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時間不光是“擠”出來的,這6個時間管理原則,必須告訴孩子

時間不光是“擠”出來的,這6個時間管理原則,必須告訴孩子

文/逆時橘燦

說到學習時間緊張,很多家長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么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閑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學生,常常也伴隨著覺得時間不夠的苦惱。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給自己“補課”——多補習以前的基礎或者多找點別的教輔材料來做一下。但是,老師上課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還要布置一些家庭作業,

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里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么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閑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余地嗎?

對于這些問題,用一句話解釋:“時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1、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排名靠后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閑娛樂一下。

對于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對于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松,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

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

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么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里“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處好人際關系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把這句話的思想用在時間管理上,也可以說:“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2、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懂得如何舍棄

中學后,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腳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只有讀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來閱讀。那么,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你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么,請先做你覺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3、要學會放棄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后,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后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么,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你減分——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你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

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所以,對于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復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么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地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4、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那么,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里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內容,然后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5、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有利于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6、學會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復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后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總之,說了那么多關于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么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計劃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里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么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后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闡述這么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后,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

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聰明,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后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文/海藍幸福家

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鵝來到天鵝湖的一個小島上。它們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

島上住著老漁夫和他的妻子,見到這群天外來客,非常高興,拿出喂雞的飼料和打來的小魚精心喂養天鵝。

冬天來了,這群天鵝竟然沒有繼續南飛。

湖面封凍,它們無法獲取食物,老夫婦就敞開茅屋讓它們在屋子里取暖并給它們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冬天,這對老夫婦都這樣奉獻著他們的愛心。

終于有一年,他們老了,離開了小島,天鵝也從此消失了。

可它們不是飛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凍期間餓死了。

故事中漁夫夫婦像愛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天鵝百般呵護,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奉獻著愛心。

人們不禁要感嘆了:“多好的一對夫婦,多么幸運的天鵝!”

然而,天鵝悲慘的結局又告訴我們,正是漁夫夫婦這種過分的愛,使天鵝沉溺在悠閑安逸的生活中,養成了惰性,喪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礎,無法再適應環境,最終被變化了的環境所吞沒!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之窩啊!

孩子小時,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給月亮,不讓孩子干一點點家務活、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累,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爺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著給他們謀個旱澇保收日不曬雨不淋的好職業,還想著要給他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至少也要留一套房子,哪怕自己為此吃盡苦受盡累也心甘情愿……

這就是典型的“漁夫夫婦”式的父母和他們博大無私的愛!

然而,想想天鵝的結局,我們還能對這愛肅然起敬嗎?

其實,這種“無微不至”的愛,這種一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恰是人生的“陷阱”。

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賴和惰性,他們一無所有。

一旦生活中出現“湖面封凍”,他們的結局絕不會比天鵝好到哪里去。

人們固然需要愛,但是,當這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一切的呵護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成了一把溫柔的刀子!

1

做父母,你需要學會心上插把刀

電影《靈魂歌王》講述了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雷·查爾斯一生的輝煌與傳奇,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雷·查爾斯是一個美國黑人音樂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美國喬治亞州小鎮上,但貧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難,七歲時,他因青光眼而雙目失明,影片忠實記錄了他的閃光與苦難。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眼睛瞎了的小查爾斯在家里到處撞、跑、不停地跌倒、摔跤,痛得實在受不了,他邊哭邊大聲叫著:

“媽媽,媽媽,helpme!helpme!helpme!”

媽媽站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里,滿臉都是淚水,但她只是默默地看著兒子,一言不發。

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揣著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著他跌倒,把擔心、焦慮、不信任轉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勵,這才是愛!

這是真正的愛,這是更高層級的父母之愛。

小查爾斯將來需要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人生,他要學會在黑暗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即便父母心里插把刀,也要舍得讓孩子受苦。

經典心理學名著《少有人走的路》開篇第一句話就是:“人生苦難重重。”

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于一旦我們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于懷了。

然而,大部分人卻不愿正視它。在他們看來,人生本該既舒適又順利。他們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

他們總是哀嘆無數麻煩、壓力、困難與其為伴,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是苦難重重,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如此。

合格的父母,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2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作為父母,要承載自己的不舒服,承載自己內心的痛苦,陪伴著孩子長大,不是幫助他長大,這是對父母非常大的考驗。

被子疊得不整齊,幫他疊疊;

鞋帶系不上,幫他系上;

騎車摔倒了,幫他扶起來;

看著孩子難過,去哄他、抱他……

做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是做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非常不容易。

有時,我們甚至覺得這樣的父母非常殘忍,怎么可以這樣對待孩子。

可是,沒有父母完全能擋住的風雨,而擋住的風雨也許正是練就堅強翅膀的源泉,擋住了風雨,夭折了飛翔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必須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

我女兒要去國外讀書,我想培養她自己學會做飯、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至于餓肚子的能力。

可是剛開始,她寧愿不吃飯,不學也不做,看著她這樣子,其實我在旁邊,內心是很掙扎的,但是我想我得熬住。

因為,我肯定不可能永遠陪著她,每頓飯都做好,她爸爸也不可能,而她將來是要自己做的,不僅要做,還要學會能夠為自己一日三餐做得比較好。

我們都想培養一個具有獨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這個能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而做的過程,開始是踉踉蹌蹌,做得勉勉強強,然后比較熟練,最后非常地嫻熟。

能夠自如地安排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這一定不是保姆能夠幫著達到的,這個能力也不是爺爺奶奶幫助完成的,更不是自以為很愛孩子的媽媽包辦完成的。

做一個讓孩子高興、自己內心舒服的媽媽是非常容易的,可是,順風順水和舒舒服服不會給人帶來成長,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經歷各種體驗中才能羽翼豐滿。

因為沒有一種能力純粹是在歡樂和愉悅中產生,面對風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敗中培養起來的。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況且,社會飛速發展,很多新出現的職業,爸爸媽媽輩根本沒有聽說過。

一個孩子告訴我,“我爸媽眼里,世界上只有五類職業:公務員、醫生、老師、國企員工、經商。只要不屬于前四類的,統統叫經商。前幾年連經商都不叫,直接說‘個體戶’。”

如果用這個標準劃分,那么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是“個體戶”。

父母在醫生、老師、公務員里打拼了一輩子,卻不得不面對傳統行業日漸衰落、新興行業冉冉升起的形式。

到頭來,孩子想要更好的發展,還是要去新興行業打拼,爸爸媽媽積攢了一輩子的行業人脈根本沒用上。

真正在孩子將來的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面對風雨、面對困難的堅韌不拔,自立自強。

3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蹣跚學步”

每一次,當你看到孩子獨自掙扎,看到孩子渴求的眼神時,即便你當時心里非常難受,但是當你想到孩子將來能夠獨自生活,這個苦自己要吃下來。

這個苦也是你作為媽媽必受之苦,而孩子成長的苦他一定要經歷的。

每個孩子剛開始蹣跚學步,如果摔倒了,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走路。

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們肯定不會抱著孩子,一直把所有的路幫他走,你抱著的孩子,永遠都不會走路的。

從心理上來講,孩子也有這樣一個蹣跚學步的過程,而心理的這個過程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的。

之所以有些家庭養出體格比較健壯,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在心理上沒有幫助孩子完成蹣跚學步。

孩子這一輩子一定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這些苦不是父母用物質上的彌補或者精神上的溺愛就能過去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孩子要上學,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手心里的寶,可是每一個寶,都得面臨這樣殘酷的、無處不在的、貫穿始終的競爭。

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沒有蹣跚學步、自己面對困難的成長,說不定到哪一步就崩了:我們見過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生,選擇輕生的,還少嗎?

真正的有能力的父母,能夠真正培養一個能夠承載自己生命責任的孩子。

做每一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想到,能夠幫助培育孩子獨自面對生活風雨、駕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為了幫助孩子成長,忍著內心的痛苦,才是更負責任的愛。

來源:海藍博士(ID:hailanboshi)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里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內容,然后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5、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有利于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6、學會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復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后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總之,說了那么多關于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么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計劃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里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么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后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闡述這么多,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最后,也請家長朋友們務必明白一點,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勤奮,甚至犧牲了一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有點不忍直視的時候。

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聰明,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時間管理”這個環節滯后了。如果是,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文/海藍幸福家

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鵝來到天鵝湖的一個小島上。它們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準備去南方過冬。

島上住著老漁夫和他的妻子,見到這群天外來客,非常高興,拿出喂雞的飼料和打來的小魚精心喂養天鵝。

冬天來了,這群天鵝竟然沒有繼續南飛。

湖面封凍,它們無法獲取食物,老夫婦就敞開茅屋讓它們在屋子里取暖并給它們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冬天,這對老夫婦都這樣奉獻著他們的愛心。

終于有一年,他們老了,離開了小島,天鵝也從此消失了。

可它們不是飛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凍期間餓死了。

故事中漁夫夫婦像愛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天鵝百般呵護,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奉獻著愛心。

人們不禁要感嘆了:“多好的一對夫婦,多么幸運的天鵝!”

然而,天鵝悲慘的結局又告訴我們,正是漁夫夫婦這種過分的愛,使天鵝沉溺在悠閑安逸的生活中,養成了惰性,喪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礎,無法再適應環境,最終被變化了的環境所吞沒!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之窩啊!

孩子小時,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給月亮,不讓孩子干一點點家務活、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累,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爺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著給他們謀個旱澇保收日不曬雨不淋的好職業,還想著要給他們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至少也要留一套房子,哪怕自己為此吃盡苦受盡累也心甘情愿……

這就是典型的“漁夫夫婦”式的父母和他們博大無私的愛!

然而,想想天鵝的結局,我們還能對這愛肅然起敬嗎?

其實,這種“無微不至”的愛,這種一味營造舒適安逸的愛,恰是人生的“陷阱”。

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賴和惰性,他們一無所有。

一旦生活中出現“湖面封凍”,他們的結局絕不會比天鵝好到哪里去。

人們固然需要愛,但是,當這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一切的呵護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成了一把溫柔的刀子!

1

做父母,你需要學會心上插把刀

電影《靈魂歌王》講述了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雷·查爾斯一生的輝煌與傳奇,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雷·查爾斯是一個美國黑人音樂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美國喬治亞州小鎮上,但貧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難,七歲時,他因青光眼而雙目失明,影片忠實記錄了他的閃光與苦難。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眼睛瞎了的小查爾斯在家里到處撞、跑、不停地跌倒、摔跤,痛得實在受不了,他邊哭邊大聲叫著:

“媽媽,媽媽,helpme!helpme!helpme!”

媽媽站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里,滿臉都是淚水,但她只是默默地看著兒子,一言不發。

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揣著自己的心,站在孩子的身后,默默地看著他跌倒,把擔心、焦慮、不信任轉化成放手,相信和鼓勵,這才是愛!

這是真正的愛,這是更高層級的父母之愛。

小查爾斯將來需要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人生,他要學會在黑暗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即便父母心里插把刀,也要舍得讓孩子受苦。

經典心理學名著《少有人走的路》開篇第一句話就是:“人生苦難重重。”

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于一旦我們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于懷了。

然而,大部分人卻不愿正視它。在他們看來,人生本該既舒適又順利。他們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

他們總是哀嘆無數麻煩、壓力、困難與其為伴,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是苦難重重,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如此。

合格的父母,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2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作為父母,要承載自己的不舒服,承載自己內心的痛苦,陪伴著孩子長大,不是幫助他長大,這是對父母非常大的考驗。

被子疊得不整齊,幫他疊疊;

鞋帶系不上,幫他系上;

騎車摔倒了,幫他扶起來;

看著孩子難過,去哄他、抱他……

做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是做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非常不容易。

有時,我們甚至覺得這樣的父母非常殘忍,怎么可以這樣對待孩子。

可是,沒有父母完全能擋住的風雨,而擋住的風雨也許正是練就堅強翅膀的源泉,擋住了風雨,夭折了飛翔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必須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

我女兒要去國外讀書,我想培養她自己學會做飯、不管去了哪里都不至于餓肚子的能力。

可是剛開始,她寧愿不吃飯,不學也不做,看著她這樣子,其實我在旁邊,內心是很掙扎的,但是我想我得熬住。

因為,我肯定不可能永遠陪著她,每頓飯都做好,她爸爸也不可能,而她將來是要自己做的,不僅要做,還要學會能夠為自己一日三餐做得比較好。

我們都想培養一個具有獨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這個能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而做的過程,開始是踉踉蹌蹌,做得勉勉強強,然后比較熟練,最后非常地嫻熟。

能夠自如地安排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這一定不是保姆能夠幫著達到的,這個能力也不是爺爺奶奶幫助完成的,更不是自以為很愛孩子的媽媽包辦完成的。

做一個讓孩子高興、自己內心舒服的媽媽是非常容易的,可是,順風順水和舒舒服服不會給人帶來成長,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經歷各種體驗中才能羽翼豐滿。

因為沒有一種能力純粹是在歡樂和愉悅中產生,面對風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敗中培養起來的。

現在不吃苦,將來準辛苦。

況且,社會飛速發展,很多新出現的職業,爸爸媽媽輩根本沒有聽說過。

一個孩子告訴我,“我爸媽眼里,世界上只有五類職業:公務員、醫生、老師、國企員工、經商。只要不屬于前四類的,統統叫經商。前幾年連經商都不叫,直接說‘個體戶’。”

如果用這個標準劃分,那么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是“個體戶”。

父母在醫生、老師、公務員里打拼了一輩子,卻不得不面對傳統行業日漸衰落、新興行業冉冉升起的形式。

到頭來,孩子想要更好的發展,還是要去新興行業打拼,爸爸媽媽積攢了一輩子的行業人脈根本沒用上。

真正在孩子將來的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面對風雨、面對困難的堅韌不拔,自立自強。

3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蹣跚學步”

每一次,當你看到孩子獨自掙扎,看到孩子渴求的眼神時,即便你當時心里非常難受,但是當你想到孩子將來能夠獨自生活,這個苦自己要吃下來。

這個苦也是你作為媽媽必受之苦,而孩子成長的苦他一定要經歷的。

每個孩子剛開始蹣跚學步,如果摔倒了,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走路。

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們肯定不會抱著孩子,一直把所有的路幫他走,你抱著的孩子,永遠都不會走路的。

從心理上來講,孩子也有這樣一個蹣跚學步的過程,而心理的這個過程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的。

之所以有些家庭養出體格比較健壯,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在心理上沒有幫助孩子完成蹣跚學步。

孩子這一輩子一定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這些苦不是父母用物質上的彌補或者精神上的溺愛就能過去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孩子要上學,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手心里的寶,可是每一個寶,都得面臨這樣殘酷的、無處不在的、貫穿始終的競爭。

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沒有蹣跚學步、自己面對困難的成長,說不定到哪一步就崩了:我們見過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生,選擇輕生的,還少嗎?

真正的有能力的父母,能夠真正培養一個能夠承載自己生命責任的孩子。

做每一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想到,能夠幫助培育孩子獨自面對生活風雨、駕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為了幫助孩子成長,忍著內心的痛苦,才是更負責任的愛。

來源:海藍博士(ID:hailanboshi)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