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讀後感/觀後感

母親讀後感1000字

母親讀後感1000字(一)

五月,我們迎來了一個神聖的日子——母親節。這是一個為天下所有的母親準備的節日,我們要為自己的母親獻上一份子女的愛,讓媽媽感受到擁有孩子的幸福。

就在這段日子裡,我讀到了一本和這個節日有關的書——高爾基的《母親》。這本書進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在俄國十月革命前,老百姓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本書的主人公——一個有思想的年輕人為了擺脫這樣受奴役受壓迫的生活,一步步走向革命事業。他的母親,為了兒子的理想和事業,不顧一切地幹著“違規”的事情來支持兒子:發放印著宣傳真理的傳單,

鼓動人們反抗濫殺無辜的官兵,等等,導致自己被憲兵毆打甚至坐牢。

多麼偉大的母親!不知不覺,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這本書從頭到尾沒提到一個“愛”字,卻處處洋溢母親對兒子的愛。從母親對兒子反常舉動的擔憂,到得知他所從事工作後的忐忑不安;對兒子事業的支持,到以兒子為驕傲,直到自己也投身革命事業,一位母親年邁又執著的愛心,對兒子無私的愛上升到了對全世界為真理而奮鬥的無產革命者的愛,這是歷史的跨越。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平凡而甘於奉獻的媽媽。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雖然平時很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後仍然細心地照顧我的起居生活。

不管自己有多辛苦,對我的學習、生活從不懈怠。尤其是我學校裡只要有需要家長配合的活動,她總是積極參與,為我們的班集體出力獻策。記得在去年元旦學校搞遊園活動時,班級需要佈置教室,我們四年級的主題是“五穀豐登”。第一天晚上,媽媽準備了很多張泡沫紙板和一把超大的雨傘,做成了一個大型的穀倉;第二天晚上,她又用白天專程買的幾百條裝飾用的金色毛條,鋪滿了昨晚的穀倉身體和大雨傘頂部,我們還把親手畫的很多五顏六色的農作物,如南瓜,辣椒,麥子等等掛在穀倉上,營造成了一個金光閃閃、喜氣洋洋、五穀豐登的大穀倉。媽媽晚上一直忙到十二點多才準備好。等到第三天遊園會佈置完現場後,
我們班的穀倉成了整個四年級最亮麗,最有個性的一道風景線,贏得了校長、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我們班同學別提心裡有多美了!可是她們哪裡知道,從得知要佈置教室到活動正式開始,才只有三天時間,媽媽為搞好這次活動,為班級出一份力,費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時間啊!媽媽為了我的成長,吃盡了多少辛苦啊!

媽媽的愛在點點滴滴中彙聚成大海,她用她無私的奉獻、偉大的付出,給了我一生都無法回報的愛。我要用最溫柔的心情,擁抱媽媽,告訴她:“媽媽,我愛你!媽媽,謝謝你!”我要用我小小的雙手幫她分擔也許不多的家務,我要用我小小的肩膀幫她分擔也許不重的擔子,我要用我小小的孝心幫她分擔也許不多的憂愁,

我還要幫她……我能幫媽媽做的事太少了,但是忽然之間,我好像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是對媽媽最大的感謝和報答啊!媽媽,對嗎?


母親讀後感1000字(二)

《母親》是高爾基得一部作品,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深刻的反映了20世紀初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波瀾壯闊的群眾革命鬥爭,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到政治罷工,農民和工人在鬥爭中結成同盟。()小說一開始描寫了陰森森的工廠畫面,展現了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環境和老鉗工哈伊爾福拉索夫悲慘的一生。

年輕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走上父親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在革命知識份子的幫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獻身于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大道,巴維爾和工人們組沉了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勤奮的學習革命理論,懂得了資本家的剝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隨後就在工廠裡散發傳單,向工人做宣傳工作,他意志堅強,頭腦清醒,不但贏得了工人小組陳遠的愛戴,而且使廣大工人群眾對他懷滿敬慕,在革命鬥爭中,巴維爾始終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和群眾一起成長,這對她的母親影響很大。

母親對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作為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人一躍而成為具有陷阱思想、為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

母親身上所發生的中的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人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他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十分不開的,他的二字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這與母親本身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他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實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母親,這些在作品中都有鮮明的體現。當兒子和其他革命者被捕後,他自覺的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他成為布爾什維克黨的地下工作者,他深入城鄉,和革命知識份子、農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宣傳革命、組織革命,革命活動擴大了他的視野,增長了他的才幹,使他更加成熟。這是他與兒子和其他革命工作者所從事的事業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鬥爭中他很有鬥爭方法,講究策略,她去農村找連絡人雷賓時,由於雷賓被捕,革命聯繫有中斷的危險,他能憑藉革命經驗大膽機智地找到了新的連絡人。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的勇敢不屈。由衷的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備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有膽小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一直讓我震撼不已,這真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偉大母親。

母親讀後感(一)

文/劉晨

今天,天氣晴朗,我跟父母去了書店,想尋找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無意之間,在書架上發現了《母親》這本書,本以為這本書是寫母愛的,沒想到這是一本關於革命鬥爭的書。一個假期我還沒有讀完,不過我受到極大的震動。

初讀這本書,我覺得它深刻反映了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鬥爭: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農民和工人在鬥爭中結成了同盟。小說很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英雄巴維爾的形象。

巴維爾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工廠工人,媽媽是普通的農村婦女。由於父親酗酒,脾氣暴躁,工廠也經常亂扣工資,所以巴維爾家非常貧窮,自己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巴維爾長大了,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當了個小工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和環境的影響,他經常出入酒館,和一些其他的年輕人整天混在一起。然而母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它使巴維爾感到羞愧,他漸漸懂了,他是男子漢,他不應重蹈父親的覆轍。

漸漸地,他變了,他淺黑的面孔更瘦了,眼神也越發嚴肅,一張本來話少的嘴巴閉得更緊張了。母親為兒子有這樣大的轉變而感到高興,但是,她也很擔心。他開始事帶書回家,並且搞得很神秘,非常謹慎小心,讀完後藏起來。母子之間的溝通也更少了。母親變得非常擔心,非常惶恐。

漸漸地,有一些人經常到他家裡去開會。後來,兒子覺得瞞不住了,就告訴了媽媽。就這樣,兒子越來越“厲害”,母親也成了通信員。巴維爾發起一次又一次運動,發一張又一張傳單。不過也有大兵來抓人,畢竟時間久了容易暴露,巴維爾被抓住了,他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不久,開庭了,巴維爾一行人被流放,巴維爾感到輕鬆了,不是殺頭。然而周圍的人產生了暴動,正是因為巴維爾,他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但是,不幸降落在母親身上,有人陷害她,但她堅信,真理永遠不會補磨滅的,血是淹沒不了理性的!像她想的這樣,她沒有給兒子丟臉。

一個革命的英雄,一個英雄的母親。從他們身上,我瞭解了在那黑暗年代裡人們的痛苦生活,人們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而進行的鬥爭。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要珍惜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了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母親讀後感(二)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說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讚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母親》描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工人運動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覺醒過程。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小說的主人公是母親,通過她的一步步覺醒,直至在兒子的感召下投入革命,從一個封建時代逆來順受的被壓迫者變成一個熱情堅定的革命戰士。隨著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都冒著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群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貢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她是從一個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著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員警的殘酷毒打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帶頭和青年們一起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著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小說中,當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著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著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她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著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民和生活隔離了關係,使他們毀滅。可是社會主義卻要將你們破壞的世界結合成一個偉大的整體,而且這是一定會實現的“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她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正義的、自信的光輝,如同燦爛的光芒”。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歌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並由衷地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轉變,由膽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著我,使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母親讀後感(三)

《母親》是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的作品,於1906年在美國寫成,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母親》是一部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現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群眾的覺醒。革命鬥爭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從城市到農村的發展,工農聯盟的意義,革命知識份子的作用等等,無一不在小說中得到鮮明的體現。

小說背景是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時代環境。()出身于工人階級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重複所有人的的老路,但他在革命知識份子的幫助下,找到了獻身于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道路。在革命鬥爭中,巴維爾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和群眾一起成長。在不斷的革命鬥爭中,逐漸成長為有高度覺悟和理論修養的成熟的革命者。小說的塑造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維爾的母親尼洛夫娜。她像千百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母親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幫助下,懂得了真理的力量,自覺地參加了革命工作,走上了獻身革命、獻身給共產黨的道路。

《母親》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反映了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階段。小說具體地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自覺的工人和党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日益覺醒的農民和農村的革命形勢。它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特有的具體性和逼真性。同時,它又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這不僅表現為預見未來,展示通向未來的道路,而且表現在作者處處從未來的高度反映現實。

《母親》也標誌著高爾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峰。作者站在無產階級思想的高度,塑造了巴維爾這個豐滿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農英雄人物進入文學領域。顯示了高爾基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高度藝術才能。作者善於調動多種藝術手段,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來刻畫英雄人物。作者在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時,突出地描寫了他們之間嶄新的人與人的關係,如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和她崇高的母愛、巴維爾與莎馨卡的愛情關係、革命者之間的友誼等等。小說對母愛、愛情和革命友誼的描寫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這些形象顯得更加生動和豐滿。

總之,《母親》無論是從藝術角度,對俄國革命的瞭解、還是從個人成長發展角度來說,都是一部值得再三閱讀品味的偉大作品。

母親讀後感300字(一)

文/吳登宏

這個世上最偉大的力量就是母愛。母愛猶如一盞指路的明燈,在你無助時,給予你幫助;在你悲傷時,帶給你快樂。

自從我看了梁曉聲寫的《母親》,我的感觸很深:她的母親在大半夜,用兩盞小燈照明,為她們縫補衣服,把自己的眼睛都弄壞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來接我放學回家,那時,我的心情不大好,媽媽一下子問:“要吃什麼嗎?”一下子又問:“回家吃嗎?”我不耐煩了,對媽媽大吼大叫起來:“你煩不煩啊!”我分明看見媽媽眼中閃著淚光。那時,我還小,不懂。

現在我長大了,我明白了媽媽當時流眼淚的原因,因為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明白自己的愛,而我卻……想到這裡,我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

我慢慢挨近母親,輕輕地把頭靠在母親肩上。母親把頭偏過來,問:“怎麼了,我的兒子?”我搖搖頭,說:“沒事,媽媽,我只是想跟你說對不起!”母親笑了笑:“我早就忘了,沒事。”一股暖流流進我的血液。

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直的赤子之心。”哦,梁曉聲的母親,我的母親,全世界的母親……


母親讀後感300字(二)

我們應將自身發展和對權利實現的要求與社會的進步結合起來,與整個人類的命運結合起來。樹立自信、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理念。這是現代女性實現社會責任的必備素質。只有樹立了自信、自立、自主和自強的人,才能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主體意識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從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有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每個女性都應保持積極的心態,準確把握適合自身發展的坐標系,確立自己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以自身的發展去參與社會並推動社會的發展。

在當代,女性—母親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提高知識水準,實現自我進步,才能更進一步和廣泛地融入社會。


母親讀後感300字(三)

母親——作為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為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為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為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這裡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

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跡,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為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為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母親讀後感300字(四)

讀完這本書,我歎氣了,雖然結果悲慘,革命沒有結束,母親死了。()但我知道最後的結果了,結果是母親的聲音,結果是人民的呐喊,結果是巴威爾與革命都的胸膛,結果是那血還未凝結卻折斷的刺刀,結果是全世界追求真理與自由的革命者高唱:“起來,饑寒交迫的人們。”書讓我們看到當時社會黑暗與光明的兩面,讓我明白邪不勝正的道理,讓我明白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兒子,為了正義去承受無法想像的痛苦。

書上的母親太偉大了,高爾基不僅在讚美書中的母親,還在讚美天下所有的母親。

現在是和平年代,也許我們身邊的母親沒有書中的母親那樣可以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的母親,她賦予我們生命,生活中,為了我們的成長獻出了全部的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是偉大!讀完這本書,我對人生又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人生如果沒有自由,那就失去了飛翔的權利,人生如果沒有對真理的追求,那就失去了飛翔的動力。

他深入城鄉,和革命知識份子、農民緊密聯繫在一起,宣傳革命、組織革命,革命活動擴大了他的視野,增長了他的才幹,使他更加成熟。這是他與兒子和其他革命工作者所從事的事業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鬥爭中他很有鬥爭方法,講究策略,她去農村找連絡人雷賓時,由於雷賓被捕,革命聯繫有中斷的危險,他能憑藉革命經驗大膽機智地找到了新的連絡人。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的勇敢不屈。由衷的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備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有膽小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一直讓我震撼不已,這真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偉大母親。

母親讀後感(一)

文/劉晨

今天,天氣晴朗,我跟父母去了書店,想尋找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無意之間,在書架上發現了《母親》這本書,本以為這本書是寫母愛的,沒想到這是一本關於革命鬥爭的書。一個假期我還沒有讀完,不過我受到極大的震動。

初讀這本書,我覺得它深刻反映了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鬥爭: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農民和工人在鬥爭中結成了同盟。小說很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英雄巴維爾的形象。

巴維爾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工廠工人,媽媽是普通的農村婦女。由於父親酗酒,脾氣暴躁,工廠也經常亂扣工資,所以巴維爾家非常貧窮,自己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巴維爾長大了,他接替了父親的職位,當了個小工人。由於生活的壓力和環境的影響,他經常出入酒館,和一些其他的年輕人整天混在一起。然而母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它使巴維爾感到羞愧,他漸漸懂了,他是男子漢,他不應重蹈父親的覆轍。

漸漸地,他變了,他淺黑的面孔更瘦了,眼神也越發嚴肅,一張本來話少的嘴巴閉得更緊張了。母親為兒子有這樣大的轉變而感到高興,但是,她也很擔心。他開始事帶書回家,並且搞得很神秘,非常謹慎小心,讀完後藏起來。母子之間的溝通也更少了。母親變得非常擔心,非常惶恐。

漸漸地,有一些人經常到他家裡去開會。後來,兒子覺得瞞不住了,就告訴了媽媽。就這樣,兒子越來越“厲害”,母親也成了通信員。巴維爾發起一次又一次運動,發一張又一張傳單。不過也有大兵來抓人,畢竟時間久了容易暴露,巴維爾被抓住了,他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不久,開庭了,巴維爾一行人被流放,巴維爾感到輕鬆了,不是殺頭。然而周圍的人產生了暴動,正是因為巴維爾,他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但是,不幸降落在母親身上,有人陷害她,但她堅信,真理永遠不會補磨滅的,血是淹沒不了理性的!像她想的這樣,她沒有給兒子丟臉。

一個革命的英雄,一個英雄的母親。從他們身上,我瞭解了在那黑暗年代裡人們的痛苦生活,人們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而進行的鬥爭。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要珍惜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了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母親讀後感(二)

讀完高爾基的《母親》,按理說寫出的讀後感應該是關於讚美母親的,可我卻不想寫那些,當然,母愛是值得永久歌頌的,知識在沒有領會其真諦,沒有觸機靈魂的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膚淺的,和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一樣令人提不起興趣。

《母親》描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前工人運動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覺醒過程。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場面。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小說的主人公是母親,通過她的一步步覺醒,直至在兒子的感召下投入革命,從一個封建時代逆來順受的被壓迫者變成一個熱情堅定的革命戰士。隨著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都冒著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群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貢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她是從一個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著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員警的殘酷毒打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帶頭和青年們一起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著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小說中,當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著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著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她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著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民和生活隔離了關係,使他們毀滅。可是社會主義卻要將你們破壞的世界結合成一個偉大的整體,而且這是一定會實現的“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她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正義的、自信的光輝,如同燦爛的光芒”。

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歌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並由衷地讚歎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轉變,由膽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著我,使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母親讀後感(三)

《母親》是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的作品,於1906年在美國寫成,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母親》是一部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全景式的作品。作品展現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群眾的覺醒。革命鬥爭從自發到自覺,從經濟鬥爭轉到政治鬥爭,從城市到農村的發展,工農聯盟的意義,革命知識份子的作用等等,無一不在小說中得到鮮明的體現。

小說背景是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時代環境。()出身于工人階級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重複所有人的的老路,但他在革命知識份子的幫助下,找到了獻身于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道路。在革命鬥爭中,巴維爾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和群眾一起成長。在不斷的革命鬥爭中,逐漸成長為有高度覺悟和理論修養的成熟的革命者。小說的塑造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維爾的母親尼洛夫娜。她像千百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母親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幫助下,懂得了真理的力量,自覺地參加了革命工作,走上了獻身革命、獻身給共產黨的道路。

《母親》深刻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所領導的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反映了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階段。小說具體地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自覺的工人和党領導下蓬勃開展的工人運動,日益覺醒的農民和農村的革命形勢。它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特有的具體性和逼真性。同時,它又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這不僅表現為預見未來,展示通向未來的道路,而且表現在作者處處從未來的高度反映現實。

《母親》也標誌著高爾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峰。作者站在無產階級思想的高度,塑造了巴維爾這個豐滿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農英雄人物進入文學領域。顯示了高爾基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高度藝術才能。作者善於調動多種藝術手段,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來刻畫英雄人物。作者在刻畫無產階級英雄人物時,突出地描寫了他們之間嶄新的人與人的關係,如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和她崇高的母愛、巴維爾與莎馨卡的愛情關係、革命者之間的友誼等等。小說對母愛、愛情和革命友誼的描寫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這些形象顯得更加生動和豐滿。

總之,《母親》無論是從藝術角度,對俄國革命的瞭解、還是從個人成長發展角度來說,都是一部值得再三閱讀品味的偉大作品。

母親讀後感300字(一)

文/吳登宏

這個世上最偉大的力量就是母愛。母愛猶如一盞指路的明燈,在你無助時,給予你幫助;在你悲傷時,帶給你快樂。

自從我看了梁曉聲寫的《母親》,我的感觸很深:她的母親在大半夜,用兩盞小燈照明,為她們縫補衣服,把自己的眼睛都弄壞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來接我放學回家,那時,我的心情不大好,媽媽一下子問:“要吃什麼嗎?”一下子又問:“回家吃嗎?”我不耐煩了,對媽媽大吼大叫起來:“你煩不煩啊!”我分明看見媽媽眼中閃著淚光。那時,我還小,不懂。

現在我長大了,我明白了媽媽當時流眼淚的原因,因為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明白自己的愛,而我卻……想到這裡,我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

我慢慢挨近母親,輕輕地把頭靠在母親肩上。母親把頭偏過來,問:“怎麼了,我的兒子?”我搖搖頭,說:“沒事,媽媽,我只是想跟你說對不起!”母親笑了笑:“我早就忘了,沒事。”一股暖流流進我的血液。

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直的赤子之心。”哦,梁曉聲的母親,我的母親,全世界的母親……


母親讀後感300字(二)

我們應將自身發展和對權利實現的要求與社會的進步結合起來,與整個人類的命運結合起來。樹立自信、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理念。這是現代女性實現社會責任的必備素質。只有樹立了自信、自立、自主和自強的人,才能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主體意識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從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有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每個女性都應保持積極的心態,準確把握適合自身發展的坐標系,確立自己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以自身的發展去參與社會並推動社會的發展。

在當代,女性—母親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提高知識水準,實現自我進步,才能更進一步和廣泛地融入社會。


母親讀後感300字(三)

母親——作為生活在當時俄國黑暗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代表,從一個沒有靈魂的麻木的人,一躍而為一個具有先進思想,為推翻沙皇統治而站在第一線的人。母親身上,所發生得重大變化,讓我們震撼,尤其是母親不識字,卻比那些識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國的未來。這些與她的兒子帕沙卡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她的兒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運動的領導者,不斷對他的母親灌輸革命的真理,將母親的思想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然這與母親本身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她對兒子的理解,對兒子所從事事業的信任,沒有對兒子的自豪,對兒子深深的愛,也不會使她在兒子被捕後,下定決心走兒子的路,從而真正成為一個革命者,一個大造新時代的人。這裡我們談到了理解,這不僅讓我想到一句話:理解萬歲。

確實,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無價的,理解可以創造奇跡,就像理解可以將帕沙卡和她的母親,兩個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一座信任的橋樑。在現代社會,很多問題有待於理解來解決,代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試想,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又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有時候我感覺父母不理解我,當然,為題是出在雙方。父母當總是讓我一個勁的學習,殊不知,為了責任而學習是很累人的。


母親讀後感300字(四)

讀完這本書,我歎氣了,雖然結果悲慘,革命沒有結束,母親死了。()但我知道最後的結果了,結果是母親的聲音,結果是人民的呐喊,結果是巴威爾與革命都的胸膛,結果是那血還未凝結卻折斷的刺刀,結果是全世界追求真理與自由的革命者高唱:“起來,饑寒交迫的人們。”書讓我們看到當時社會黑暗與光明的兩面,讓我明白邪不勝正的道理,讓我明白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兒子,為了正義去承受無法想像的痛苦。

書上的母親太偉大了,高爾基不僅在讚美書中的母親,還在讚美天下所有的母親。

現在是和平年代,也許我們身邊的母親沒有書中的母親那樣可以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的母親,她賦予我們生命,生活中,為了我們的成長獻出了全部的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是偉大!讀完這本書,我對人生又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人生如果沒有自由,那就失去了飛翔的權利,人生如果沒有對真理的追求,那就失去了飛翔的動力。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