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變色龍讀後感100字

變色龍讀後感100字(三)

晚上,我捧起一本《契訶夫》看起來,我看到《變色龍》時,便有感而發。

其中一點我記得最清楚:那個員警先是假惺惺地裝作正義公正的樣子,聲稱要嚴懲那只咬人的狗。當人群裡有人說那條狗可能是將軍家的,奧丘梅洛夫立刻改變了立場,說赫留金是自己弄破的手指,想要敲詐別人賠錢。員警說這也有可能不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連連稱將軍家不可能有那麼寒酸的狗。人群裡又有人說那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責怪赫留金被咬是活該。這時,將軍家的廚師來了,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

奧丘梅洛夫便說這條狗弄死算了。廚師接著說,那雖然不是將軍家的狗,卻是將軍哥哥家的狗。奧丘梅洛夫馬上換了一副嘴臉,打聽將軍的哥哥近來可好,一邊稱讚那條狗聰明。廚師帶著狗走後,奧丘梅洛夫還威脅赫留金,說早晚要收拾他。

這時,我感到當時的員警只尊敬上司,就連上司的狗也不敢動一下,他們只會欺壓百姓。


變色龍讀後感100字(二)

小說《變色龍》講述的是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在判斷狗的主人是誰而得到不同答案時,對受害者的態度的不斷改變。

小說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塑造一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走狗”。

這篇帶有諷刺意味的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卻是真實的,讓人在歡笑之餘,

不禁深深地思考起來。

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而社會環境的影響遠遠大於書本知識的薰陶與啟迪。在這個日益紛雜的社會中生活,青少年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自命清高,既要緊跟社會先進思想文化的腳步,也要有一層堅實的屏障來防止不良資訊的誘惑與引導。青少年心理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在性格養成的時候,我們不能讓自己擁有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虛偽做作的性情,而要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讓自己不斷發展並趨於完美。


變色龍讀後感100字(三)

晚上,我捧起一本《契訶夫》看起來,我看到《變色龍》時,便有感而發。

其中一點我記得最清楚:那個員警先是假惺惺地裝作正義公正的樣子,

聲稱要嚴懲那只咬人的狗。當人群裡有人說那條狗可能是將軍家的,奧丘梅洛夫立刻改變了立場,說赫留金是自己弄破的手指,想要敲詐別人賠錢。員警說這也有可能不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連連稱將軍家不可能有那麼寒酸的狗。人群裡又有人說那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責怪赫留金被咬是活該。這時,將軍家的廚師來了,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便說這條狗弄死算了。廚師接著說,那雖然不是將軍家的狗,卻是將軍哥哥家的狗。()奧丘梅洛夫馬上換了一副嘴臉,打聽將軍的哥哥近來可好,一邊稱讚那條狗聰明。廚師帶著狗走後,奧丘梅洛夫還威脅赫留金,說早晚要收拾他。

這時,我感到當時的員警只尊敬上司,就連上司的狗也不敢動一下,他們只會欺壓百姓。

教育人類學讀後感

讀完博爾諾夫的《教育人類學》發現,全書的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儘管對於核心的思想或者說對於作者的意圖還沒有完全弄懂,但還是有必要談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悟。通過讀書可以看到這集中在兩個角度,一是要學會希望,學會信任,二是要注重思維方式的轉變。

從博爾諾夫的教育思想來看,其教育思想的源頭來源於這麼幾個方面,生命哲學以及精神科學哲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博爾諾夫就是精神科學哲學一員,儘管他並不純正,但他還是繼承了狄爾泰學派所發展起來的理解,現象學則構成了其教育人類學的方法來核心。

從存在主義哲學哪裡,他繼承了存在主義關於偶然、遭遇和危機是人本質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其非連續性形式的教育思想。但是,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其積極的樂觀主義哲學,他不可能走出存在主義哲學的消極面,不可能認識到遭遇、危機的教育意義,也就不可能形成其教育人類學的思想。在分析存在主義哲學時,他指出,遭遇不僅可以被理解為是毀掉迄今生活安全感的暫時的動盪,而且同時也揭示了一種新的超越過去的生活的可能性。當我們把危機與一種新的起點聯繫在一起時,就意味著我們徹底失去了以往所有的支柱,並同時建立起走向美好未來的新起點。
(P70-72)這是一種何等的樂觀態度!博爾諾夫的樂觀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希望,並將希望看成一種新的安全觀。他說到,我們也許首先可以把這種與存在主義哲學相對了的關於人的基本觀點與失落的單純的安全觀區別開來,視為一種新的安全觀。(P72)正是這種樂觀主義哲學或者說是希望的哲學使得其超越了存在主義的局限,對存在主義哲學批判的吸收。博爾諾夫的希望哲學對於我們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懂得希望和信任的意義。哪怕是不斷地失望、不斷地被欺騙,我們仍然要希望、信任。為什麼呢?用馬賽的話來說,這是因為“他們是組成我們靈魂的材料。”

博爾諾夫對我的最大啟示並不在於他告訴了我什麼,()而在於他是怎麼告訴我的,或者說,博爾諾夫對我最大的啟示就在於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對我影響較大的有二,一是原點式思維,一是逆向思維。博爾諾夫告訴我在思考問題時要回到原點。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育的問題要回到問題的本源即人的本質中、人的需要中,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縱觀西方教育思想史會發現,凡是產生過較大影響的教育思想家都對教育物件的人給予了足夠的關注。盧梭反對對兒童的壓制,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體現了他對兒童個性的尊重。杜威則提出了要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的興趣。博爾諾夫不僅指出了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更向我們指明,教育研究要回到原點,回到人的需要,人的本質,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因此,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需要不斷地對一些原點性問題進行思考。除此之外,在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就是逆向思維。如工具原則的應用就在於對還原原則的逆推;如他認為要研究方法的確定要根據研究物件確定;如認識到作為缺陷的可教育性恰恰體現了人的完美性。這些思維方式的應用使我懂得,有時候許多問題或許換種角度思考會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因此,在今後要打破思維預設,培養自己開放性思維、發散式思維而不能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僵化。

做不抱怨的員工讀後感

仔細讀完《做不抱怨的員工》一書,我陷入無盡的沉思之中,這本書確實是每一個職場人士的最好讀物。我們每個人需要時刻對照書中羅列的工作現象,進行深入的長期的反思,並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協調好各方關係。只有這樣,不僅我們的工作快樂,同事關係融洽,而且,一切會比你想像的還要美好!活得更快樂。這本書是關於企業員工的事情,但是它運用于學校的教師也是完全符合的,下面就把我自己的一點讀書感受與大家共勉。

一、工作中無處不在的抱怨現象

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生活沒意思 ; 孩子不好好學習;也不好管,上班累,工作壓力大,特別是班主任的工作。有些活不是我幹的偏偏讓我幹,又沒有獎金、又沒有報酬。這些是很多人常常發生的對工作不滿的抱怨情緒。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工作發展的低谷,需要發發牢騷、排解排解生活的壓力,於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會中的一種情緒,聽起來似乎無可厚非。問題是,一旦你養成抱怨的習慣,內心形成抱怨的思維模式,會使我們喪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們從抱怨中得到什麼?將心比心,單位會聘用一位元不斷抱怨領導、抱怨同事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二、抱怨能給我們工作帶來的是什麼

任何一個單位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都希望聘請一位能為單位解決問題和帶來價值的得人,而不是一個喋喋不休的評論家。要知道光靠抱怨沒用,他只能增加我們進取心和克服困難勇氣,讓我們止步于成功的大門之外。

1 、抱怨自己工作的單位。對於員工來說,重要的不是單位,也不是職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個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績。在工作的開始,從來都是工作選擇你,而不是你選擇工作,同樣,人活著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人需要工作。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拼,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能力外,還要有涵養,不能動不動就發牢騷,要知道,抱怨單位或單位的領導,只會偏離自己發展的方向,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價值,最終被單位和領導拋棄。

2 、抱怨工資。人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從未考慮到自己發展空間、工作意義、工作氛圍、個人能力的鍛煉等,而往往更注重的是工資的高低,工資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事實上,抱怨不但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失去更高的目標和更強勁的工作動力,在抱怨中渾渾噩噩的度過度過一生,那麼你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3 、抱怨同事。在工作中常抱怨同事的人,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幼稚和無能。如果在工作中,你很直白的批評別人,讓別人丟了臉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那麼我想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造成雙方不歡而散、難以收拾的局面。如果你能靈活運用將心比心,多多考慮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麼你一定能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否則,你可能會成為一個到處樹敵和不受歡迎的一個人。

三、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抱怨工資掙得太少,不如想方設法讓你的工資信封變厚 ; 與其抱怨領導太嚴厲,不如努力把工作做好 ; 與其抱怨工作太累,不如好好尋找一下科學的工作方法 ; 與其抱怨領導沒有提供發展平臺,不如打造自己的實力……其實,在每一種貌似合理的抱怨聲的背後,都有一種更好的選擇,那就是 -- 改變現狀,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1 、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不少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指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別人的存在與做法一定有其合理性。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改觀。這正如我們無法逾越牆壁,但我們可以繞過,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2 、把抱怨化作建設性的意見。抱怨的人其實心中早已有了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解決方法,可能是不被重視或自身不夠主動,所以只能抱怨。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從領導的角度加以考慮,並且以領導能夠接受的方式主動提出,或者積極實施,我想你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

3 、學校就是你的船。無論是領導還是老師,一旦踏上這條船,我們的命運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我們有著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運就是所有人的命運。學校的成長,要依靠老師的成長來實現 ; 老師的成長又要依靠學校這個平臺來發展。

4 、以領導的心態去工作。如果你以領導的心態來工作,那麼,你就會站在全域的角度來思考你的這份工作,確定這份工作在整個工作鏈中處於什麼位置,你就會從中找到最佳工作方法,會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以這種心態進行工作,你就不會拒絕領導安排的任務,你會認為這是表現和鍛煉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機會。

5 、閉上抱怨的嘴,邁出實幹的腿。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只有實幹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成功人士有一項共通點 : 從來不會為了解釋事情的結果而編造藉口,也不會抱怨事情原本應該如何發展,只會積極行動。

6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態度。每個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所在,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做得好或者不好。即使處於平凡的崗位,只要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無與倫比,就可以跨越平凡成為精英。

7 、叫苦不如吃苦,生氣不如爭氣。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會有許多挫折和打擊,這時候,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苦盡甘來、出人頭地。沒有苦幹的精神,再好的設想,再好的規劃,也只能停留在紙上或者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始終無法變成現實。

8 、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想取得一番成就,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服從精神,和不找藉口找方法的行動方式,隨時服從領導安排的員工,才能成為單位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會受到領導的青睞。

9 、工作最怕不到位,到位才會有好位。就像蓋子要擰到位,瓶中的水才不會漏出來一樣,工作做到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任何領導,都擔心下屬做事做不到位,把事情搞砸,因為領導也要負責任甚至負最大的責任,同樣單位也會因你工作的不到位受到一定的的損失,因為第一次沒有做好,就需要增加再做一次的成本,這樣既不經濟、也無效率。

10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有什麼樣的思路,就有什麼樣的出路,你做出什麼樣的思考,就有什麼樣的收入。所以我們必須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積極轉變自己的思路,才能保證我們不被這個世界所淘汰。每個單位都歡迎不墨守成規而經常出新的員工,因為創新能力是發展的永恆動力。

四、改變抱怨心態的訓練方法

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更使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後一事無成,所以說,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1 、每日反思。我為什麼要抱怨?我從抱怨中得到了什麼?我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有沒有讚美或表揚過別人?有沒有檢討自己?有沒有為自己得到的而感恩?一味地抱怨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因此,我們每日要積極的、不斷地反思來改變自己,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磨難”。

2 、把抱怨鬱悶的時間用來提高自身能力。有能力走遍天下,無能力寸步難行。對於學校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挑刺抱怨的老師,最缺的就是不抱怨、積極工作並解決問題的老師。與其如此,還不如停止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和完成工作而努力。

3 、抱怨前先反思。在抱怨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自己是否足夠努力了?須知,盡心盡力才能盡善盡美。不是別人對你不公平,而是你不夠努力。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 : 用努力改變現狀,用事實證明自己,用能力創造公平。()

4 、把困難當成對自己的挑戰。在面對不利的環境或者難題時,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困頓當作一種磨礪呢?在工作中,對工作的結果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前途負責,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5 、少說多幹。要想不抱怨,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不少人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推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有改觀。任何指責和抱怨都是無能的表現。只有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與其抱怨,不如埋頭實幹,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全部用到提升自身素質上,讓我們以書中的事例為借鑒;以書中不抱怨的心態為行為準則;以書中改變抱怨的方法為思路,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或者說,博爾諾夫對我最大的啟示就在於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對我影響較大的有二,一是原點式思維,一是逆向思維。博爾諾夫告訴我在思考問題時要回到原點。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育的問題要回到問題的本源即人的本質中、人的需要中,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縱觀西方教育思想史會發現,凡是產生過較大影響的教育思想家都對教育物件的人給予了足夠的關注。盧梭反對對兒童的壓制,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體現了他對兒童個性的尊重。杜威則提出了要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的興趣。博爾諾夫不僅指出了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更向我們指明,教育研究要回到原點,回到人的需要,人的本質,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因此,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需要不斷地對一些原點性問題進行思考。除此之外,在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就是逆向思維。如工具原則的應用就在於對還原原則的逆推;如他認為要研究方法的確定要根據研究物件確定;如認識到作為缺陷的可教育性恰恰體現了人的完美性。這些思維方式的應用使我懂得,有時候許多問題或許換種角度思考會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因此,在今後要打破思維預設,培養自己開放性思維、發散式思維而不能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僵化。

做不抱怨的員工讀後感

仔細讀完《做不抱怨的員工》一書,我陷入無盡的沉思之中,這本書確實是每一個職場人士的最好讀物。我們每個人需要時刻對照書中羅列的工作現象,進行深入的長期的反思,並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協調好各方關係。只有這樣,不僅我們的工作快樂,同事關係融洽,而且,一切會比你想像的還要美好!活得更快樂。這本書是關於企業員工的事情,但是它運用于學校的教師也是完全符合的,下面就把我自己的一點讀書感受與大家共勉。

一、工作中無處不在的抱怨現象

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生活沒意思 ; 孩子不好好學習;也不好管,上班累,工作壓力大,特別是班主任的工作。有些活不是我幹的偏偏讓我幹,又沒有獎金、又沒有報酬。這些是很多人常常發生的對工作不滿的抱怨情緒。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工作發展的低谷,需要發發牢騷、排解排解生活的壓力,於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會中的一種情緒,聽起來似乎無可厚非。問題是,一旦你養成抱怨的習慣,內心形成抱怨的思維模式,會使我們喪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們從抱怨中得到什麼?將心比心,單位會聘用一位元不斷抱怨領導、抱怨同事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二、抱怨能給我們工作帶來的是什麼

任何一個單位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都希望聘請一位能為單位解決問題和帶來價值的得人,而不是一個喋喋不休的評論家。要知道光靠抱怨沒用,他只能增加我們進取心和克服困難勇氣,讓我們止步于成功的大門之外。

1 、抱怨自己工作的單位。對於員工來說,重要的不是單位,也不是職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個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績。在工作的開始,從來都是工作選擇你,而不是你選擇工作,同樣,人活著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人需要工作。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拼,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能力外,還要有涵養,不能動不動就發牢騷,要知道,抱怨單位或單位的領導,只會偏離自己發展的方向,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價值,最終被單位和領導拋棄。

2 、抱怨工資。人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從未考慮到自己發展空間、工作意義、工作氛圍、個人能力的鍛煉等,而往往更注重的是工資的高低,工資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事實上,抱怨不但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失去更高的目標和更強勁的工作動力,在抱怨中渾渾噩噩的度過度過一生,那麼你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3 、抱怨同事。在工作中常抱怨同事的人,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幼稚和無能。如果在工作中,你很直白的批評別人,讓別人丟了臉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那麼我想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造成雙方不歡而散、難以收拾的局面。如果你能靈活運用將心比心,多多考慮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麼你一定能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否則,你可能會成為一個到處樹敵和不受歡迎的一個人。

三、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抱怨工資掙得太少,不如想方設法讓你的工資信封變厚 ; 與其抱怨領導太嚴厲,不如努力把工作做好 ; 與其抱怨工作太累,不如好好尋找一下科學的工作方法 ; 與其抱怨領導沒有提供發展平臺,不如打造自己的實力……其實,在每一種貌似合理的抱怨聲的背後,都有一種更好的選擇,那就是 -- 改變現狀,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1 、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不少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指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別人的存在與做法一定有其合理性。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改觀。這正如我們無法逾越牆壁,但我們可以繞過,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2 、把抱怨化作建設性的意見。抱怨的人其實心中早已有了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解決方法,可能是不被重視或自身不夠主動,所以只能抱怨。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從領導的角度加以考慮,並且以領導能夠接受的方式主動提出,或者積極實施,我想你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

3 、學校就是你的船。無論是領導還是老師,一旦踏上這條船,我們的命運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我們有著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運就是所有人的命運。學校的成長,要依靠老師的成長來實現 ; 老師的成長又要依靠學校這個平臺來發展。

4 、以領導的心態去工作。如果你以領導的心態來工作,那麼,你就會站在全域的角度來思考你的這份工作,確定這份工作在整個工作鏈中處於什麼位置,你就會從中找到最佳工作方法,會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以這種心態進行工作,你就不會拒絕領導安排的任務,你會認為這是表現和鍛煉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機會。

5 、閉上抱怨的嘴,邁出實幹的腿。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只有實幹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成功人士有一項共通點 : 從來不會為了解釋事情的結果而編造藉口,也不會抱怨事情原本應該如何發展,只會積極行動。

6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態度。每個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所在,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做得好或者不好。即使處於平凡的崗位,只要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無與倫比,就可以跨越平凡成為精英。

7 、叫苦不如吃苦,生氣不如爭氣。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會有許多挫折和打擊,這時候,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苦盡甘來、出人頭地。沒有苦幹的精神,再好的設想,再好的規劃,也只能停留在紙上或者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始終無法變成現實。

8 、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想取得一番成就,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服從精神,和不找藉口找方法的行動方式,隨時服從領導安排的員工,才能成為單位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會受到領導的青睞。

9 、工作最怕不到位,到位才會有好位。就像蓋子要擰到位,瓶中的水才不會漏出來一樣,工作做到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任何領導,都擔心下屬做事做不到位,把事情搞砸,因為領導也要負責任甚至負最大的責任,同樣單位也會因你工作的不到位受到一定的的損失,因為第一次沒有做好,就需要增加再做一次的成本,這樣既不經濟、也無效率。

10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有什麼樣的思路,就有什麼樣的出路,你做出什麼樣的思考,就有什麼樣的收入。所以我們必須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積極轉變自己的思路,才能保證我們不被這個世界所淘汰。每個單位都歡迎不墨守成規而經常出新的員工,因為創新能力是發展的永恆動力。

四、改變抱怨心態的訓練方法

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更使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後一事無成,所以說,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1 、每日反思。我為什麼要抱怨?我從抱怨中得到了什麼?我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有沒有讚美或表揚過別人?有沒有檢討自己?有沒有為自己得到的而感恩?一味地抱怨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因此,我們每日要積極的、不斷地反思來改變自己,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磨難”。

2 、把抱怨鬱悶的時間用來提高自身能力。有能力走遍天下,無能力寸步難行。對於學校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挑刺抱怨的老師,最缺的就是不抱怨、積極工作並解決問題的老師。與其如此,還不如停止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和完成工作而努力。

3 、抱怨前先反思。在抱怨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自己是否足夠努力了?須知,盡心盡力才能盡善盡美。不是別人對你不公平,而是你不夠努力。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 : 用努力改變現狀,用事實證明自己,用能力創造公平。()

4 、把困難當成對自己的挑戰。在面對不利的環境或者難題時,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困頓當作一種磨礪呢?在工作中,對工作的結果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前途負責,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5 、少說多幹。要想不抱怨,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不少人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推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有改觀。任何指責和抱怨都是無能的表現。只有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與其抱怨,不如埋頭實幹,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全部用到提升自身素質上,讓我們以書中的事例為借鑒;以書中不抱怨的心態為行為準則;以書中改變抱怨的方法為思路,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