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在成長的年紀選擇混日子

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在成長的年紀選擇混日子

文/哈叔

人生總結起來其實就四個字:自作自受。

年輕時,你可能沒有這樣的體會,因為這時候往往正處于“作”的階段,等到了三十多歲、四十多歲,慢慢嘗到自己種下的果子的時候,就會明白這句話有多真實。

對于年輕人來講,我見過最愚蠢的一種行為,就是在本該野蠻生長的時候選擇混日子。

所謂“愚蠢”,就是在多年以后,你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會發自內心地罵自己,會特別地懊悔。

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認真地看完,然后有所思考,當然還有思考之后所帶來的改變。

1

歲數越大,成長的障礙越多

雖說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我也經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空,人要活得沒有年齡感,但客觀地講,成長是分時間段的。

不同的時間段,成長的速度和效率是不同的,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是讀書到大學,不管學校好壞,好歹混個大學文憑,不然感覺這么多年書讀得白費了。

在大學里渾渾噩噩地混幾年,然后揣著畢業證書步入社會,開始四處找工作,人生序幕就此拉開。

這是人的第一成長階段,可惜很多人做得并不好。

聰明的人,這時候對“自作自受”往往是有所體會的:在學校里越是混日子,滿意的工作就越是難找。

但是,我覺得這并不足以定義人生,

畢竟這時候還是很年輕的,大多數人正處于二十三四歲的年紀。

年輕,即代表著“希望”和“可能性”。

真正能起到決定性影響的,是人生的第二成長階段,也就是畢業之后的十年左右時間。

這段時間,我視為一個人的黃金成長期,也是“野蠻成長期”,很多人的人生改變,往往就是在這個階段打下的基礎。

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正視的:歲數越大,成長的障礙也會越多。

這些障礙,可能來自于你的家庭,你的精力、體力,你的認知水平等等一些特別現實的因素。

很多時候,會感到力不從心。

這也是我為什么說“在本該野蠻生長的時候選擇混日子”是特別愚蠢的原因。

2

混日子,是沒有未來的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混日子是沒有未來的,

這個道理,我希望你能越早明白越好。

很多人會為找到一份“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而開心不已,我倒不是要批這種行為,我只是想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別只看到好的一面。

一份工作很輕松,薪資不錯,如果又還比較穩定的話,這對于年輕人來講,并不是一件多好的事。

或者說,這值得保持警惕性。

因為人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往往會很容易、會不自覺地進入到“混日子”的狀態。

說實話,能主觀意識上保持向上生長的人太少,大多數人的成長都是被現實壓力倒逼的。

人一旦混日子,也就意味著他停止了成長,那么他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就隨之下降。

而更現實的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人生變故太多,沒一定抵抗風險的能力是特別危險的。

所以,如果你沒有厚實的家底,沒有強大的人脈關系,沒有無與倫比的天賦,就請你別再混日子了,你玩不起的。

更靠譜地講,即使你擁有這些,也不要混日子。

在這個時代,再大的船都可能翻,再壯的樹都可能倒,再硬的關系也可能斷,靠自己才是最靠譜的。

將自己人生的方向盤交到別人手里,是特別危險且愚蠢的。

3

判斷有沒有混日子,主要看成長

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在混日子,評判的標準是什么呢?

答案就兩個字:成長。

很多人的理想工作是“事少錢多離家近”,我剛才就說過了,我不是要批有這種想法的人。

相反,如果你能找到這樣的工作,是挺不錯的一件事,至少你有了一份保障。

問題真正的重點是,你在清閑的時候,

到底干了什么,是沉迷娛樂中無法自拔,還是在努力地自我成長。

這才是關鍵所在,也是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在混日子的標準。

所以,不要以忙碌程度來定義一個人,而是要看他到底在忙些什么,怎么忙的。

那些總是加班到很晚的人,并不一定就不是混日子的人;那些一下班就走的人,也并不一定就是不努力的人。

有人上班時間玩樂,臨到下班才開始工作,做表面功夫給領導看;有人下班就走,去培訓班聽課,去看書,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

很多時候,真正在努力成長的人,是沒有時間演戲的。

他們并不需要演給誰看,因為結果往往會證明誰在真努力,誰又在假勤奮。

如果你正處于二三十歲的年紀,我希望你能好好思考,

因為你當下的決定很重要,關系到你接下來的人生。

如果你已經不再年輕,我也希望你能好好反思,反思過去的自己,并立足當下,努力前行,這同樣很重要,因為努力總會讓你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好。

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在最好的成長時光里,選擇了混日子,

希望你不要犯傻!

來源:哈叔的職場微課堂(ID:haerg7)

為了長久的幸福,別貪戀眼前的安逸

文/孫慶豐

1

記憶里,爺爺是愛喝點小酒的人。

每天干完農活回來,他就用那個細脖兒廣口的小酒壺,倒上二兩高粱白酒,放進大搪瓷缸里用熱水燙了,然后盤腿坐上熱炕頭。

等熱菜端上來,他就斟了一杯溫酒在酒盅里,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不用上桌,隔著老遠聽聲兒,那飯菜之香和老爺子的幸福勁兒就能饞死個人。

那時經濟條件還不是很好,雖然溫飽已經解決,但村里人的生活大都沒有達到餐餐見肉的程度。所以每逢年節,小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痛快地吃一頓肉。

看到孩子要長身體、大人要補體力、老人要加營養,爺爺定下一個規矩:每年臘月殺一頭豬,除了豬頭下水送給殺豬和幫忙的人,剩下的就都自家留下來,一部分凍了,一部分做成臘肉放在壇子里,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年。

我們幾個孫子和外甥,最喜歡吃飯時坐上熱炕頭,靠在吃肉喝酒的爺爺旁邊,享受老爺子多夾幾塊肉的恩典。當然也不忘常揀爺爺愛聽的話恭維幾句:等我們長大了,能過上您這樣有酒喝、有肉吃的日子就幸福了。

這話里,我承認有很大討好爺爺的成分,但爺爺的生活,確實是我當時能想到的最大的幸福。

每每這個時候,爺爺總會重復一句話:若念杯中有美酒,莫戀身下熱炕頭。

當時年紀小,對爺爺的這句話還不太懂,再大一點,耳朵里磨出了老繭卻習以為常,從沒有仔細琢磨其中的涵義。如今想來,那句話恰是老人家一生幸福的源頭。

東北的農村,至今大部分人家還在睡火炕。冬天里,躺在熱炕頭上,滾滾的熱流很快暖遍全身,望著窗外白雪皚皚,聽著寒風吹過窗欞,蜷縮在被窩里,那種幸福感瞬間充盈了整個身體。那是北方人無需言說、南方人無法體會的一種神奇感受。

東北冬天的早晨最是寒冷,從暖暖的被窩里爬起來,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勇氣。我甚至曾經認為,那是我人生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難。

但在我的記憶里,爺爺從不貪戀熱炕頭。不論是當年窮困,還是后來日子慢慢好轉;不管是農忙日子,還是冬閑時節,他都是很早就從熱炕上爬起來,忙這忙那,直到終老。

爺爺七十多歲的時候,還當自己是家里的主勞力,從春到秋,天不亮就下地,帶著父親把十幾畝地侍弄得地肥苗壯。抽空擠出時間,先是在房前屋后栽了果樹,再是學著孵化小雞小鴨,所得收入,現在看來雖然不多,但足夠當時貼補家用。

爺爺就是用別人睡熱炕頭的時間,起早爬起來,用汗水多換來一些收成,讓一家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里,過上了杯中有酒、盤中有肉的生活。

2

忘年交老李去年辦了退休手續,經常聽他回顧反思自己一輩子的工作生涯。

老李是上世紀80年代的財經專業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后進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單位,坐在辦公室里干會計。工作上的事不多,雖然月末和年底要忙上幾天,但平時大部分時間,老李過的都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的生活。

除了規律的工作節奏,單位還有很好的保障。老李單位每天上下班有班車,單身員工住集體宿舍,結了婚可以申請公房,孩子大了還有共建學校……大家都羨慕老李進了“保險箱”。

老李在這個單位安穩干到了退休。徹底閑下來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老李感慨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他的好多同學當年畢業時都沒有找到“好單位”,但拼了幾年之后,又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慢慢都干出了自己的事業,現在有的甚至成了身家過億的老總。

老李因為上班時不愁住房,從沒琢磨過買房的事,現在住的依然是當年80平米的老房子。因為有車用,老李也沒有學過開車,更沒有買私家車,現在看別人退休后自駕游到處跑,自己只有眼巴巴羨慕的份。

和我們這些年輕人聊天,老李總是現身說法,告誡我們要趁著年輕多拼一拼,要是有想法,就千萬不要在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

老李曾經認為自己就職的是一個好單位,等到退休才明白,所謂的好單位,不是那個讓你進去養老的地方,而是那個既能給你提供平臺、讓你干一番事業,還能讓你不斷收獲的地方。這個收獲,不僅指物質待遇,更有個人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能力提高了,遇到什么都不怕,走到哪里都不擔心。

3

同樣是財經專業出身,朋友小吳卻在成長的路上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大學畢業,當室友們還在商量“孔雀東南飛”的時候,小吳特招入伍去了西北大漠,成為一名后勤軍官。在家人和同學眼里,小吳雖然放棄了商海泛舟的機會,卻也拿到了讓人羨慕的“鐵飯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小吳部隊所在駐地自然環境艱苦,放眼望去,營區外除了一簇一簇的駱駝刺,看不到一點生機。比自然環境更讓人難以承受的,是長期駐守邊疆的寂寞。小吳在這樣的大漠里一干就是18年。

大漠腹地,離家千里遠,小吳一年有330天都在部隊,每天24小時。他說曾有段時間,在“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荒漠中迷失了自己。每天下班后,因為沒有家庭瑣碎事操心,小吳有很多時間自由支配,時間久了,他甚至感覺這樣安靜的生活倒也不錯。直到那年探親回家同學聚會,他才猛然發現,大家都在各自的路上奮力奔跑,有的同學在體制內干得風生水起,有的同學已經在商海里嶄露頭角……

返程歸隊的時候,小吳買了很多書抱回了大漠。如夢方醒的他,在迷茫中找準了方向,重整行裝再出發。他統籌規劃了時間,重拾財經專業書本,開始了緊張的學習。

身居大漠,小吳失去了與家人團聚的溫暖,但卻擁有了別人沒有的充裕時間和獨立空間。通過五年的努力,小吳先后自學考過了注冊會計師和造價工程師資格證,還把學到的先進管理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改進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上級肯定并推廣他的經驗。小吳一下子成了部隊里的標兵和名人。

去年,小吳因為改革退出現役,轉業回到老家安置。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競爭應聘時,他成為多家單位的首選。讓小吳脫穎而出的原因,不僅是他多年在艱苦地區服役這個加分項,還有他手里握著的注冊會計師、造價工程師等多個證書。

讓人艷羨的軍官身份也好,難以承受的大漠孤寂也罷,都沒有阻止小吳向前奔跑的步伐。站在新的人生起點,面對可以自由選擇的多條道路,小吳最感激的,是當年在大漠里“三更燈火五更雞”苦讀的那段時光。

4

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人,生來就會有夢想,但人天生也會有惰性。于是我們在追求著明天的幸福的時候,也貪戀著今天的安逸,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糾結。

惰性重了,就會沉迷于安逸。太過安逸的日子,帶給人的未必是幸福,它常常讓人成了溫水里的青蛙,最終毀了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是集“明天的我”和“現實的我”于一身的矛盾體。每天早晨,“明天的我”讓我趕緊起床,“現實的我”叫我再睡一會兒。那些已經走在成功路上的,大都是在“起來、躺下”的糾結中,“明天的我”略勝一籌的人。

為了一時安逸,放棄長久幸福,那是得不償失的小聰明;那些為了長久的幸福,暫別一時的安逸,才是人生大智慧。

來源:瞭夕客(ID:bjsqingfeng)

那時經濟條件還不是很好,雖然溫飽已經解決,但村里人的生活大都沒有達到餐餐見肉的程度。所以每逢年節,小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痛快地吃一頓肉。

看到孩子要長身體、大人要補體力、老人要加營養,爺爺定下一個規矩:每年臘月殺一頭豬,除了豬頭下水送給殺豬和幫忙的人,剩下的就都自家留下來,一部分凍了,一部分做成臘肉放在壇子里,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年。

我們幾個孫子和外甥,最喜歡吃飯時坐上熱炕頭,靠在吃肉喝酒的爺爺旁邊,享受老爺子多夾幾塊肉的恩典。當然也不忘常揀爺爺愛聽的話恭維幾句:等我們長大了,能過上您這樣有酒喝、有肉吃的日子就幸福了。

這話里,我承認有很大討好爺爺的成分,但爺爺的生活,確實是我當時能想到的最大的幸福。

每每這個時候,爺爺總會重復一句話:若念杯中有美酒,莫戀身下熱炕頭。

當時年紀小,對爺爺的這句話還不太懂,再大一點,耳朵里磨出了老繭卻習以為常,從沒有仔細琢磨其中的涵義。如今想來,那句話恰是老人家一生幸福的源頭。

東北的農村,至今大部分人家還在睡火炕。冬天里,躺在熱炕頭上,滾滾的熱流很快暖遍全身,望著窗外白雪皚皚,聽著寒風吹過窗欞,蜷縮在被窩里,那種幸福感瞬間充盈了整個身體。那是北方人無需言說、南方人無法體會的一種神奇感受。

東北冬天的早晨最是寒冷,從暖暖的被窩里爬起來,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勇氣。我甚至曾經認為,那是我人生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難。

但在我的記憶里,爺爺從不貪戀熱炕頭。不論是當年窮困,還是后來日子慢慢好轉;不管是農忙日子,還是冬閑時節,他都是很早就從熱炕上爬起來,忙這忙那,直到終老。

爺爺七十多歲的時候,還當自己是家里的主勞力,從春到秋,天不亮就下地,帶著父親把十幾畝地侍弄得地肥苗壯。抽空擠出時間,先是在房前屋后栽了果樹,再是學著孵化小雞小鴨,所得收入,現在看來雖然不多,但足夠當時貼補家用。

爺爺就是用別人睡熱炕頭的時間,起早爬起來,用汗水多換來一些收成,讓一家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里,過上了杯中有酒、盤中有肉的生活。

2

忘年交老李去年辦了退休手續,經常聽他回顧反思自己一輩子的工作生涯。

老李是上世紀80年代的財經專業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后進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單位,坐在辦公室里干會計。工作上的事不多,雖然月末和年底要忙上幾天,但平時大部分時間,老李過的都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的生活。

除了規律的工作節奏,單位還有很好的保障。老李單位每天上下班有班車,單身員工住集體宿舍,結了婚可以申請公房,孩子大了還有共建學校……大家都羨慕老李進了“保險箱”。

老李在這個單位安穩干到了退休。徹底閑下來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老李感慨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他的好多同學當年畢業時都沒有找到“好單位”,但拼了幾年之后,又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慢慢都干出了自己的事業,現在有的甚至成了身家過億的老總。

老李因為上班時不愁住房,從沒琢磨過買房的事,現在住的依然是當年80平米的老房子。因為有車用,老李也沒有學過開車,更沒有買私家車,現在看別人退休后自駕游到處跑,自己只有眼巴巴羨慕的份。

和我們這些年輕人聊天,老李總是現身說法,告誡我們要趁著年輕多拼一拼,要是有想法,就千萬不要在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

老李曾經認為自己就職的是一個好單位,等到退休才明白,所謂的好單位,不是那個讓你進去養老的地方,而是那個既能給你提供平臺、讓你干一番事業,還能讓你不斷收獲的地方。這個收獲,不僅指物質待遇,更有個人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能力提高了,遇到什么都不怕,走到哪里都不擔心。

3

同樣是財經專業出身,朋友小吳卻在成長的路上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大學畢業,當室友們還在商量“孔雀東南飛”的時候,小吳特招入伍去了西北大漠,成為一名后勤軍官。在家人和同學眼里,小吳雖然放棄了商海泛舟的機會,卻也拿到了讓人羨慕的“鐵飯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小吳部隊所在駐地自然環境艱苦,放眼望去,營區外除了一簇一簇的駱駝刺,看不到一點生機。比自然環境更讓人難以承受的,是長期駐守邊疆的寂寞。小吳在這樣的大漠里一干就是18年。

大漠腹地,離家千里遠,小吳一年有330天都在部隊,每天24小時。他說曾有段時間,在“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荒漠中迷失了自己。每天下班后,因為沒有家庭瑣碎事操心,小吳有很多時間自由支配,時間久了,他甚至感覺這樣安靜的生活倒也不錯。直到那年探親回家同學聚會,他才猛然發現,大家都在各自的路上奮力奔跑,有的同學在體制內干得風生水起,有的同學已經在商海里嶄露頭角……

返程歸隊的時候,小吳買了很多書抱回了大漠。如夢方醒的他,在迷茫中找準了方向,重整行裝再出發。他統籌規劃了時間,重拾財經專業書本,開始了緊張的學習。

身居大漠,小吳失去了與家人團聚的溫暖,但卻擁有了別人沒有的充裕時間和獨立空間。通過五年的努力,小吳先后自學考過了注冊會計師和造價工程師資格證,還把學到的先進管理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改進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上級肯定并推廣他的經驗。小吳一下子成了部隊里的標兵和名人。

去年,小吳因為改革退出現役,轉業回到老家安置。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競爭應聘時,他成為多家單位的首選。讓小吳脫穎而出的原因,不僅是他多年在艱苦地區服役這個加分項,還有他手里握著的注冊會計師、造價工程師等多個證書。

讓人艷羨的軍官身份也好,難以承受的大漠孤寂也罷,都沒有阻止小吳向前奔跑的步伐。站在新的人生起點,面對可以自由選擇的多條道路,小吳最感激的,是當年在大漠里“三更燈火五更雞”苦讀的那段時光。

4

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人,生來就會有夢想,但人天生也會有惰性。于是我們在追求著明天的幸福的時候,也貪戀著今天的安逸,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糾結。

惰性重了,就會沉迷于安逸。太過安逸的日子,帶給人的未必是幸福,它常常讓人成了溫水里的青蛙,最終毀了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是集“明天的我”和“現實的我”于一身的矛盾體。每天早晨,“明天的我”讓我趕緊起床,“現實的我”叫我再睡一會兒。那些已經走在成功路上的,大都是在“起來、躺下”的糾結中,“明天的我”略勝一籌的人。

為了一時安逸,放棄長久幸福,那是得不償失的小聰明;那些為了長久的幸福,暫別一時的安逸,才是人生大智慧。

來源:瞭夕客(ID:bjsqingfeng)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