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第五空間讀後感

第五空間讀後感(一)

看了《第五空間》,我頗有感慨,在此抒發一下。

總體上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視劇,它表現了我們新一代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熱血報國,青春無悔的決心!記得裡面有一段鄭北的話語首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前,有一頭騾子去參加千里馬的選拔賽,它不怕苦也不怕累,可是跑著跑著呢,發現自己的 速度比其他的馬都慢,於是它就開始懷疑自己,它認為自己註定成為不了千里馬,也贏不了比賽,於是,它痛苦、掙扎、無所適從,這時候來了一隻鷹趴在它耳邊,這讓騾子率先沖過了終點,

贏得了這場比賽。那只鷹說了句‘騾子,你不能用馬的辦法和馬比賽。’倔強的騾子不但可以做馬的事情,也可以做馬做不到的事情。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有的時候,我們常常抱怨,看人家聰明啊!你能跟人家比嗎?但是,如果我們用這種騾子學習法,付出他們2倍、3倍甚至10倍的努力,難道我們還不會超過他們嗎?

齊欣說過:“眉毛上的汗水,眉毛下的淚水,你只能選一個!”今天,我跟朋友聊天,朋友也安慰我說,你委屈的時候,不如去跑跑步,將淚水化為汗水!是啊,在困難面前,眼淚表示我們退縮了,那是無能的表現,倒不如奮力一搏,不論結果如此,哪怕到最後肝腦塗地,配得上性命又算得了什麼?最起碼我們堂堂正正地面對了,

最起碼我們追求了,我們敢挺直了腰板,說:“我無悔!”今天早上升國旗,費老師說:“我的青春,我做主!”是啊,是汗水?是淚水?是堅持?是放棄?這些都由我們自己做主,只要自己能夠為之拼搏,為之奮鬥,掌握住命運的根蒂,操之不亂,有條不紊,則超脫於此場中矣!

在五個人物中,我最欽佩的是沃威,他在救援工作中傷了腿,部隊要安排他轉業,醫生也說道他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但是沃威並沒放棄,他接受了挑戰,忍住疼痛,他站起來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他拖著受傷的腿做俯臥撐、跳繩、越野跑,儘管每次都疼得淚汗交雜,但是他從沒有放棄,堅持了下來,那該是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啊!1個月的時間,他得到了恢復,1個月的時間,他拖著癱瘓的腿,

實現了一個連優秀飛行員也無法的奇跡!看到沃威,我總是想到自己……

關懷!他在極度困倦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但是,面對餘震,他並沒有因為任務完成而撤退,他做出了大膽的決定,為了挽救傘兵的生命,為了縱深災區情報的送出,他用身體擋住了滾落的岩石,最終,傘兵獲救了,情報送出了,但是關懷卻永遠的離去了!執行任務之前,他剛剛和父親團聚,分別前還說任務回來請父親吃火鍋!哪知這一別卻成了永別!關懷,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的行為,無悔的詮釋著,在當代,共產黨解放軍仍然是社會的中堅,人民的兒女,是民族的脊樑,是共和國的衛士!“我以我血薦軒轅”關懷履行了他臨終前的那句宣言,他是帶著笑容離去的。

不錯,無論是70後,80後甚至是90後,這樣的英雄從來不缺,又何止千萬!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哪種情況,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總會無悔地挺起胸膛,頂起中華的脊樑!熱血報國,青春無悔!熱血報國,青春無悔!


第五空間讀後感(二)

從我們脫離母體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就註定了要在人際交往中,要在群體中走下往。就像第五空間裡實驗班常說的一句話:實驗班,我們是一個拳頭,我們是最親密的戰友!這不免讓我想到了治理學中的一句話:個人的潛力在被群體開釋出來之前,始終僅僅是一種潛力罷了,人只有通過群體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本性,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從最初進進陸航的五個指頭,

再到彼此能夠更感覺到對方疼痛,到最後五根指頭不打架而握成一個拳頭,他們的生活詮釋著我們的人生路程,他們的一切同樣見證著我們的一切!

二-奮鬥

實驗班教官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你是騾子,就不能用馬的方法和馬進行比賽!現實當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在以馬的方式和馬進行比賽呢???再抬高別人,貶低自己的時候,我們又是否真真正正的審閱了自己,認清了自己呢???我可以肯定的說我沒有!哲學上曾經討論過(我思故我在)和(我在故我思)的區別,當然我在此並不是要解釋他們的差別,而是我以為他們都說明——認清自己!!!以後的路還長,怎樣走下往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而在於自己怎樣往下走……

三-責任

步進社會,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承擔了自己或別人對於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實驗班畢業時,班長沃威出乎意料的被派遣回原來的裝甲大隊,究其原因只有一個:他沒有盡到作為一名軍人一名班應盡的責任,他忽視了戰友們寶貴的生命而炫耀了自己!我們,現在的我們,父母雙肩上的責任是該我們分擔的時候了……說句虛話,就連社會的額責任也應該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分擔……

總而言之,看完第五空間,感慨頗多,無奈文采有限,許很多多的事情寫出來全然沒有了自己所想的味道所以就此停筆!不過還是要把這部電視劇推薦給我所有的朋友們,希看你們看完之後也能占到一點自己所想要的東西,看了而得不到的,就權當是打發時間了吧……

最後還是那句話:眉毛下的淚水,眉毛上的汗水,我們只能選擇一樣!!!


第五空間讀後感(三)

看完《第五空間》之後,()我仿佛又找到了小學時看《地道戰》的那種感覺,沉寂的心突然有了一點悸動,裡面的有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中的姜竇不僅擁有過人的天賦和高度邏輯性的思維能力,而且具有極為強大的心臟。雖然他性格倔強,特立獨行,十分自我孤傲,但是他的抗壓能力卻是我們大家所不具備的。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被別人誤解了,並不可怕,如果想讓大家尊重自己,就必須狠下功夫,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時間會澄清一切的,你需要的是堅持,即使別人阻斷了你的出路,你也要自己尋找一條路走下去,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一)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但若有一隻蟬跟夥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拿到書時,映入我眼中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句。

《第八日的蟬》故事非常簡單,主角希和子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她和小孩薰的母女人生。作者角田光代以憂傷細膩的筆觸從一個犯罪者的視角描繪出了她偉大的母愛,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可是她卻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甘願走上逃亡之路換來與薰短暫的陪伴。看完此書,我覺得角田光代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能讓讀者對犯罪者希和子沒有任何的埋怨與指責,而被她的母愛所深深地震撼。借著”母愛“的強力,融化了讀者的心。

其實蟬的生長週期通常在13到17年,不過大多數時間都在地下穴居蟄伏,能在陽光下、綠蔭中鳴唱的天數非常短暫。10多年的黑暗與七天的光明,形成了極具衝擊力的對比,不禁讓我想到書中主角希和子帶著偷來的小孩薰的5年逃亡生活中,痛苦和內疚整天充斥著她的內心,但是唯一堅持著她繼續逃亡的便是與薰一起那些短暫而幸福的日子,而薰那天真無邪的笑臉就正是支撐她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然而希和子的母愛,註定是悲傷且慘烈的,她註定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希和子在最終被捕時,她和薰隔著遠遠的斑馬線淚眼相望,說的卻是:”這孩子還沒吃早飯啊!“這一幕成為了書中的經典場景,看到這裡誰能不觸動?誰會忍心讓她們”母女“分離?可是一切的真相被揭開後,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此時作者角田光代筆鋒一轉,將主人公轉換成了薰。薰終於回到了親生父母的身邊,但是她卻並不幸福。她與父母之間終是有一種隔閡,因此薰開始恨希和子,覺得是她毀掉了她的人生。書中的薰才是這一段感情糾葛的最大犧牲品,儘管希和子給予了她自己所謂的母愛,可是終究毀掉了薰和她原本應該幸福的人生。小說最後的結局是薰和服刑期滿後的希和子偶然相遇了,但是她們卻沒有相認,明明已經都互相認出了對方,但是薰卻緩緩轉過了頭離開,再也沒看希和子一眼。結局中的薰學會了原諒與寬宥,學會了釋懷和接受。而希和子也從被捕時的僅僅存有對薰的父母的感謝撫養之意到最後能真正的懺悔和認罪。

希和子正是小說中那第八日獨活下來的蟬,她看到了第八日的獨特風景,但是她也付出了她的一切,作繭自縛,也多少有了一些詩意的哀愁。即使被拋棄,即使變成空殼什麼都沒有,也還是可以有值得擁有和生存下去的勇氣。

愛從來都沒有對錯。不管前方怎樣,我們還是要一路走下去。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二)

昨晚,本只是想吃飯時候不那麼孤單,拿起這本書”送飯“。竟一直斷斷續續看到準備睡覺,越看越入迷,一直看到昨晚1點50分,實在太困,還有三十幾頁……惦記著,第二天竟也可以起得來,上班的時候把它看完,無比珍愛,用透明膠把把它包好。第八日的蟬……有點自己的理解,所以,可以記下。

這部小說,剛開始就發現”第0章“,很特別的編排。第0章是用第三者的口吻交代,第1章以希和子”我“的立場講述被抓前與熏兩人相依為命卻幸福的逃亡生活,在第1章尾用熏和希和子最後一別轉換到第二章從熏的視角去看”那件事件“以及那以後她們還有周邊人的生活因此的變化,也就是第八日的蟬——”活到第八天的蟬,可以看見別的蟬無法看見的東西。雖然它也許並不想看。但是,我想,那應該不全是糟得必須緊閉雙眼的東西吧。“

傳說蟬是在土裡活了7年,然後出來活7天就死去。活到第八天的蟬,可以說是倖存,也可以說是悲劇。這部小說,不由讓我想到汶川大地震後那些活下來的人,那些親歷悲劇存活下來的人。其實,他們活著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吧?他們的痛苦跟第八日的蟬差不多吧?他們比死去的人承擔更多的痛苦,為什麼還有人跟他們道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歷盡滄桑的人,身體是完整的,心已經是千瘡百孔。

看似大結局,看似塵埃落定,其實才是真正的開始。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只是結束了愛情,真正開始婚姻。結束一種幸福,開始另一種幸福,這是最不難接受,最好過的日子。如果說結束一種幸福,開始不幸呢?如果結束不幸,開始幸福,這算苦盡甘來吧!如果結束一種不幸,開始另一種不幸……那……

人總是傾向結束現在所擁有的,以為結束現有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總是感到不滿足,總是缺乏安心,對現狀的肯定。希和子卻是祈禱今日和明日能夠和熏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不管是住住遷移戶的破屋裡還是打工飯店的爬滿毛毛蟲公廁的宿舍,她總是盡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熏創造乾淨舒服的環境。熏有個對她充滿疼愛,在被捕時還大喊”那個,這孩子,還沒吃早餐!“的那女人,有個心想保護她卻常常讓她受傷害的血緣母親。選擇了用恨去保護自己,最後囚禁了自己。

這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作者通過第八日的蟬來寄語那些遭受悲劇後如何獲得真正的重生,而不是簡單的存活下來。對這類人的關注以及對這類受害群體的鼓勵。誰都有過錯,誰又都是無辜的,但誰都要在第七日後,在第八日努力、不放棄地去生活,選擇走出去,選擇重生。

結局才是真正的開始,在咽氣的前一刻,我們都應該去努力生活,未知的明天應該不全是糟得必須緊閉雙眼的東西。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三)

上半部:希和子與有婦之夫秋山相戀,懷孕後卻遭秋山哄騙墮胎。但希和子發現秋山之妻產下一女嬰。她本想潛入秋山家中看一眼女嬰,讓自己就此死心。沒想到看到可愛的嬰兒便情不自禁地抱走,將孩子取名為熏,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 希和子在逃亡中,心中的母性越來越強烈,她只想永遠保護熏,永遠陪在薰的身邊。便開始捏造謊言,扭曲現實,來躲避員警搜捕,旁人異樣的眼光。但最後還是被員警抓住,與熏分開。

希和子在逃亡過程中,為躲避員警搜捕,以自己的全部存款為代價,躲到了一個名為的angle home民間組織。angle home與世隔絕,是希和子最好的庇護場所。它接收失去過孩子的女人,和公婆不睦的女人,丈夫出軌的女人,被奪走監護權的女人,離家出走的女人。

日本女性在家中地位極低,傳統的日本女性不能工作,只能安分守己的當家庭主婦。現實太殘酷,意志太軟弱。但一些受過打擊,屈辱的女性,都會躲到angle home裡去。這些女人聚集在一起,尋求慰藉,尋求保護,相互偎依。

但三年後,宗教團體遭員警搜查,希和子倉皇逃至一邊小豆島,說自己名叫宮田京子。住到自己在angle home中認識的朋友的母親,昌江婆婆家中。那裡,希和子和熏終於過上了她夢想中的母女生活,但好景不長,一年後,一張照片暴露了她們的行蹤。希和子被捕,判刑二十年。

希和子無疑是可悲的,雖然她觸犯了法律,但人們都不自覺的同情她。使我在犯罪者該繩之以法的理智下,無法痛恨希和子,希望母女倆能永遠在一起。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但若有一隻蟬跟夥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

活到第八日的蟬,一定還要努力活下去才好。

下半部:薰的本名為惠理菜,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的她過得並不幸福,父親只會獨自喝酒、逃避現實,母親不停外出、情緒不安。家裡永遠雜亂無章。童年的惠理菜離家出走未果後,開始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犯下了罪,她幼小的心靈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家庭不能成為別的小朋友那樣的普通的家庭,於是選擇了恨希和子,也恨自己的父母。長大後的惠理菜迫不及待逃離那個冷冰冰的家庭,卻走上和希和子同樣的道路,愛上有婦之夫,並懷了孕。

但惠理菜並沒有墮胎。恰逢此時惠理菜小時候在angle home中的朋友千草找來。她也幫助惠理菜,細心照料她。懷孕的惠理菜越來越懷念小時候的時光。她雖然記不得希和子的模樣,但總模糊記得希和子再被抓走時說了句話,卻又想不起來。後來終於記起,希和子在被抓走時說的是”那孩子還沒有吃早餐呢!“

面對員警,希和子不再躲避,但她心裡滿滿的裝的都是熏。這便是母性的力量所在。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母愛。作者角田光代給我們呈現了各種不同的母親,及不同方式的母愛。母親愛子女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希和子會選擇抱走熏,撫養熏,想一輩子和熏在一起,也是因為母愛。儘管她給予愛的方式荒唐而極端,但她確是愛熏的。

惠理菜放棄墮胎,就只是聽見醫生說了句孩子將會出生在一個綠意盎然的季節。因為是母親,因為母性,所以改變。

文章末尾,惠理菜選擇到小豆島生活,生下孩子。恰逢希和子刑滿二十年,也回到小豆島。但她們在碼頭錯過。

儘管閱讀過程仿佛有種難以盡言、無奈的悲涼籠罩著,但卻在最後灑落些許的陽光,()透過不同的視角映照著惠理菜離開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第八日的蟬,即使孤獨地活了下來,依然能選擇看見另一番風景。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一)

這篇文章是臺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當我讀完之後,自我感覺就好象回到了童年。在滔滔的松花江畔,二十幾戶人家,過著清貧的生活。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小賣店,沒有遊樂園,可我們照樣過的有滋有味。

春天,父母用筐將我們背到鬆軟的沙灘上玩耍,他們在沙灘上種地瓜,種花生。夏天領我們到江中抓剌蛄。秋天我們上山摘山梨,葡萄,元棗子。冬天我們小夥伴就在明晃晃的冰上打冰尕。

童年時那多彩的一頁如同一幅幅畫面展現在眼前。童年的許多第一次都浮現在眼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媽媽叫我在院子裡看小雞,因為晾了一院子玉米。看到小朋友們玩的熱火朝天,我的心急的象貓抓似的難受。這時,偏偏家中的那只小蘆花雞幾次三翻的啄玉米來添亂。一氣之下,我拿起掃院子的大掃帚,用盡全身的力氣撲了過去,可想而知,這只可憐的小蘆花雞就一命嗚呼了。可知它可是媽媽最喜歡的一隻雞。恐怖之餘,我把小雞藏在了菜園中的豆地裡。傍晚媽媽回家時發現少了那只小蘆花,還以為叫黃鼠狼給吃了,也沒細問。直到後來我外出求學了,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才向媽媽到出了真相,樂得我們母子跟什麼似的。

這篇課文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文末的那句話: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願你珍重第一次。的確如作者所說的。人的一生,經歷的越多,越豐富,生命也就越有風采。相反,一個經歷空白的人,他的人生可以說是蒼白的,無味的。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二)

第一次如初陽,渲染第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滋養那含苞欲放的花朵。

讀完《第一次真好》,使我回味無窮。作者第一次見到柚子樹,第一次看見剛孵出的小鳥,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都是那麼期待與好奇。“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不一定會成功,但還是新鮮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是的,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最讓人揮之不去的,便是那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第一次。對於第一次,我們充滿好奇;對於第一次,我們勇敢地邁出期待的一步。而無論是否順利,是否完美,都已經深深鐫刻在記憶的詩篇中。

路很長,我們摸索著、跌倒著、彷徨著、浮躁著。不知道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樣的心情下,第一次就會和我們不期而遇,又或者與我們擦肩而過。

我們有時無法控制第一次,無法預知第一次,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們只能踏實地走好腳下這步。說不定,今天用心去做的,就是為明天的第一次而準備的。我們不用擔心天有多高,踮起腳尖,就離天空更近些。

我也有記憶深刻的第一次。

四歲那年,我第一次站上了“金城劇院”的大舞臺當主持人。老師拉著我走上台,一束好亮好亮的光照在了我身上,我小小的心,第一次劇烈地顫抖了一下,所有的自信如煙般散盡了……

我呆呆地站著,不知所措。話語全被堵在嗓子裡,一個字也蹦不出來。雙腳不自覺地挪到了老師雪白的裙擺後面。突然台下一陣哄笑,我鼻頭一酸,淚水奪眶而出。老師把我往前拉,而我卻拽著老師雪白的裙擺,死活不上前去。沒辦法老師只好領我下臺。此時的世界變成了馬賽克,片片碎落……

我在舞臺上的第一次,也許是失敗的,但卻銘刻在我的心中。今天,我已能從容面對。

感謝第一次,讓我們感悟;感謝第一次,讓我們進步;感謝第一次,讓我們成長……

正如文章中所說的,“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願我們珍重生命中每一個可愛的第一次。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三)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每次讀到這句話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已曾經所經歷過的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那種感覺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全部都在肚子裡翻湧著,久久揮之不去……

第一次讀這篇《第一次真好》時,總感到十分的親切,貼近,作者周素珊描寫了她第一次看見碩果累累的柚子樹,第一次看見十姊妹生出的雛鳥,體會到了生命中有數不勝數個的第一次,並且每一次都是那麼的美好,“真好”,好在“第一次”能帶給我們大家新鮮,刺激以及生活的新閱歷。“第一次”可能並不愉快,但絕對會帶給你新的體驗,讓你又有所收穫。我就有過這樣一次不愉快的第一次。

還在上小學的六年級時,爸爸突然提起要教我騎摩托車。本來我只以為是爸爸在開玩笑罷了,便草草地答應了下來,沒想到卻給我帶來一次大麻煩……有一天我和爸爸,妹妹剛游完泳,乘著摩托車往家的方向開去。微風拂過我的臉,十分的舒適,讓我的心情一下提到了38度。爸爸在前面開著摩托車大聲問我到:“這條街的人很少,不如就在這裡教你騎摩托車吧?”雖然只是詢問,但我很瞭解爸爸的個性——從來是說一不二。我的心情從38度直線下降到了零下100度!只好硬著頭皮硬扛下去了!於是,爸爸把駕駛位讓給了我,我緊張地坐了上去,不知道該幹什麼。爸爸好像很瞭解我的心情,於是耐心地給我介紹了摩托車的各個部位的名稱和該如何駕駛,我認認真真地聽著,生怕漏掉了一句……經過爸爸的詳細講解,我總算是九竅通了八竅——只有“一竅不通”啦!?輪到該我實幹的時候了,我用力地踩了一下油門,摩托車發出了隆隆隆的聲音,好嚇人啊!我握住離合的車緊張得一抖,摩托車就像斷了僵繩的野馬一般,呼地一聲跳了起來!“咚”的一聲,我不知道是我的心跳出了噪子眼,還是爸爸和妹妹被甩下車的聲音……我手一松,就被重重地甩下了車。我的頭一陣疼痛,立刻就暈了過去……等我再醒來時,已經躺在我的床上了,我抬起身,想看看傷勢如何,卻感到一陣劇痛,我望瞭望我的一雙腿,媽呀!兩隻膝蓋骨上全是血跡,我又癱倒在床上了……雖然我受了傷,可沒過一個多星期,爸爸便又叫我去學騎車了(真殘忍啊!)只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後來,在我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不要笑,比起孫悟空西天取經,我要坎坷到哪兒去了……),我終於學會了騎摩托車了。心裡有一種感動的感覺,喜滋滋的。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願你珍重第一次。”正如作者所說的一樣,讓自已多一此第一次吧!

就權當是打發時間了吧……

最後還是那句話:眉毛下的淚水,眉毛上的汗水,我們只能選擇一樣!!!


第五空間讀後感(三)

看完《第五空間》之後,()我仿佛又找到了小學時看《地道戰》的那種感覺,沉寂的心突然有了一點悸動,裡面的有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中的姜竇不僅擁有過人的天賦和高度邏輯性的思維能力,而且具有極為強大的心臟。雖然他性格倔強,特立獨行,十分自我孤傲,但是他的抗壓能力卻是我們大家所不具備的。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被別人誤解了,並不可怕,如果想讓大家尊重自己,就必須狠下功夫,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時間會澄清一切的,你需要的是堅持,即使別人阻斷了你的出路,你也要自己尋找一條路走下去,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一)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但若有一隻蟬跟夥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拿到書時,映入我眼中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句。

《第八日的蟬》故事非常簡單,主角希和子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她和小孩薰的母女人生。作者角田光代以憂傷細膩的筆觸從一個犯罪者的視角描繪出了她偉大的母愛,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可是她卻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甘願走上逃亡之路換來與薰短暫的陪伴。看完此書,我覺得角田光代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能讓讀者對犯罪者希和子沒有任何的埋怨與指責,而被她的母愛所深深地震撼。借著”母愛“的強力,融化了讀者的心。

其實蟬的生長週期通常在13到17年,不過大多數時間都在地下穴居蟄伏,能在陽光下、綠蔭中鳴唱的天數非常短暫。10多年的黑暗與七天的光明,形成了極具衝擊力的對比,不禁讓我想到書中主角希和子帶著偷來的小孩薰的5年逃亡生活中,痛苦和內疚整天充斥著她的內心,但是唯一堅持著她繼續逃亡的便是與薰一起那些短暫而幸福的日子,而薰那天真無邪的笑臉就正是支撐她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然而希和子的母愛,註定是悲傷且慘烈的,她註定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希和子在最終被捕時,她和薰隔著遠遠的斑馬線淚眼相望,說的卻是:”這孩子還沒吃早飯啊!“這一幕成為了書中的經典場景,看到這裡誰能不觸動?誰會忍心讓她們”母女“分離?可是一切的真相被揭開後,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此時作者角田光代筆鋒一轉,將主人公轉換成了薰。薰終於回到了親生父母的身邊,但是她卻並不幸福。她與父母之間終是有一種隔閡,因此薰開始恨希和子,覺得是她毀掉了她的人生。書中的薰才是這一段感情糾葛的最大犧牲品,儘管希和子給予了她自己所謂的母愛,可是終究毀掉了薰和她原本應該幸福的人生。小說最後的結局是薰和服刑期滿後的希和子偶然相遇了,但是她們卻沒有相認,明明已經都互相認出了對方,但是薰卻緩緩轉過了頭離開,再也沒看希和子一眼。結局中的薰學會了原諒與寬宥,學會了釋懷和接受。而希和子也從被捕時的僅僅存有對薰的父母的感謝撫養之意到最後能真正的懺悔和認罪。

希和子正是小說中那第八日獨活下來的蟬,她看到了第八日的獨特風景,但是她也付出了她的一切,作繭自縛,也多少有了一些詩意的哀愁。即使被拋棄,即使變成空殼什麼都沒有,也還是可以有值得擁有和生存下去的勇氣。

愛從來都沒有對錯。不管前方怎樣,我們還是要一路走下去。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二)

昨晚,本只是想吃飯時候不那麼孤單,拿起這本書”送飯“。竟一直斷斷續續看到準備睡覺,越看越入迷,一直看到昨晚1點50分,實在太困,還有三十幾頁……惦記著,第二天竟也可以起得來,上班的時候把它看完,無比珍愛,用透明膠把把它包好。第八日的蟬……有點自己的理解,所以,可以記下。

這部小說,剛開始就發現”第0章“,很特別的編排。第0章是用第三者的口吻交代,第1章以希和子”我“的立場講述被抓前與熏兩人相依為命卻幸福的逃亡生活,在第1章尾用熏和希和子最後一別轉換到第二章從熏的視角去看”那件事件“以及那以後她們還有周邊人的生活因此的變化,也就是第八日的蟬——”活到第八天的蟬,可以看見別的蟬無法看見的東西。雖然它也許並不想看。但是,我想,那應該不全是糟得必須緊閉雙眼的東西吧。“

傳說蟬是在土裡活了7年,然後出來活7天就死去。活到第八天的蟬,可以說是倖存,也可以說是悲劇。這部小說,不由讓我想到汶川大地震後那些活下來的人,那些親歷悲劇存活下來的人。其實,他們活著比死去的人更痛苦吧?他們的痛苦跟第八日的蟬差不多吧?他們比死去的人承擔更多的痛苦,為什麼還有人跟他們道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歷盡滄桑的人,身體是完整的,心已經是千瘡百孔。

看似大結局,看似塵埃落定,其實才是真正的開始。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只是結束了愛情,真正開始婚姻。結束一種幸福,開始另一種幸福,這是最不難接受,最好過的日子。如果說結束一種幸福,開始不幸呢?如果結束不幸,開始幸福,這算苦盡甘來吧!如果結束一種不幸,開始另一種不幸……那……

人總是傾向結束現在所擁有的,以為結束現有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總是感到不滿足,總是缺乏安心,對現狀的肯定。希和子卻是祈禱今日和明日能夠和熏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不管是住住遷移戶的破屋裡還是打工飯店的爬滿毛毛蟲公廁的宿舍,她總是盡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熏創造乾淨舒服的環境。熏有個對她充滿疼愛,在被捕時還大喊”那個,這孩子,還沒吃早餐!“的那女人,有個心想保護她卻常常讓她受傷害的血緣母親。選擇了用恨去保護自己,最後囚禁了自己。

這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作者通過第八日的蟬來寄語那些遭受悲劇後如何獲得真正的重生,而不是簡單的存活下來。對這類人的關注以及對這類受害群體的鼓勵。誰都有過錯,誰又都是無辜的,但誰都要在第七日後,在第八日努力、不放棄地去生活,選擇走出去,選擇重生。

結局才是真正的開始,在咽氣的前一刻,我們都應該去努力生活,未知的明天應該不全是糟得必須緊閉雙眼的東西。


第八日的蟬讀後感(三)

上半部:希和子與有婦之夫秋山相戀,懷孕後卻遭秋山哄騙墮胎。但希和子發現秋山之妻產下一女嬰。她本想潛入秋山家中看一眼女嬰,讓自己就此死心。沒想到看到可愛的嬰兒便情不自禁地抱走,將孩子取名為熏,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 希和子在逃亡中,心中的母性越來越強烈,她只想永遠保護熏,永遠陪在薰的身邊。便開始捏造謊言,扭曲現實,來躲避員警搜捕,旁人異樣的眼光。但最後還是被員警抓住,與熏分開。

希和子在逃亡過程中,為躲避員警搜捕,以自己的全部存款為代價,躲到了一個名為的angle home民間組織。angle home與世隔絕,是希和子最好的庇護場所。它接收失去過孩子的女人,和公婆不睦的女人,丈夫出軌的女人,被奪走監護權的女人,離家出走的女人。

日本女性在家中地位極低,傳統的日本女性不能工作,只能安分守己的當家庭主婦。現實太殘酷,意志太軟弱。但一些受過打擊,屈辱的女性,都會躲到angle home裡去。這些女人聚集在一起,尋求慰藉,尋求保護,相互偎依。

但三年後,宗教團體遭員警搜查,希和子倉皇逃至一邊小豆島,說自己名叫宮田京子。住到自己在angle home中認識的朋友的母親,昌江婆婆家中。那裡,希和子和熏終於過上了她夢想中的母女生活,但好景不長,一年後,一張照片暴露了她們的行蹤。希和子被捕,判刑二十年。

希和子無疑是可悲的,雖然她觸犯了法律,但人們都不自覺的同情她。使我在犯罪者該繩之以法的理智下,無法痛恨希和子,希望母女倆能永遠在一起。

蟬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後卻只能活七天。但若有一隻蟬跟夥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

活到第八日的蟬,一定還要努力活下去才好。

下半部:薰的本名為惠理菜,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的她過得並不幸福,父親只會獨自喝酒、逃避現實,母親不停外出、情緒不安。家裡永遠雜亂無章。童年的惠理菜離家出走未果後,開始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犯下了罪,她幼小的心靈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家庭不能成為別的小朋友那樣的普通的家庭,於是選擇了恨希和子,也恨自己的父母。長大後的惠理菜迫不及待逃離那個冷冰冰的家庭,卻走上和希和子同樣的道路,愛上有婦之夫,並懷了孕。

但惠理菜並沒有墮胎。恰逢此時惠理菜小時候在angle home中的朋友千草找來。她也幫助惠理菜,細心照料她。懷孕的惠理菜越來越懷念小時候的時光。她雖然記不得希和子的模樣,但總模糊記得希和子再被抓走時說了句話,卻又想不起來。後來終於記起,希和子在被抓走時說的是”那孩子還沒有吃早餐呢!“

面對員警,希和子不再躲避,但她心裡滿滿的裝的都是熏。這便是母性的力量所在。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母愛。作者角田光代給我們呈現了各種不同的母親,及不同方式的母愛。母親愛子女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希和子會選擇抱走熏,撫養熏,想一輩子和熏在一起,也是因為母愛。儘管她給予愛的方式荒唐而極端,但她確是愛熏的。

惠理菜放棄墮胎,就只是聽見醫生說了句孩子將會出生在一個綠意盎然的季節。因為是母親,因為母性,所以改變。

文章末尾,惠理菜選擇到小豆島生活,生下孩子。恰逢希和子刑滿二十年,也回到小豆島。但她們在碼頭錯過。

儘管閱讀過程仿佛有種難以盡言、無奈的悲涼籠罩著,但卻在最後灑落些許的陽光,()透過不同的視角映照著惠理菜離開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第八日的蟬,即使孤獨地活了下來,依然能選擇看見另一番風景。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一)

這篇文章是臺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當我讀完之後,自我感覺就好象回到了童年。在滔滔的松花江畔,二十幾戶人家,過著清貧的生活。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小賣店,沒有遊樂園,可我們照樣過的有滋有味。

春天,父母用筐將我們背到鬆軟的沙灘上玩耍,他們在沙灘上種地瓜,種花生。夏天領我們到江中抓剌蛄。秋天我們上山摘山梨,葡萄,元棗子。冬天我們小夥伴就在明晃晃的冰上打冰尕。

童年時那多彩的一頁如同一幅幅畫面展現在眼前。童年的許多第一次都浮現在眼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媽媽叫我在院子裡看小雞,因為晾了一院子玉米。看到小朋友們玩的熱火朝天,我的心急的象貓抓似的難受。這時,偏偏家中的那只小蘆花雞幾次三翻的啄玉米來添亂。一氣之下,我拿起掃院子的大掃帚,用盡全身的力氣撲了過去,可想而知,這只可憐的小蘆花雞就一命嗚呼了。可知它可是媽媽最喜歡的一隻雞。恐怖之餘,我把小雞藏在了菜園中的豆地裡。傍晚媽媽回家時發現少了那只小蘆花,還以為叫黃鼠狼給吃了,也沒細問。直到後來我外出求學了,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才向媽媽到出了真相,樂得我們母子跟什麼似的。

這篇課文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文末的那句話: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願你珍重第一次。的確如作者所說的。人的一生,經歷的越多,越豐富,生命也就越有風采。相反,一個經歷空白的人,他的人生可以說是蒼白的,無味的。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二)

第一次如初陽,渲染第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滋養那含苞欲放的花朵。

讀完《第一次真好》,使我回味無窮。作者第一次見到柚子樹,第一次看見剛孵出的小鳥,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都是那麼期待與好奇。“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不一定會成功,但還是新鮮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是的,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最讓人揮之不去的,便是那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第一次。對於第一次,我們充滿好奇;對於第一次,我們勇敢地邁出期待的一步。而無論是否順利,是否完美,都已經深深鐫刻在記憶的詩篇中。

路很長,我們摸索著、跌倒著、彷徨著、浮躁著。不知道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樣的心情下,第一次就會和我們不期而遇,又或者與我們擦肩而過。

我們有時無法控制第一次,無法預知第一次,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們只能踏實地走好腳下這步。說不定,今天用心去做的,就是為明天的第一次而準備的。我們不用擔心天有多高,踮起腳尖,就離天空更近些。

我也有記憶深刻的第一次。

四歲那年,我第一次站上了“金城劇院”的大舞臺當主持人。老師拉著我走上台,一束好亮好亮的光照在了我身上,我小小的心,第一次劇烈地顫抖了一下,所有的自信如煙般散盡了……

我呆呆地站著,不知所措。話語全被堵在嗓子裡,一個字也蹦不出來。雙腳不自覺地挪到了老師雪白的裙擺後面。突然台下一陣哄笑,我鼻頭一酸,淚水奪眶而出。老師把我往前拉,而我卻拽著老師雪白的裙擺,死活不上前去。沒辦法老師只好領我下臺。此時的世界變成了馬賽克,片片碎落……

我在舞臺上的第一次,也許是失敗的,但卻銘刻在我的心中。今天,我已能從容面對。

感謝第一次,讓我們感悟;感謝第一次,讓我們進步;感謝第一次,讓我們成長……

正如文章中所說的,“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願我們珍重生命中每一個可愛的第一次。


第一次真好讀後感(三)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每次讀到這句話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已曾經所經歷過的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那種感覺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全部都在肚子裡翻湧著,久久揮之不去……

第一次讀這篇《第一次真好》時,總感到十分的親切,貼近,作者周素珊描寫了她第一次看見碩果累累的柚子樹,第一次看見十姊妹生出的雛鳥,體會到了生命中有數不勝數個的第一次,並且每一次都是那麼的美好,“真好”,好在“第一次”能帶給我們大家新鮮,刺激以及生活的新閱歷。“第一次”可能並不愉快,但絕對會帶給你新的體驗,讓你又有所收穫。我就有過這樣一次不愉快的第一次。

還在上小學的六年級時,爸爸突然提起要教我騎摩托車。本來我只以為是爸爸在開玩笑罷了,便草草地答應了下來,沒想到卻給我帶來一次大麻煩……有一天我和爸爸,妹妹剛游完泳,乘著摩托車往家的方向開去。微風拂過我的臉,十分的舒適,讓我的心情一下提到了38度。爸爸在前面開著摩托車大聲問我到:“這條街的人很少,不如就在這裡教你騎摩托車吧?”雖然只是詢問,但我很瞭解爸爸的個性——從來是說一不二。我的心情從38度直線下降到了零下100度!只好硬著頭皮硬扛下去了!於是,爸爸把駕駛位讓給了我,我緊張地坐了上去,不知道該幹什麼。爸爸好像很瞭解我的心情,於是耐心地給我介紹了摩托車的各個部位的名稱和該如何駕駛,我認認真真地聽著,生怕漏掉了一句……經過爸爸的詳細講解,我總算是九竅通了八竅——只有“一竅不通”啦!?輪到該我實幹的時候了,我用力地踩了一下油門,摩托車發出了隆隆隆的聲音,好嚇人啊!我握住離合的車緊張得一抖,摩托車就像斷了僵繩的野馬一般,呼地一聲跳了起來!“咚”的一聲,我不知道是我的心跳出了噪子眼,還是爸爸和妹妹被甩下車的聲音……我手一松,就被重重地甩下了車。我的頭一陣疼痛,立刻就暈了過去……等我再醒來時,已經躺在我的床上了,我抬起身,想看看傷勢如何,卻感到一陣劇痛,我望瞭望我的一雙腿,媽呀!兩隻膝蓋骨上全是血跡,我又癱倒在床上了……雖然我受了傷,可沒過一個多星期,爸爸便又叫我去學騎車了(真殘忍啊!)只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後來,在我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不要笑,比起孫悟空西天取經,我要坎坷到哪兒去了……),我終於學會了騎摩托車了。心裡有一種感動的感覺,喜滋滋的。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願你珍重第一次。”正如作者所說的一樣,讓自已多一此第一次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