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自信的秘密讀後感

自信的秘密讀後感(一)

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你會發現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他們中絕大多數都生活得並不開心,過著沒有成就且毫無目標的生活,似乎沒有能力應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狀況。他們任由自己過著平庸的生活,得過且過。

甘於平庸似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滿的情緒使他們把自己的失敗和失望歸咎於社會、他人、境遇和周遭。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種思想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無法接受完全相反的事實。

傑出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現,

就是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這句簡單的話裡包含著一個真理,即我們並不是受害者,而是可以創造生活和世界的創造者之一。或如另一位偉人所言:“你並非自己所認為的那種人,但是,只要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這是羅伯特?安東尼《自信的秘密》一書的開卷,它闡述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甘於現狀,忘了自己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喪失了勇於開拓的精神,失去了自信心。

《自信的秘密》一書告訴我們,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掙脫現實世界的束縛,提高自己的精神意識。改變擁有巨大的力量。而且是你一定能做到的,

能在21天內做到的。改變自己需要從相信自己,獨立並成功地處理事情,學會正確地理解我們內心發出的“信號”,不再隨波逐流做起,改正依賴的壞習慣。“只要你不依靠他人,就沒有人可以讓你失望”一旦形成獨立的性格,你就不必再拖延或逃避解決你所遇到的問題,因為你有足夠的信心,自我肯定,並會用沉著的姿態去迎接人生的每一個境遇。你不再感到焦慮,因為你知道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力量的源泉與你緊密連接在一起。你不再需要他人不斷給你鼓舞和動力。相反,在人生的旅途上你會逐漸發現,內心的力量可以戰勝你遇到的任何困難。

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自信,你必須停止對讚美的追求,

你真正需要的是認可。讚美和認可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一種價值性評價,當你因為某人為你效勞而讚美他“很棒”時,你其實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就“很遜”。舉個例子,孩子送給你一束花,你不應該說:“你是個好孩子,因為你送了花給我。”如果你這樣說,你就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沒有送花給你,他就是個壞孩子。相反你應該說:“謝謝你送的花,我非常喜歡。”這樣,你就只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了認可,而沒對孩子本身做出任何價值評價。人們是如此地喜歡那如音樂般悅耳的讚美之聲!許多人不惜一切只為聽到它。他們寧願失去金錢、賣命地工作、毫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只為那讚美之詞。就像吸毒的癮君子需要靜脈注射一樣,
為了滿足毒癮不惜走上絕路。他們在“售賣”讚美的“毒販”間穿梭,對“被認可”的感覺逐漸上癮。上癮的程度越深,他們就會越多地把自己生活方向的決定權交給別人。

想要樹立百分之百的自信,必須從別人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我們努力地履行著自己認為是份內的事,不願意失去家人、朋友、同事和同輩的認可。因為害怕獨立,我們一次次讓機會從身邊溜走。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隨時都可以從別人認可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如此看來,問題根本不在別人,而在自己身上。只要你真的想要樹立百分之百的自信,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你錯誤地認為依賴、操縱、順從、攀比和競爭是你幸福的源泉。除非讓自己從這樣的想法中解放出來,

否則你創造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當你決定去做所有你力所能及之事時,你才能從精神和肉體上得到解放,才能得到你一直夢寐以求的自信。我們的問題是:到底是選擇束縛抑或自由?答案在你自己的手裡。


自信的秘密讀後感(二)

本來看了作者的簡介之後,對他不是太感興趣了,西太平洋大學,多麼奇怪的學校,關係到很多國內學歷門事件的學校。但是看了豆友們的書評,還是決定買了研讀一下,說到買書的經歷,還比較曲折,從京東缺貨到當當網缺貨,突然發現這書能夠如此熱賣?最後在淘寶上面淘到了一本書,剛下單,親就來短信提示,這本書是複印版本,如果同意即刻發貨,我想自己讀,

只要能看清楚內容,也行。

說到這本書的內容,確實讓我思想進行了一次洗禮。因為我買這本書的初衷也是發現自己不是特別的自信,從讀書到上班,雖然一直有想要改變的想法,但操作起來還是感覺力不從心。所以希望能有把如何自信這個問題看得清楚的人,站在一定的高度來讓自己看清楚自身的問題。

首先,不自信是因為我們太多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父母,老師,朋友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水準,他們對你的評價也未必中肯,所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意識,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才更有意義,不能為了討好別人的評價,而去做一些沒有意義或自己不是真想做的事情。對於別人,我的看法是只要不打擾到別人就好,沒有必要順從。

另一個方面是要認識到你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做事的結果,每一個行為都是你目前的意識決定了的。除非你故意要把事情做壞,這種可能性很小。所以沒有必要為你過去的事情或行為感到自責。因為你無法超越你當時的意識,你只有提高你的意識之後,你才能指導你的行為,讓自己做得更好。

另外,與人交流多傾聽。人們都不喜歡滔滔不絕談論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因為別人不關心,你得更多的談論對方的事情,對方會對他自己的事情更感興趣,在傾聽過程中多發現別人的長處,然後多讚賞別人,那麼別人會感覺更好。和博學並且積極的人交流和接觸會讓自己收穫頗多,所以交友也需謹慎,拒絕負能量的人來腐蝕自己的生活。


自信的秘密讀後感(三)

《自信的秘密》由美國羅伯特·安東尼博士著,在書中透露了他在眾多研討會上傳授的秘訣,它們已成功地改變了數千人的命運。成功的商務人士、優秀的運動員以及顯赫的社會名流等,他們都深知“自信的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這一真諦!它如同一支強化劑,困惑迷茫的,不滿足於現狀的,希望改變的,卻還無從下手或者猶豫不決時,坐在電腦前,慢慢品讀,細細咀嚼,思考作者的建議。

在世界各個角落,人們都在尋覓、祈禱、張望和掙扎,力求實現自信和精神上的超越,獲得他們渴望的物質條件。他們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其他個人或團體可以幫助他們,包括他的家人、朋友、老闆、政府和宗教信仰。原因很簡單,而正因為簡單所以被大多數人遺忘。聖賢提醒他的信徒道:"不要東張西望,天堂就在你心裡。"人類天生具有選擇和實現夢想的能力,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許多人仍未明白這個道理。

按照精神磁性定律,在你需求或渴望的引力作用下,你會將你一直最想得到的東西吸引到你的身邊。在此我們必須回顧前面提到過的話:你並非自己所認為的那種人,但是,只要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你曾讀過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會發現他們通常都善假於物,擅於借助他人之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換句話說,他們善於通過別人的説明或説明別人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都不知道,幫助別人也有助於自己的成功。你可以在説明他人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

讚美(Praise)

人們是如此地喜歡那如音樂般悅耳的讚美之聲!許多人不惜一切只為聽到它。他們寧願失去金錢、賣命地工作、毫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只為那讚美之詞。就像吸毒的癮君子需要靜脈注射一樣,為了滿足毒癮不惜走上絕路。他們在"售賣"讚美的"毒販"間穿梭,對"被認可"的感覺逐漸上癮。上癮的程度越深,他們就會越多地把自己生活方向的決定權交給別人。

對讚美的追求意味著你必須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每當你犯了錯誤或你認為所做的事沒有達到別人的要求,你就會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你因為沒有做到你認為應該做的事而責怪自己或感到內疚。你不停地問自己:"我做得夠好嗎?"但總想做到足夠好的人,會強制性地形成一種"要比別人好"的需求。煩惱由此產生,並不斷疊加。在各方面不管你如何努力去超越別人,你仍感覺不夠,因為在你眼裡總會有一些你認為比自己優秀的人存在。他們的錢比你多,房子比你的大;他們比你更有聲望,身體素質比你要好……一切對比的結果都顯示出,這是一場你永遠都無法獲勝的遊戲。

讚美最有害的後果是它會讓你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認同感。你做了好的事情,讚美會說你很好;犯了錯誤或表現不好,讚美就會說你不好。只要你不符合讚美你的那些人的標準,你就覺得自己令他們失望了,自責之感油然而生。而結果是,那些讚美你的人將你置於一個受他們控制的位置。如果你瞭解他們的意圖,他們就會滿足你的需要,但當他們想從你身上得到的東西超出你願意或能夠給予的範圍時,他們就會停止讚美,任自責的情感去折磨你。他們知道,只要能使你感到自責,你就會赴湯蹈火只為重新獲得他們的認可。

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自信,你必須停止對讚美的追求。如果你想改掉這個壞習慣,就得丟棄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的念頭。不要以任何理由去仰視任何人,這樣你才能逃脫追求他人認可的怪圈,不再受到讚美的誘惑或責備的脅迫。

認可(Recognition)

讚美和認可這兩個詞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這裡我們所說的"認可",是對事實的評論。它既不是稱讚,也不是價值評判。()認可,顧名思義,即承認某個人以他目前的意識水準,已經達到他/她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水準。

讚美和認可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一種價值性評價。當你因為某人為你效勞而讚美他"很棒"時,你其實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就"很遜"。舉個例子,孩子送給你一束花,你不應該說:"你是個好孩子,因為你送了花給我。"如果你這樣說,你就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沒有送花給你,他就是個壞孩子。相反你應該說:"謝謝你送的花,我非常喜歡。"這樣,你就只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了認可,而沒對孩子本身做出任何價值評價。

成人和年輕人,尤其是孩子,他們更願意聽到認可之詞,而非那甜蜜的讚美之音。他們需要確認自己是否在周圍人的生活中佔據著特殊的一席之地。他們想要被當作一個真正的人來對待,因為真實的自己而被別人認可,而不是因為他符合別人的標準而被接受。當通過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同時,他們會感覺自己是作為一個人而被認可,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被評價。他們會認為,無論是否符合其他人的標準,自己都是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個體。

讚美和認可之間的區別可能很微妙,但對自信心的樹立來說兩者都非常重要。當人們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才能確認自己的價值時,如果他沒有聽到有關認可的隻字片語,他就會轉身投向讚美的懷抱,變成它的囚徒。

只要你真的想要樹立百分之百的自信,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你錯誤地認為依賴、操縱、順從、攀比和競爭是你幸福的源泉。除非讓自己從這樣的想法中解放出來,否則你創造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當你決定去做所有你力所能及之事時,你才能從精神和肉體上得到解放,才能得到你一直夢寐以求的自信。我們的問題是:到底是選擇束縛或自由?答案在你自己的手裡。

自助愛默生的讀後感

前些日子我讀了一位著名畫家的詩作。這是些獨特而且不落俗套的作品。在這種詩句中,不論其主題是什麽,心靈總能聽到某種告誡。詩句中所注入的感情比它們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更可貴。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對你心靈來說是真實的,對所有其它人也是真實的——這就是天才。披露蜇伏在你內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義;因為最內在的終將成為最外在的——我們最初的想法終將在上帝最後審判日的喇叭聲中得到回應。儘管心靈的聲音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熟悉的,但是我們認為,摩西、柏拉圖和彌爾頓最了不起的功績是他們蔑視書本和傳統,他們論及的不是人們想到的,而是他們自己的思想。人應當學會的是捕捉、觀察發自內心的閃光,而不是詩人和偉人們的聖光。但是,人們卻不加思索地拋棄自己的思想,就因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我們自己拋棄了的那些思想:它們帶著某種陌生的尊嚴回到我們這兒來。偉大的藝術作品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誨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執著的態度遵從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念頭,即使與其相應的看法正甚囂塵上。否則,明天某個人便將儼然以一位權威的口吻高談那些同我們曾經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樣的想法,而我們卻只好慚愧地從他人手中接受我們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在受教育過程中,總有一天會認識到:妒忌是無知,模仿是自殺。不論好歹,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屬於他的那一份,廣闊的世界裡雖然充滿了珍饈美味,但是只有從給予他去耕耘的那一片土地裡,通過辛勤勞動收穫的穀物才富有營養。富於他體內的力量,實質上是新生的力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能幹什麽,而且他也只有在嘗試之後才能知曉。一張面孔、一個人物、一樁事情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象,而其它的則不然。這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這記憶中的塑像並非全無先驗的和諧。眼睛被置於某束光線將射到的地方,這樣它才可能感知到那束光線。大膽讓他直扡自己的全部信念吧。我們對自己總是遮遮掩掩,對我們每個人所代表的神聖意念感到羞愧。我們完全可以視這意念為與我們相稱、而又有益的意念,所以,應當忠實地宣揚它。不過,上帝是不會向懦夫揭示他的傑作的,只有神聖的人,才能展示神聖的事物。當一個人將身心傾注到工作中,並且竭盡了全力的時候,他就得到了解脫和歡樂。否則,他將為自己的言行忐忑不安,得到的是沒有解脫的解脫。在其問,他為自己的天賦所拋棄,沒有靈感與他為友,沒有發明,也沒有希望。

相信你自己吧:每顆心都隨著那弦跳動,接受上蒼為你找到的位置——同代人組成的社會和世網。偉大的人物總是像孩子似地將自己託付給時代的精神,披露他們所感知到的上帝正在他們內心引起騷動,正假他們之手在運作,並駕馭著他們整個身心。我們是人,必須在我們最高尚的心靈中接受同樣先驗的命運。我們不能畏縮在牆角裡,不能像懦夫一樣在革命關頭逃脫;我們必須是贖罪者和捐助者,是虔誠的有志者,是全能上帝所造之物,讓我們向著混沌亂世,向著黑暗衝鋒吧…

這些話語當我們獨處時可以聽到,可是當我們邁進這世界時,話音就減弱了、聽不到了。社會到處都是防患各社會成員成熟起來的陰謀。社會是一個股份公司。在這公司裡,成員們為了讓各個股東更好地保住自己的那份麵包,同意放棄吃麵包者的自由和文化。它最需要的美德是隨眾隨俗,它厭惡的是自力更生,它鍾愛的不是現實和創造者,而是名份和習俗。

任何名副其實的真正的人,都必須是不落俗套的人。任何採集聖地棕擱葉的人,都不應當拘泥于名義上的善,而應當發掘善之本身。除了我們心靈的真誠之外,其它的一切歸根結蒂都不是神聖的。解脫自己,皈依自我,也就必然得到世人的認可。記得,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有位頗受人尊重的師長。他習慣不厭其煩地向我灌輸宗教的古老教條。有一回,我禁不住回了他一句。聽到我說,如果我完全靠內心的指點來生活,那麽我拿那些神聖的傳統幹嘛呢;我的這位朋友提出說:“可是,內心的衝動可能是低下的,而不是高尚的。”我回答說:“在我看來,卻不是如此。不過,倘若我是魔鬼的孩子,那麽我就要照魔鬼的指點來生活。”除了天性的法則之外,在我看來,沒有任何法則是神聖的。好與壞,只不過是個名聲而已,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將它從這人身上移到那人身上。唯一正確的,是順從自身結構的事物;唯一錯誤的,是逆自身結構的事物。一個人面對反對意見,其舉措應當像除了他自己之外,其它的一切都是有名無實的過眼雲煙。使我慚愧的是,我們如此易於成為招牌、名份的俘虜,成為龐大的社團和毫無生氣的習俗的俘虜。任何一個正派、談吐優雅之士都比一位無懈可擊的人更能影響我、左右我。我應當正直坦誠、生氣勃勃,以各種方式直抒未加粉飾的真理……

我必須做的是一切與我有關的事,而不是別人想要我做的事。這條法則,在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是同樣艱巨困難的,它是偉大與低賤的整個區別。它將變得更加艱巨,如果你總是碰到一些自以為比你自己更懂得什麽是你的責任的人。按照世人的觀念在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你自己的觀念,離群索居也不難;但若置身在世人之間,卻能盡善盡美地怕然保持著個人獨立性,卻只有偉人才能辦得到。

抵制在你看來已是毫無生氣的習俗,是因為這些習俗耗盡你的精力。它消耗你的時光,隱翳你的性格。如果你上毫無生氣的教堂,為毫無生氣的聖經會捐款,投大黨的票擁護或反對政府,擺餐桌同粗俗的管家沒什麽兩樣——那麽在所有這些屏障下,我就很難準確看出你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當然,這樣做也將從你生活本身中耗去相應的精力。然而,如果你所做的是你所要做的事,那麽我就能看出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做你自己的事,你也就從中增強了自身。一個人必須要想到,隨眾隨俗無異於蒙住你的眼睛。假如我知道你屬於哪個教派,我就能預見到你會使用的論據。我曾經聽一位傳教士宣稱,他的講稿和主題都取材自他的教會的某一規定。難道我不是早就知道他根本不可能即興說一句話嗎?……算了,大部分人都用這樣或那樣的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使自己依附於某個社團觀點。保持這種一致性,迫使他們不僅僅在一些細節上弄虛作假,說一些假話,而是在所有的細節上都弄虛作假。他們所有的真理都不太真。他們的二並不是真正的二,他們的四也不是真正的四: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都使我們失望,而我們又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去糾正它。同時,自然卻俐落地在我們身上套上我們所效忠的政黨的囚犯號衣。我們都板著同樣的面孔,擺著同樣的架式,逐漸習得最有紳士風度而又愚蠢得像驢一樣的表達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種丟人的、並且也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印記的經歷。我指的是“傻乎乎的恭維”——我們渾身不自在地同一些人相處時,臉上便堆起這種假笑;我們就毫無興趣的話題搭腔時,臉上便堆起這種微笑。其面部肌肉不是自然地運作,而是為一種低下的、處心積慮的抽搐所牽引,肌肉在面龐週邊繃得緊緊的,給人一種最不愉快的感覺:一種受責備和警告的感覺。()這種感覺,任何勇敢的年輕人都絕不會願意體驗第二次。

世人用不快來鞭撻不落俗套的人……對於一位堅強的探諳世事的人來說,容忍有教養的紳士們的憤怒不是件難事。他們的憤怒是正派得體,謹慎穩重的。因為他們本身就非常容易招來責難,所以他們膽小怕事。但是,若引起他們那女性特有的憤怒,其憤慨便有所升級;倘若無知和貧窮的人們被唆使,倘若處於社會底層的非理性的野蠻力量被慫勇狂吼發難,那就需要養成寬宏大量和宗教的習慣,像神一樣把它當作無關緊要的瑣事。

另一個使我們不敢自信的恐懼是我們想要隨眾隨俗。這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的敬畏之情,因為在別人眼裡能夠藉以評判我們行為軌跡的依據,除了我們的所作所為之外別無他物,而我們又不願意使他們失望。

但是,你為什麽要往回看呢?為什麽你老要抱著回憶的僵屍,唯恐說出與你曾經在這個或那個公開場合說的話有點兒矛盾的話來呢?倘若你說了些自相矛盾的話,那又怎麽樣呢?

愚蠢地堅持隨眾隨俗是心胸狹小的幽靈的表現,是低級的政客,哲學家和神學家們崇拜的物件。偉大的人物根本就不會隨眾隨俗。他也許倒更關心自己落在牆上的影子。嘿!把好你的那張嘴!用包裝線把雙唇縫起來!否則,你若要做一個真正的人的話,今天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像放連珠炮一樣;明天你想說什麽,照樣斬釘截鐵地說什麽,哪怕跟你今天說的一切都是相互予盾的。哈哈!老婦人,你就嚷嚷去吧!你肯定會被人誤解的!誤解,恰恰是個傻瓜的字眼。被人誤解就那麽不好嗎?畢達哥拉斯被人誤解,蘇格拉底、耶穌、路德、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每一位純粹而又聰明、曾經生活過的人都曾被人誤解過。要做個偉人,就一定會被人誤解……

吃老鼠的熊貓讀後感

一隻圓滾滾、黑白相間的大熊貓系著黃色的餐巾,吐著紅紅的舌頭,盯著手中拎著的一隻小老鼠,口水都快要掉下來了,看到這樣的封面我笑死了,大熊貓喜歡吃老鼠嗎?它不是吃竹子嗎?為了想知道這個有趣問題的答案,我迫不急待的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一共有四章,介紹了各種動物的有趣事情。首先講了動物繁殖的有趣事情,然後是動物長大,接著介紹成長過程中吃的東西,最後講到動物死亡中的奇聞異事。裡面有很多我根本沒有聽說過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連想都不敢想的有趣故事,這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也糾正了很多以前錯誤的想法。

“龍是怎麼出生的?”我一直認為龍應該是從蛋出來的,跟蛇有點相似,龍看上去像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應該是卵生的,這只是我想的,但是我卻沒聽說過哪條龍生蛋了,因為實際上他們是“卵胎生”的。什麼是卵胎生呢?龍就是這麼繁殖後代的。首先龍產下一顆卵,但是不排出體外,在肚子裡把小龍孵化成功,再把龍寶寶生出去。明白了吧,這就是“卵胎生”。

“熊貓吃老鼠麼?”這是我一直疑惑的問題,答案就是以前的熊貓是吃老鼠的,它們是食肉動物,可是後來由於食物的欠缺,它們只能改吃素了。

小時候我看到畫裡的鴛鴦就問媽媽,鴛鴦都是一公一母嗎?媽媽說是的,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其實雌鴛鴦不如雄鴛鴦好看,人們認為不美麗的雌鴛鴦畫在畫中不美觀,於是就用兩隻雄鴛鴦來代替,而且一對鴛鴦有可能是兄弟哦。我把這個事實告訴了媽媽,也讓她對鴛鴦有了新的認識。

這是一本關於科學的好書,開頭的封皮是饞嘴熊貓想吃小老鼠,到書尾的小老鼠從熊貓手裡逃跑掉。中間的內容帶給我很多樂趣,有疑惑,有驚訝,我非常喜歡。

沒有必要順從。

另一個方面是要認識到你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做事的結果,每一個行為都是你目前的意識決定了的。除非你故意要把事情做壞,這種可能性很小。所以沒有必要為你過去的事情或行為感到自責。因為你無法超越你當時的意識,你只有提高你的意識之後,你才能指導你的行為,讓自己做得更好。

另外,與人交流多傾聽。人們都不喜歡滔滔不絕談論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因為別人不關心,你得更多的談論對方的事情,對方會對他自己的事情更感興趣,在傾聽過程中多發現別人的長處,然後多讚賞別人,那麼別人會感覺更好。和博學並且積極的人交流和接觸會讓自己收穫頗多,所以交友也需謹慎,拒絕負能量的人來腐蝕自己的生活。


自信的秘密讀後感(三)

《自信的秘密》由美國羅伯特·安東尼博士著,在書中透露了他在眾多研討會上傳授的秘訣,它們已成功地改變了數千人的命運。成功的商務人士、優秀的運動員以及顯赫的社會名流等,他們都深知“自信的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這一真諦!它如同一支強化劑,困惑迷茫的,不滿足於現狀的,希望改變的,卻還無從下手或者猶豫不決時,坐在電腦前,慢慢品讀,細細咀嚼,思考作者的建議。

在世界各個角落,人們都在尋覓、祈禱、張望和掙扎,力求實現自信和精神上的超越,獲得他們渴望的物質條件。他們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其他個人或團體可以幫助他們,包括他的家人、朋友、老闆、政府和宗教信仰。原因很簡單,而正因為簡單所以被大多數人遺忘。聖賢提醒他的信徒道:"不要東張西望,天堂就在你心裡。"人類天生具有選擇和實現夢想的能力,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許多人仍未明白這個道理。

按照精神磁性定律,在你需求或渴望的引力作用下,你會將你一直最想得到的東西吸引到你的身邊。在此我們必須回顧前面提到過的話:你並非自己所認為的那種人,但是,只要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如果你曾讀過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會發現他們通常都善假於物,擅於借助他人之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換句話說,他們善於通過別人的説明或説明別人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都不知道,幫助別人也有助於自己的成功。你可以在説明他人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

讚美(Praise)

人們是如此地喜歡那如音樂般悅耳的讚美之聲!許多人不惜一切只為聽到它。他們寧願失去金錢、賣命地工作、毫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只為那讚美之詞。就像吸毒的癮君子需要靜脈注射一樣,為了滿足毒癮不惜走上絕路。他們在"售賣"讚美的"毒販"間穿梭,對"被認可"的感覺逐漸上癮。上癮的程度越深,他們就會越多地把自己生活方向的決定權交給別人。

對讚美的追求意味著你必須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每當你犯了錯誤或你認為所做的事沒有達到別人的要求,你就會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你因為沒有做到你認為應該做的事而責怪自己或感到內疚。你不停地問自己:"我做得夠好嗎?"但總想做到足夠好的人,會強制性地形成一種"要比別人好"的需求。煩惱由此產生,並不斷疊加。在各方面不管你如何努力去超越別人,你仍感覺不夠,因為在你眼裡總會有一些你認為比自己優秀的人存在。他們的錢比你多,房子比你的大;他們比你更有聲望,身體素質比你要好……一切對比的結果都顯示出,這是一場你永遠都無法獲勝的遊戲。

讚美最有害的後果是它會讓你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認同感。你做了好的事情,讚美會說你很好;犯了錯誤或表現不好,讚美就會說你不好。只要你不符合讚美你的那些人的標準,你就覺得自己令他們失望了,自責之感油然而生。而結果是,那些讚美你的人將你置於一個受他們控制的位置。如果你瞭解他們的意圖,他們就會滿足你的需要,但當他們想從你身上得到的東西超出你願意或能夠給予的範圍時,他們就會停止讚美,任自責的情感去折磨你。他們知道,只要能使你感到自責,你就會赴湯蹈火只為重新獲得他們的認可。

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自信,你必須停止對讚美的追求。如果你想改掉這個壞習慣,就得丟棄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的念頭。不要以任何理由去仰視任何人,這樣你才能逃脫追求他人認可的怪圈,不再受到讚美的誘惑或責備的脅迫。

認可(Recognition)

讚美和認可這兩個詞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這裡我們所說的"認可",是對事實的評論。它既不是稱讚,也不是價值評判。()認可,顧名思義,即承認某個人以他目前的意識水準,已經達到他/她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水準。

讚美和認可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一種價值性評價。當你因為某人為你效勞而讚美他"很棒"時,你其實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滿足不了你的要求就"很遜"。舉個例子,孩子送給你一束花,你不應該說:"你是個好孩子,因為你送了花給我。"如果你這樣說,你就是在告訴他:如果他沒有送花給你,他就是個壞孩子。相反你應該說:"謝謝你送的花,我非常喜歡。"這樣,你就只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了認可,而沒對孩子本身做出任何價值評價。

成人和年輕人,尤其是孩子,他們更願意聽到認可之詞,而非那甜蜜的讚美之音。他們需要確認自己是否在周圍人的生活中佔據著特殊的一席之地。他們想要被當作一個真正的人來對待,因為真實的自己而被別人認可,而不是因為他符合別人的標準而被接受。當通過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同時,他們會感覺自己是作為一個人而被認可,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被評價。他們會認為,無論是否符合其他人的標準,自己都是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個體。

讚美和認可之間的區別可能很微妙,但對自信心的樹立來說兩者都非常重要。當人們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才能確認自己的價值時,如果他沒有聽到有關認可的隻字片語,他就會轉身投向讚美的懷抱,變成它的囚徒。

只要你真的想要樹立百分之百的自信,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你錯誤地認為依賴、操縱、順從、攀比和競爭是你幸福的源泉。除非讓自己從這樣的想法中解放出來,否則你創造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當你決定去做所有你力所能及之事時,你才能從精神和肉體上得到解放,才能得到你一直夢寐以求的自信。我們的問題是:到底是選擇束縛或自由?答案在你自己的手裡。

自助愛默生的讀後感

前些日子我讀了一位著名畫家的詩作。這是些獨特而且不落俗套的作品。在這種詩句中,不論其主題是什麽,心靈總能聽到某種告誡。詩句中所注入的感情比它們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更可貴。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對你心靈來說是真實的,對所有其它人也是真實的——這就是天才。披露蜇伏在你內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義;因為最內在的終將成為最外在的——我們最初的想法終將在上帝最後審判日的喇叭聲中得到回應。儘管心靈的聲音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熟悉的,但是我們認為,摩西、柏拉圖和彌爾頓最了不起的功績是他們蔑視書本和傳統,他們論及的不是人們想到的,而是他們自己的思想。人應當學會的是捕捉、觀察發自內心的閃光,而不是詩人和偉人們的聖光。但是,人們卻不加思索地拋棄自己的思想,就因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我們自己拋棄了的那些思想:它們帶著某種陌生的尊嚴回到我們這兒來。偉大的藝術作品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誨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執著的態度遵從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念頭,即使與其相應的看法正甚囂塵上。否則,明天某個人便將儼然以一位權威的口吻高談那些同我們曾經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樣的想法,而我們卻只好慚愧地從他人手中接受我們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在受教育過程中,總有一天會認識到:妒忌是無知,模仿是自殺。不論好歹,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屬於他的那一份,廣闊的世界裡雖然充滿了珍饈美味,但是只有從給予他去耕耘的那一片土地裡,通過辛勤勞動收穫的穀物才富有營養。富於他體內的力量,實質上是新生的力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能幹什麽,而且他也只有在嘗試之後才能知曉。一張面孔、一個人物、一樁事情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象,而其它的則不然。這並不是無緣無故的。這記憶中的塑像並非全無先驗的和諧。眼睛被置於某束光線將射到的地方,這樣它才可能感知到那束光線。大膽讓他直扡自己的全部信念吧。我們對自己總是遮遮掩掩,對我們每個人所代表的神聖意念感到羞愧。我們完全可以視這意念為與我們相稱、而又有益的意念,所以,應當忠實地宣揚它。不過,上帝是不會向懦夫揭示他的傑作的,只有神聖的人,才能展示神聖的事物。當一個人將身心傾注到工作中,並且竭盡了全力的時候,他就得到了解脫和歡樂。否則,他將為自己的言行忐忑不安,得到的是沒有解脫的解脫。在其問,他為自己的天賦所拋棄,沒有靈感與他為友,沒有發明,也沒有希望。

相信你自己吧:每顆心都隨著那弦跳動,接受上蒼為你找到的位置——同代人組成的社會和世網。偉大的人物總是像孩子似地將自己託付給時代的精神,披露他們所感知到的上帝正在他們內心引起騷動,正假他們之手在運作,並駕馭著他們整個身心。我們是人,必須在我們最高尚的心靈中接受同樣先驗的命運。我們不能畏縮在牆角裡,不能像懦夫一樣在革命關頭逃脫;我們必須是贖罪者和捐助者,是虔誠的有志者,是全能上帝所造之物,讓我們向著混沌亂世,向著黑暗衝鋒吧…

這些話語當我們獨處時可以聽到,可是當我們邁進這世界時,話音就減弱了、聽不到了。社會到處都是防患各社會成員成熟起來的陰謀。社會是一個股份公司。在這公司裡,成員們為了讓各個股東更好地保住自己的那份麵包,同意放棄吃麵包者的自由和文化。它最需要的美德是隨眾隨俗,它厭惡的是自力更生,它鍾愛的不是現實和創造者,而是名份和習俗。

任何名副其實的真正的人,都必須是不落俗套的人。任何採集聖地棕擱葉的人,都不應當拘泥于名義上的善,而應當發掘善之本身。除了我們心靈的真誠之外,其它的一切歸根結蒂都不是神聖的。解脫自己,皈依自我,也就必然得到世人的認可。記得,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有位頗受人尊重的師長。他習慣不厭其煩地向我灌輸宗教的古老教條。有一回,我禁不住回了他一句。聽到我說,如果我完全靠內心的指點來生活,那麽我拿那些神聖的傳統幹嘛呢;我的這位朋友提出說:“可是,內心的衝動可能是低下的,而不是高尚的。”我回答說:“在我看來,卻不是如此。不過,倘若我是魔鬼的孩子,那麽我就要照魔鬼的指點來生活。”除了天性的法則之外,在我看來,沒有任何法則是神聖的。好與壞,只不過是個名聲而已,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將它從這人身上移到那人身上。唯一正確的,是順從自身結構的事物;唯一錯誤的,是逆自身結構的事物。一個人面對反對意見,其舉措應當像除了他自己之外,其它的一切都是有名無實的過眼雲煙。使我慚愧的是,我們如此易於成為招牌、名份的俘虜,成為龐大的社團和毫無生氣的習俗的俘虜。任何一個正派、談吐優雅之士都比一位無懈可擊的人更能影響我、左右我。我應當正直坦誠、生氣勃勃,以各種方式直抒未加粉飾的真理……

我必須做的是一切與我有關的事,而不是別人想要我做的事。這條法則,在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是同樣艱巨困難的,它是偉大與低賤的整個區別。它將變得更加艱巨,如果你總是碰到一些自以為比你自己更懂得什麽是你的責任的人。按照世人的觀念在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你自己的觀念,離群索居也不難;但若置身在世人之間,卻能盡善盡美地怕然保持著個人獨立性,卻只有偉人才能辦得到。

抵制在你看來已是毫無生氣的習俗,是因為這些習俗耗盡你的精力。它消耗你的時光,隱翳你的性格。如果你上毫無生氣的教堂,為毫無生氣的聖經會捐款,投大黨的票擁護或反對政府,擺餐桌同粗俗的管家沒什麽兩樣——那麽在所有這些屏障下,我就很難準確看出你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當然,這樣做也將從你生活本身中耗去相應的精力。然而,如果你所做的是你所要做的事,那麽我就能看出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做你自己的事,你也就從中增強了自身。一個人必須要想到,隨眾隨俗無異於蒙住你的眼睛。假如我知道你屬於哪個教派,我就能預見到你會使用的論據。我曾經聽一位傳教士宣稱,他的講稿和主題都取材自他的教會的某一規定。難道我不是早就知道他根本不可能即興說一句話嗎?……算了,大部分人都用這樣或那樣的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使自己依附於某個社團觀點。保持這種一致性,迫使他們不僅僅在一些細節上弄虛作假,說一些假話,而是在所有的細節上都弄虛作假。他們所有的真理都不太真。他們的二並不是真正的二,他們的四也不是真正的四: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都使我們失望,而我們又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去糾正它。同時,自然卻俐落地在我們身上套上我們所效忠的政黨的囚犯號衣。我們都板著同樣的面孔,擺著同樣的架式,逐漸習得最有紳士風度而又愚蠢得像驢一樣的表達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種丟人的、並且也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印記的經歷。我指的是“傻乎乎的恭維”——我們渾身不自在地同一些人相處時,臉上便堆起這種假笑;我們就毫無興趣的話題搭腔時,臉上便堆起這種微笑。其面部肌肉不是自然地運作,而是為一種低下的、處心積慮的抽搐所牽引,肌肉在面龐週邊繃得緊緊的,給人一種最不愉快的感覺:一種受責備和警告的感覺。()這種感覺,任何勇敢的年輕人都絕不會願意體驗第二次。

世人用不快來鞭撻不落俗套的人……對於一位堅強的探諳世事的人來說,容忍有教養的紳士們的憤怒不是件難事。他們的憤怒是正派得體,謹慎穩重的。因為他們本身就非常容易招來責難,所以他們膽小怕事。但是,若引起他們那女性特有的憤怒,其憤慨便有所升級;倘若無知和貧窮的人們被唆使,倘若處於社會底層的非理性的野蠻力量被慫勇狂吼發難,那就需要養成寬宏大量和宗教的習慣,像神一樣把它當作無關緊要的瑣事。

另一個使我們不敢自信的恐懼是我們想要隨眾隨俗。這是我們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的敬畏之情,因為在別人眼裡能夠藉以評判我們行為軌跡的依據,除了我們的所作所為之外別無他物,而我們又不願意使他們失望。

但是,你為什麽要往回看呢?為什麽你老要抱著回憶的僵屍,唯恐說出與你曾經在這個或那個公開場合說的話有點兒矛盾的話來呢?倘若你說了些自相矛盾的話,那又怎麽樣呢?

愚蠢地堅持隨眾隨俗是心胸狹小的幽靈的表現,是低級的政客,哲學家和神學家們崇拜的物件。偉大的人物根本就不會隨眾隨俗。他也許倒更關心自己落在牆上的影子。嘿!把好你的那張嘴!用包裝線把雙唇縫起來!否則,你若要做一個真正的人的話,今天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像放連珠炮一樣;明天你想說什麽,照樣斬釘截鐵地說什麽,哪怕跟你今天說的一切都是相互予盾的。哈哈!老婦人,你就嚷嚷去吧!你肯定會被人誤解的!誤解,恰恰是個傻瓜的字眼。被人誤解就那麽不好嗎?畢達哥拉斯被人誤解,蘇格拉底、耶穌、路德、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每一位純粹而又聰明、曾經生活過的人都曾被人誤解過。要做個偉人,就一定會被人誤解……

吃老鼠的熊貓讀後感

一隻圓滾滾、黑白相間的大熊貓系著黃色的餐巾,吐著紅紅的舌頭,盯著手中拎著的一隻小老鼠,口水都快要掉下來了,看到這樣的封面我笑死了,大熊貓喜歡吃老鼠嗎?它不是吃竹子嗎?為了想知道這個有趣問題的答案,我迫不急待的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一共有四章,介紹了各種動物的有趣事情。首先講了動物繁殖的有趣事情,然後是動物長大,接著介紹成長過程中吃的東西,最後講到動物死亡中的奇聞異事。裡面有很多我根本沒有聽說過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連想都不敢想的有趣故事,這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也糾正了很多以前錯誤的想法。

“龍是怎麼出生的?”我一直認為龍應該是從蛋出來的,跟蛇有點相似,龍看上去像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應該是卵生的,這只是我想的,但是我卻沒聽說過哪條龍生蛋了,因為實際上他們是“卵胎生”的。什麼是卵胎生呢?龍就是這麼繁殖後代的。首先龍產下一顆卵,但是不排出體外,在肚子裡把小龍孵化成功,再把龍寶寶生出去。明白了吧,這就是“卵胎生”。

“熊貓吃老鼠麼?”這是我一直疑惑的問題,答案就是以前的熊貓是吃老鼠的,它們是食肉動物,可是後來由於食物的欠缺,它們只能改吃素了。

小時候我看到畫裡的鴛鴦就問媽媽,鴛鴦都是一公一母嗎?媽媽說是的,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其實雌鴛鴦不如雄鴛鴦好看,人們認為不美麗的雌鴛鴦畫在畫中不美觀,於是就用兩隻雄鴛鴦來代替,而且一對鴛鴦有可能是兄弟哦。我把這個事實告訴了媽媽,也讓她對鴛鴦有了新的認識。

這是一本關於科學的好書,開頭的封皮是饞嘴熊貓想吃小老鼠,到書尾的小老鼠從熊貓手裡逃跑掉。中間的內容帶給我很多樂趣,有疑惑,有驚訝,我非常喜歡。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