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婚姻家庭

婚姻保質期能持續多久?愛情在婚姻裡該何去何從?

很多夫妻在婚姻生活中相處久了,都會面臨類似“七年之癢”缺少激情這樣的問題。結婚久了,激情真的會被消磨殆盡再也不復談戀愛時候的浪漫嗎?異性相吸的原理,如果兩顆有趣的靈魂相遇,想要不迸發火花都很困難。

經常聽婚後很多年的老公對老婆說:“我對你只有親情,沒有愛情了。天下的婚姻都是這樣,我們就這麼湊合著過下去吧。”

男人往往是這麼勸女人的,女人往往都是這樣勸自己的,親朋好友也是勸這對夫妻的。

然後往往發生的劇情是:女人忽然有一天在手機裡發現了男人和另外一個女人的曖昧短信。

她發現,這個不會跟自己卿卿我我的男人,其實是可以跟一個相識了不到兩個月的女人甜言蜜語的。

於是,她就陷入了一場糾結之中。

就算是把這個男人挽回了,我們之間的激情怎麼辦呢?

他真的“只是一時糊塗,以後再也不會犯了”嗎?

相信男人這樣的承諾的,都是實在太想騙自己的人。

她會這樣說服自己:激情不是必需品,我們的這種踏實過日子才是婚姻的主流。

以前的邏輯是,激情的有限期就是30歲之前,或者婚姻的頭兩年,然後從此人生不再需要激情了。

這是真的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激情?

激情就是一種High的體驗,

一種你內在的需要完全被滿足的狀態。

比如一個生活在父愛缺失的環境下的女人,她從小最大的渴望就是找到一個強大的可以給她很多保護和指導的男人。

而當她成年後遇到了這樣一個男人,

一切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她的激情就激發出來了。

比如一個生活在感情匱乏的環境裡的男人,從小到大,他一直靠自己的奮鬥和能力來贏得關注,就這樣到了中年。

他忽然發現一個問題:我一直都在戰場上生活,實在太累了。

此時,他遇到了一個柔情溫暖的女孩。他就感覺:只有和她在一起,生命才有意義。

一個渴望強大男人的女人,一個渴望柔情女人的男人。

他們渴望的完美情感一旦碰撞,火花四濺。

這就是激情,這就是愛的吸引力。

吸引力來自一種幻想:我可以找到一個人,這個人可以給我生命中最缺失的東西。

但是後面的劇情就微妙而複雜了,而且複雜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為什麼這麼說?我來深入的解讀一下。

先舉個栗子:

有個姑娘,從小就長得很美,不斷地被誇讚,這的確很happy,但也有副作用,那就是 —— 走到哪都被關注,都被抬高,久而久之誰都會覺得累,但是又沒辦法。

一方面擋不住別人誇,一方面也抵抗不了被誇的甜頭,一來二去就像上了毒癮,

痛並快樂著。

周圍人大量的關注和誇讚對女孩形成了過度的刺激,女孩因為這些刺激,會不斷地產生興奮的體驗。長期神經興奮就會覺得很累,甚至厭煩。

她會渴望一種狀態:我想要靜靜。

這個女孩後來,對外部的關注和讚賞有一種自相矛盾的感覺:

一方面,她討厭別人不斷給她關注和誇讚。因為過度就是一種騷擾;

另一方面,她又需要這種刺激。因為她只有這一種方式獲得愛,而且,她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難以自拔。

她長大以後,因為顏值高被各種男人追。但無論男人條件多好,只要是不斷盯著她、誇她漂亮的男人,她都沒興趣。

顯然這類男人繼續扮演了那些不斷刺激她的客體,讓她覺得煩躁。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安靜的、顯得對她沒有什麼熱情的男人,這個人一下子吸引了這個女孩。

她就喜歡他的安靜冷淡,喜歡他的沉默寡言。

在這個男人面前,女孩覺得很放鬆。她終於遇到了一個不會使勁盯著她、不斷誇她的男人了。

她可以自然做她自己,不用再辛苦的扮演女神,終於可以打嗝放屁真實的活著。

此時,即使周圍的人對這個男人各種否定、不解、吐槽,女孩就是覺得他好。

因為跟這個男人在一起,她可以安靜、放鬆、真實、舒服。

而這個安靜低調得有些自閉的男人,他的人生腳本是這樣的:

他性格內向,一切都比較平庸,沒有人關注他。

他無論到哪,都是被忽略的那個。

當他遇到這個“從小到大都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姑娘時,仿佛得到了一個寶貝。

因為他只要呆在這個女孩身邊,就會金光閃閃。

這是他這麼多年一直缺的東西啊,就這麼簡單的得到了,真太爽了!

於是,他們激動興奮幸福的在一起了。

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看故事波瀾起伏的後半部分。

我曾把感情比作“裹著糖衣的藥片”。

糖衣就是故事的前半部分:我如此需要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彌補我缺失的所有。有了這個人,我的生命就完美了。

糖衣之下的藥就是故事的後半部分:這個感情怎麼吃著吃著變苦了?以前的甜蜜哪去了?

原來,那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又深奧又微妙又複雜的元素就開始發酵了。

那個想遠離關注和誇讚的姑娘,在不斷面對這個沉默無感的男人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開心了。

從小生活在大量外部刺激中的人,一方面厭惡源源不斷的刺激,但又害怕離開這種刺激。

因為,沒有刺激,就會讓他們陷入到無盡的虛空之中。

就像電影《甲方乙方》裡的劇情那樣:

女明星非常厭惡無窮盡的粉絲的包圍,她請人幫助她體驗一下做一個普通人的感覺。

結果,沒體驗幾天,她就要求恢復她的明星身份。

因為她發現,那種無刺激的生活,對於習慣了刺激的她來說,是極度可怕的。

這個姑娘開始覺得這個男人很不好,甚至很討厭。

乏味無趣,冷漠疏遠,反應遲鈍。她會跟閨蜜說:“真奇怪了,我當初怎麼看上他了?”

而那個男人,也感覺越來越不好了。

女人不斷地給他各種刺激,他覺得這個女人事多。

各種要求各種作,讓他力不從心,筋疲力盡。

於是乎,美好的愛情開始走向爭吵、指責、抱怨、憤怒這些黑色地帶。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恨恨的罵:“所有的愛都是TMD葉公好龍!”

生活中這樣的爛尾愛情比比皆是,很多人會在後臺互動中提問:怎麼才能讓激情繼續,讓愛情花開持久?

我們之所以那麼激情萬丈地愛我們所缺少的,是因為我們如此的需要它。

但其實,我們內心深處還藏著一個隱秘的感覺,就是:我們也非常的厭惡憎恨和害怕它。

人都喜歡活在舒適區,都不願意自己去冒險。所以,人們習慣把自己的人生困境交給別人幫忙解決。

比如,那個姑娘的人生困境就是:如果沒有人關注我、誇讚我,我還有沒有活著的意義?我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這是一個終極深刻的人生問題,就是:「我為什麼活著」。

這個問題是要靠姑娘自己去面對、探索和領悟的,沒有人能替代。

而那個男人的人生困境是:我為什麼無法讓世界看到我?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的是:一個人的自戀品質和人格框架的強度。

這個問題也是需要他自己去面對、探索和調整的,別人依然無法替代。

現實的感情關係中,遇到上面的困境,人們一般有三種做法:

1)一個選擇是:我只要糖衣,不要藥片。

這樣的人就會不斷在婚姻外尋求激情。

這個做法的實質是:不斷地幻想能夠找到一個救星,幫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是內心把對理想化父母的渴望投注到外人身上。

2)另一個選擇是:我不要糖衣了,也不要藥片了。

這樣的人會在婚姻中不斷對自己說:“婚姻有何激情可言?不就是過日子嗎?大家不都這麼過嗎?”這顯然是一種自我麻醉的做法,目的是為了逃避痛苦和困難。

這兩個選擇,都有一個特點:不用付出什麼。但任何逃避都有成本,它要付出你們的情感關係坐吃山空的代價。

除非你們可以生活在溫飽的掙扎線,那時你們就是動物性的存在,情感的滿足只是一種奢侈。這也是為什麼40歲的時候往往是出軌的高峰期,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奮鬥期了,這個時候,情感的需要無法再壓抑了。

3)第三個選擇就是:建構一種高品質的完整的愛。

在激情期的時候,我們創造的是正面的情緒價值,也就是說:

“哇,你是如此閃亮的女人!”

“哇,你是如此沉靜的男人!”

激情期過後,我們產生了負面的情緒價值,就是說:

“嗯,你這樣的閃亮的女人,其實很恐懼這種空虛啊......”

“嗯,你這樣有沉靜的男人,其實內心很自卑啊……”

這個階段,大家如果能穿透外表的防禦層進入到真我層,面對彼此的脆弱,理解接納這個隱藏的部分,才能創造出“矯正性的情感體驗”,從而過渡到更高級的情感關係。

所以兩個人真正的相愛是指,彼此的陰暗面也能互相愛上。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孩子摔倒了,他可以獲得兩種愛:

一種愛是媽媽說,“寶寶給你吃個蛋糕” —— 用美好的感覺替代糟糕的感覺。

一種愛是媽媽說,“寶寶,你哪裡疼,告訴媽媽” —— 用共情和理解讓這個孩子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在乎和接納。

往往我們缺少的是後一種愛,就是在脆弱的時候的理解和陪伴。

所以我們才活得貌似閃亮輝煌,或者安靜封閉。

因為,我們在過往的經驗中,很少有足夠的鼓勵讓我們敢於袒露自己的脆弱。

在愛情裡,如果我們能穿透堅硬的防禦層,進入到更深層的真實,生命中“真正的激情”才能被激發出來。

有些夫妻在進入諮詢室時是劍拔弩張的,在諮詢結束的時候,會相擁而泣。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就是諮詢師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坦誠、真實表露自己的空間,使他們可以卸下堅硬的外殼,說出內心的柔軟與真情,獲得彼此的理解。

一個女人往往無法抗拒男人的一句:“其實我挺心疼你。”

一個男人往往無法抗拒女人的她一句:“其實你也不容易。”

起初的激情,來自我們的幻想,來自完美相對。

後來的激情,來自我們的真實,來自脆弱相對。

而只有真實的脆弱相對,才能真正產生真正持久的親密。

這種親密是精神的陪伴和心靈的滋養,是真正的“親人”。

如果一對夫妻的愛情可以在歲月裡被磨平,只能說明他們不是那個足夠能吸引對方的存在。真正的吸引力就像她在你面前,就是一顆行走的春藥,讓你總是欲罷不能,又怎麼可能會擔心激情消磨殆盡,歸根結底是,你是否遇見那個可以與你產生真正持久親密的良人。

一方面,她討厭別人不斷給她關注和誇讚。因為過度就是一種騷擾;

另一方面,她又需要這種刺激。因為她只有這一種方式獲得愛,而且,她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難以自拔。

她長大以後,因為顏值高被各種男人追。但無論男人條件多好,只要是不斷盯著她、誇她漂亮的男人,她都沒興趣。

顯然這類男人繼續扮演了那些不斷刺激她的客體,讓她覺得煩躁。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安靜的、顯得對她沒有什麼熱情的男人,這個人一下子吸引了這個女孩。

她就喜歡他的安靜冷淡,喜歡他的沉默寡言。

在這個男人面前,女孩覺得很放鬆。她終於遇到了一個不會使勁盯著她、不斷誇她的男人了。

她可以自然做她自己,不用再辛苦的扮演女神,終於可以打嗝放屁真實的活著。

此時,即使周圍的人對這個男人各種否定、不解、吐槽,女孩就是覺得他好。

因為跟這個男人在一起,她可以安靜、放鬆、真實、舒服。

而這個安靜低調得有些自閉的男人,他的人生腳本是這樣的:

他性格內向,一切都比較平庸,沒有人關注他。

他無論到哪,都是被忽略的那個。

當他遇到這個“從小到大都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姑娘時,仿佛得到了一個寶貝。

因為他只要呆在這個女孩身邊,就會金光閃閃。

這是他這麼多年一直缺的東西啊,就這麼簡單的得到了,真太爽了!

於是,他們激動興奮幸福的在一起了。

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看故事波瀾起伏的後半部分。

我曾把感情比作“裹著糖衣的藥片”。

糖衣就是故事的前半部分:我如此需要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彌補我缺失的所有。有了這個人,我的生命就完美了。

糖衣之下的藥就是故事的後半部分:這個感情怎麼吃著吃著變苦了?以前的甜蜜哪去了?

原來,那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又深奧又微妙又複雜的元素就開始發酵了。

那個想遠離關注和誇讚的姑娘,在不斷面對這個沉默無感的男人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開心了。

從小生活在大量外部刺激中的人,一方面厭惡源源不斷的刺激,但又害怕離開這種刺激。

因為,沒有刺激,就會讓他們陷入到無盡的虛空之中。

就像電影《甲方乙方》裡的劇情那樣:

女明星非常厭惡無窮盡的粉絲的包圍,她請人幫助她體驗一下做一個普通人的感覺。

結果,沒體驗幾天,她就要求恢復她的明星身份。

因為她發現,那種無刺激的生活,對於習慣了刺激的她來說,是極度可怕的。

這個姑娘開始覺得這個男人很不好,甚至很討厭。

乏味無趣,冷漠疏遠,反應遲鈍。她會跟閨蜜說:“真奇怪了,我當初怎麼看上他了?”

而那個男人,也感覺越來越不好了。

女人不斷地給他各種刺激,他覺得這個女人事多。

各種要求各種作,讓他力不從心,筋疲力盡。

於是乎,美好的愛情開始走向爭吵、指責、抱怨、憤怒這些黑色地帶。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恨恨的罵:“所有的愛都是TMD葉公好龍!”

生活中這樣的爛尾愛情比比皆是,很多人會在後臺互動中提問:怎麼才能讓激情繼續,讓愛情花開持久?

我們之所以那麼激情萬丈地愛我們所缺少的,是因為我們如此的需要它。

但其實,我們內心深處還藏著一個隱秘的感覺,就是:我們也非常的厭惡憎恨和害怕它。

人都喜歡活在舒適區,都不願意自己去冒險。所以,人們習慣把自己的人生困境交給別人幫忙解決。

比如,那個姑娘的人生困境就是:如果沒有人關注我、誇讚我,我還有沒有活著的意義?我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這是一個終極深刻的人生問題,就是:「我為什麼活著」。

這個問題是要靠姑娘自己去面對、探索和領悟的,沒有人能替代。

而那個男人的人生困境是:我為什麼無法讓世界看到我?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的是:一個人的自戀品質和人格框架的強度。

這個問題也是需要他自己去面對、探索和調整的,別人依然無法替代。

現實的感情關係中,遇到上面的困境,人們一般有三種做法:

1)一個選擇是:我只要糖衣,不要藥片。

這樣的人就會不斷在婚姻外尋求激情。

這個做法的實質是:不斷地幻想能夠找到一個救星,幫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是內心把對理想化父母的渴望投注到外人身上。

2)另一個選擇是:我不要糖衣了,也不要藥片了。

這樣的人會在婚姻中不斷對自己說:“婚姻有何激情可言?不就是過日子嗎?大家不都這麼過嗎?”這顯然是一種自我麻醉的做法,目的是為了逃避痛苦和困難。

這兩個選擇,都有一個特點:不用付出什麼。但任何逃避都有成本,它要付出你們的情感關係坐吃山空的代價。

除非你們可以生活在溫飽的掙扎線,那時你們就是動物性的存在,情感的滿足只是一種奢侈。這也是為什麼40歲的時候往往是出軌的高峰期,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奮鬥期了,這個時候,情感的需要無法再壓抑了。

3)第三個選擇就是:建構一種高品質的完整的愛。

在激情期的時候,我們創造的是正面的情緒價值,也就是說:

“哇,你是如此閃亮的女人!”

“哇,你是如此沉靜的男人!”

激情期過後,我們產生了負面的情緒價值,就是說:

“嗯,你這樣的閃亮的女人,其實很恐懼這種空虛啊......”

“嗯,你這樣有沉靜的男人,其實內心很自卑啊……”

這個階段,大家如果能穿透外表的防禦層進入到真我層,面對彼此的脆弱,理解接納這個隱藏的部分,才能創造出“矯正性的情感體驗”,從而過渡到更高級的情感關係。

所以兩個人真正的相愛是指,彼此的陰暗面也能互相愛上。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孩子摔倒了,他可以獲得兩種愛:

一種愛是媽媽說,“寶寶給你吃個蛋糕” —— 用美好的感覺替代糟糕的感覺。

一種愛是媽媽說,“寶寶,你哪裡疼,告訴媽媽” —— 用共情和理解讓這個孩子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在乎和接納。

往往我們缺少的是後一種愛,就是在脆弱的時候的理解和陪伴。

所以我們才活得貌似閃亮輝煌,或者安靜封閉。

因為,我們在過往的經驗中,很少有足夠的鼓勵讓我們敢於袒露自己的脆弱。

在愛情裡,如果我們能穿透堅硬的防禦層,進入到更深層的真實,生命中“真正的激情”才能被激發出來。

有些夫妻在進入諮詢室時是劍拔弩張的,在諮詢結束的時候,會相擁而泣。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就是諮詢師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坦誠、真實表露自己的空間,使他們可以卸下堅硬的外殼,說出內心的柔軟與真情,獲得彼此的理解。

一個女人往往無法抗拒男人的一句:“其實我挺心疼你。”

一個男人往往無法抗拒女人的她一句:“其實你也不容易。”

起初的激情,來自我們的幻想,來自完美相對。

後來的激情,來自我們的真實,來自脆弱相對。

而只有真實的脆弱相對,才能真正產生真正持久的親密。

這種親密是精神的陪伴和心靈的滋養,是真正的“親人”。

如果一對夫妻的愛情可以在歲月裡被磨平,只能說明他們不是那個足夠能吸引對方的存在。真正的吸引力就像她在你面前,就是一顆行走的春藥,讓你總是欲罷不能,又怎麼可能會擔心激情消磨殆盡,歸根結底是,你是否遇見那個可以與你產生真正持久親密的良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