使”……這些意象後面所隱藏的沉重與苦難,令人在閱讀時感同身受。本書也曾被譯作《呼吸鐘擺》,我也覺得頗不錯,因為更能體現這種沉重感。

我想,無論是否瞭解這段歷史,真正用心讀過此書想必不會不動容。尤其是依舊把蘇聯作為“二戰同盟國”、“正義一方”、“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讀者,這段隱秘歷史的震撼度恐怕是不言而喻的。我得說我並非一個毫無心理準備的讀者。對歷史的興趣和探究,早就使我剝去了兒時對蘇聯的敬畏心情對其在二戰時的一些做為也有了較為細緻的瞭解。雖然還沒讀過《古拉格群島》(不過已經趁網上打五折的時候購入一套了),但前些日子恰好看了一部反映蘇聯不為人知歷史的紀錄片《蘇聯故事》,所以對本書的時代背景,我是做好了充分體認的。但是書中所描寫的種種情景依然深深觸動了我,只因赫塔筆下的一切充滿苦難與悲慟,令人難掩悲傷。客觀地說,比起卡廷森林中被集體處決的波蘭軍隊,或是奧斯維辛中的猶太人,這些德國戰俘的處境也許不是最悲慘的,如果所謂的“幸運”是指還起碼留著一條命的話。然而有時,死亡反而成了一種幸運,因為著意味著不必在忍受無邊痛苦的折磨。那種慘烈,是如今生活優裕,終日飽食的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然而即使在苦難之中,我們仍能感到精神的超越。即使已經形銷骨立,即使已經喪盡尊嚴,可人們仍然保有一份堅韌。米勒作品中出現最多的意象“手帕”在本作中也有露面,並代表了主角心中那苦苦堅持的自尊與信念,正是這一絲堅持讓他最終活著回到了故鄉。然而即使身體可以恢復,精神上的創傷卻將伴隨這些歸來者一生,無法消散。

本書甫一出版就獲得德國書獎,除了本身的優秀,恐怕也是因為本書道出了德國人內心的痛吧。也許有人認為德國作為二戰的發起國,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也是理所當然。然而,是否這個代價就應該讓所有德國人來付?讓書中的裡奧這樣根本不知戰爭為何物的少年來償還?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即使這些人確實曾高呼“元首萬歲”。也有人說,這終究只是一部小說而已,何必當真?的確,名為裡奧的少年不過是赫塔虛構出來的人物,並不存在于現實。但是我也真切地知道,這一切都曾在歷史上發生過!赫塔的作品,總因為其“涉及政治”而引發爭議,然而真正的文學絕不是營造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境,而是應該映照出現實的真相。尤其當人們因為所謂的“政治”而忽視淡忘了曾經的苦難記憶,甚至試圖將其抹去的時候,文學家更有責任去記錄這苦難,記錄這不應被忘卻的共同記憶。因為文學是人類最後的良知,因為遺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為了能夠讓我們的後人不再有如此沉重的呼吸,我們又如何能忘記這份苦難?在赫泰咪勒的筆下,我能夠讀到她的悲憫、她的同情、她那份不曾被現實擊倒的信仰。就憑這點,我認為她當得起諾貝爾文學獎。


《呼吸秋千》讀後感(二)

開始讀《呼吸秋千》時,我正在回家的火車上。而與故事中講述的人們相比,知道目的地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與我不同,他們坐在如牲口棚的車廂內,跨越一道道國界,家鄉的風雪和草木都被留在軌道的後面。從一個冬天到另一個冬天,夜晚更加漫長,雪落在生者和死者的心上。於是他們開始唱這只歌:

林中月桂吐豔

戰壕白雪皚皚

一封短短信箋

字字傷我心懷

“總是哼著這同一首歌,直到人們再也沒法分得清,究竟是人在唱,還是空氣在唱。”

饑餓、勞動、鄉愁。三者縈繞在十七歲少年的生活裡,赫泰咪勒創造自己的詞彙,饑餓天使,心鏟,呼吸秋千,以解釋為何這個男孩能在勞動營活著,活下去,卻註定的孤獨。

我絕不會認為描寫戰爭是男人的專利,只有托爾斯泰能寫出《戰爭與和平》,索爾仁尼琴才寫《古拉格群島》而女性作家就諸如簡奧斯丁只能寫寫一個家庭農莊裡的二三事。赫泰咪勒運用縝密創新的詞語,細緻地描繪戰爭對立給個體帶來的創傷。這是以散文連綴而成的長篇小說,有著詩的結構和大量內心獨白。小說試圖提醒人們在苦難背後並非優雅但始終堅韌的,人的靈魂。赫泰咪勒創造了一種近乎殘酷的美感。饑餓是天使,死亡是幸運,草木是食物,未來是鄉愁。而少年心裡知道,饑餓從來不是美好的恩賜,它只是如那顆嵌在肋骨中的爐渣,在其餘生如影隨形。天使的光環讓他看起來不那麼面目猙獰,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憶下,竟生出一絲絲對過去日子的感念。在黑暗中,饑餓成為一點余溫,一點光明。告訴自己我還活著,我還不能死去,我會回來的。什麼是餘生?餘生是帶著自己新長出來的肉和新的箱子,裡面確仍然是饑餓和舊的行李上路。

看唐頓莊園第二季,戰爭開始,莊園面臨變化,每個人都要犧牲。犧牲這個詞看上去很唬人,換成妥協,轉變,或者挑戰似意義更為積極。但其實質都是在現實面前放棄某種舒適的狀態。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為自己犧牲什麼,打著保衛家國的旗號也是因為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沒有理由去埋怨被歷史玩弄於鼓掌的命運。死亡與生存,究竟誰是 誰的 不幸。 但是通過 暴力,強迫手段剝奪人的自由,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打著什麼樣的旗號,都不能視為正義的存在。戰爭只是一個幌子,勝負雙方都無權要求他人為自己在權利和欲望這場冠冕堂皇的生靈塗炭中付出代價。

於是她寫人的冷漠,憤怒,隱忍,無處不在的故鄉,無可救藥的漂泊感,如同遙遠的雲:

“風迎面吹來,整個荒原侵入我的身體,想讓我崩潰,因為我是那麼羸弱,而它是那般貪婪。”

“天和地就是世界。天有那麼大,因為裡面掛著大衣,每個人都有一件。地有那麼大,因為到世界的腳趾有那麼遠的距離。那兒太遙遠了。人們不能去想。想到那個距離,就生出一種感覺,像胃裡一陣空蕩蕩的噁心。”

“我承認她是對的,因為清理屍首時,人們目睹了解脫;腦袋中那個堅硬的巢;呼吸中那加令人眩暈的秋千,胸口裡那部熱衷於節奏的泵,腹部那間空蕩的候車室,都最終獲得了安寧。從未有過純粹的頭的幸福,因為每張嘴裡都是饑餓。”

“在皮包骨頭的日子裡,我的頭腦空空如也,除了永遠嗡嗡作響的手搖風琴,日日 夜夜反復奏響著:寒冷刀一般割著,饑餓欺騙著,疲憊重壓著,鄉愁耗損著,跳蚤蝨子叮咬著。我想跟那些沒有生命也就不會死亡的物體做個交換。我想在我的身體和空中的地平線及地上的土路之間,達成一個拯救切換式通訊協定。我想借用他們的持久韌勁,讓我沒有軀殼就能生存,直到最惡劣的時候過去,我在滑落會自己的軀殼裡,出現在棉衣裡。這和死亡無關,反而和死亡恰恰相反。”

……

通篇都是這樣觸目的描寫。她善於觀察,因為長期被迫保持沉默,而她每一個詞語都有重量,如鉛球砸在百米外的沙地裡,也悶悶地敲在和平的日子中。

故事的情節總是可以三言兩語交代過去,但小說家的任務之一,即還原甚至放大在不可復原的環境中的人的境遇和感受。因此有了比喻,誇張,反諷,擬人等修辭,甚至模仿和自我創造。最近方韓吵的熱熱鬧鬧,本來也覺得方有些胡攪蠻纏,但放在歷史看來,是不是只是科學方法和文學創作的一次不大不小的矛盾呢?

假期待在家裡,放空自己,應該再向裡面填充什麼。我想自己是幸運的,身上的橫肉告訴我,你饑餓的只有頭腦。在一次次聚會,一次次和喜愛的人告別過後,發現自己的空虛在每一根發梢起舞。我想念那個十四個小時都充滿鬥志的自己。遠行後想歸去,回來又想離開。


《呼吸秋千》讀後感(三)

《呼吸秋千》的開頭,赫塔·米勒寫道:“我所有的東西都帶在身邊。換句話說:屬於我的一切都與我如影隨行。當時我把所有的家當都帶上了。說是我的,其實它們原先並不屬於我。它們要麼是改裝過的,要麼是別人的。豬皮行李箱是以前裝留聲機用的。薄大衣是父親的。領口鑲著絲絨滾邊的洋氣大衣是祖父的。燈籠褲是愛德溫叔叔的。皮綁腿是鄰居卡爾普先生的。綠羊毛手套是費妮姑姑的。只有酒紅色的真絲圍巾和小收納包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耶誕節收到的禮物。”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主人公雷奧逐漸失去了它們——皮綁腿丟失了,儘管雷奧因此撿到了十盧布——“一筆鉅款”;圍巾被工頭奪走;行李箱最終被木箱取代……相反,雷奧得到的是饑餓天使的寵倖。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和雷奧一起墜落進饑餓天使的陰影中。呼吸秋千在胸前振盪,蝨子在皮膚上放肆,饑餓天使如影隨形。它摧毀你的意志,讓你無所不為,讓你喪失希望,讓你對那陰冷的天空、瘋長的麥得草、“一心鏟=一克麵包”的生存公式產生致命的依賴,如同一隻魚上岸便對死亡產生依賴那樣。雷奧在有機會逃離勞動營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安全地回到勞動營,仿佛饑餓天使將他種在了那裡

—— 於是“自由”,意味著終身的飄蕩與放逐。

雷奧17歲的時候被征入蘇聯勞動營,在五年中受盡折磨,回到家中發現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歷經11年貌合神離的婚姻之後,他搭上列車前往奧地利,一去不回。在小說的結尾,已是老者的他與家中的一切共舞,吃下一顆葡萄,也能讓他心中泛起一種“遙遠的感覺”。這遙遠的感覺,是否是一種空無一物的錯覺呢?這種對於物件的錯覺早在勞動營時期就已刻在他的心中。他在揮動心鏟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在煤窯中發現美感……小說中對雷奧的那種“審美快感”的描寫,沉重而壓抑,充滿了不穩定的幻滅感。這種幻滅感被米勒那出色的風格還有詩意的文字展現得沉重而又脆弱,麵包、土豆、木箱、鹽、心鏟、煤磚、死屍……以它們的在場見證雷奧的一無所有。在勞動營中,他如同工具一般,喪失了自己的尊嚴與身份,而回到家中,它們也沒被尋回。他被國家放逐,被家人疏遠,被情感隔離。他如同麥田中的一隻蝴蝶,天大地大,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他以生命為代價換得自由——和那幾百個死去的營友不同,他將生命化作一台除了勞作別無他物的機器,活了下來,最終能自由地呼吸,儘管呼吸秋千仍在他的心中回蕩。這孤獨的喘息意味著肉體的自由:他還能自由呼吸每一口氣,但靈魂卻自由過了頭,再也回不來了。雷奧所有的東西他都帶在身邊。因為這一切似乎都不屬於他,甚至他的生命都不屬於他。

五年的時光烙在他的生命中,見證著極權對個體的摧毀。當雷奧還在勞動營時,他的父母又生了一個小孩。這個孩子侵蝕了雷奧的生存空間,雷奧的身份再一次變得模糊。他似乎已經死過一次了。但這不僅僅是家人疏遠他,他也在不自覺地疏遠他們。他似乎還生活在一個佈滿荊棘的噩夢中,不敢向前跨越一步。對於自己與生俱來的身份,他都似乎丟棄了。

那麼他還擁有什麼?

一名婦人送了他一條白手絹。她的兒子和雷奧一樣大,身處他方,生死未蔔。這條精緻的白手絹寄託了一位母親的愛,也聯繫著兩段漂泊的人生。在獲獎演說中,米勒也提到了這個情節:她的朋友奧斯卡。帕斯提奧身處勞動營時,一位俄羅斯老媽媽曾送給他一塊白色麻紗布手絹。“奧斯卡。帕斯提奧像保存一位母親和一個兒子的遺物一樣把手絹保存在箱子裡。五年的勞動營歲月結束之後,他把它帶回了家。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白色麻紗布手絹是希望和恐懼。一旦希望和恐懼失落,你也就死去了。”

希望和恐懼混雜,證明著卑微而漂泊的存在。恐懼意味著對生命的渴望,而希望表達著生命的尊嚴。失去恐懼,所有的日子都會被染成刺眼的白色;而失去希望,沉重的黑暗便吞噬了人生——被這兩種色彩攫取的生命,如同極圈中的冰塊,在極晝與極夜之間融化。雷奧所擁有的一切,他都隨身帶著。因為失卻了這些,他的人生便徹底不屬於他自己。

你的生命不屬於你自己——你的尊嚴被踐踏,你的生命被他人握在手中,你的生活如同詞語一樣破碎。米勒在作品中一再回到黑暗的歲月中,在被踐踏的生活中發現一種凋零而痛楚卻不暴烈的美感。《心獸》中,腰帶、窗戶、瘤子、繩子殺死了四個人。他們正處獨裁政權時期的後期。如同即將倒塌的大廈一樣,一切都有一種搖搖欲墜但又嚴嚴實實的沉重感。他們被排擠,卻又以一種扭曲的姿態團結著、承受著。這沉重的姿態將它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挑動他們,折磨他們,毀滅他們。書中,有一首詩歌反復出現:

“每朵雲裡有一個朋友

在充滿恐懼的世界朋友無非如此

連我母親都說這很正常

別提什麼朋友

想想正經事吧”

正經事是什麼呢?

最後,他們被剝奪的便是尊嚴。心獸的最後一段是:“如果我們沉默,別人會不舒服,愛德格說,如果我們說話,別人會覺得可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在詞語和沉默之間搖晃,最終自己的生活,懸而不決,如同一隻鐘擺。這種搖晃所造成的心理高壓,能不動聲色地改變你,摧毀你,在《心獸》中,這些人可不只四個。劊子手平穩的生活背後隱匿著毀滅,在此後風雲劇變的日子裡,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每個人都在黑暗中搖擺著,()沉默著,他們的前方又是怎樣的道路?《呼吸秋千》中,我們至少知道雷奧已經渡過了六十年無根的生活。但在《心獸》中,“我”和愛德格的生死卻懸在空中。米勒的作品越往後,越能看到絕望中的希望——即使這希望卑微而辛酸。於是生存的尊嚴,也以越發尖銳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獲得尊嚴,或許通過承受,或許通過反抗,而米勒的選擇是:沉默書寫。

那我們的尊嚴呢?米勒在獲獎演說中說:“我希望我能為所有那些被剝奪著尊嚴的人說一句話——一句話包含著‘手絹’這個詞。”對於米勒而言,“手絹”從來就不是指手絹,而是指“人類的巨大孤獨”。手絹是我們可以隨身帶上的東西,可我們帶上尊嚴了嗎?我們可能像雷奧一樣殘忍而固執地行走在陰霾的天空之下,抹殺自己的身份;也可能像《心獸》中的人物們一樣,被扭曲,被拋棄,被威脅。我們或許承受著同樣的孤獨,但我們可以和他們不一樣——我們可以不沉默。或者,就如同米勒所說的那樣:說不出的東西還是可以寫下來。因為寫作是一種沉默的行動,一種由腦至手的勞作。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