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職場新人生存法則 職場新人的入門忠告


職場新人生存法則 職場新人的入門忠告
在職場中,新人是一個看上去有些特殊的群體——在這個階段出現的失誤會最大程度地被上司和同事諒解,因為不適應,因為沒準備,因為缺經驗,甚至僅僅因為他們不好意思對新人擺出一張臭臉。 但再包容也是有限度的,畢竟,職場看重的是結果,沒人會在意你做事的出發點是不是善意的。根據所處行業和領域的不同,新人階段的具體時長也有所差別,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而每一個職場新人需要做的,是利用好這段“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的避險期,
儘快熟悉流程、積累經驗,培養職業技能,建立同事對你的信任。 職業發展沒必要只爭朝夕 越是出身名校、越是學歷顯赫,就越希望在職場中一鳴驚人。論公司管理,課本上的諸多經典案例爛熟於心;論銷售技巧,課堂上老師教的N條金律倒背如流;論文案寫作,從來都是院系活動中說一不二的筆桿子;甚至連新年聯歡會也不甘人後——那些頂著大大小小“光環”進入公司的人,哪個不是曾經的校園風雲人物呢? 這樣的新人太過自信了,以至於他們在職場中遇到和自己既往經驗不一致的情況時,第一反應是懷疑和抱怨,而非接受和適應。而其中的有志青年更是迫不及待地試圖以一己之力改造辦公室生態,凡事都要發表看法,
提出“更好的方案”。 有朋友聊起辦公室裡的一個新人。每次集團開會,領導在講話結束之後總是象徵性地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公司裡誰都知道這只是走個過場,真有什麼問題也是會後找領導私下解決,但該新人卻屢屢在這一環節舉手發言,從業務研討到後勤供給,經常提出現有流程的弊端並發表建設性意見。 他是那種能見度很高的人。按照朋友的說法,即便不在一個辦公室裡,你也能隨時感覺到他的存在:公司年會,他自告奮勇當導演,挨個部門打電話催節目;同事被臨時抓去外地出差,急吼吼卻又買不到火車票,他忽然一個電話過來說在網上看到有人要轉讓車票,已經聯繫好了,只需下班去某地鐵口接頭;公司的足球隊定期訓練,
他去了兩次就當上了領隊,買飲料、約比賽、做隊服、拉贊助,忙得不亦樂乎。 遇到這種人,哭笑不得是吧。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出於善意,熱心程度也足以讓人感動,但不知為什麼,這些行為放在一個新人身上,總覺得多少有些冒犯。 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就像等待膠片顯影的過程一樣枯燥而漫長,你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被周圍環境慢慢接納。 作為職場新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適應環境而非改變環境。你要清楚職業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必要只爭朝夕,當你把時間尺度放長至10年、20年甚至整個職業生涯的時候,自然會就有一個更加平和的心態。 只有經歷了這些,你才有機會靜下心來觀察,
觀察環境也觀察自己,然後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 但也有些時候,職場新人被過早地推到追光燈下,是迫於形勢。比如趕上公司大換血,剛走出校門的菜鳥莫名其妙就成了重振河山的元老。可能還沒來得及學會怎樣瞄準,就被拉到戰場上拼殺,尤其是當你冷不丁打贏一仗之後,或許就此被寄予眾望。 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但順境當中也潛藏著危機。揠苗助長的故事不是危言聳聽,每個人都要走的彎路並不會因為你的志得意滿而自動變成坦途。沒有在職業生涯的初始階段經歷過挫折,就意味著你要承擔在更大問題上犯錯誤的風險。 上司不是你的老師 保持心態穩定的同時,也要警惕另一個極端。有些人始終處於無欲無求狀態,
沒有那麼多想法,只求悶頭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像老人們說的,算盤珠子扒拉一下動一下。 我聽說過這樣一個姑娘,和同事每天的交流也只限于上班時打個招呼,下班時說聲再見。她總是往角落裡一窩,一言不發地搞定領導交代的活兒,幹完了就翻報紙或者上網。哪怕部門裡其他同事忙得四腳朝天,只要任務沒分配到她頭上,她就很少主動過來幫忙,一副置身事外的瀟灑模樣。 你知道,無論是同事還是上司,大家向你伸出援手的前提是你主動尋求幫助。沒有人會像學校裡老師那樣,隔三差五跑來過問你的學習進度、關照你的生活起居、瞭解你的思想動態——那個被別人拉著拽著往前走的小朋友,
早晚要學會自己闖世界。 在外企工作的老同學說起自己帶過的一個新人,“工作的每一步進展不及時報告,每天就是對著電腦,作為上司我也搞不清她在忙什麼。”老同學說,自己幾乎每天都要找這姑娘核對任務清單,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在進行中,哪些遇到困難暫時停滯,生怕有一點兒沒照顧到,拖垮整個專案的進度。 一次小組開會,情急之下老同學當眾點了這個新人幾句,提醒大家主動溝通的重要性。“沒想到她當場就哭了,嚇我一跳。” 職場和學校的最大差別在於,老師和學生之間是教學關係,而同事之間是合作關係。這話說起來誰都明白,但遇到具體問題,一些職場新人還是難免會像在學校時那樣,有一種習慣性的依賴——這事我不會做沒關係,上面還有“老師”罩著;我只管做自己的事就好,有什麼問題“老師”自然會來找我;我工作受了委屈,“老師”有責任來安撫情緒…… 但問題是,職場規則中職位高的人沒有任何義務照顧職位低的人。不會寫會議紀要,不會做推廣方案,想不出廣告文案,沒做過專案報告,看不懂資料分析,沒用過繪圖軟體……職場中你需要面對的麻煩層出不窮,但這裡是需要你來解決問題的,再不行也得硬著頭皮去學、去做。哪怕你拿著兩三個備選方案去挨駡,也遠遠好過空著手對上司說“對不起”。 所謂職場新人的“豁免權”,不是說別人交代給你的事情不會做,就可以兩手一攤而免遭指責,而是你在積極嘗試不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哪怕有些失誤,也會有上司幫你把關、替你兜底。 記性遠沒有規則可靠 從更加實際的角度說,職場新人階段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明確規則、熟悉流程。 任何企業能夠正常運轉,依靠的都是一整套嚴謹的規章制度,而非員工的個人修養。規則的作用類似於說明書,你按照上面的條款一一做下來,就能達到所在崗位的基本要求,避免重大紕漏。舉個例子,在連鎖速食店後廚打工的學生妹可能在家根本不會做飯,但她只需按照操作說明配置食材和調料,做出的漢堡就可以和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同品牌漢堡味道一致。 因此,在職場初期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快適應和熟悉這個“說明書”,在實際操作中把硬邦邦的條款變成你的工作習慣。這個過程難免有所疏漏,但好在你是新人,同事和上司會給你最大限度的寬容,但你也要記住,同樣的錯誤犯一次就可以了。 當然,因為行業差異和公司正規程度的差別,有些規則是白紙黑字寫在員工手冊上的,而有些則需要你自己摸索。 小趙在一家公司的公關部上班,剛畢業那幾年,她的任務是負責聯絡媒體。我就是那時候認識她的,這姑娘經常翻來覆去往我郵箱裡發同一封郵件,偶爾也會聽到有人吐槽說邀請函上被她弄錯了名字。好在大家都知道她是新手,不以為意,這些小事笑笑就過去了。終於有一次,因為漏發了重要郵件,小趙吃了大虧。而奇怪的是,從那之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再沒幹過顛三倒四的糊塗事。 小趙跟我分享過她一夜之間“長大”的秘訣:不管再怎麼忙亂,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要做的事情列個清單貼在辦公桌上,搞定一項劃掉一項;她在郵箱裡建立了詳細的通訊錄,並根據聯絡頻率和重要性給連絡人設置分組,同時會根據專案範圍給每個人貼上不同的標籤和備註。 儘管沒人教給小趙應該怎樣做,但她還是在職場適應階段給自己設定了常規工作的業務流程,並且嚴格照此執行。“哪怕有的項目分組裡連絡人只有兩三個,看上去有些多此一舉,但我吃過虧,我知道記性遠沒有規則可靠。” 外科手術縫合之前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清點手術器具甚至紗布數量,足球裁判候場時的必要環節是互相檢查哨子、旗子、手錶和紅黃牌。公司裡也一樣,郵件要抄送給老闆,借閱核心資料要登記備案,重要文件至少要有兩個人簽字,與客戶溝通的會議紀要必須發給對方核實……所有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甚至自找麻煩的環節,其實都是為了保證工作能安全有效地進行下去。 瞭解規則、熟悉流程,適應工作節奏,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這才是你在職場適應階段給自己打下的深厚根基,而這,遠比一鳴驚人重要和實際得多。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zhichang/4571.html上面還有“老師”罩著;我只管做自己的事就好,有什麼問題“老師”自然會來找我;我工作受了委屈,“老師”有責任來安撫情緒…… 但問題是,職場規則中職位高的人沒有任何義務照顧職位低的人。不會寫會議紀要,不會做推廣方案,想不出廣告文案,沒做過專案報告,看不懂資料分析,沒用過繪圖軟體……職場中你需要面對的麻煩層出不窮,但這裡是需要你來解決問題的,再不行也得硬著頭皮去學、去做。哪怕你拿著兩三個備選方案去挨駡,也遠遠好過空著手對上司說“對不起”。 所謂職場新人的“豁免權”,不是說別人交代給你的事情不會做,就可以兩手一攤而免遭指責,而是你在積極嘗試不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哪怕有些失誤,也會有上司幫你把關、替你兜底。 記性遠沒有規則可靠 從更加實際的角度說,職場新人階段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明確規則、熟悉流程。 任何企業能夠正常運轉,依靠的都是一整套嚴謹的規章制度,而非員工的個人修養。規則的作用類似於說明書,你按照上面的條款一一做下來,就能達到所在崗位的基本要求,避免重大紕漏。舉個例子,在連鎖速食店後廚打工的學生妹可能在家根本不會做飯,但她只需按照操作說明配置食材和調料,做出的漢堡就可以和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同品牌漢堡味道一致。 因此,在職場初期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快適應和熟悉這個“說明書”,在實際操作中把硬邦邦的條款變成你的工作習慣。這個過程難免有所疏漏,但好在你是新人,同事和上司會給你最大限度的寬容,但你也要記住,同樣的錯誤犯一次就可以了。 當然,因為行業差異和公司正規程度的差別,有些規則是白紙黑字寫在員工手冊上的,而有些則需要你自己摸索。 小趙在一家公司的公關部上班,剛畢業那幾年,她的任務是負責聯絡媒體。我就是那時候認識她的,這姑娘經常翻來覆去往我郵箱裡發同一封郵件,偶爾也會聽到有人吐槽說邀請函上被她弄錯了名字。好在大家都知道她是新手,不以為意,這些小事笑笑就過去了。終於有一次,因為漏發了重要郵件,小趙吃了大虧。而奇怪的是,從那之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再沒幹過顛三倒四的糊塗事。 小趙跟我分享過她一夜之間“長大”的秘訣:不管再怎麼忙亂,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要做的事情列個清單貼在辦公桌上,搞定一項劃掉一項;她在郵箱裡建立了詳細的通訊錄,並根據聯絡頻率和重要性給連絡人設置分組,同時會根據專案範圍給每個人貼上不同的標籤和備註。 儘管沒人教給小趙應該怎樣做,但她還是在職場適應階段給自己設定了常規工作的業務流程,並且嚴格照此執行。“哪怕有的項目分組裡連絡人只有兩三個,看上去有些多此一舉,但我吃過虧,我知道記性遠沒有規則可靠。” 外科手術縫合之前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清點手術器具甚至紗布數量,足球裁判候場時的必要環節是互相檢查哨子、旗子、手錶和紅黃牌。公司裡也一樣,郵件要抄送給老闆,借閱核心資料要登記備案,重要文件至少要有兩個人簽字,與客戶溝通的會議紀要必須發給對方核實……所有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甚至自找麻煩的環節,其實都是為了保證工作能安全有效地進行下去。 瞭解規則、熟悉流程,適應工作節奏,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這才是你在職場適應階段給自己打下的深厚根基,而這,遠比一鳴驚人重要和實際得多。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zhichang/4571.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