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人生感悟

保持隨時拒絕別人的能力

保持隨時拒絕別人的能力

文/彩紅

01

燕子是位非常上進的女孩,上下班路上、跑步時、甚至上廁所都在學習。

看到新書推薦,她覺得該買;看到好課推薦,她覺得該學,結果燕子掉入買買買、學學學的怪圈,越買越想買,越學越學不完。

有時她會陷入選哪門課的糾結,面對限時優惠,固定的金錢額度,她也會陷入掙扎。

她開始焦慮,就算自己24小時一直學,想學的東西也是看不見邊際的汪洋大海。

時間精力的有限和爆炸般的無限資訊知識似乎是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體。

就算錢再多,想買的課程會越來越多,

而學習的能力和水準又是有限的,何況她的錢也很緊。

為此,多少追求新知、不甘落後的人在焦慮中咬著牙拼著勁學習,在學習中皺著眉撓著頭急躁得抓狂。

燕子每晚都學到很晚,黑眼圈很重,額頭的痘痘總是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每次洗頭髮都看到大把大把的頭髮往下掉。

她的睡眠品質越來越低,整個人的狀態也越來越差。

她想停下來,哪知原本打算放鬆個半天,卻比之前一直學習還累,什麼都不做反倒更焦慮。

覺得有用的什麼知識都想學習,這樣的想法導致的結果是:買買買的欲望愈演愈烈,學學學的焦慮越發肆虐,而疲勞感也會水漲船高般不斷襲來。

終於,燕子面對一個非常想報名的課程,果斷拒絕了,面對一本很想買的好書推薦,

也果斷拒絕了,面對一個很想參加的組隊打卡月讀4本書果斷拒絕了。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鬆和舒暢,她的學習目標感越來越強,專注度越來越高。

一切情況的好轉竟然是從拒絕開始,拒絕多餘繁雜、拒絕瞎忙亂忙,拒絕欲望驅使。

不要忘記,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當我們對現狀不滿時,我們都有權說不,有權拒絕,而有權拒絕才能體驗到自由的力量。

一個忽視自己拒絕權利的人,難免會成為自己欲望或他人期望的傀儡,不斷地忙個不停,卻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02

能夠隨時發揮拒絕權利的人,對於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他一定都了然於心。

蘇姐便是如此。她妝容精緻、穿著優雅,臉上總是不卑不亢、胸有成竹的樣子。

她從小喜歡舞蹈和畫畫,爸媽覺得學習最重要,讓她放棄舞蹈和畫畫,專心讀書。

蘇姐向爸媽保證不影響學習,把自己的愛好堅持了下來。

爸媽希望她到大公司找個穩定的工作上班,蘇姐給爸媽說了自己的優勢和喜好,選擇了做舞蹈教練、插畫師,每月收入不菲。

說到買衣服,蘇姐在換季時集中雙休時間,精心挑選五六套衣服,再配上衣櫥中衣服的經典款式,足夠她一個季節美美的。

她的衣櫥非常簡潔整齊,拒絕任何一件過時的、不合適的衣服,穿衣服她從來不發愁。

當其他人經常刷網頁或時不時逛商場挑選衣服、趕上狂歡節屯衣服剁手的時候,蘇姐平和安穩地做著自己的事情。

讀書,蘇姐拒絕閱讀沒必要的書,

她根據自己的情況每月唯讀2本用心挑選的書,遇到非常喜歡的經典書籍會精讀好幾遍,而對於用處不大的書直接棄讀。

當說到專業問題或通用知識時,蘇姐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梳理清楚,這都得益於她系統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結果。

蘇姐拒絕一切無聊的聚會、聊天,她喜歡和好朋友聚在一起,沒有人假客套,也沒有人逢場作戲,有的是推心置腹的交談和堅實可靠的情誼。

一些親戚朋友給蘇姐說,再不趕緊嫁人就老了,女人老了就貶值。

但蘇姐在戀愛方面,態度立場很明確,她想把自己嫁給愛情,拒絕了他人眼中多位條件很好的男人。

而且她從來沒有貶值感,對於愛情,她不願意將就、湊合,在她看來,

和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過一輩子是憋屈而煎熬的事情。

她選擇做單身貴族,每一天都豐富多彩,也極其充實有趣,後來,蘇姐如願以償嫁給了愛情。

婚後的蘇姐,一直保持著學習和自我成長的狀態,成為很多女孩羡慕的模樣。

拒絕得到他人價值體系的認可,才能活出自己的風範;

拒絕多餘的物質、事情,才能專心做事;

拒絕一些無聊的聚會、閒談,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自己愛和愛自己的人。

有權拒絕是一種明確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清楚的自我選擇,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能直接拒絕。

03

在《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一書中提到了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體系是一個“高效能塔”,自下往上依次為資源層、方法論層、目標層。

資源層指的是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情感等資源;

方法論層是使用資源、提高效率的方法指南;

目標層意味著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以及依據的價值判斷。

根據“高效能塔”的層次劃分出“勤奮境界”:低水準的勤奮靠努力;中水準的勤奮靠方法;高水準的勤奮靠選擇。

上層決定下層,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決定了你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方法不一樣,又決定了努力的方式不同。

大多數的人在資源層方面焦頭爛額:時間不夠用、精力透支、金錢緊缺、情感匱乏,而且一直在其間掙扎,找不到出路,這是低水準努力的結果。

也有一大批人不斷尋找一套方法論來擺脫資源層面遇到的問題,但是各種各樣的方法指南層出不窮,他們也會迷路,提高效率的初衷有時反倒加劇了資源的過度消耗。

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遠的人,會在目標層面想問題,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有自己明晰的價值判斷。

要想從低水準向高水準躍進,我們需要作出改變,至於如何改變,此書引用了保羅·瓦茨拉維克提出的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概念:第一序列改變和第二序列改變。

第一序列改變不影響原有模式的改變,改變的是狀態;第二序改變是模式的改變,改變了系統。

就比如當大家都在糾結手機各種功能鍵哪個好,哪個保留,這是第一序列改變,而約伯斯卻想要那麼多功能鍵做什麼,乾脆全部去掉,換成觸屏;

有的手機帶有商業用筆,約伯斯也不用,一律用觸屏取代,這就是第二序列改變。

掙扎在第一序列,只能在糾結、混亂的迷局中游走,而跳出迷局重在拒絕冗餘、抓住本質。

只有那些抓住本質,抓住自己核心需求的人才是活得最自在的人,用慢來應對過快的變化,用極簡以抵禦繁多的束縛。

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利,勇敢拒絕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拒絕煩心雜亂的瑣事,拒絕一切干擾自由生活的思緒和想法。

有權意味著主觀選擇,拒絕意味著刪繁就簡,有權拒絕的人生自然是瀟灑自如而無限愜意的。

04

也有一些人覺得說出“我不”這兩個字太難了,很想拒絕但總是說不出口。

拒絕他人的難點在於,怕他人說自己自私小氣,面子上過不去,又怕因一句拒絕就丟了情誼不說,還得罪了人。

拒絕湊合的愛情難點在於,怕拒絕之後又是孤單一個人,怕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重來,怕親戚朋友的催婚壓力。

拒絕一些知識的難點在於,怕錯過重要的內容,怕不學哪本書哪個課程其他人學了自己就落後一大截。

拒絕越來越多的欲望難點在於,越想拒絕,欲望似乎越強烈,得不到的東西更容易激發起人強大的佔有欲。

而一旦他人有求必應、愛情能湊合就湊合、他人追什麼知識自己也學什麼、有什麼想法就隨了自己的欲望,那就決定了你只能身心俱疲,在瑣事和焦慮中難以自拔。

我們都是有權拒絕一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有權拒絕我們不喜歡且無聊的人、事、物,有權拒絕我們不想要的人生狀態。

既然有權拒絕,那就學著說不,讓自己從瞎忙中解脫出來,從喧囂的人群中解脫出來,從忙不完的雜事中解脫出來。

獲得身心自由,從拒絕開始,是時候把拒絕權握在自己手中了。

只有拒絕了一切冗餘,才能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情感專注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陪伴至親至愛的人,去暢享內心的平和與安寧。

自由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有權拒絕才是真正的自由。

體面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訴苦

我們都嚮往一生得體地活著。

有的,只不過是追求身體體面;也有的,嚮往內心體面,當然,最高境界是身心都體面。

1

市里召開擴大財務會議,我偶遇年少時的朋友栗子。

她看起來有些憔悴,但眼睛裡的光芒告訴我重逢的驚喜。我們很多年沒有聯繫了,這些年各忙各的生活,一度失去了消息。

早從其他朋友那裡得知,她幾年前離婚了,前夫並不地道,離婚時分隔了大部分家產重組家庭,母親過世後,她一個人帶著孩子過,在商場工作的她收入並不高。

經歷了欣喜與激動,我忍不住地問她:“你這些年過得好嗎?”

她頓了一下說:“我很好啊,商場雖然收入不高,但足夠生活了,孩子成績不撥尖但很穩定,我和同事們相處得很好……”

說來說去,都是些快樂的事,她隻字不提母親去世,婚姻不順。

我心疼地對她說,栗子,我知道你這些年的不容易。

她笑了:“我們只談幸福,不訴滄桑。”

我心裡忽然一暖,這才是我認識的她,依舊是那個快樂的女子。

她說,有些事不堪回首,就不要想了。

“只說幸福,不訴滄桑。”說起來雲淡風輕。因為真正的生活比這八個字殘酷多了,但她看起來這般堅強,又笑得那麼得體。

我喜歡她的生活態度和人生領悟。很多人太喜歡訴苦了,有一點不開心的事到處說,最後弄得自己仿佛真的陷入了水深火熱中,生活被籠罩了層層陰霾。

其實,幸與不幸常在天不在人,而覺得幸與不幸,卻在自己了。

2

聰明的人,不輕言悲苦,因為別人看不到,沒必要把內心的傷展現給人看,有損形象。

有一個女鄰居,超喜歡傾訴。

逮誰是誰。

張嘴就是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太忙,同事不好相處,老公不省心,天天晚歸,孩子成績也不好,這麼小就愛打扮。

開始我總站在那兒聽她嘮叨,時不時安慰幾句,後來顛來倒去的就是那些瑣事,再見就避之不及,唯恐打開她的話匣子。

那天,我下班,剛好見到她和另一位熟人說她加班後回家看到老公飯沒做,碗沒洗,婆婆又住院了,小叔子一家也不出面,真是命苦,攤上這麼個一家子。

我們這些人集體見證了她最不體面的一面。

其實,她有體面的工作,女兒生得美,老公事業有成,看起來還是很高大上的。但聽她說的多了,現在見到她老公,腦子都浮現出他在家葛優躺、髒襪子亂扔、煙灰亂彈的懶人形象,與光鮮體面的外表判若兩人,讓人厭惡叢生。

當然,這一切都來於她的喋喋不休。

只顧著自已的嘴上痛快了,卻不知丟失了體面。

3

訴苦的鼻祖,莫過於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

她在小說《祝福》裡是一個悲劇人物。

經歷喪子之痛後,她每天神情木訥、喋喋不休的訴說。

只是再怎麼悲慘的故事也經不住歲月打磨,當阿毛的故事變成了含在嘴裡的甘蔗渣時,人們便開始唾棄了,每當她開口談阿毛,那些人便會接過這個故事一字不差地複述一遍,然後譏笑地走開。

傾訴是有底線的,同情是帶有時效性的。

雖然慣常麻木的靈魂需要不斷的刺激,但祥林嫂顯然沒有不斷更新痛苦的能力,她只能仍任由別人對她的同情轉換成漠然,然後從漠然轉換成厭惡,再然後,遠遠躲開。

偏偏有些人,要用一種不體面的方式要公平,要包容,要同情。

誰不曾被辜負過?

太陽底下並無新鮮的套路,哭者仍哭,歌者仍歌,這世間並無絕對的公平。

但有內涵的人遇到痛苦會尋求幫助,自己想辦法,偶爾表述,但絕不演變成訴苦,否則,說多了,真的變成了那個可憐的人。

4

體面是一種獨絕的氣質。

我常在一些女子身上看到這種體面,比如楊絳先生。

雖然她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了蒼老的容顏,卻始終有一顆飽滿的天真的心。

世人皆知她受的苦。

她卻永遠靜篤、內斂、蒼老又天真的體面。

雪小禪說,這種蒼老天真,於世俗而言,是一種無言的美德。

原來所謂成熟,就是要學會自我治癒的能力。

我發現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體面全來自於不說、不爭。

那種拼盡全力用教養與格局,努力地在順境逆境都活得淡然的人,真正稱得上體面。

網路上曾有一句話,不要向任何人訴苦,因為80%的人不關心,剩下20%聽了很高興。

這就是人生,很多關係比你想像的複雜,除了親人、知已、朋友,其他的人看你並不重要。

你的那些不幸又算得了什麼呢?

別輕易訴苦,否則只會在開弓拉弦張嘴的那一刻,傷得是自己。

5

這個世界很忙,有些人忙到沒時間難過,沒時間傷春悲秋,更沒時間聽你或對你訴苦。

在他們冷靜、淡然的背後也曾藏著很多傷口,一個人悄悄癒合罷了。

只言幸福,不訴滄桑。

這樣的人生才能花開滿徑,馨香永伴。

很喜歡李宮俊的一句話:“與其抱頭痛哭,不如強顏歡笑,起碼能體面些。”

為了這份體面,從現在起,可以學著閉上嘴了!

他們也會迷路,提高效率的初衷有時反倒加劇了資源的過度消耗。

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遠的人,會在目標層面想問題,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有自己明晰的價值判斷。

要想從低水準向高水準躍進,我們需要作出改變,至於如何改變,此書引用了保羅·瓦茨拉維克提出的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概念:第一序列改變和第二序列改變。

第一序列改變不影響原有模式的改變,改變的是狀態;第二序改變是模式的改變,改變了系統。

就比如當大家都在糾結手機各種功能鍵哪個好,哪個保留,這是第一序列改變,而約伯斯卻想要那麼多功能鍵做什麼,乾脆全部去掉,換成觸屏;

有的手機帶有商業用筆,約伯斯也不用,一律用觸屏取代,這就是第二序列改變。

掙扎在第一序列,只能在糾結、混亂的迷局中游走,而跳出迷局重在拒絕冗餘、抓住本質。

只有那些抓住本質,抓住自己核心需求的人才是活得最自在的人,用慢來應對過快的變化,用極簡以抵禦繁多的束縛。

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權利,勇敢拒絕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拒絕煩心雜亂的瑣事,拒絕一切干擾自由生活的思緒和想法。

有權意味著主觀選擇,拒絕意味著刪繁就簡,有權拒絕的人生自然是瀟灑自如而無限愜意的。

04

也有一些人覺得說出“我不”這兩個字太難了,很想拒絕但總是說不出口。

拒絕他人的難點在於,怕他人說自己自私小氣,面子上過不去,又怕因一句拒絕就丟了情誼不說,還得罪了人。

拒絕湊合的愛情難點在於,怕拒絕之後又是孤單一個人,怕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重來,怕親戚朋友的催婚壓力。

拒絕一些知識的難點在於,怕錯過重要的內容,怕不學哪本書哪個課程其他人學了自己就落後一大截。

拒絕越來越多的欲望難點在於,越想拒絕,欲望似乎越強烈,得不到的東西更容易激發起人強大的佔有欲。

而一旦他人有求必應、愛情能湊合就湊合、他人追什麼知識自己也學什麼、有什麼想法就隨了自己的欲望,那就決定了你只能身心俱疲,在瑣事和焦慮中難以自拔。

我們都是有權拒絕一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有權拒絕我們不喜歡且無聊的人、事、物,有權拒絕我們不想要的人生狀態。

既然有權拒絕,那就學著說不,讓自己從瞎忙中解脫出來,從喧囂的人群中解脫出來,從忙不完的雜事中解脫出來。

獲得身心自由,從拒絕開始,是時候把拒絕權握在自己手中了。

只有拒絕了一切冗餘,才能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情感專注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陪伴至親至愛的人,去暢享內心的平和與安寧。

自由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有權拒絕才是真正的自由。

體面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訴苦

我們都嚮往一生得體地活著。

有的,只不過是追求身體體面;也有的,嚮往內心體面,當然,最高境界是身心都體面。

1

市里召開擴大財務會議,我偶遇年少時的朋友栗子。

她看起來有些憔悴,但眼睛裡的光芒告訴我重逢的驚喜。我們很多年沒有聯繫了,這些年各忙各的生活,一度失去了消息。

早從其他朋友那裡得知,她幾年前離婚了,前夫並不地道,離婚時分隔了大部分家產重組家庭,母親過世後,她一個人帶著孩子過,在商場工作的她收入並不高。

經歷了欣喜與激動,我忍不住地問她:“你這些年過得好嗎?”

她頓了一下說:“我很好啊,商場雖然收入不高,但足夠生活了,孩子成績不撥尖但很穩定,我和同事們相處得很好……”

說來說去,都是些快樂的事,她隻字不提母親去世,婚姻不順。

我心疼地對她說,栗子,我知道你這些年的不容易。

她笑了:“我們只談幸福,不訴滄桑。”

我心裡忽然一暖,這才是我認識的她,依舊是那個快樂的女子。

她說,有些事不堪回首,就不要想了。

“只說幸福,不訴滄桑。”說起來雲淡風輕。因為真正的生活比這八個字殘酷多了,但她看起來這般堅強,又笑得那麼得體。

我喜歡她的生活態度和人生領悟。很多人太喜歡訴苦了,有一點不開心的事到處說,最後弄得自己仿佛真的陷入了水深火熱中,生活被籠罩了層層陰霾。

其實,幸與不幸常在天不在人,而覺得幸與不幸,卻在自己了。

2

聰明的人,不輕言悲苦,因為別人看不到,沒必要把內心的傷展現給人看,有損形象。

有一個女鄰居,超喜歡傾訴。

逮誰是誰。

張嘴就是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太忙,同事不好相處,老公不省心,天天晚歸,孩子成績也不好,這麼小就愛打扮。

開始我總站在那兒聽她嘮叨,時不時安慰幾句,後來顛來倒去的就是那些瑣事,再見就避之不及,唯恐打開她的話匣子。

那天,我下班,剛好見到她和另一位熟人說她加班後回家看到老公飯沒做,碗沒洗,婆婆又住院了,小叔子一家也不出面,真是命苦,攤上這麼個一家子。

我們這些人集體見證了她最不體面的一面。

其實,她有體面的工作,女兒生得美,老公事業有成,看起來還是很高大上的。但聽她說的多了,現在見到她老公,腦子都浮現出他在家葛優躺、髒襪子亂扔、煙灰亂彈的懶人形象,與光鮮體面的外表判若兩人,讓人厭惡叢生。

當然,這一切都來於她的喋喋不休。

只顧著自已的嘴上痛快了,卻不知丟失了體面。

3

訴苦的鼻祖,莫過於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

她在小說《祝福》裡是一個悲劇人物。

經歷喪子之痛後,她每天神情木訥、喋喋不休的訴說。

只是再怎麼悲慘的故事也經不住歲月打磨,當阿毛的故事變成了含在嘴裡的甘蔗渣時,人們便開始唾棄了,每當她開口談阿毛,那些人便會接過這個故事一字不差地複述一遍,然後譏笑地走開。

傾訴是有底線的,同情是帶有時效性的。

雖然慣常麻木的靈魂需要不斷的刺激,但祥林嫂顯然沒有不斷更新痛苦的能力,她只能仍任由別人對她的同情轉換成漠然,然後從漠然轉換成厭惡,再然後,遠遠躲開。

偏偏有些人,要用一種不體面的方式要公平,要包容,要同情。

誰不曾被辜負過?

太陽底下並無新鮮的套路,哭者仍哭,歌者仍歌,這世間並無絕對的公平。

但有內涵的人遇到痛苦會尋求幫助,自己想辦法,偶爾表述,但絕不演變成訴苦,否則,說多了,真的變成了那個可憐的人。

4

體面是一種獨絕的氣質。

我常在一些女子身上看到這種體面,比如楊絳先生。

雖然她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了蒼老的容顏,卻始終有一顆飽滿的天真的心。

世人皆知她受的苦。

她卻永遠靜篤、內斂、蒼老又天真的體面。

雪小禪說,這種蒼老天真,於世俗而言,是一種無言的美德。

原來所謂成熟,就是要學會自我治癒的能力。

我發現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體面全來自於不說、不爭。

那種拼盡全力用教養與格局,努力地在順境逆境都活得淡然的人,真正稱得上體面。

網路上曾有一句話,不要向任何人訴苦,因為80%的人不關心,剩下20%聽了很高興。

這就是人生,很多關係比你想像的複雜,除了親人、知已、朋友,其他的人看你並不重要。

你的那些不幸又算得了什麼呢?

別輕易訴苦,否則只會在開弓拉弦張嘴的那一刻,傷得是自己。

5

這個世界很忙,有些人忙到沒時間難過,沒時間傷春悲秋,更沒時間聽你或對你訴苦。

在他們冷靜、淡然的背後也曾藏著很多傷口,一個人悄悄癒合罷了。

只言幸福,不訴滄桑。

這樣的人生才能花開滿徑,馨香永伴。

很喜歡李宮俊的一句話:“與其抱頭痛哭,不如強顏歡笑,起碼能體面些。”

為了這份體面,從現在起,可以學著閉上嘴了!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