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職場

倒水的學問

倒水的學問

文/旗王

大學畢業後好幾個月,我一直都在人才市場不停地奔波著,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位。

那天,我看到國內一家著名的民營企業招聘一位秘書,因為待遇非常優厚,吸引了許多像我一樣剛畢業的大學生。很幸運,我在幾百名應聘的大學生中成為被公司通知面試的二十個人之一。雖然已被通知面試,但我很清楚將去公司面試的這二十個人,誰都比我更為優秀,而招聘的秘書職位只有一個,我會笑到最後嗎?心裡可真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到公司面試的那天上午,我早早就來到了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外等待面試。

我以為自己來得早,可別人比我來得更早,大家都希望得到這個令人羡慕的職位,但也都像我一樣表情掩飾不住內心的忐忑不安。

輪到我進去面試的時候,看見總經理威嚴而沉穩地坐在對面,我反倒冷靜了許多,對總經理提出的幾個面試問題,我也是對答如流。漸漸地,我欣喜地注意到,嚴肅的總經理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最後他輕鬆地對我說:“謝謝你,回答得非常好,如果公司錄用你會電話通知你。請幫我倒杯水來好嗎?”

我走到放置在總經理辦公室牆壁邊的飲水機旁,取出兩個紙杯來,因為我注意到辦公室角落裡的沙發上,還坐著一位穿著普通的老先生在看報紙,

我想,在給總經理倒水時順便也給他倒杯水,應該是一位秘書分內的事。我這樣想也就這樣做了,將倒好水的紙杯先遞給總經理,然後又端了一杯水送給那個老先生,說:“您好,請喝水。”

他從報紙上抬起頭來看著我笑了:“謝謝你,姑娘。”

兩天后的一個下午,對這次面試並不抱多大希望的我突然接到公司的電話,告訴我公司已經決定聘用我為秘書,通知我立即去公司董事長那兒報到上班。

這個電話讓我幾乎暈了,真不敢相信我會成為二十位面試者中最幸運的一位。當我馬不停蹄地來到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報到時,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坐在董事長那寬大的辦公桌後面的,竟是那天面試時坐在總經理辦公室裡看報紙的不起眼的老先生。

“你好,歡迎你加入到我們的公司來。”董事長微笑著對不知所措的我說。

後來我才知道,給總經理倒水是面試的最後一道考題。這最後一道考題,有人曾緊張得倒水時灑了一地的水,也有頭腦聰明會獻殷勤的,沒等總經理吩咐就先去給他倒了水,但只有我一個人在很平靜地給總經理倒水的同時,也給坐在角落裡的董事長倒了一杯水。還有人在整個面試過程中眼睛一直盯著總經理,根本就沒注意到坐在另一邊的還有個衣著樸素的老先生,他才是真正的面試考官——公司董事長。

“你是成功者,儘管你不是最優秀者,但是從給人倒一杯水中看出了你內在的善良、美德和恰如其分的為人處世原則,

所以你是我們公司最合適的人選。”董事長如此說。

職場5種人加薪最快

1、職業目標清晰。

不少職場人工作不開心、動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職業目標不清晰。而職場生涯前3年是鍛煉能力、積累資本的黃金期。如果這段時間內還不清楚自己的目標,那就很可能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甘於平庸的打工者。因此,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所在,結合3年來的經驗教訓,找出適合自己的目標。

2、有足夠的“亮劍”資本。

不少職場新人會說,我要找到一份月工資上萬的工作,爭取到中層管理的職位。但此時若問他:“你憑什麼達到這樣的目標?你的資本是什麼?”他往往就會啞口無言。有抱負是好事,但要多問自己:我的業績和能力提升了嗎?我在一年內看過多少本對職業有益的書籍?我參加過幾次培訓班來為自己充電?如果沒有,

就趕緊著手去做吧。

3、保持“空杯心態”。

有些名校生剛進職場喜歡吹噓、抱怨,說自己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才來這裡。有個故事值得深思: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去拜訪禪師。最初是小徒弟接待他,他很不屑。後來禪師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明明杯子已經滿了,禪師還不停倒水。他很不解,禪師卻說:“是啊,既然已經滿了,為啥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很有學問了,為啥還要找我求教?這就是“空杯心態”。它告訴我們,真正優秀的人都有著“虛懷若谷”的心態,有能包容一切的胸懷。

4、遵守遊戲規則。

有些人覺得,職場上處處是約束,

充滿不公平。比如遲到了會被扣工資,但加班時卻從沒拿過加班費。但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員工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一場遊戲,遊戲規則當然是老闆定的。記住這句話:“如果你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你的選擇只有兩條:要麼屈從,要麼離開!”

5、時刻做好準備。

俗話說,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適當的時候要給自己“充充電”。也許花上半個月工資,佔用三四個週末,就是對自己未來最好的投資。千萬不要有捨不得的心態。現在不學會“舍”,以後將永遠也“得”不到。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準備不僅包括專業技能,還包括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管理能力等。

為什麼你掙得比別人少

文/崔鵬

為什麼有的人掙得多而有的人掙得少?這個問題我問過好幾個人,得到的回答首先令我對自己的表達水準感到絕望。有80%的回答者認為我要把話題引向社會不公的問題,一談到此,他們立刻義憤填膺、指天畫地,這導致我為了平復他們的情緒而主動結了喝咖啡的賬。另外,這也說明我認識的人,大部分都認為自己屬於收入少的那個階層。

當然,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已經把條件限定了,那就是在這個問題中,“有的人”是同樣努力,而且是在同樣的資源基礎上發展的。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理解為我說的這種人各項水準都是個平均數。但是,很可能有類似的另一幫人,每天做的事也完全一樣,但是獲得的收入卻與前者的差別很大。

造成這種同工不同酬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者所在區域的經濟整體發展水準不同,以及區域人力市場的競爭力結構不一樣。但還有一點,那就是同樣的工作者,他們的職業杠杆水準不一樣,收入也可能差別很大。

還是先來給職業杠杆下個定義吧:隨著你所做工作的產品或者服務到的人數的增多,如果你付出的邊際勞動量或者邊際成本沒有降低,甚至反而是越來越高,這就說明你的職業杠杆比較低。反之,如果邊際成本下降很快甚至達到了零,那麼就是職業杠杆高。

在《莊子》裡有一則故事,能很好地說明職業杠杆造成的差距。春秋時期,一個商人在吳越之地做生意,從當地土著手中得到一個秘方,那是一種護手霜的製作方法,這種產品可以讓人在冬天不生凍瘡。商人後來製作了很多這種護手霜,把它賣給了吳王。吳國當時正在和越國、楚國打仗,吳國戰士避免了生凍瘡,提高了戰鬥力,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此那種防凍護手霜可以賣得很貴,還成了被限制出售的軍需品。土著和那個商人同樣生產護手霜,而商人賺的錢要比土著多很多。在這個故事中,商人的職業杠杆比土著的要高很多。

職業杠杆高的人收入更高,這其實很好解釋,公司人競爭的最終目的是,在提供同等品質的產品或服務的前提下,比別人有更多的收入。但每個公司人的生命長度和健康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公司人之間的競爭就變成了一種效率競爭,如果誰能低成本地產出產品,那麼他將在競爭中獲勝。

所謂公司人之間的職業競爭,他們都在競爭些什麼呢?從職業杠杆的角度看,他們競爭的要點就是職業杠杆的“把手”。無論是在一個公司裡,還是在一個產業中,職業杠杆高的職位總是有限的。一般來說,一個經濟體中,平均職業杠杆比較高的行業也最能吸引社會中最棒的人才。

有時候,公司人在競爭方向上也會陷入我們常說的那種匠人思維,那就是“我要做得更多”。人們有時候還會以此為美德。

什麼是匠人思維?如果你是個匠人,這裡包括像我這樣的寫稿匠,還有似乎更高級一點的畫匠或者劇作匠,想要掙到更多的錢,一條很容易走的錯誤道路就是增加自己的產量。

這種方式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稍微地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付出的邊際成本並沒有下降,在很多情況下,這個成本還會出現上升——這是因為,如果一個傢伙專欄寫太多或者繪畫作品完成得過多,還想保持邊際成本不變,那麼這些作品裡所謂的靈感或者特色,就會被作者像撒胡椒麵一樣平鋪在所有作品裡,難免粗製濫造。而這又可能導致作者的職業杠杆下降。為了讓職業杠杆堅挺,匠人們肯定要付出更高的邊際成本。

所以,希望增加自己財富的公司人,更應該提高自己的職業杠杆,而不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那只會讓你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厭倦。

得到的回答首先令我對自己的表達水準感到絕望。有80%的回答者認為我要把話題引向社會不公的問題,一談到此,他們立刻義憤填膺、指天畫地,這導致我為了平復他們的情緒而主動結了喝咖啡的賬。另外,這也說明我認識的人,大部分都認為自己屬於收入少的那個階層。

當然,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已經把條件限定了,那就是在這個問題中,“有的人”是同樣努力,而且是在同樣的資源基礎上發展的。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理解為我說的這種人各項水準都是個平均數。但是,很可能有類似的另一幫人,每天做的事也完全一樣,但是獲得的收入卻與前者的差別很大。

造成這種同工不同酬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者所在區域的經濟整體發展水準不同,以及區域人力市場的競爭力結構不一樣。但還有一點,那就是同樣的工作者,他們的職業杠杆水準不一樣,收入也可能差別很大。

還是先來給職業杠杆下個定義吧:隨著你所做工作的產品或者服務到的人數的增多,如果你付出的邊際勞動量或者邊際成本沒有降低,甚至反而是越來越高,這就說明你的職業杠杆比較低。反之,如果邊際成本下降很快甚至達到了零,那麼就是職業杠杆高。

在《莊子》裡有一則故事,能很好地說明職業杠杆造成的差距。春秋時期,一個商人在吳越之地做生意,從當地土著手中得到一個秘方,那是一種護手霜的製作方法,這種產品可以讓人在冬天不生凍瘡。商人後來製作了很多這種護手霜,把它賣給了吳王。吳國當時正在和越國、楚國打仗,吳國戰士避免了生凍瘡,提高了戰鬥力,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此那種防凍護手霜可以賣得很貴,還成了被限制出售的軍需品。土著和那個商人同樣生產護手霜,而商人賺的錢要比土著多很多。在這個故事中,商人的職業杠杆比土著的要高很多。

職業杠杆高的人收入更高,這其實很好解釋,公司人競爭的最終目的是,在提供同等品質的產品或服務的前提下,比別人有更多的收入。但每個公司人的生命長度和健康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公司人之間的競爭就變成了一種效率競爭,如果誰能低成本地產出產品,那麼他將在競爭中獲勝。

所謂公司人之間的職業競爭,他們都在競爭些什麼呢?從職業杠杆的角度看,他們競爭的要點就是職業杠杆的“把手”。無論是在一個公司裡,還是在一個產業中,職業杠杆高的職位總是有限的。一般來說,一個經濟體中,平均職業杠杆比較高的行業也最能吸引社會中最棒的人才。

有時候,公司人在競爭方向上也會陷入我們常說的那種匠人思維,那就是“我要做得更多”。人們有時候還會以此為美德。

什麼是匠人思維?如果你是個匠人,這裡包括像我這樣的寫稿匠,還有似乎更高級一點的畫匠或者劇作匠,想要掙到更多的錢,一條很容易走的錯誤道路就是增加自己的產量。

這種方式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稍微地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付出的邊際成本並沒有下降,在很多情況下,這個成本還會出現上升——這是因為,如果一個傢伙專欄寫太多或者繪畫作品完成得過多,還想保持邊際成本不變,那麼這些作品裡所謂的靈感或者特色,就會被作者像撒胡椒麵一樣平鋪在所有作品裡,難免粗製濫造。而這又可能導致作者的職業杠杆下降。為了讓職業杠杆堅挺,匠人們肯定要付出更高的邊際成本。

所以,希望增加自己財富的公司人,更應該提高自己的職業杠杆,而不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那只會讓你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厭倦。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