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經典句子

關於打腫臉充胖子歇後語

關於打腫臉充胖子歇後語

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外強裡虛;冒充富態

比喻: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為撐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兄,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故事:

以前有個地主,家裡很有錢,但他有個煩心的事,那就是他唯一的傻兒子找不到老婆。他的兒子不只是傻,而且長得很醜,又黑又瘦,別人都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一天,一個媒婆又幫他兒子介紹一個姑娘,姑娘很漂亮,是個外地人,不知道地主兒子的底細,

只知道他家裡很有錢,就答應見面。

見面的前一天,媒婆告訴地主說:“明天見面時,讓你兒子少說話,人家就不知道他傻了。”地主說:“好的,但我兒子太黑了,怎麼辦呢?”媒婆說:“這好辦,見面前在臉上多擦些麵粉就好了。”地主高興的說:“好主意,但我兒子太瘦了,姑娘看不中,怎麼辦呢?”媒婆說:“多穿幾件衣服就可以。只是臉太瘦,不好辦啊!”地主著急了:這怎麼辦呢?他們想了好多主意,最後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

晚上,地主把傻兒子叫來,告訴兒子明天見面的事。但因為臉太瘦還沒想到好的辦法,少不了唉聲歎氣地。傻兒子知道了,說:“爸爸,這個好辦,明天我保證讓臉胖起來!”然後,他們各自睡覺去了。

夜裡,只聽到傻兒子的房間裡“啪”、“啪”地直響,

整整響了半夜。原來傻兒子用鞋子拼命打自己的臉。()

第二天早上,地主一看,傻兒子的臉真的“胖”起來了。然後地主就給兒子穿了好多衣服,在“胖”臉上抹了厚厚麵粉,與姑娘見了面。姑娘感覺地主的兒子沒有太大的毛病,就答應嫁給他了。

哈哈,好一個“打腫臉充胖子”啊!

(飛鷹: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譏諷那些違背自然,脫離事實,強行去創造條件,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與事。希望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少做“打腫臉充胖子”事。)

經典關於畫蛇添足的歇後語是什麼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意思: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

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後,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個痛快。這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

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好,都同意這樣做。於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 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裡想:他們畫得真慢。又想顯示自己的本領, 他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隻腳也不算晚呢!”於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

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 馬上把酒壺從他手裡奪過去,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舉,否則有時還會失去一些東西,得不償失,弄巧成拙。(多此一舉,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2.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3.凡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要以清醒堅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人,往往為盲目樂觀所蔽,而招致失敗。

4.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規律,

不要多此一舉,否則會弄巧成拙。

曹操殺呂伯奢的歇後語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故事:

曹操殺呂伯奢是《三國演義》中極有意味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說,曹操與陳宮路過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的家,受到呂伯奢的熱情款待,殺雞宰豬的設置晚宴,由於家中無好酒,呂伯奢出門沽酒,結果曹操就起了疑心,來到草堂觀察動靜,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曹操嚇出一身冷汗說,“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接著與陳宮一起二話不說拔劍殺了呂家八口人,當看到廚房裡綁著一頭豬時才知道錯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起殺掉,並說出了一句奸詐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給我們印象很深,也凸顯了曹操奸詐多疑的性格及形象,通過這個故事及其以後的演繹情節,使曹操這個“亂世之奸雄”予以了定格,也使他陰險惡毒的形象更加臉譜化。

但是,根據史實記載,曹操殺呂伯奢其實並不存在。

一、《魏書》的記載:

太祖(曹操)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意思是說,曹操為了躲避董卓的追殺,與隨從路過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夥同賓客盜取曹操的馬和物品,曹操才下手殺了人。

二、《世語》的記載: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三、孫盛《雜記》的記載: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甯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世語》和《雜記》的記述已經很直白,易於理解,無需注解)

綜合以上三種史書的記載可以概括為兩種說法:一是曹操在呂家殺人是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劫奪了他的馬匹和財物,曹操正當防衛並無過錯。但此說難以成立,因為,曹操路過呂伯奢家的時候,有很多隨從,呂伯奢即使有五個兒子加上賓客,也不敢輕易對曹操一群人動手。二是呂家對曹操待以上賓,好酒好菜相待,曹操卻因疑心太重而殺人。此說也難以服眾,曹操在亡命之中,呂伯奢又是他父親的結義兄弟,曹操沒有任何理由濫殺無辜。如果是怕呂伯奢“報警”,就沒有必要投宿呂家,再說,那個時候又沒有“網上追逃”“AAAA級通緝令”,殺人不是更留下蹤跡嗎。所以,無論哪種說法正確,都絕沒有殺呂伯奢一說,因為呂伯奢不在家。

《三國志》根本就沒有相關記載,而且,曹操與陳宮投宿呂伯奢家純粹是子虛烏有,是小說的虛構。曹操殺呂伯奢成了歷史上最冤的人(圖片來源網路)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是採用《世語》和《雜記》的資料改編而成,再加上作者尊劉抑曹思想作祟,便導演了曹操殘忍的殺害善良好客的呂伯奢及其一家八口的情節,從而塑造了曹操奸惡的形象。

一部《三國演義》使曹操蒙冤近2000年,()曹操真的成了歷史上最冤屈的人,他若在天有靈,不知作何感想。

不過曹操似乎早有預料,故作《短歌行》曰: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三、孫盛《雜記》的記載: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甯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世語》和《雜記》的記述已經很直白,易於理解,無需注解)

綜合以上三種史書的記載可以概括為兩種說法:一是曹操在呂家殺人是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劫奪了他的馬匹和財物,曹操正當防衛並無過錯。但此說難以成立,因為,曹操路過呂伯奢家的時候,有很多隨從,呂伯奢即使有五個兒子加上賓客,也不敢輕易對曹操一群人動手。二是呂家對曹操待以上賓,好酒好菜相待,曹操卻因疑心太重而殺人。此說也難以服眾,曹操在亡命之中,呂伯奢又是他父親的結義兄弟,曹操沒有任何理由濫殺無辜。如果是怕呂伯奢“報警”,就沒有必要投宿呂家,再說,那個時候又沒有“網上追逃”“AAAA級通緝令”,殺人不是更留下蹤跡嗎。所以,無論哪種說法正確,都絕沒有殺呂伯奢一說,因為呂伯奢不在家。

《三國志》根本就沒有相關記載,而且,曹操與陳宮投宿呂伯奢家純粹是子虛烏有,是小說的虛構。曹操殺呂伯奢成了歷史上最冤的人(圖片來源網路)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是採用《世語》和《雜記》的資料改編而成,再加上作者尊劉抑曹思想作祟,便導演了曹操殘忍的殺害善良好客的呂伯奢及其一家八口的情節,從而塑造了曹操奸惡的形象。

一部《三國演義》使曹操蒙冤近2000年,()曹操真的成了歷史上最冤屈的人,他若在天有靈,不知作何感想。

不過曹操似乎早有預料,故作《短歌行》曰: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