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你見過最上進的人是怎樣的?

你見過最上進的人是怎樣的?

文/李栩然

一個家境普通、學歷很低、工作起點也很低的普通鄉村老師。你能想像到的,他最上進的情況是什麼樣的?今天的文章為大家分享一則奮鬥的故事,沒有試圖去突破人生的人,不足以談上進。

1

集團某下屬科研所的負責人,非常厲害。

單位裡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過去,至少我進單位後,所有人提起他都是三句話:

中科院博士畢業,專業帶頭人,前途遠大的青年領導骨幹。

直到去年年中,我們集中審核所有人特別是領導的個人檔案。

深夜裡,第一次翻開他厚實得有些不合常理的檔案時,

我震驚了。

因為他的履歷,不僅超越了我的想像,甚至超越了我的理解。

這個現在牛逼閃閃到大部分人只能仰望的“專家型青年領導”。

最初的第一學歷是:

中專。

換算過來,差不多就相當於初中畢業。

我當時覺得:這TM一定是看了一份假檔案。

比這還過分的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寫著:

XX省XX市XX縣XX村XX小學物理老師。

也就是傳說中的鄉村教師。

我查了一下,那個地方在中部省份山區,出了名的窮。

2

一個家境普通、學歷很低、工作起點也很低的普通村小老師。

你能想像到的,最上進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差不多也就是努力教書,努力跳出村小,去鎮上、縣裡教書,然後當優秀老師,最後牛逼閃閃的成了教育局領導或者小學校長。

在任何一個小地方,在這樣的基礎上,要做到這一點已經非常非常難了。

在他的檔案裡,工作前幾年也確實是這麼過的:在市里的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獲得學校“優秀教師”,“全縣師德模範”什麼的。

但如果他僅僅只是這樣,也就不會出現在我們單位裡,更不會出現在本文裡了。

工作的頭幾年,他在好好當村小老師的同時,還函授了大專,然後自考了某大學本科。

幾年後,拿到大學學歷證書的他再次走出了關鍵的一步:繼續考。

然後,考上了一所211高校的研究生。(我當時看的時候,一直覺得這是個BUG,因為這樣會比正常大學畢業考研的人節約好幾年時間。)

三年後,他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

然後,畢業進了我們單位,做了很多成果,

獲得很多榮譽。

再然後就這樣了。

某大型央企的副廳級領導。

有車有房有地位有關係,有受人尊敬的事業成就。

所有人都知道他現在很牛逼,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和現在比起來,他的過去更牛逼。

3

你以為這是上個世紀的勵志故事?你以為這樣的經歷只會出現在八九十年代的社會裡?

NO!

他是個75後,現在也才40出頭。

他讀完博士到我們單位的時候,超女們都才剛出道。

我所在的單位裡,多的是清北名校畢業的學生,甚至還有不少高考狀元。

多的是勤奮刻苦、努力上進的人。

他們的基礎都比他要好,不是好一點兩點,而是望塵莫及。

但大部分人都沒能在這個年齡段,做到這個程度。

然而,我只能描述他的履歷和他的成就。

但我描述不出來他在這過程中究竟付出了什麼。

一個普通的中專生,鄉村小學的老師,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走到這一步。

說真的,我想像不到。

我也無法想像,他當年的那些“村小同事”們,現在看他是不是就像是在看一個活的奇跡?

當我看完他那本厚實複雜的檔案材料後,曾第一次對“天賦”這個東西產生了懷疑。

我甚至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想法: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開竅這種東西啊?

所以,我對那些起點很低、基礎很差,卻能走上高位的人,都會心存敬畏。

這樣的人,或許在形象氣質上帶著與生俱來的土,或許總有一些地方讓你覺得low,

但他們身上一定存在著某種那些基礎更好的人所比不上的特質。

4

這個人無疑是很上進的。

但如果我只是寫到這裡,那麼,也就不過是講了一個看似深刻實則淺顯的故事而已。

大家感歎一陣:哇,好牛逼,好神奇……

然後,什麼也不會留下。

我所思考的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現在這樣的?

因為他所跨越的臺階,所實現的巨大逆襲,在我看來,已經不是只靠上進心或者勤奮刻苦就能做到的了。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直到去年下半年,我按慣例參加了單位裡的招聘面試。

社招的時候,遇到一個人,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現場我在翻看他簡歷的時候,帶給我的思考絕不比我講的第一個領導少。

不是因為他表現太優秀。

也不是因為他學歷多好,履歷多華麗。

而是,他表現出了與他的學歷和履歷絕不相稱的——平庸。

他的本科是某985名校。

研究生是另一所985名校。

讀書期間,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畢業生;參加了很多志願者活動,學生會幹部,研究生還發過幾篇C刊……

總之,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一定是學校裡很上進優秀的學生。至少,比當年讀大學時的我要上進優秀的多。

第一份工作是地方公務員。

第二份工作去了某專科學校教書。

第三份工作去了一家企業做項目。

每一份工作都幹的不算差,總有很多獎勵和榮譽,比如徵文比賽獲獎啊,工會活動拿第一啊,擔任團委委員啊;也有不少成功的工作案例可以講,成功組織了一場會啊,寫了一個方案獲得領導高度讚賞啊,當公務員的時候還獲得了“優秀公務員”啊……

但是,在三十多歲的年紀,他的這種“優秀”早已不符合我們的期望了。

因為,有太多沒他基礎好的人,在這個年紀,不管是個人素質、專業能力或是取得的工作成績,都早已超越了他。

他不是不上進,也不是不努力,他只是在不自知的狀態下,一步步地滑向了平庸。

就像是《三體》裡,三維物體總會向著二維平面跌落一樣,無論你保持什麼樣的前進狀態,無論你有多努力。

除非——

你突破了光速。

5

正是在把他和之前那個領導作對比的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都高估了“上進”對一個人的人生所能產生的作用。

我們總是覺得一個人擁有上進心,覺得一個人一直向前奮鬥,就一定能取得還不錯的成功,如果他起點低,能夠憑此逆襲;如果基礎好,能飛得更高。

但是我們忽略了,當你在向前邁步的時候,時間也一直在無情地、一刻不停地向後流逝。

你3歲的時候,為大家表演從1數到1000,將會獲得“天才”的稱號。

但如果你經過不懈努力,在30歲的時候,為大家表演從1數到100000,很可能會被人報警抓起來。

因為這個時候,誰也不會關心你能數到多少了。

人生有點像環法自行車賽。

你必須要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做出超越這個時間段裡你能做到的事情來,才算真正的進步。

誰也不會記得你在某段路程曾經遙遙領先,在哪個坡道你曾奮力騎行,在哪兒的拐角你摔倒了仍爬起來繼續前進。

大家只關心你有沒有在這個賽段、下個賽段、下一個賽段、下下一個賽段以至人生的總賽程獲得好名次。

更可怕的是,這個社會所給予一個人的獎勵,也從來不是平均的。

他們不會在賽程中突然給你一個獎牌,獎勵你這段窪路騎得漂亮。

他們只會守在某個賽段的終點,給那些率先沖過線的人以巨大的獎勵,鮮花、掌聲以及熱情的擁抱。

其他的人,其他的時候,顆粒無收。

6

上進,只是一種不斷向前的狀態。

而人生,更應該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要麼廣泛撒網,尋找突破的機會;要麼做到極致,每一次堅持都是為了跨上一個臺階。

第一個領導,從中專、村小到大專、自考、研究生、博士,每一步都是人生的巨大跨越,跨到最後,已經沒人知道他最初的起點了;後面的那個應聘者,雖然也在不斷的努力,但每一次都像是在原地高抬腿。

你如果每一次都沒有突破,那所謂的“不斷上進”,也不過是徒費精力而已。

這才是,我在這個問題下,真正想說的話:

沒有去試圖突破人生的人,不足以談上進。

本文來源:栩先生(ID:superMr_xu)

原來世界有一種對誰都不偏不倚的公平

文/魯先聖

一個朋友說,他已經幾年沒有去旅行了。我說,不對,你說的旅行僅僅是指到風景名勝區看風景。其實,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旅行。能夠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探究自己心靈的秘密,瞭解自己的心靈家園裡那些連自己都沒有看到過的風景。

到書中進行閱讀的旅行。那些經典的名著,那些影響了無數人的名篇佳作,都是文學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閱讀他們,到他們的書中旅行,就等於讓自己走進了他們的思想家園,走進了他們的客廳書房,去聆聽他們的智慧。還有一種重要的旅行,是找一些閒暇的時光,去自己的故鄉。故鄉是人生的源頭,是我們一步步成長的地方,循著成長的軌跡,去那些早年摸爬滾打的村頭小巷,那些溝溝坎坎、林下塘邊,探訪那些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的光影,你會收穫到難以言說的溫暖。

旅行,並不僅僅是看風景,我們還有閱讀,還有心靈,還有家鄉。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世界缺乏公平,尤其是成年以後,當面臨生活中的諸多機會和困難,更會意識到世界對有些人是偏愛有加,而對自己則是吝嗇無比。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從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不公平就已經註定。有人出生在富貴之家,有人出生在貧寒陋舍,這樣的不公平隨處可見。

但是,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不公平,世界才充滿了誘惑,充滿了挑戰,充滿了驚險的趣味。因為,當我們意識到存在不公平之後,我們就開始了為爭取公平而抗爭、奮鬥。所有的寒窗苦讀、十年磨一劍,都是對追求公平的注腳。這個追求的目標,我們通常稱之為抱負。但是,很多人,雖然意識到了這種不公平,卻沒有去努力奮鬥,或者沉淪墮落,或者成了怨天尤人的憤青。

生在帝王之家,有時並不是福音,王子和公主最後淪落街頭的例子並不少見。生在貧寒之家,也絕對並不是壞事,貧寒子弟最後功成名就的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所謂公平,是相對的,是可以轉換的,關鍵還是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

慶倖,世界有一種對誰都不偏不倚的公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理解了這一層之後,所謂的公平,就有了全新的意義。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如果你不做壞事,就沒有人能壞你的事。”這話發人深省,是的,如果我們問心無愧,又何懼之有!實際上,老百姓千百年前也總結出來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現在常常被問到這樣的話:怎麼才能成功?

我說,你知道你曾祖父的名字嗎?你知道你鄰居家正在經歷的艱難嗎?你有一個可以做一整年的嚴密規劃嗎?你能夠每天為同一件事情持續地發力嗎?如果你不知道,你沒有,那麼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如果你知道,你正在這樣做,那麼你已經接近成功的視窗。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每天昂首挺胸地走在春風裡,目光如炬,似乎從來不計較眼前手邊的一些小麻煩和小得失。我對青年朋友說,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目標,他們的眼光看的是千里之外,哪裡會注意到眼前的溝溝坎坎呢?

相反,如果一個人對於人生的目標定位太低,或者根本沒有目標,目光如豆,就會每天斤斤計較雞毛蒜皮,每天怨天尤人,每天庸人自擾。我很相信這樣一句話:“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埋藏著一段屈辱的人生經歷。”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光芒萬丈的時候,應該探尋他的經歷,從那裡尋找成功的秘密。

有人認為,一個人獲得成功,就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到了歸宿。其實不然,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與常人不同,就是因為他具有這樣一種天性:他從來也不滿足於已經探明的東西,永遠不會止步不前,永遠不會安於現狀,他永遠走在嘗試和探索的路上。我常常把大詩人桑恒昌先生的一句詩作為提醒自己的座右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一頭走到黑,然後繼續再往黑處走。”

成就越大,與普通人的共同之處越少。因此,一個成功的人,即使他的成就已經為世所公認,他依然是孤獨的。他一定會受到誤解、冷落甚至嘲諷。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會理解他,也不會認同,他們會抓住他過往的一些曾經讓他備受屈辱的細節津津樂道,甚至會發酵式地傳播。而這種遭遇,恰恰是讓成功者走向更加輝煌的歷練。

陽光來自太陽嗎?一個心靈陰暗的人,天天在太陽下面曬,也不會讓他的心靈充滿陽光;而一個心態健康的人,即使天天處在暗室,依然心有陽光。陽光來自我們的知識、學養、態度,具備了這些素質,我們的身心才會光彩照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假如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就必然淪為情緒的奴隸。”能夠每天做自己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每天要麼重複自己,要麼重複別人。

很多時候,求人是自討沒趣。因為,輕而易舉的幫助,對於你一定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而能夠改變你命運的機會,沒有人會給你。這樣的機會,你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所以,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就應該在很年輕的時候樹立這樣的理念:萬事求自己。

見到對我懷有惡意的人,我反而心懷感激。因為,是這樣的人讓我清醒: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我;我做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欣賞;我一定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我的成績,並不能完全服眾。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這樣想了,我就多了一分從容和淡定,也多了一分謙卑和矜持,當然,也有的時候會不屑一顧。

我年輕的時候,就把平庸視為是不可接受的,是不能容忍的。如果平庸,再世俗,變得庸俗不堪,就等同於行屍走肉一般。所以,我一直刻苦努力,就是為了擺脫平庸,不僅僅不能淪為庸俗,而且要活得瀟瀟灑灑,活得清潔高峻,活得有品質,活得有尊嚴。

他的這種“優秀”早已不符合我們的期望了。

因為,有太多沒他基礎好的人,在這個年紀,不管是個人素質、專業能力或是取得的工作成績,都早已超越了他。

他不是不上進,也不是不努力,他只是在不自知的狀態下,一步步地滑向了平庸。

就像是《三體》裡,三維物體總會向著二維平面跌落一樣,無論你保持什麼樣的前進狀態,無論你有多努力。

除非——

你突破了光速。

5

正是在把他和之前那個領導作對比的過程中,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都高估了“上進”對一個人的人生所能產生的作用。

我們總是覺得一個人擁有上進心,覺得一個人一直向前奮鬥,就一定能取得還不錯的成功,如果他起點低,能夠憑此逆襲;如果基礎好,能飛得更高。

但是我們忽略了,當你在向前邁步的時候,時間也一直在無情地、一刻不停地向後流逝。

你3歲的時候,為大家表演從1數到1000,將會獲得“天才”的稱號。

但如果你經過不懈努力,在30歲的時候,為大家表演從1數到100000,很可能會被人報警抓起來。

因為這個時候,誰也不會關心你能數到多少了。

人生有點像環法自行車賽。

你必須要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做出超越這個時間段裡你能做到的事情來,才算真正的進步。

誰也不會記得你在某段路程曾經遙遙領先,在哪個坡道你曾奮力騎行,在哪兒的拐角你摔倒了仍爬起來繼續前進。

大家只關心你有沒有在這個賽段、下個賽段、下一個賽段、下下一個賽段以至人生的總賽程獲得好名次。

更可怕的是,這個社會所給予一個人的獎勵,也從來不是平均的。

他們不會在賽程中突然給你一個獎牌,獎勵你這段窪路騎得漂亮。

他們只會守在某個賽段的終點,給那些率先沖過線的人以巨大的獎勵,鮮花、掌聲以及熱情的擁抱。

其他的人,其他的時候,顆粒無收。

6

上進,只是一種不斷向前的狀態。

而人生,更應該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要麼廣泛撒網,尋找突破的機會;要麼做到極致,每一次堅持都是為了跨上一個臺階。

第一個領導,從中專、村小到大專、自考、研究生、博士,每一步都是人生的巨大跨越,跨到最後,已經沒人知道他最初的起點了;後面的那個應聘者,雖然也在不斷的努力,但每一次都像是在原地高抬腿。

你如果每一次都沒有突破,那所謂的“不斷上進”,也不過是徒費精力而已。

這才是,我在這個問題下,真正想說的話:

沒有去試圖突破人生的人,不足以談上進。

本文來源:栩先生(ID:superMr_xu)

原來世界有一種對誰都不偏不倚的公平

文/魯先聖

一個朋友說,他已經幾年沒有去旅行了。我說,不對,你說的旅行僅僅是指到風景名勝區看風景。其實,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旅行。能夠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探究自己心靈的秘密,瞭解自己的心靈家園裡那些連自己都沒有看到過的風景。

到書中進行閱讀的旅行。那些經典的名著,那些影響了無數人的名篇佳作,都是文學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閱讀他們,到他們的書中旅行,就等於讓自己走進了他們的思想家園,走進了他們的客廳書房,去聆聽他們的智慧。還有一種重要的旅行,是找一些閒暇的時光,去自己的故鄉。故鄉是人生的源頭,是我們一步步成長的地方,循著成長的軌跡,去那些早年摸爬滾打的村頭小巷,那些溝溝坎坎、林下塘邊,探訪那些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的光影,你會收穫到難以言說的溫暖。

旅行,並不僅僅是看風景,我們還有閱讀,還有心靈,還有家鄉。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世界缺乏公平,尤其是成年以後,當面臨生活中的諸多機會和困難,更會意識到世界對有些人是偏愛有加,而對自己則是吝嗇無比。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從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不公平就已經註定。有人出生在富貴之家,有人出生在貧寒陋舍,這樣的不公平隨處可見。

但是,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不公平,世界才充滿了誘惑,充滿了挑戰,充滿了驚險的趣味。因為,當我們意識到存在不公平之後,我們就開始了為爭取公平而抗爭、奮鬥。所有的寒窗苦讀、十年磨一劍,都是對追求公平的注腳。這個追求的目標,我們通常稱之為抱負。但是,很多人,雖然意識到了這種不公平,卻沒有去努力奮鬥,或者沉淪墮落,或者成了怨天尤人的憤青。

生在帝王之家,有時並不是福音,王子和公主最後淪落街頭的例子並不少見。生在貧寒之家,也絕對並不是壞事,貧寒子弟最後功成名就的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所謂公平,是相對的,是可以轉換的,關鍵還是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

慶倖,世界有一種對誰都不偏不倚的公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理解了這一層之後,所謂的公平,就有了全新的意義。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如果你不做壞事,就沒有人能壞你的事。”這話發人深省,是的,如果我們問心無愧,又何懼之有!實際上,老百姓千百年前也總結出來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現在常常被問到這樣的話:怎麼才能成功?

我說,你知道你曾祖父的名字嗎?你知道你鄰居家正在經歷的艱難嗎?你有一個可以做一整年的嚴密規劃嗎?你能夠每天為同一件事情持續地發力嗎?如果你不知道,你沒有,那麼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如果你知道,你正在這樣做,那麼你已經接近成功的視窗。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每天昂首挺胸地走在春風裡,目光如炬,似乎從來不計較眼前手邊的一些小麻煩和小得失。我對青年朋友說,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目標,他們的眼光看的是千里之外,哪裡會注意到眼前的溝溝坎坎呢?

相反,如果一個人對於人生的目標定位太低,或者根本沒有目標,目光如豆,就會每天斤斤計較雞毛蒜皮,每天怨天尤人,每天庸人自擾。我很相信這樣一句話:“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埋藏著一段屈辱的人生經歷。”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光芒萬丈的時候,應該探尋他的經歷,從那裡尋找成功的秘密。

有人認為,一個人獲得成功,就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到了歸宿。其實不然,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與常人不同,就是因為他具有這樣一種天性:他從來也不滿足於已經探明的東西,永遠不會止步不前,永遠不會安於現狀,他永遠走在嘗試和探索的路上。我常常把大詩人桑恒昌先生的一句詩作為提醒自己的座右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一頭走到黑,然後繼續再往黑處走。”

成就越大,與普通人的共同之處越少。因此,一個成功的人,即使他的成就已經為世所公認,他依然是孤獨的。他一定會受到誤解、冷落甚至嘲諷。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不會理解他,也不會認同,他們會抓住他過往的一些曾經讓他備受屈辱的細節津津樂道,甚至會發酵式地傳播。而這種遭遇,恰恰是讓成功者走向更加輝煌的歷練。

陽光來自太陽嗎?一個心靈陰暗的人,天天在太陽下面曬,也不會讓他的心靈充滿陽光;而一個心態健康的人,即使天天處在暗室,依然心有陽光。陽光來自我們的知識、學養、態度,具備了這些素質,我們的身心才會光彩照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假如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就必然淪為情緒的奴隸。”能夠每天做自己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每天要麼重複自己,要麼重複別人。

很多時候,求人是自討沒趣。因為,輕而易舉的幫助,對於你一定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而能夠改變你命運的機會,沒有人會給你。這樣的機會,你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所以,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就應該在很年輕的時候樹立這樣的理念:萬事求自己。

見到對我懷有惡意的人,我反而心懷感激。因為,是這樣的人讓我清醒: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我;我做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欣賞;我一定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我的成績,並不能完全服眾。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這樣想了,我就多了一分從容和淡定,也多了一分謙卑和矜持,當然,也有的時候會不屑一顧。

我年輕的時候,就把平庸視為是不可接受的,是不能容忍的。如果平庸,再世俗,變得庸俗不堪,就等同於行屍走肉一般。所以,我一直刻苦努力,就是為了擺脫平庸,不僅僅不能淪為庸俗,而且要活得瀟瀟灑灑,活得清潔高峻,活得有品質,活得有尊嚴。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