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孩子,聽說你想坐在路邊鼓掌

孩子,聽說你想坐在路邊鼓掌

文/蘇心

女兒這幾天和我進入冷戰狀態,當然是因為她期末考試中等靠上的成績,離我的要求差了十萬八千里。可女兒不這麼認為,她說,不可能人人都是尖子生吧,我已經算不錯了。

我把她這種態度歸罪於我老公的口頭禪:不要勉強孩子。因為這,我和他們爺倆起過N次爭執。

記得我上學時,每次考試都如臨大敵,緊張到失眠。因為一旦考砸,就要面對父母的橫眉立目。我父親是軍人出身,對孩子一向高標準嚴要求,無論我考多麼好的成績都沒誇過我,不說話就是最大的誇獎了。

我心底那些深深的自卑,我一直懷疑和我童年沒得到過誇獎有關。以至於現在如果有人誇我,我表現出來的從來不是喜悅,而是惶恐。

為了鍛煉女兒文筆,我讓她在這個暑假每天都要讀名家的文章,每天寫一篇東西。

上周日,女兒在臥室看書,我在客廳看電視。她興沖沖拿著一本打開的書跑來給我看,是臺灣作家劉繼榮的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有兩段已經用筆劃了黑線: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

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裡,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看完我哈哈大笑,把女兒笑得直發毛。她想借用名家的文字說她出的心聲,達到改變我人生觀的目的,這把戲幼稚了點兒喲。

是的,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可是,孩子,你真的確定要一直給別人鼓掌,而自己不需要掌聲嗎?

我初中時的一個女同學叫玲子,脾氣特別好,無論什麼事都說:差不多就行了。

有一次期末考試,期中考試第一名的那位同學考了第五名,一時接受不了,在自習課上哭起來。玲子過去勸:差不多就行了,我考了倒數第五名都沒哭,你這成績應該高興啊。

果然,那位同學得到安慰,破涕為笑。

玲子是熱心腸,同學們經常找她幫忙。玲子,幫我買只圓珠筆去吧,我還有一道題沒做完。玲子,幫我買個煎餅去吧,我中午不回家吃了。玲子,幫我……

玲子每次都是好脾氣地答應,連老師都誇她:玲子小小年紀就這麼溫良恭儉讓,以後誰娶她當媳婦誰幸福。

中考過後,玲子沒考上高中,輟學了。

一別經年。

去年我回老家,去鎮子路口的一家超市買東西。老闆娘是位胖胖的中年婦女,在低頭算帳。

我一邊挑東西一邊詢問價格,在我和老闆娘目光對視的刹那,她滿臉驚喜:蘇心,真的是你嗎?這麼多年沒見到你,好想你呀!我一時怔忪。看我一臉疑問,她急急地說:我是玲子啊,上學時在你後面坐來著。

我終於認出了她。

我們倆說起曾經的那些同學,誰誰當醫生了,誰誰當大學老師了,誰誰留在部隊提拔成校官了……

說到玲子自己時,她的情緒很黯然:真後悔上學時不像你們那樣嚴格要求自己,一輩子就守著這個小店。現在大家都往城裡奔,我也想去城裡買房子,可哪有那麼多錢啊!兩個雙胞胎兒子今年中考,學習成績也不好,但無論想什麼辦法都要讓他們考大學,哪怕是個專科也行,一定要出去見見世面。

告別時,玲子傷感地說:其實當初我暗戀咱們班長,但人家上了那麼好的大學,我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

和玲子分開後,我一路心情沉重。

原以為那麼淡然的她會生活得很快樂,可是,她一臉的“我急”,讓我看到了她太多的焦慮。

那一刻,我推翻了當初老師的話:她那不是溫良恭儉讓,而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她曾經偷過的懶,馬虎過的學業,得過且過的處事態度,都化成困難加倍還給了她。最初不肯用力攀爬人生的高峰,最終只好在穀底興歎。

不禁想起那個石頭的故事。

同一塊石頭,一半做成了佛,一半做成了臺階。臺階不服氣地問佛:我們本是一樣的來處,憑什麼人們踩著我去朝拜你?佛說:因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錘萬鑿。

時光隆隆向前。當初一同出發的人,有的一馬當先走在了最前面,有的走在了大多數人的中間,也有人留在了原地不前。

那個為大家鼓掌的玲子,早就和同學們走散了。

孩子,當你把學習時光專注地努力過,心無旁騖、寵辱皆忘地勤奮過,

為一個目標竭盡全力過。你會發現,你不僅可以為別人鼓掌,你也可以獲得很多掌聲。

那些鼓勵,像陣陣甘霖,會讓你的心田開滿鮮花。那些掌聲,可以給你信心和勇氣,帶你越過人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孩子,讓你站上高峰,不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你,而是為了讓你看到更美的風景。

你到底想讓孩子幸福,還是成功?

文/李月亮

01

跟鄰居聊天,她說四年級的兒子期末考了全班第二,她挺欣慰的。因為這孩子以前很貪玩,成績從來都是中等,她為此每晚都盯著他學習倆小時,不做完練習題不許睡覺,這才把成績趕上來。

正說著,她兒子過來,說想去廣場打籃球。她立刻問:數學題做完了嗎?兒子顯然有點反感,說好不容易放暑假,你就不能讓我放鬆一下嗎?

你到底想讓孩子幸福,還是成功?

她一臉嚴肅:一放鬆你成績又得掉下來,別覺得考個第二你就厲害了,你比人家第一差遠了。

兒子走了。她跟我說:我真不敢誇他,這孩子本來就不知道爭強好勝,得使勁拎著他才對自己有要求。否則考不上XX初中,還有什麼前途。

回家後,我跟我兒子聊起那個鄰居的小孩。兒子說:他呀,太小氣,每次比賽輸了都生氣,我們買什麼新玩具他都說他也有,其實他根本沒有,我們都不喜歡跟他玩。

我啞然。

這哪裡還是“不知道爭強好勝”,分明已經好勝得過頭了。

晚上,我看到鄰居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孩子挑燈夜讀的照片,並附言:兒子,為了明天的幸福,加油!

我當時就想:她其實更該說的是“為了成功加油”。

在這位媽媽的艱苦努力下,她的兒子應該會越來越接近成功,但,可能也會越來越遠離幸福。

02

成功雖與幸福密切相關,但並不能直接導致幸福。這是常識。

而為人父母,我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幸福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面在推動孩子成功,一面奪走他的幸福。

比如那個被改造得“爭強好勝”的男孩,他將來可能會考上好初中好大學,做出堂皇的事業。但他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好,不能容忍自己的一點失敗。而不管他多出色,這世上也肯定有許多勝過他的人,那他會幸福嗎?

我有個在外企做高管的朋友,認識十幾年,我沒見他笑過——禮節性的假笑是有的,但發自內心的幸福笑容,從未出現過。

他老婆有次跟我抱怨,說這個年入幾百萬的老公,就像一架機器,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完成現實的目標。他不喜歡旅行,沒有個人愛好,對藝術和大自然毫無興趣,偶爾踢球是為了鍛煉身體,去打高爾夫是為了跟上層人士交往,對紅酒有研究,也是為了社交需要……

“用四個字評價他,就是了無生趣。”他老婆說,“不過這也不能怪他。他小時候除了學習,他媽什麼都不讓他做,連歷史書都不讓看,以前他家有條狗,他有時候會跟狗玩,他媽為了不讓他分心,把那狗也送人了。他媽現在還挺得意的,四處炫耀自己培養出了這麼能賺錢的兒子,還強制我按照她的方法教我女兒。”

把一個熱氣騰騰的孩子,培養成了一架冰冷的賺錢機器,還深以為傲。

這樣的媽,可怕吧?

03

可是同樣的事,很多父母也在做。

——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不許他看電影、聽音樂、玩航模、踢足球、參加社會活動、投身大自然……扼殺掉他所有與學習無關的興趣,使他喪失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讓他的世界只剩單調枯燥的“功利”二字。

——為了讓他有學習的動力,給他各種各樣不合理的刺激,讓他覺得“只有學習好,媽媽才會愛我”“只有考第一,才能得到夢寐以求的玩具”“只有上了名校,人生才有意義”……於是他的思想構建起畸形的邏輯:好成績=好人生,壞成績=全完了。而一旦成績不如意,他必然萬念俱灰。那些高考失利後自殺的孩子,想來多是如此。

——為了讓他取得成功,四處給他樹敵。他做得再好,也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好。於是他便覺得是別人妨礙了他的幸福,開始嫉妒、怨恨,對他人失去愛和善意,心理越來越陰暗,不願意分享,不能與人團結,更不肯給別人幫助。這樣的孩子,即便考上名校,恐怕也很難融入社會,更難取得真正的成功,至於內心的幸福,就更沒指望了。

——為了讓他發奮努力,拼命打擊他的自信。永遠在強調他這裡很差、那裡需要提高,“就算考第二,也比第一差遠了”。你想的是“只有讓他覺得自己差,他才肯用功”。卻沒想過,這個“我好差”的定論會伴隨他一生。就算最後取得了成就,他內心也會惶惶然戚戚然,覺得外界都是虎狼,心頭壓著大石。而這麼差的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幸福。

……

仔細想來,很多口口聲聲希望孩子幸福快樂的父母,其實只是自私地希望孩子成功,以分享他的勝利果實,或者無知地以為只要成功,他就能幸福。

他們並沒有真正去想孩子是否幸福,更沒有盡力去引導他走向幸福,所以才會不惜以折損孩子幸福的能力為代價,去換取世俗上的成功。

他們為孩子的成長做了許多努力,其心可憫,但其行可哀。

他們所謂的“為了孩子好”,只是讓孩子擁有了“成功”這個外在形式,卻沒有“幸福”這種內心感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哈佛幸福課說:成功(包括物質、名聲和地位),只能影響一個人幸福感的大約10%。剩下的50%是基因,還有40%的幸福感,是心理決定的。

如果這40%被我們抹殺掉,他再成功,恐怕幸福感也很難及格。

所以,每一個父母都有必要捫心自問:我到底是希望孩子成功,還是希望他幸福?

若是後者,就請為他種下幸福的種子,讓他自信、樂觀、豁達、有愛心、有情趣,讓他活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定要比別人強。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培養他幸福的能力。

不管以什麼名義,毀掉孩子幸福能力的父母,都是愚蠢和自私的。

說好不容易放暑假,你就不能讓我放鬆一下嗎?

你到底想讓孩子幸福,還是成功?

她一臉嚴肅:一放鬆你成績又得掉下來,別覺得考個第二你就厲害了,你比人家第一差遠了。

兒子走了。她跟我說:我真不敢誇他,這孩子本來就不知道爭強好勝,得使勁拎著他才對自己有要求。否則考不上XX初中,還有什麼前途。

回家後,我跟我兒子聊起那個鄰居的小孩。兒子說:他呀,太小氣,每次比賽輸了都生氣,我們買什麼新玩具他都說他也有,其實他根本沒有,我們都不喜歡跟他玩。

我啞然。

這哪裡還是“不知道爭強好勝”,分明已經好勝得過頭了。

晚上,我看到鄰居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孩子挑燈夜讀的照片,並附言:兒子,為了明天的幸福,加油!

我當時就想:她其實更該說的是“為了成功加油”。

在這位媽媽的艱苦努力下,她的兒子應該會越來越接近成功,但,可能也會越來越遠離幸福。

02

成功雖與幸福密切相關,但並不能直接導致幸福。這是常識。

而為人父母,我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幸福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面在推動孩子成功,一面奪走他的幸福。

比如那個被改造得“爭強好勝”的男孩,他將來可能會考上好初中好大學,做出堂皇的事業。但他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好,不能容忍自己的一點失敗。而不管他多出色,這世上也肯定有許多勝過他的人,那他會幸福嗎?

我有個在外企做高管的朋友,認識十幾年,我沒見他笑過——禮節性的假笑是有的,但發自內心的幸福笑容,從未出現過。

他老婆有次跟我抱怨,說這個年入幾百萬的老公,就像一架機器,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完成現實的目標。他不喜歡旅行,沒有個人愛好,對藝術和大自然毫無興趣,偶爾踢球是為了鍛煉身體,去打高爾夫是為了跟上層人士交往,對紅酒有研究,也是為了社交需要……

“用四個字評價他,就是了無生趣。”他老婆說,“不過這也不能怪他。他小時候除了學習,他媽什麼都不讓他做,連歷史書都不讓看,以前他家有條狗,他有時候會跟狗玩,他媽為了不讓他分心,把那狗也送人了。他媽現在還挺得意的,四處炫耀自己培養出了這麼能賺錢的兒子,還強制我按照她的方法教我女兒。”

把一個熱氣騰騰的孩子,培養成了一架冰冷的賺錢機器,還深以為傲。

這樣的媽,可怕吧?

03

可是同樣的事,很多父母也在做。

——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不許他看電影、聽音樂、玩航模、踢足球、參加社會活動、投身大自然……扼殺掉他所有與學習無關的興趣,使他喪失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讓他的世界只剩單調枯燥的“功利”二字。

——為了讓他有學習的動力,給他各種各樣不合理的刺激,讓他覺得“只有學習好,媽媽才會愛我”“只有考第一,才能得到夢寐以求的玩具”“只有上了名校,人生才有意義”……於是他的思想構建起畸形的邏輯:好成績=好人生,壞成績=全完了。而一旦成績不如意,他必然萬念俱灰。那些高考失利後自殺的孩子,想來多是如此。

——為了讓他取得成功,四處給他樹敵。他做得再好,也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好。於是他便覺得是別人妨礙了他的幸福,開始嫉妒、怨恨,對他人失去愛和善意,心理越來越陰暗,不願意分享,不能與人團結,更不肯給別人幫助。這樣的孩子,即便考上名校,恐怕也很難融入社會,更難取得真正的成功,至於內心的幸福,就更沒指望了。

——為了讓他發奮努力,拼命打擊他的自信。永遠在強調他這裡很差、那裡需要提高,“就算考第二,也比第一差遠了”。你想的是“只有讓他覺得自己差,他才肯用功”。卻沒想過,這個“我好差”的定論會伴隨他一生。就算最後取得了成就,他內心也會惶惶然戚戚然,覺得外界都是虎狼,心頭壓著大石。而這麼差的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幸福。

……

仔細想來,很多口口聲聲希望孩子幸福快樂的父母,其實只是自私地希望孩子成功,以分享他的勝利果實,或者無知地以為只要成功,他就能幸福。

他們並沒有真正去想孩子是否幸福,更沒有盡力去引導他走向幸福,所以才會不惜以折損孩子幸福的能力為代價,去換取世俗上的成功。

他們為孩子的成長做了許多努力,其心可憫,但其行可哀。

他們所謂的“為了孩子好”,只是讓孩子擁有了“成功”這個外在形式,卻沒有“幸福”這種內心感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哈佛幸福課說:成功(包括物質、名聲和地位),只能影響一個人幸福感的大約10%。剩下的50%是基因,還有40%的幸福感,是心理決定的。

如果這40%被我們抹殺掉,他再成功,恐怕幸福感也很難及格。

所以,每一個父母都有必要捫心自問:我到底是希望孩子成功,還是希望他幸福?

若是後者,就請為他種下幸福的種子,讓他自信、樂觀、豁達、有愛心、有情趣,讓他活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定要比別人強。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培養他幸福的能力。

不管以什麼名義,毀掉孩子幸福能力的父母,都是愚蠢和自私的。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