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職場

你該在一份工作上呆多久?

你該在一份工作上呆多久?

譯/劉進龍、汪皓

為了避免下一位雇主用懷疑的眼光審視你,你該把一份工作至少堅持做滿18個月嗎?還是不管自己在這家公司呆了多久,一有合適時機立刻辭職?

一、邁克爾·O·切齊的回答:

這取決於你從工作中學到了多少,以及這份工作對你的職業生涯有何助益。一般而言,你應該記住幾個數字:8、18、48和72。

8個月以內

這是很糟糕的,除非你能找出客觀的理由(例如一場大規模的公司行為)。這表明你沒有通過6個月的評估或第一個績效週期。你最好在履歷中省略這份工作,將任何成就算入自由職業部分,

或者即便包括了這份工作,也要指出這是基於具體專案的合同雇工,雖然對方提供了更多項目,但被你拒絕。沒錯,我建議你在簡歷中省略某些內容。有些東西太糟糕了,只能被拋棄,其中就包括低於8個月的工作。只要你沒有編造自己的成就,這樣的處理便不能算是欺詐和不道德的謊言。你沒有試圖誤導人們對你的看法;你在清理自己的過去,幫助面試官避免因為你經歷過的無關議題而浪費時間。

有一種例外,你在第一年受到被媒體關注的裁員事件影響。未公佈的小規模裁員(低於部門的5%)會被視為與績效有關,你應該隱瞞這樣的事實,但如果你受到眾所周知的裁員(如工廠關閉)的影響,

就沒有必要感到難為情。比如,如果一份僅從事了7個月時間的工作,因為與績效無關的大規模裁員而被迫結束,你最好在簡歷中列出,沒有必要隱瞞。

18個月

這是社會公認的下限。這意味著你至少安然度過了一個評估週期——績效評估通常應該按年進行,而且公司只會對工作滿6個月的員工進行評估;這正是18個月這個數字的由來——你必須取得一定的成績,才能留在這家公司那麼長時間。如果有好的解釋,比如公司行為(並購、管理層變動等)影響了你的工作性質,或者因為家庭因素,9個月也可以接受。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工作時間不足18個月,只要你能證明自己經歷過一次績效評估,也會對求職有所幫助。(獲得過一筆獎金或在一輪裁員後留了下來,

就足夠了。)儘管如此,這樣的短期工作不能太多。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可能是無意地)“被誘騙”,工作僅8個月就離職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有五份工作均是如此,這似乎就是你的問題了。同樣,如果你每一次離職都是因為工作性質變化,憤世嫉俗的人力資源部會對你產生懷疑。(我個人倒覺得對工作的這種挑剔令人欽佩,只可惜我不是規則制定者。)如果你說自己總是被騙(因為這很常見),人力資源部門會認為,你接受那些工作的時候沒有合理預期。

除非這份工作非常糟糕,否則你應該至少將這份工作做滿15個月,跨越3個日曆年(例如10月14日至1月16日),或者做滿18個月,跨越2個日曆年。我也不喜歡這些規則,

不過許多公司非常不待見前一份工作只幹了6至17個月的員工(不足6個月的工作可以不寫入簡歷),因為他們無處可逃,但這就是現實。

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況下,兩年好於18個月,三年好於兩年,四年好於三年。雖然多一個月所帶來的優勢並不值得你放棄顯然更好的發展機會,但它卻意味著你很好地避免了沒有明顯好處的跳槽行為。

四年(48個月)

你可以得到在那裡工作的“全部學分”,除非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你表現不佳或停滯不前。成就增加,最好至少有過一次升職,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你沒有得到過升職,你負責的項目也沒有變得更好,你的境遇尚可以接受,但在未來兩年你必須有所作為。

六年(72個月)

此時,如果你沒有得到升職或更好的專案,

這份工作將開始給你帶來傷害。工作滿四年時間,除去入職後的第一年,其他三年沒有起伏,或者有平級調動,這種情形還是可以接受的。四年意味著你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給了公司充分的機會,沒有讓太多人厭煩,現在選擇繼續前進。如果你6年之後依舊沒有明顯的升職記錄,這就會讓人覺得你胸無大志,雖然你還不至於糟糕到連工作都保不住的程度,但你也只能算是平庸之輩。但如果你能不斷獲得升遷,這份工作可以做多長時間呢?答案是——沒有上限。

二、斯蒂芬·馮·伊莫霍夫的回答: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就應該離開。就是這麼回事。試圖定義做一份工作的“最短”時間,根本是在開玩笑。

關於何時離職最合適,許多答案在試圖確立一些複雜的規則。這純粹是無稽之談。這是你的生活,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規則生活,其他人的規則與你無關。

“不滿8個月被認為非常糟糕!”

“18個月是社會公認的下限!”

“2年好於18個月,3年好於2年,4年好於3年”

別聽這些。如果一份工作不適合你,只要你想離開隨時都可以離開。要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信心。如果未來的雇主問你為什麼在2年、2個月或2天后離開之前的公司,你就告訴他們原因。

告訴他們實情。告訴他們你在尋找什麼。告訴他們為什麼之前的工作非常糟糕,你學到了什麼,為什麼新工作與之前不同。要堅強。要自信。

沒有人應該被迫在一份他們厭惡的工作上受罪,僅僅因為離職“可能是個糟糕的決定”,這份工作待遇豐厚,或者其他什麼原因。生活是一場旅行,而不是終點。如果你不喜歡這次旅程,它的意義何在?跳上另一列火車,繼續前行吧。

生命只有一次。你要對自己負責。

三、馬特·密茲凱維奇的回答:

我假設你說的是年薪80,000美元以上的科技類工作,而不是流動率明顯更高的服務行業(餐廳、零售業等)。

答案是18個月,這是最低限度,除非公司被收購/合併/進行裁員。即便如此,如果你上了裁員名單,這將是一個危險信號:一家公司不可能裁掉最有成效、最有價值的團隊成員。

如果一個人在4年內換了3份工作,這會引起CEO或招聘經理的警惕。你要麼太快變得厭煩,要麼因為績效不佳被辭退,或者因為你不夠忠誠,隨時準備跳槽,最後一點會對公司團隊文化和生產率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小型團隊。

如果你的簡歷中有一連串的短期任職,你要準備好詳細談論一下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如何保證自己未來不會倉促選擇下一份工作,以及從長期來看,你將如何確定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私家車柳先生的人生逆襲

文/Jessie

我手機通訊錄裡有個特殊的稱謂:私家車柳先生。

從老家到市區有一批專門載客拉活兒的私家車,俗稱“黑的”。司機往往都是年輕人,我們稱他們“師傅”。但這個柳先生堅持不讓我們叫他師傅,而是自稱“柳先生”。

他的車也很特別。一輛10萬塊的廣本,被他擦得鋥亮,夏天還在車裡掛了窗簾和防曬墊,車內放著平安符和香水掛飾,整得有點花哨。

柳先生經常用手指關節輕叩著他的車反問我們:“你看著哪裡像‘黑的’?”

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車後他就跟人熱絡地聊天,當交警問起來時,一車的乘客都變成了他的朋友。“我載朋友回去,也不行嗎?”幾次順利通過後,柳先生有點得意。

柳先生今年48歲,黑黑壯壯的,家有一兒一女,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兩個書包,很沉啊!”每一個坐過柳先生車的人都對他的家底瞭若指掌,比如他剛開始拉活兒的時候曾被小年輕們驅逐排擠,到了孩子快交學費的時候他如何起早貪黑地跑生意,他的房子買在哪裡首付多少房貸多少。

同樣,在柳先生的頭腦裡,也有一個記事本。他常拉的老顧客的電話號碼他幾乎會背。還有哪個人經常跑律師事務所正在鬧離婚,哪個人一大早搭他車去醫院得的是什麼病,哪個人開了茶葉店發了財。各種狗血各種八卦都在柳先生的腦海裡存著。所以坐柳先生的車,一路上津津有味地聽八卦,樂趣頗多。

除了能聊善侃,柳先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服務到家。柳先生多遠都會免費去接,並且在樓下一等就二三十分鐘,一句怨言都沒有,遠遠看到你他還下車開車門,幫忙提行李,做足了VIP的服務。“沒辦法,做這行的競爭也激烈,要服務好你們才會繼續坐我的車。”

我是柳先生的常客,有一次和他約好的時間他沒空去,我托他幫忙聯繫一個“同行”載我們。不過那個年輕的小夥子嫌我們居住的地方比較遠,在路上讓我們下車打的。我憋了一肚子氣,沒想到當天晚上柳先生還特意打電話來詢問情況,再三道歉,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了。

後來我因為工作調動,很少再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沒再乘坐柳先生的私家車。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柳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他吞吞吐吐的,似乎猶豫了很久,繞了一圈才問,是不是他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這麼久都沒坐他的車了。我解釋了一下緣由,柳先生馬上如釋重負。“有空再坐我的車,你的小孩上幼稚園了嗎?我很久沒看到她了!”

後來有幾次聯繫他,但他因為業務繁忙,只能介紹給別人來接活兒。從別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儼然成了片區老大。()因為交警嚴打,“黑的”幾乎沒生意,而柳先生的活兒卻多得接不完,坐在家裡就電話響個不停。

再坐上柳先生的車,已經隔了近一年。柳先生依舊是穿著整潔的襯衫和西褲,頭髮梳得光溜溜,車擦得鋥亮。那天下著大雨,柳先生遠遠就打著傘在社區門口等我們,一邊接過行李,一邊大聲地喊著我女兒的乳名,仿佛久未見面的老友。在車上,柳先生有點羞澀地告訴我,他的女兒畢業了,正在找工作,兒子也剛考上大學。他買了輛“豪車”,不敢開出來,怕同行嫉妒。

“現在我一天只跑兩趟,而且非常要好的老顧客我才拉,年紀大了,晚上都在家裡休息,早上也是很晚才出來。”柳先生說,走親訪友時他就開“豪車”,這輛拉活兒的車他不開。“坐在這輛車上,就想起是在賺錢謀生,心理壓力很大,輕鬆不起來。”

在那輛價值三十多萬的“豪車”上,柳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襲。

做自己的伯樂

文/呂清明

大學畢業後,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做一名編輯記者。儘管我學的不是中文,但我十分熱愛寫作,平時博覽群書,勤於練筆,為畢業後作著準備。一畢業就帶著在學校期間發表的作品去面試應聘,可是很多編輯部都因我沒有工作經驗而被拒之門外。

這個城市裡媒體不多,缺人的更少,我只有主動出擊、毛遂自薦,我找來各個報刊社的地址,向推銷員一樣一家一家的舉薦自己,得到更多的是善意的拒絕,偶爾還會遭受白眼。跑了兩天,整個城市的報刊社幾乎讓我跑遍,就在我灰心喪氣之時,在一家雜誌社,當我詢問後得到的仍是拒絕,剛要離去時,社長叫住了我,他說:“我看看你的作品。”我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把發表的文章一一放在他的面前,看完後他笑了笑說:“我們各個欄目都有編輯負責,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留下來做校對人員,幫編輯處理一些稿件。”

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我願意留下。”我知道這是難得的一次學習鍛煉的機會,儘管沒有做成編輯,但我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加深對這個行業的瞭解。

我特別珍惜這次機會,每天都早早地來到辦公室,拖地、打水、倒紙筒,不明白地地方虛心向每一個編輯請教,認真看老編輯校對後的稿件,值得借鑒的地方,就認認真真地記在日記本上。校對工作看似小角色,實際責任重大,雜誌出版後,錯字錯詞都有校對的責任。每一期責編校對完後,我都要最少校對三遍,有時看上四五遍,下班後,我捧著清校在公車上看,回到家我趴在被窩裡,一個一個字地看,我把每個容易出錯的字詞都揣摩兩遍,做到準確無誤。()即使著急定版,我也不敢大意,必須做到自己心裡有底。在校對的過程中,我還反復研究雜誌的風格,編輯的選稿特點,標題的擬定和版式的設計,我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多積累工作經驗。

半年後的一天,社長把我叫到辦公室,原來一個編輯辭職了,社長讓我接手版面。看我底氣不足,社長鼓勵我說:“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裡,雜誌品質不斷提高,也有你的功勞,我相信你。”社長停頓一下,“當初留下你,就想考驗你能不能坐住板凳,適不適合做編輯,你沒讓我失望。”

我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夢想,更加珍惜這次機會,在編輯這個崗位上一做就是9年,所編欄目多次獲獎。

在職場打拼,最好的伯樂是自己。在機會面前,那些勤奮敬業、默默付出的有心人會成為最終的贏家,自己是自己的伯樂,機會把握在自己手中,你才是自己職業人生的規劃人和開拓者。

這份工作待遇豐厚,或者其他什麼原因。生活是一場旅行,而不是終點。如果你不喜歡這次旅程,它的意義何在?跳上另一列火車,繼續前行吧。

生命只有一次。你要對自己負責。

三、馬特·密茲凱維奇的回答:

我假設你說的是年薪80,000美元以上的科技類工作,而不是流動率明顯更高的服務行業(餐廳、零售業等)。

答案是18個月,這是最低限度,除非公司被收購/合併/進行裁員。即便如此,如果你上了裁員名單,這將是一個危險信號:一家公司不可能裁掉最有成效、最有價值的團隊成員。

如果一個人在4年內換了3份工作,這會引起CEO或招聘經理的警惕。你要麼太快變得厭煩,要麼因為績效不佳被辭退,或者因為你不夠忠誠,隨時準備跳槽,最後一點會對公司團隊文化和生產率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小型團隊。

如果你的簡歷中有一連串的短期任職,你要準備好詳細談論一下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如何保證自己未來不會倉促選擇下一份工作,以及從長期來看,你將如何確定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私家車柳先生的人生逆襲

文/Jessie

我手機通訊錄裡有個特殊的稱謂:私家車柳先生。

從老家到市區有一批專門載客拉活兒的私家車,俗稱“黑的”。司機往往都是年輕人,我們稱他們“師傅”。但這個柳先生堅持不讓我們叫他師傅,而是自稱“柳先生”。

他的車也很特別。一輛10萬塊的廣本,被他擦得鋥亮,夏天還在車裡掛了窗簾和防曬墊,車內放著平安符和香水掛飾,整得有點花哨。

柳先生經常用手指關節輕叩著他的車反問我們:“你看著哪裡像‘黑的’?”

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車後他就跟人熱絡地聊天,當交警問起來時,一車的乘客都變成了他的朋友。“我載朋友回去,也不行嗎?”幾次順利通過後,柳先生有點得意。

柳先生今年48歲,黑黑壯壯的,家有一兒一女,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兩個書包,很沉啊!”每一個坐過柳先生車的人都對他的家底瞭若指掌,比如他剛開始拉活兒的時候曾被小年輕們驅逐排擠,到了孩子快交學費的時候他如何起早貪黑地跑生意,他的房子買在哪裡首付多少房貸多少。

同樣,在柳先生的頭腦裡,也有一個記事本。他常拉的老顧客的電話號碼他幾乎會背。還有哪個人經常跑律師事務所正在鬧離婚,哪個人一大早搭他車去醫院得的是什麼病,哪個人開了茶葉店發了財。各種狗血各種八卦都在柳先生的腦海裡存著。所以坐柳先生的車,一路上津津有味地聽八卦,樂趣頗多。

除了能聊善侃,柳先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服務到家。柳先生多遠都會免費去接,並且在樓下一等就二三十分鐘,一句怨言都沒有,遠遠看到你他還下車開車門,幫忙提行李,做足了VIP的服務。“沒辦法,做這行的競爭也激烈,要服務好你們才會繼續坐我的車。”

我是柳先生的常客,有一次和他約好的時間他沒空去,我托他幫忙聯繫一個“同行”載我們。不過那個年輕的小夥子嫌我們居住的地方比較遠,在路上讓我們下車打的。我憋了一肚子氣,沒想到當天晚上柳先生還特意打電話來詢問情況,再三道歉,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了。

後來我因為工作調動,很少再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沒再乘坐柳先生的私家車。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柳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他吞吞吐吐的,似乎猶豫了很久,繞了一圈才問,是不是他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這麼久都沒坐他的車了。我解釋了一下緣由,柳先生馬上如釋重負。“有空再坐我的車,你的小孩上幼稚園了嗎?我很久沒看到她了!”

後來有幾次聯繫他,但他因為業務繁忙,只能介紹給別人來接活兒。從別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儼然成了片區老大。()因為交警嚴打,“黑的”幾乎沒生意,而柳先生的活兒卻多得接不完,坐在家裡就電話響個不停。

再坐上柳先生的車,已經隔了近一年。柳先生依舊是穿著整潔的襯衫和西褲,頭髮梳得光溜溜,車擦得鋥亮。那天下著大雨,柳先生遠遠就打著傘在社區門口等我們,一邊接過行李,一邊大聲地喊著我女兒的乳名,仿佛久未見面的老友。在車上,柳先生有點羞澀地告訴我,他的女兒畢業了,正在找工作,兒子也剛考上大學。他買了輛“豪車”,不敢開出來,怕同行嫉妒。

“現在我一天只跑兩趟,而且非常要好的老顧客我才拉,年紀大了,晚上都在家裡休息,早上也是很晚才出來。”柳先生說,走親訪友時他就開“豪車”,這輛拉活兒的車他不開。“坐在這輛車上,就想起是在賺錢謀生,心理壓力很大,輕鬆不起來。”

在那輛價值三十多萬的“豪車”上,柳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襲。

做自己的伯樂

文/呂清明

大學畢業後,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做一名編輯記者。儘管我學的不是中文,但我十分熱愛寫作,平時博覽群書,勤於練筆,為畢業後作著準備。一畢業就帶著在學校期間發表的作品去面試應聘,可是很多編輯部都因我沒有工作經驗而被拒之門外。

這個城市裡媒體不多,缺人的更少,我只有主動出擊、毛遂自薦,我找來各個報刊社的地址,向推銷員一樣一家一家的舉薦自己,得到更多的是善意的拒絕,偶爾還會遭受白眼。跑了兩天,整個城市的報刊社幾乎讓我跑遍,就在我灰心喪氣之時,在一家雜誌社,當我詢問後得到的仍是拒絕,剛要離去時,社長叫住了我,他說:“我看看你的作品。”我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把發表的文章一一放在他的面前,看完後他笑了笑說:“我們各個欄目都有編輯負責,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留下來做校對人員,幫編輯處理一些稿件。”

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我願意留下。”我知道這是難得的一次學習鍛煉的機會,儘管沒有做成編輯,但我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加深對這個行業的瞭解。

我特別珍惜這次機會,每天都早早地來到辦公室,拖地、打水、倒紙筒,不明白地地方虛心向每一個編輯請教,認真看老編輯校對後的稿件,值得借鑒的地方,就認認真真地記在日記本上。校對工作看似小角色,實際責任重大,雜誌出版後,錯字錯詞都有校對的責任。每一期責編校對完後,我都要最少校對三遍,有時看上四五遍,下班後,我捧著清校在公車上看,回到家我趴在被窩裡,一個一個字地看,我把每個容易出錯的字詞都揣摩兩遍,做到準確無誤。()即使著急定版,我也不敢大意,必須做到自己心裡有底。在校對的過程中,我還反復研究雜誌的風格,編輯的選稿特點,標題的擬定和版式的設計,我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多積累工作經驗。

半年後的一天,社長把我叫到辦公室,原來一個編輯辭職了,社長讓我接手版面。看我底氣不足,社長鼓勵我說:“你的工作我都看在眼裡,雜誌品質不斷提高,也有你的功勞,我相信你。”社長停頓一下,“當初留下你,就想考驗你能不能坐住板凳,適不適合做編輯,你沒讓我失望。”

我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夢想,更加珍惜這次機會,在編輯這個崗位上一做就是9年,所編欄目多次獲獎。

在職場打拼,最好的伯樂是自己。在機會面前,那些勤奮敬業、默默付出的有心人會成為最終的贏家,自己是自己的伯樂,機會把握在自己手中,你才是自己職業人生的規劃人和開拓者。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