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職場

職場新人:好工作不是找出來的而是規劃出來的

職場新人:好工作不是找出來的而是規劃出來的

2014屆高校畢業生人數約727萬,再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形勢依舊嚴峻,然而無論就業形勢多麼嚴峻,依舊有學生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實現最初的願望,是什麼讓他們在畢業季夢想成真?

畢業生訪談:她為何能得到大公司的青睞?

晶晶是某非985、211理工科高校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女生,沒有名校頭銜、沒有熱門專業、連相貌都平平的她畢業季居然簽約到華為公司做總裁秘書,這簡直讓身邊人大跌眼鏡。

有人說她不是學生幹部,也沒有入黨、評優等光鮮資本,

怎麼就被華為看中了呢?有人說她性格溫柔恬靜,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突出能力,怎麼就醜小鴨變白天鵝了呢?還有人說她形象普通,不但個子矮,而且還是一張娃娃臉,怎麼看也看不出職業氣質?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她脫穎而出簡直就是個迷。面對這些質疑,晶晶微笑著說:是職業規劃讓我目標明確,是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讓我夢想成真。想來還是大一的時候,通職業涯規劃課程的探索,晶晶確定了做一名秘書的職業目標。

在瞭解到做秘書工作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後,為了縮小自己和一名專業秘書的差距,她為自己量身打造了職業夢想三步走計畫。

第一步:通過選修第二學位提升專業素質。

為了具備秘書的專業基礎,學旅遊管理專業的她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選修了行政管理第二學位。當被問到既然已經決定要做秘書工作而不是導遊工作,為什麼還要努力學好本專業時,晶晶說她相信一個具備導遊素質的秘書是自己獨特的資源和優勢,只有兩個專業的交叉學習,才能使自己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加就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步:通過實習、實踐提升職業素養。

做秘書工作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因此四年中的每個寒暑假她都去實習、兼職,連五一、十一這樣的小長假都不舍的荒廢,不是去賣場促銷家電,就是去社區做志願服務,四年下來,在班上不顯山不露水的她練就了較強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責任意識、奉獻精神。

第三步:通過晨讀、自習提升英語水準。

為了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她每天清晨四點鐘準時起床去操場晨讀,每天晚上在自習室學到教室關門,寒來暑往,雷打不動,因此不但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而且具有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

四年中的每個臺階,她穩紮穩打;人生中的每次歷練,她步步為營,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專業秘書。難怪用人單位在陳述招聘晶晶的理由時說,雖然她不是秘書專業出身,但卻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雖然她不是學生幹部,黨員,三好學生,但她所彰顯出的溝通與表達能力,道德品質與責任意識仿佛都在向我們訴說她就是一名秘書,這個職位非他莫屬。

可見,晶晶的應聘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清晰的職業目標和持之以恆的朝目標行動讓她夢想成真,她的這份秘書工作不是找來的,而是規劃出來的。

生涯規劃師送給年輕朋友的三個錦囊

以終為始:用生涯規劃導航青春

晶晶之所以沒有像一些同學那樣,大學四年盲目前行而是把重心放在學英語、練溝通、提升專業素質上,是因為她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和清晰的職業規劃。因此,在初入大學甚至高考之後就開始進行職業規劃,明確人生目標,就會事半功倍,少走彎路。職業規劃的關鍵是在瞭解自我和職業的基礎上做出生涯決策並開始行動。

那應該從哪一個方面瞭解自我呢?哈佛大學《幸福課》告訴我們,

尋找“快樂”、“意義”、“優勢”的組合,你的人生將幸福而圓滿。可見,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是做出適合自身生涯決策的根本所在。

因此,為了避免3-5年後的重走青春、5-10年後的左右為難、離開人世時的追悔莫及,請從現在開始,發現你的熱愛,找到你的使命,專注你的目標,在規劃中堅定的前行。

打鐵自身硬:用學習和實踐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夢想在先,行動其後,才能一步一步靠近目標。晶晶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目標為秘書後,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開始瞭解作為一名秘書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並通過持續的行動使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

如通過加強本專業學習、選修第二學位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質;()通過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等方式提升自身溝通能力、服務意識、奉獻精神等職業素養。

要知道一個誠實守信、踏實肯幹、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求職者是每個用人單位招聘的不二人選。因此,建議大學生朋友們在確定自己的生涯目標後,列出目標達成所需具備的條件,然後各個擊破,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職業感和專業度的求職者。

臨門一腳:提升求職技能

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份工作,因此學習如何找工作,練習找工作是每一個畢業生必須具備的技能。簡歷製作、面試中的溝通,求職的形象與禮儀都是我們需要掌握的求職技能。

晶晶在大四找工作期間,除了認真聽就業指導課外,還去圖書館閱讀求職雜誌,並把一些實用小技巧記錄下來便於在應聘中實踐。在參加華為公司總裁秘書面試之前,她特意邀請就業指導教師針對自己的著裝搭配給予專業意見,這無疑讓她的應聘更加順利,可見求職技能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近年來,《職來職往》、《非你莫屬》、《購時尚》等電視節目的熱播,為求職者學習求職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大學生朋友們在求職之前有意識的提升自身求職技能,使自己在求職中更加職業化。

當你離開公司之後你能留下什麼

文/Pluto

平安夜沒有約會,正好路過前公司的大樓,心想著去看望一下以前的同事,就上去了。

即使是下班時分,辦公室還是燈火通明,不僅我的幾位舊同事在,連前領導都在。看到我來很驚喜的樣子,紛紛都來招呼。

因為我曾與他們有過並肩戰鬥的三年情誼,這三年讓我們成為不僅僅是同事的關係,而是更近一層的更親密的夥伴。而我當時的感覺就像“回娘家”一樣,儘管我已經離開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個在我離職之後才進公司的新同事也上來跟我打招呼,並且直呼我的名字。我問她,你怎麼知道我的?她說在公司聽好多人提到過你。我承認當時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因為我自認為自己在前公司的人緣並不算特別好,事實上我有時候會是表現得很苛刻的那種人,當我還在職時,我就知道有很多人對我有意見。於是我沒再問下去,只調侃了一句,原來我還挺知名的。她也只是笑笑。

之後我和舊同事一起去附近吃了個便飯,過不久再回到辦公室,她倒已經離開了。我一邊和舊同事隨意地聊起之前的往事,一邊打量著這間重新調整過的辦公室。當我清楚每個人的座位之後,我對這個叫不出名字的女孩子產生了莫名好感,唯有她的辦公桌是乾乾淨淨的,桌子上除了一幀小小的相框之外,沒有任何一樣是與工作無關的東西。文具安安靜靜地躺在文具格裡,各類資料夾整齊有條理地豎在一側的檔筐裡,電腦顯示器上沒有花花綠綠的貼紙,只粘著一方小小的帶著公司logo的便簽,上面清晰端正的字跡。更有心的是,她自己用A4紙做了一個小小的立牌,一邊寫著“覓食中”,一邊寫著“外勤中”。

出於好奇我開始和舊同事聊起了她來,就描述看來,之前呆過外企的她工作條理性很好,思路很清晰,也很有想法,勝任這裡的工作是綽綽有餘,然而她覺得在這家公司很不適應。我立馬懂得了她的難處,因為我也曾經在這裡陷入同樣的困境,複雜的政治鬥爭讓你難以自持,太多工作之外的因素牽扯你的積極性,以至於你走每一步之前都不免要考慮各方反應並且想好應對之策。我感歎了一句,她和當年我的處境一模一樣。舊同事立馬湊過來說,我覺得你能好好開導開導她,要不我把她叫過來聊聊。還沒等我阻止,他就掏出手機給她發了微信。

正好她沒走遠,也在附近吃飯,一收到微信她便結束了飯局回轉來,這次換我主動打招呼了。很快,我們就有了很多共識,一些工作上的方式方法,對一些事的看法。當我誠懇地與她分享我在這家公司所得到的經驗教訓時,她一直在點頭,然後說,我就知道你是這樣強的人。

我有點不好意思起來,轉過頭對舊同事開玩笑地說,原來我在這個公司留下的美譽度這麼高啊。他很認真地回我,你走了之後,**副總老是在念叨你,現在你這個崗位他還沒招到能夠替代你的人。

那個女孩子接上來說,之前我聽**副總提到過你,還聽我的上司**總監也提到過你,他們都說你很厲害的,還說你走了很可惜。

前一位副總,因為我曾經就在他麾下,後來也是他舉薦我升職的,他對我有好感倒還有可能。但後面那位總監的讚譽就真的讓我驚訝了。因為我不僅與這位總監正面衝突過好幾次,而且我還算是他的敵系陣營裡的對手。而在我離職之後,他居然在新下屬面前這樣正面地肯定我,的確出乎意料。當我確定這個所謂的“厲害”的確是工作能力上的褒義詞而非工作方式上的貶義詞,心裡突然敞亮了。

原來那無數個加班的深夜獨自回家的背影並非沒有人看到。

原來那一次次據理力爭的聲音並非沒有人聽到。

原來那些在公司內部論壇上的分享心得並非沒有人理會。

原來所有流過的淚水汗水都彙聚成一束束關注的目光,仰望著你。

後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這個問題:究竟我離開之後,在這家公司裡留下了什麼?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也曾默默無聞在最底層庸庸碌碌幹著最枯燥的活計,也曾為了夢想而邁出勇敢追求的步伐,也曾因為失望難過對同事領導抱怨不已。()我並不是那些成功學書籍裡的典範,我只是最平凡的小人物,我所想所做的只是在工作崗位上不負自己。

我想我留給這家公司的並不是多麼輝煌的業績與成就,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我想做以及我在盡最大努力做好的態度,而這種態度確確實實會最終影響到成果。

我最後給那個女孩擺脫困境的建議是,想清楚自己在這個公司的定位,想清楚自己為什麼來這裡,調整好心態,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值,在這段期間認真完成自己覺得應該做的和想要做的事,保持正直,保持中立。

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工作方式,但努力和認真是永遠的前提,而想他人所未曾想,則是你脫穎而出的跳板。因為當你主動地去完善自己的工作時,對自己就是最好的提升。

其他的,隨之而來。

最後的最後,請允許我用這段歌詞作結:有些人經過我身旁,住在我腦中,在我心裡鑽洞。有些人變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塵像雪一般冰凍。

你要做哪一種?

去華爾街擦皮鞋

文/柯玉升

地處華爾街繁華地段的黑石集團是美國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這裡聚集了世界一流的交易員,但也不乏擦鞋匠一類的“閒雜”人員。

這裡的擦鞋匠都是著裝統一的合同工,在公司內部有著“擦鞋技師”的美稱。每個擦鞋匠負責交易大廳的不同區域,先把要擦的鞋快速收走,並附上消過毒的拖鞋,讓交易員們穿上工作。

這件看似簡單、有序的工作,在毛裡西奧·迪亞斯到來之前卻是糟透了的。擦鞋匠為了贏得生意,提著擦鞋箱在辦公區內東進西突,像獵人一樣到處逮獵物。交易員工作忙,實在是擠不出時間來擦鞋,公司也就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擦鞋匠恣意橫行。

去華爾街擦皮鞋,這是迪亞斯夢寐以求的事。當他提著擦鞋箱,站在黑石集團的高樓前,眼睛死盯住穿著鋥亮的皮鞋進進出出的交易員時,他腦子裡一片迷惘:他們行色匆匆地從我面前走過,連眼皮也不抬一下,我還能在這裡立足嗎?

後來,迪亞斯才得知,這裡的員工確實太忙了,他們大多是在上班時,一邊工作,一邊讓擦鞋匠擦皮鞋的。這些擦鞋匠都有固定的顧客,不是隨便哪一個人就能攬到活兒的。像迪亞斯這樣的新人,別說擦鞋了,能站在高樓前沒挨揍,已經算不錯了。

在高樓前徘徊了幾天,迪亞斯終於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黑石集團是一個人才競爭激烈的地方,幾乎每個星期都有老員工被炒和新員工被吸納進來的事出現。

“既然老員工都被先來的擦鞋匠搶走了,那就從新員工身上著手吧!”一個星期後,迪亞斯“候”住了新來的員工鄧恩。鄧恩第一次去擦鞋時,迪亞斯壓根兒就沒收錢,而且還“騙”他說:“總裁已經替你埋了單,他想用一個很棒的、溫暖人心的方式來歡迎你入職。”

鄧恩成了迪亞斯的老主顧,“騙局”也被揭穿,聽到此事,黑石集團的總裁羅森深受感動,並願意見見迪亞斯——這個暗中幫過自己的人。

一見到羅森,迪亞斯便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培訓一支訓練有素的擦鞋隊伍,讓擦鞋匠能夠與交易員一樣光鮮起來,成為黑石集團一道亮麗的風景。羅森肯定了他的想法,並給他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一段時間後,迪亞斯終於打造出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擦鞋屋。顧客有來自巴克萊、摩根士丹利和美銀美林等公司的上萬名員工。高盛的首席執行官喬恩·S.科爾津說:“擦鞋屋的收費是每雙皮鞋6美元,而這棟寫字樓大堂裡的其他擦鞋匠每雙皮鞋只收3美元,但我更願意來這裡。不為別的,就是想聽聽迪亞斯對經典服務的高見。”

迪亞斯的成功,引起了羅森的注意:一個人能把一幫擦鞋匠帶好,也一定能帶出一個響噹噹的團隊來,黑石集團正需要這樣的人。()就這樣,迪亞斯成了黑石集團一名年輕有為的高管,由一個拿著擦鞋箱的擦鞋匠變成了一名拎著公事包的銀行家。

令羅森和所有人震驚的是,迪亞斯原來是一名畢業于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曾就職於帝傑投資銀行。帝傑被出售給瑞信之後,他失去了在帝傑的工作。作為一名失業者,如何讓別人瞧得起呢?迪亞斯從失業那一刻起,就下定決心去華爾街擦皮鞋,因為那裡離黑石集團很近!

迪亞斯憑藉“旁門左道”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他的成功經歷,也被寫進了哈佛大學的教學案例,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如果不能去華爾街當職員,那就去華爾街擦皮鞋吧!”

並把一些實用小技巧記錄下來便於在應聘中實踐。在參加華為公司總裁秘書面試之前,她特意邀請就業指導教師針對自己的著裝搭配給予專業意見,這無疑讓她的應聘更加順利,可見求職技能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近年來,《職來職往》、《非你莫屬》、《購時尚》等電視節目的熱播,為求職者學習求職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大學生朋友們在求職之前有意識的提升自身求職技能,使自己在求職中更加職業化。

當你離開公司之後你能留下什麼

文/Pluto

平安夜沒有約會,正好路過前公司的大樓,心想著去看望一下以前的同事,就上去了。

即使是下班時分,辦公室還是燈火通明,不僅我的幾位舊同事在,連前領導都在。看到我來很驚喜的樣子,紛紛都來招呼。

因為我曾與他們有過並肩戰鬥的三年情誼,這三年讓我們成為不僅僅是同事的關係,而是更近一層的更親密的夥伴。而我當時的感覺就像“回娘家”一樣,儘管我已經離開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讓我沒想到的是,一個在我離職之後才進公司的新同事也上來跟我打招呼,並且直呼我的名字。我問她,你怎麼知道我的?她說在公司聽好多人提到過你。我承認當時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因為我自認為自己在前公司的人緣並不算特別好,事實上我有時候會是表現得很苛刻的那種人,當我還在職時,我就知道有很多人對我有意見。於是我沒再問下去,只調侃了一句,原來我還挺知名的。她也只是笑笑。

之後我和舊同事一起去附近吃了個便飯,過不久再回到辦公室,她倒已經離開了。我一邊和舊同事隨意地聊起之前的往事,一邊打量著這間重新調整過的辦公室。當我清楚每個人的座位之後,我對這個叫不出名字的女孩子產生了莫名好感,唯有她的辦公桌是乾乾淨淨的,桌子上除了一幀小小的相框之外,沒有任何一樣是與工作無關的東西。文具安安靜靜地躺在文具格裡,各類資料夾整齊有條理地豎在一側的檔筐裡,電腦顯示器上沒有花花綠綠的貼紙,只粘著一方小小的帶著公司logo的便簽,上面清晰端正的字跡。更有心的是,她自己用A4紙做了一個小小的立牌,一邊寫著“覓食中”,一邊寫著“外勤中”。

出於好奇我開始和舊同事聊起了她來,就描述看來,之前呆過外企的她工作條理性很好,思路很清晰,也很有想法,勝任這裡的工作是綽綽有餘,然而她覺得在這家公司很不適應。我立馬懂得了她的難處,因為我也曾經在這裡陷入同樣的困境,複雜的政治鬥爭讓你難以自持,太多工作之外的因素牽扯你的積極性,以至於你走每一步之前都不免要考慮各方反應並且想好應對之策。我感歎了一句,她和當年我的處境一模一樣。舊同事立馬湊過來說,我覺得你能好好開導開導她,要不我把她叫過來聊聊。還沒等我阻止,他就掏出手機給她發了微信。

正好她沒走遠,也在附近吃飯,一收到微信她便結束了飯局回轉來,這次換我主動打招呼了。很快,我們就有了很多共識,一些工作上的方式方法,對一些事的看法。當我誠懇地與她分享我在這家公司所得到的經驗教訓時,她一直在點頭,然後說,我就知道你是這樣強的人。

我有點不好意思起來,轉過頭對舊同事開玩笑地說,原來我在這個公司留下的美譽度這麼高啊。他很認真地回我,你走了之後,**副總老是在念叨你,現在你這個崗位他還沒招到能夠替代你的人。

那個女孩子接上來說,之前我聽**副總提到過你,還聽我的上司**總監也提到過你,他們都說你很厲害的,還說你走了很可惜。

前一位副總,因為我曾經就在他麾下,後來也是他舉薦我升職的,他對我有好感倒還有可能。但後面那位總監的讚譽就真的讓我驚訝了。因為我不僅與這位總監正面衝突過好幾次,而且我還算是他的敵系陣營裡的對手。而在我離職之後,他居然在新下屬面前這樣正面地肯定我,的確出乎意料。當我確定這個所謂的“厲害”的確是工作能力上的褒義詞而非工作方式上的貶義詞,心裡突然敞亮了。

原來那無數個加班的深夜獨自回家的背影並非沒有人看到。

原來那一次次據理力爭的聲音並非沒有人聽到。

原來那些在公司內部論壇上的分享心得並非沒有人理會。

原來所有流過的淚水汗水都彙聚成一束束關注的目光,仰望著你。

後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這個問題:究竟我離開之後,在這家公司裡留下了什麼?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也曾默默無聞在最底層庸庸碌碌幹著最枯燥的活計,也曾為了夢想而邁出勇敢追求的步伐,也曾因為失望難過對同事領導抱怨不已。()我並不是那些成功學書籍裡的典範,我只是最平凡的小人物,我所想所做的只是在工作崗位上不負自己。

我想我留給這家公司的並不是多麼輝煌的業績與成就,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我想做以及我在盡最大努力做好的態度,而這種態度確確實實會最終影響到成果。

我最後給那個女孩擺脫困境的建議是,想清楚自己在這個公司的定位,想清楚自己為什麼來這裡,調整好心態,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值,在這段期間認真完成自己覺得應該做的和想要做的事,保持正直,保持中立。

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工作方式,但努力和認真是永遠的前提,而想他人所未曾想,則是你脫穎而出的跳板。因為當你主動地去完善自己的工作時,對自己就是最好的提升。

其他的,隨之而來。

最後的最後,請允許我用這段歌詞作結:有些人經過我身旁,住在我腦中,在我心裡鑽洞。有些人變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塵像雪一般冰凍。

你要做哪一種?

去華爾街擦皮鞋

文/柯玉升

地處華爾街繁華地段的黑石集團是美國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這裡聚集了世界一流的交易員,但也不乏擦鞋匠一類的“閒雜”人員。

這裡的擦鞋匠都是著裝統一的合同工,在公司內部有著“擦鞋技師”的美稱。每個擦鞋匠負責交易大廳的不同區域,先把要擦的鞋快速收走,並附上消過毒的拖鞋,讓交易員們穿上工作。

這件看似簡單、有序的工作,在毛裡西奧·迪亞斯到來之前卻是糟透了的。擦鞋匠為了贏得生意,提著擦鞋箱在辦公區內東進西突,像獵人一樣到處逮獵物。交易員工作忙,實在是擠不出時間來擦鞋,公司也就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擦鞋匠恣意橫行。

去華爾街擦皮鞋,這是迪亞斯夢寐以求的事。當他提著擦鞋箱,站在黑石集團的高樓前,眼睛死盯住穿著鋥亮的皮鞋進進出出的交易員時,他腦子裡一片迷惘:他們行色匆匆地從我面前走過,連眼皮也不抬一下,我還能在這裡立足嗎?

後來,迪亞斯才得知,這裡的員工確實太忙了,他們大多是在上班時,一邊工作,一邊讓擦鞋匠擦皮鞋的。這些擦鞋匠都有固定的顧客,不是隨便哪一個人就能攬到活兒的。像迪亞斯這樣的新人,別說擦鞋了,能站在高樓前沒挨揍,已經算不錯了。

在高樓前徘徊了幾天,迪亞斯終於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黑石集團是一個人才競爭激烈的地方,幾乎每個星期都有老員工被炒和新員工被吸納進來的事出現。

“既然老員工都被先來的擦鞋匠搶走了,那就從新員工身上著手吧!”一個星期後,迪亞斯“候”住了新來的員工鄧恩。鄧恩第一次去擦鞋時,迪亞斯壓根兒就沒收錢,而且還“騙”他說:“總裁已經替你埋了單,他想用一個很棒的、溫暖人心的方式來歡迎你入職。”

鄧恩成了迪亞斯的老主顧,“騙局”也被揭穿,聽到此事,黑石集團的總裁羅森深受感動,並願意見見迪亞斯——這個暗中幫過自己的人。

一見到羅森,迪亞斯便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培訓一支訓練有素的擦鞋隊伍,讓擦鞋匠能夠與交易員一樣光鮮起來,成為黑石集團一道亮麗的風景。羅森肯定了他的想法,並給他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一段時間後,迪亞斯終於打造出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擦鞋屋。顧客有來自巴克萊、摩根士丹利和美銀美林等公司的上萬名員工。高盛的首席執行官喬恩·S.科爾津說:“擦鞋屋的收費是每雙皮鞋6美元,而這棟寫字樓大堂裡的其他擦鞋匠每雙皮鞋只收3美元,但我更願意來這裡。不為別的,就是想聽聽迪亞斯對經典服務的高見。”

迪亞斯的成功,引起了羅森的注意:一個人能把一幫擦鞋匠帶好,也一定能帶出一個響噹噹的團隊來,黑石集團正需要這樣的人。()就這樣,迪亞斯成了黑石集團一名年輕有為的高管,由一個拿著擦鞋箱的擦鞋匠變成了一名拎著公事包的銀行家。

令羅森和所有人震驚的是,迪亞斯原來是一名畢業于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曾就職於帝傑投資銀行。帝傑被出售給瑞信之後,他失去了在帝傑的工作。作為一名失業者,如何讓別人瞧得起呢?迪亞斯從失業那一刻起,就下定決心去華爾街擦皮鞋,因為那裡離黑石集團很近!

迪亞斯憑藉“旁門左道”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他的成功經歷,也被寫進了哈佛大學的教學案例,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如果不能去華爾街當職員,那就去華爾街擦皮鞋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