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讀《一盞一盞的燈》後感

讀《一盞一盞的燈》後感

文/劉婧豔

夜色闌珊,華燈初上。

遠處高樓裡亮起的一盞盞燈,那是家的溫暖;

風浪中守望的一盞盞燈,那是迷途船隻的依靠;

牆角堅守的一盞盞夜燈,那是最好的陪伴和支持。

而我們老師就是那一盞盞燈,給予孩子們家的溫暖,為他們指路領航。

或許“這盞燈”並不能陪伴他們太遠的路,但每當在他們人生道路最迷茫、最灰暗的時候,那盞燈將永遠都在他們心裡。

手捧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品讀著一個個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六十多個樸實感人的教育教學故事,

讀著讀著仿佛置身其中,許多故事又是那麼似曾相識。

這些短小而令人感動的故事充滿了暖暖的溫情。

《我想聽你把話說完》中的老師在做公開課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寧肯因延時扣分也讓學生把話講完,她做到了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是一名優秀的好老師,這不是以公開課“得分”來計量的。她的“分數”永遠的記在了孩子的心中。

《穿透烏雲的那束光》中,類似“小舒”這樣的孩子我也遇到過,而我也曾與文中的老師相似,自以為是不聽解釋,到頭來瞭解事情的原委後後悔不已。但我要為文中的教師拍手稱讚,因為她的臨時改變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燦爛明媚的陽光穿透了頭頂上聚集已久的烏雲。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輯的第一篇《每個兒童都是珍貴的唯一》。文中老師一句“一切從教育者出發的‘為我所用’”一下子點醒了我,讓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我們班裡有個年級人人皆知的皮大王——小石。要說起小石幹得“好事”,真是一籮筐也搬不完。小石在廁所裡和人打架了,把人家的鏡片都打碎了;上課上到一半,突然聽到“哐啷當”一聲巨響,循聲望去,小石摔了個四腳朝天;教室裡的簸箕壞了,一調查,是小石在追打同學的時候踩壞的……當我在教育小石時,他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和不屑,讓我屢屢受挫。很多人都對我說放棄吧,這孩子真的沒藥救了,管好班級剩下的那39個孩子吧------直到有一天……“叮咚”,你有一個新朋友提醒!我還納悶是誰,

原來是小石!就這樣,小石在微信上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全都展現在我的眼前。

“今天下課後,小金竟然沒做值日生溜走了!算了,好兄弟,我幫你做!”原來我並不知道,那天乾淨整潔的教室都是小石的功勞!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悄悄起床給媽媽做早餐,這個蛋煎得不錯吧!”原來我並不知道,小石還是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今天爸媽又不回家吃飯了,哎,又得我一個人解決晚飯了。”原來我並不知道,小石也有他的煩惱……

就這樣在微信上的互動,使得我和小石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叮咚,你有一新消息!”是誰?我心中隱約已有了答案,果然是小石!

“劉老師,我今天數學只考了85分,沒到媽媽規定的95分,你能和我媽媽說一聲,

讓她別打我,行嗎?”

小石的話深深地觸及到我的內心。我瞭解到小石的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幾乎都由母親一手承擔。而小石在學校又總是調皮搗蛋,母親也對他毫無辦法,只能用打罵的形式來教育他。長此以往,使得小石在學校裡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同學,同學們對他也避而遠之了……終於瞭解到了病因,我和小石的母親坐了下來,促膝長談……

第二天一早,我又收到了小石的微信,只有簡簡單單的六個字:

“劉老師,謝謝您!”()

但這六個字卻讓我內心翻江倒海。

是我沒能蹲下身子,好好瞭解小石的內心。

是我太缺少一份靜待花開的從容和淡定,差點錯失了這麼一朵美麗的花。

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去精心呵護,靜待花期。

吳非老師說:“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自己的手裡。他的‘亮度’在於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發光,一直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而現在我們的這盞燈更需要清潔和維護,不能讓太多功利激進的想法降低了我們的亮度。讓教育還原本真,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魏書生談語文教學》讀後感

文/滕冬慧

早就聽聞魏書生老師的教育故事,暑假期間買了《魏書生談語文教學》一書,開卷一讀,真是獲益匪淺。這本書是魏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是魏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也是魏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內容平實,

文筆流暢,像是魏教師跟你娓娓談心,我讀之以後,感悟良多。

一。魏老師的人生觀

1、要有好心態

魏老師告訴我們,人生中沒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的確如此,做任何工作時間久了,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了,都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以至於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改造別人可能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真心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生變化。一個連自己都駕馭不了的人,誰能相信他會有能力駕馭改變別人呢?

教師的工作量大,內容繁瑣,教師要承受的壓力大,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的人所無法體會的,可過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給他人帶來負能量,所以不如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敬業樂業,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2、實實在在做好手裡的事

怎樣衡量人生的價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答案很多,魏老師告訴我們:人啊!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標準去衡量自身的價值,不要過多關注報酬。

人對自己應該經常提這樣的問題:每天能不能再多幹一件事,每小時能不能再抓緊點,每件事能不能幹得再好點,能不能創造別人意想不到的成績?

人的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滋生惰性,就容易胡思亂想甚至好高騖遠,時間久了就會變得眼高手低。只有多做事、嚴格自律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教師很需要工匠精神。

3、不斷創新,拒絕經驗之談

有人說教育計劃性強,規章制度繁瑣具體,容易扼殺人的創造性。也有人說: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最容易培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最豐富多彩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教育。有人覺得,上課、下課、批改作業,學生還是那些學生,近乎枯燥的生活使人生厭。我們不妨換個角度這樣看,今天的講課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語言比昨天更吸引人,姿態比昨天更自然,和學生的感情比昨天更融洽。做不了這麼多,我就做一點,挺起胸膛,背比昨天直一些。訓練自己的眼睛,使它看出今天的天比昨天更高遠,今天的大地比昨天更廣闊,甚至只要願意,今天見到的同一棵草比昨天也更清晰,今天寫文章是不是更自然,像和讀者實實在在談心,今天讀書是不是有新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哪怕是差別很小的一個層次。要讓自己從舊中看出新,從不變中看出變。要讓今天的自己戰勝昨天一個弱點,即使一下子不能完全克服,哪怕戰勝這個弱點的1%,哪怕只是一點點,今天的我就是新的。

新是生命,新是力量,新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才會充滿活力,充滿力量,才會找到智慧的源泉。新是希望,新是信心,新是樂觀,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才會,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充滿樂觀。

教師需要經驗,也最怕被經驗束縛,過分強調經驗容易使人變得教條,所以唯有多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更新觀念,避免教條死板。

二、魏老師的育人觀

1、育人於講讀課中

魏老師告訴我們,教學中要發揮每篇課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脈搏,教師情真意切地教,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確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課文都這樣做,學生怎能不產生心理位移呢?

語文教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語文老師應像保育員,考慮孩子的胃口、體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為己任。講讀課上育人,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盡可能使用感染薰陶的方法,使學生因情而明理,認真汲取每篇課文中的營養,使自己成為精神上、人格上的強者。

2、育人於寫日記中

魏老師把寫日記比作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他提倡老師留日記題目,進行日記指導。寫《兩個我》使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理智地調動頭腦中的正義之師,去戰勝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錯誤思想。寫《只有助人,才能有樂》、《為別人吃虧是福》等幫助學生養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諒人、幫助人的品質。寫《媽媽笑了》、《替媽媽分憂解愁》、《我為媽媽做了什麼》,培養學生從心靈深處愛自己的母親。

魏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會,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準,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為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動腦筋想辦法,班中五名同學比較懶,經常不寫,或寫二三百字應付一下。怎麼辦,請這五名同學想辦法,選出懶病治療小組的組長,檢查,看寫了沒有,寫夠了沒有。沒有寫,或寫得篇幅不夠,組長讓他們當天補上,還要寫一份說明書。

三、魏老師的教學觀

“授人以魚一餐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益。”這句話揭示了交給方法的重要性。教學方法有很多,課堂教學是藝術的園地,這一園地應該百花齊放,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自己課堂教學的蜜。結合各家教法之長,結合自己的素質,性格特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探索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少講多讀”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容,是講了以後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容,講的少,學生才能記得住。讀得多,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能力,讀得機會多,時間多,學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問同學、查資料形成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魏老師的課堂激趣十法,精心設計導語,設計板書,注意教態,這些做法給我很多啟示。

從教十八年,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也養成了很多惰性,讀了魏老師的書,我再次審視自己,真的覺得不學習的老師很可怕。

魏老師是教育的神話,是一處寶藏,值得我們慢慢開墾,不斷學習,不斷體會。

《草世界,花菩提》讀後感

文/費之南

風漸漸起,月光冷冷而下,一樹的花靜默不語,兀自在風中守望,月色清淺,有縷縷暗香浮動……

蟲聲喁喁,星子閃亮,伴著丁立梅的《暗香》緩緩沉入夢鄉,夢裡。閑花搖落,暗香浮動。

草木無聲,始終靜默於自己的歲月。時光淺許,歲月悠深,就這樣駐守一方天地,寂寂老去,青春不再。奔波忙碌的世人不會惦念它們渺小的存在,亦只有輕輕歎一聲生命的離逝。可這世上,是超出人們想像的,誰知道,一棵草的心裡,懷著怎樣的夢想,誰知道一個卑微的靈魂下,有著怎樣的爆發力?生命的奇跡,由此誕生。

草木有著它們的堅韌。生活,或許是苦澀的,掙扎的,但心,仍然可以向著美好奔去。猶記家中曾置一盆吊蘭。吊蘭初時爬得翠綠滿枝,陽光琳琅,自蓬勃著一派明媚。日漸逝,卻愈發憔悴。它的生命還未蓬勃綻放,盡展芳華,卻就要沉沉睡去。心下,一陣荒蕪。數月相隔,卻唯剩驚歎。它最終長成繁茂的一大捧,撐不住了,松松的,倒垂下來,表現得隨意而疏離。蓬勃的綠意,在它飽滿的枝椏上旋轉跳躍。明明是草的命,卻偏要做花的夢,不舍不棄,默默積蓄,終於於某天,疼痛綻放。直至它生命的最後一刻,是誰喚醒了它?我想,真正喚醒它的是它骨子裡的堅韌與不息。這樣一種不屈的力量,終將陪伴它走過人生漫漫長路,邁步迎向人生的完滿與旖旎。生命就是這樣神奇,在千回百轉後,總能迎來明媚。

草木不忘初心,活在當下。你知道時,它開著花,你不知道時,它亦開著花,它,住在自己的美好裡,它們,有著自己繽紛與旖旎。淺淡歲月裡,總有歡喜相守。它們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我自輕盈我自香,人生最好的狀態,也當如此罷,也許,當我們奔波于人生漫漫長路,驀然回首,眼眸初見了淺笑依然的它們,便會找尋到初始的熱情和夢想,尋回夢的依始。

草木從不曾遠離背叛,遠行的遊子日暮歸家,夕陽西下,黃雲凝暮,恍若曾經,可昔日的村莊上空卻早已不見那盤旋而上的嫋嫋炊煙,成一堆廢棄的瓦土。遊子凝眸,望得心裡爬滿悲傷,再一望,卻望見了從前的那棵老槐樹,它仍站在沉沉暮色中,載著悠悠青綠,在碧波蕩漾的河畔邊,亭亭而立。他的淚,在那一刻落下,他知道,有老槐樹在的一方土地,便是故鄉,歲月便靜好著,所有的記憶,此時彙聚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是從前,從前的人,從前的事,從前的老槐樹,從前的碧空藍天,遊子知道,那是靈魂的故鄉。感謝草木,讓人的靈魂找到歸宿。

一草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有暗香幾許,我將其薦與君,君且隨意。()

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的人所無法體會的,可過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給他人帶來負能量,所以不如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敬業樂業,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2、實實在在做好手裡的事

怎樣衡量人生的價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答案很多,魏老師告訴我們:人啊!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標準去衡量自身的價值,不要過多關注報酬。

人對自己應該經常提這樣的問題:每天能不能再多幹一件事,每小時能不能再抓緊點,每件事能不能幹得再好點,能不能創造別人意想不到的成績?

人的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滋生惰性,就容易胡思亂想甚至好高騖遠,時間久了就會變得眼高手低。只有多做事、嚴格自律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教師很需要工匠精神。

3、不斷創新,拒絕經驗之談

有人說教育計劃性強,規章制度繁瑣具體,容易扼殺人的創造性。也有人說: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最容易培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最豐富多彩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教育。有人覺得,上課、下課、批改作業,學生還是那些學生,近乎枯燥的生活使人生厭。我們不妨換個角度這樣看,今天的講課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語言比昨天更吸引人,姿態比昨天更自然,和學生的感情比昨天更融洽。做不了這麼多,我就做一點,挺起胸膛,背比昨天直一些。訓練自己的眼睛,使它看出今天的天比昨天更高遠,今天的大地比昨天更廣闊,甚至只要願意,今天見到的同一棵草比昨天也更清晰,今天寫文章是不是更自然,像和讀者實實在在談心,今天讀書是不是有新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哪怕是差別很小的一個層次。要讓自己從舊中看出新,從不變中看出變。要讓今天的自己戰勝昨天一個弱點,即使一下子不能完全克服,哪怕戰勝這個弱點的1%,哪怕只是一點點,今天的我就是新的。

新是生命,新是力量,新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才會充滿活力,充滿力量,才會找到智慧的源泉。新是希望,新是信心,新是樂觀,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才會,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充滿樂觀。

教師需要經驗,也最怕被經驗束縛,過分強調經驗容易使人變得教條,所以唯有多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更新觀念,避免教條死板。

二、魏老師的育人觀

1、育人於講讀課中

魏老師告訴我們,教學中要發揮每篇課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脈搏,教師情真意切地教,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確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課文都這樣做,學生怎能不產生心理位移呢?

語文教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語文老師應像保育員,考慮孩子的胃口、體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為己任。講讀課上育人,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盡可能使用感染薰陶的方法,使學生因情而明理,認真汲取每篇課文中的營養,使自己成為精神上、人格上的強者。

2、育人於寫日記中

魏老師把寫日記比作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他提倡老師留日記題目,進行日記指導。寫《兩個我》使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理智地調動頭腦中的正義之師,去戰勝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錯誤思想。寫《只有助人,才能有樂》、《為別人吃虧是福》等幫助學生養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諒人、幫助人的品質。寫《媽媽笑了》、《替媽媽分憂解愁》、《我為媽媽做了什麼》,培養學生從心靈深處愛自己的母親。

魏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會,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準,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為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動腦筋想辦法,班中五名同學比較懶,經常不寫,或寫二三百字應付一下。怎麼辦,請這五名同學想辦法,選出懶病治療小組的組長,檢查,看寫了沒有,寫夠了沒有。沒有寫,或寫得篇幅不夠,組長讓他們當天補上,還要寫一份說明書。

三、魏老師的教學觀

“授人以魚一餐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益。”這句話揭示了交給方法的重要性。教學方法有很多,課堂教學是藝術的園地,這一園地應該百花齊放,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自己課堂教學的蜜。結合各家教法之長,結合自己的素質,性格特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探索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少講多讀”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容,是講了以後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容,講的少,學生才能記得住。讀得多,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能力,讀得機會多,時間多,學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問同學、查資料形成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魏老師的課堂激趣十法,精心設計導語,設計板書,注意教態,這些做法給我很多啟示。

從教十八年,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也養成了很多惰性,讀了魏老師的書,我再次審視自己,真的覺得不學習的老師很可怕。

魏老師是教育的神話,是一處寶藏,值得我們慢慢開墾,不斷學習,不斷體會。

《草世界,花菩提》讀後感

文/費之南

風漸漸起,月光冷冷而下,一樹的花靜默不語,兀自在風中守望,月色清淺,有縷縷暗香浮動……

蟲聲喁喁,星子閃亮,伴著丁立梅的《暗香》緩緩沉入夢鄉,夢裡。閑花搖落,暗香浮動。

草木無聲,始終靜默於自己的歲月。時光淺許,歲月悠深,就這樣駐守一方天地,寂寂老去,青春不再。奔波忙碌的世人不會惦念它們渺小的存在,亦只有輕輕歎一聲生命的離逝。可這世上,是超出人們想像的,誰知道,一棵草的心裡,懷著怎樣的夢想,誰知道一個卑微的靈魂下,有著怎樣的爆發力?生命的奇跡,由此誕生。

草木有著它們的堅韌。生活,或許是苦澀的,掙扎的,但心,仍然可以向著美好奔去。猶記家中曾置一盆吊蘭。吊蘭初時爬得翠綠滿枝,陽光琳琅,自蓬勃著一派明媚。日漸逝,卻愈發憔悴。它的生命還未蓬勃綻放,盡展芳華,卻就要沉沉睡去。心下,一陣荒蕪。數月相隔,卻唯剩驚歎。它最終長成繁茂的一大捧,撐不住了,松松的,倒垂下來,表現得隨意而疏離。蓬勃的綠意,在它飽滿的枝椏上旋轉跳躍。明明是草的命,卻偏要做花的夢,不舍不棄,默默積蓄,終於於某天,疼痛綻放。直至它生命的最後一刻,是誰喚醒了它?我想,真正喚醒它的是它骨子裡的堅韌與不息。這樣一種不屈的力量,終將陪伴它走過人生漫漫長路,邁步迎向人生的完滿與旖旎。生命就是這樣神奇,在千回百轉後,總能迎來明媚。

草木不忘初心,活在當下。你知道時,它開著花,你不知道時,它亦開著花,它,住在自己的美好裡,它們,有著自己繽紛與旖旎。淺淡歲月裡,總有歡喜相守。它們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我自輕盈我自香,人生最好的狀態,也當如此罷,也許,當我們奔波于人生漫漫長路,驀然回首,眼眸初見了淺笑依然的它們,便會找尋到初始的熱情和夢想,尋回夢的依始。

草木從不曾遠離背叛,遠行的遊子日暮歸家,夕陽西下,黃雲凝暮,恍若曾經,可昔日的村莊上空卻早已不見那盤旋而上的嫋嫋炊煙,成一堆廢棄的瓦土。遊子凝眸,望得心裡爬滿悲傷,再一望,卻望見了從前的那棵老槐樹,它仍站在沉沉暮色中,載著悠悠青綠,在碧波蕩漾的河畔邊,亭亭而立。他的淚,在那一刻落下,他知道,有老槐樹在的一方土地,便是故鄉,歲月便靜好著,所有的記憶,此時彙聚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是從前,從前的人,從前的事,從前的老槐樹,從前的碧空藍天,遊子知道,那是靈魂的故鄉。感謝草木,讓人的靈魂找到歸宿。

一草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有暗香幾許,我將其薦與君,君且隨意。()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