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不要把你的“窮病”傳給你孩子

不要把你的“窮病”傳給你孩子

文/夭夭

二胎政策一出,關於要不要生二胎的討論甚囂塵上,很多人都在說著經濟條件、教育資源方面的“大”問題,可我不禁想起的,卻是前幾天帶寶寶出去玩時見到的簡單一幕。

上週末帶寶寶去商場,看到有撈魚的項目,寶寶便千方百計要進入對他而言很高的柵欄,非要去玩一玩。一歲的小寶,要撈到游來遊去的小魚兒,技術含量實在太高,撈魚也就變成了倒水、灑水、傻笑、嘰裡呱啦表達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緒的活動。

旁邊還有一個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歲的樣子,

媽媽在專心致志地玩手機,爸爸在看孩子撈魚。父母的打扮都很時尚,從背的包包、戴的手錶,手裡甩的車鑰匙串也能看出來收入不會太低,至少也是中產。但從我們坐下開始,這對兒父母的嘮叨、抱怨便從未停止。

“誒誒,你好好撈,衣服袖子都濕了。”是媽媽。

“你過來,這邊魚多,快撈。”是爸爸。

“我來吧,你看你,才撈那幾個。”爸爸說著一把將小網子奪過去。

“捕魚神將”爸爸撈了幾網以後,池裡的魚基本沒有了,他心滿意足的坐回去,得意地告訴兒子說“你要這樣撈”。

男孩則一臉寥落地接過小網。

爸爸繼續甩著鑰匙串,媽媽繼續盯著自己的玫瑰金玩遊戲,但是嘮叨依然在繼續。

這邊呢,我家寶寶雖然撈不到魚,但依靠我們偶爾的救濟和配合,

還在歡實地奮鬥著。

過一會,那邊的小男孩突然扔下小網,說不玩了,要回家。

他爸爸瞟了他一眼,立馬嚴肅地對自己的兒子說:

“不行,錢都交了,要玩夠半個小時。不然錢就白花了,不能浪費!我告訴你,你今天如果不好好玩,以後就一次都別來玩了。”

小男孩聽後,沉默一陣,小聲說:“我衣服濕了,冷。”

“冷也不行,誰讓你不穿好罩衣。繼續撈!” 爸爸嚴厲地告誡。

小男孩拿起小網子,蹲下慢慢地撈著。

媽媽還在喪心病狂地玩手機,對發生的一幕,熟視無睹。

自始至終,我沒有聽到他們對孩子的一句鼓勵,沒有看到孩子臉上一點點開心的表情。50塊錢,一杯貴些咖啡的價格,對這對父母來講,根本不會構成什麼經濟壓力,但是為了不浪費,他們寧願自己的孩子凍著,

也要壓迫著他足額消費完這花了錢的時間。

當我抱著寶寶離開時,那個小男孩看了我們一眼,繼續低下頭默默地撈魚——因為還不到半小時。

我不知道這個家庭,平日裡是什麼樣子,但現在,他們三人臉上都寫著“不高興”。也許這對有經濟頭腦的父母覺得自己是明智的,因為他們沒有讓自己的孩子浪費錢。但是這個男孩回憶起這段撈魚的經歷,會幸福嗎?

他的心裡已經被爸爸媽媽的抱怨、恐嚇、不耐煩佔據,他能想到的恐怕只是“我下要去玩某某,一定要玩夠時間,不能浪費錢。”又或許,這個男孩並不是個例,有很多孩子生活在“不能浪費錢的陰影下。”

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太多的計算,功利地計較一件事情值還是不值,

要計算每一分鐘的性價比,每一個人的可利用率。但對於孩子,他們心中的最高性價比,就是開心。

父母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卻又不斷地在計較,自己付出了最好的,孩子有沒有給到最好的回饋。

花錢讓你上了早教,你不能不好好學;

花錢給你買了新衣服,你不能亂爬;

花錢給你買了最好的奶粉,你不能不吃。

那麼你還你還記得你為了讓孩子幸福、為孩子好的初衷嗎?現在因為計較錢,讓孩子失去應有的快樂,不是得不償失嗎?

對於金錢我們沒有安全感,恨不得學會一切理財、賺錢技能,賺盡天下錢。而這不過是窮怕了,是骨子裡根深蒂固的窮病。可怕的是,並不是只有真正的窮人才會有窮病,經濟富裕的家庭甚至富人也會有。

像那對父母,他們真的支付不起這50塊錢嗎,這50塊錢對他們而言極重要嗎?他們只是太怕浪費;也許更因為,他們骨子裡覺得,快樂不值錢。

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要節儉,我們的成長經歷讓我們變得重視金錢,小心翼翼攢錢、理財,但一定不要把這種用錢衡量一切的思維,影響到你的孩子。

拿我自己來說。我們家是一個大家族,堂哥堂姐就有八九個,我又是最小的那一個,寵溺自然不會少,但也因此,那些哥哥姐姐的舊玩具、舊衣服都會轉移給我。我媽媽也就不再給我買新衣服,用她的話來講“從這些衣服裡挑挑,就夠穿的了。”

但對一個愛美的女孩子來講,那些舊衣服根本就不可能滿足我愛美的心。可以自己支配生活費以後,

我就開始喪心病狂地攢下每一分錢去買新衣服。工作後更是如此,最大的樂趣便是買衣服,總也買不夠似的。

買買買的時候,我特別的開心,特別的幸福,但把衣服拎回家以後,心裡便又被內疚感填滿,後悔自己買了那麼多衣服,覺得該把錢用在其他地方。每次都這樣的重複、糾結,從沒有過酣暢淋漓、心滿意足的購物體驗,多買、錯買的情況倒不少。

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這根本就是童年時我媽媽的心理模式。長大的我把媽媽“有舊衣服穿著湊合就得了,要把錢花在其他地方”的心理模式繼承到自己身上來了,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童年裡的媽媽”。

原生家庭的行為模式、思維習慣對子女的影響根深蒂固,大多數我們喜愛或討厭的自己身上的某種行為,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作為父母的我們,現在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圍,儘量不把自己以往不好的心理模式、行為習慣帶到現在的家庭裡,影響自己的孩子。

不要總是一遍一遍告訴他這個玩具多麼貴,要他過度珍惜了;也不要再反復強調自己加班有多辛苦、賺錢有多麼難了,請不要讓孩子過早背負上沉重的心理枷鎖,他們的衡量標準只是“開心”,和這個東西的價碼無關。

愛孩子也不是無條件地滿足他的物欲,更不能因為自己窮怕了,苦怕了,就滿足他的一切要求。不要把自己童年的匱乏投射到他的身上,加倍地補償給他。

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可以等他對數位有概念後,給他一小筆零花錢,讓他自由支配。浪費掉也好,買對了也罷,你的生活不會因為這一小筆錢受到什麼影響,孩子運用金錢的能力、理財的技能卻可以得到提升。

所謂屌絲與真實的財富狀況並不直接相關。屌絲是一種氣質,富人裡面的精神屌絲也有一大把。

不要用你所謂的節儉束縛住他的一切可能,從小被金錢束縛的孩子長大後只會成為和我們一樣有“窮病”的精神屌絲。記住錢永遠是為人服務的,而人的終極奮鬥目標是開心幸福。

紀伯倫的這首詩一直是我提醒自己的座右銘,也送給你: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作者簡介:夭夭,Queen主義編輯。Queen主義,為數萬女孩服務的女神修煉顧問和勵志平臺。

一位父親的11條家訓

1、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2、公共場合(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以外)說話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3、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不許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讓你後悔一生。

5、如果是無法避免的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做到這幾點你可以打,而且爸爸希望你能打贏。

6、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揀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

7、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8、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10、每個人都和他的名字長相一樣都是不同的,用不著和別人比較。

11、當你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無視對方,大聲地喊叫,還可以撒謊,咬人,戳人的眼睛,偷東西,打壞任何貴重的東西,你聽說過的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因為你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請停止強迫孩子做你認為對的事情

十五歲的小明早上起來吃完飯準備出門去學校。媽媽見小明只穿了一件內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卻認為就這樣穿最合適,媽媽卻堅持說:“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

為此,兩人爭執不休,最後小明屈服了,按照媽媽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悶悶不樂,出門的時候使勁把門帶上,發出“嘭”的巨大響聲。媽媽在後面跟了一句:“哼,強牛!”

呵呵,到底誰是強牛?

儘管這只是很短的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小插曲,其中卻有許多心理學的含義。心理學常常要關注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和再平常不過的交往模式,正是那些不被我們注意、不斷重複的平常模式,卻在對孩子人格的形成產生著巨大的作用。

我把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現象叫做“侵入式關懷”。這個小插曲很典型——這是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為對方好的名義,在不能理解對方真實感受和需要的情況下,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的身上,並要求對方接受和實施其想法的一個心理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到底誰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其實是母親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母親有一種心理能量要投在小明的身上,那就是關懷和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形式,而小明卻是不想接受這種能量的,他想表達的是自主——我自己在這個年齡知道如何照顧自己。而當母親的這種能量最終表達成功,心裡就產生一種能量釋放後的暢快感。當母親不相信孩子能夠打點好自己的時候,一些孩子也對此認同——我是不能照顧好自己的。

此外,母親也把自己的“身體虛弱,容易感冒”這樣一個東西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事實上,孩子的體質和人到中年的母親的體質肯定是不同的,孩子的激素分泌日新月異,身體有著很強的變化性和適應性。我記得有一年在長城看到一個讓我感到驚訝的場面:在白雪皚皚的長城上,我穿的是羽絨服,有幾個八、九歲穿短衣短褲的男孩子在長城上活蹦亂跳。好奇的我上前打聽,才得知他們來自日本… …雖然我並不主張每個孩子都應該這樣如法炮製,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中看到孩子們的潛力。

在這個互動中,母親有一個替代孩子成長的問題。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他(她)在學習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這樣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這方面的問題的。即使有不合適的時候,成年人也要讓他們自己學會調整,從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另一個方面就是心理邊界的問題。母親和孩子這樣不斷互動結果是,孩子學會了如何壓制自己,不讓自己說“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帶進成年的生活,去順應他人的要求,不斷順應的結果就是不再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難說“不”,讓自己的心理邊界被侵犯。我們不是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嗎?但我們許多父母的行為卻背道而馳。

建議是如何變成控制的?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提出一個建議,接下來就不再窮追對方是否執行了,這就是建議;但如果對此建議窮追不放,喋喋不休,一直到你執行了那個建議為止,那麼建議就已經變成了控制!

其實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穿衣服有可能是合適的,也有可能是不合適的。一位聰明的母親在多次這樣的侵入式關懷後,改變了自己的做法,有一次在她對女兒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後,就不再吱聲了,讓女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結果女兒在下午放學後感冒,回到家後對媽媽說你早上的說法是對的,現在的天氣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媽媽說,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一件事,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調整自己,他們會在自己的經歷中成長,成長的種子就在他們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之中。

我們在親子教育中常常建議父母要“放手”,每年給孩子5%的放權,到孩子20歲的時候正好把自主的權力完全交給孩子。但許多父母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做到這樣,有的甚至是父母和孩子的粘連形成了獲益,邊界模糊。

看來,成長,是一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來面對的人生課題!

大多數我們喜愛或討厭的自己身上的某種行為,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作為父母的我們,現在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圍,儘量不把自己以往不好的心理模式、行為習慣帶到現在的家庭裡,影響自己的孩子。

不要總是一遍一遍告訴他這個玩具多麼貴,要他過度珍惜了;也不要再反復強調自己加班有多辛苦、賺錢有多麼難了,請不要讓孩子過早背負上沉重的心理枷鎖,他們的衡量標準只是“開心”,和這個東西的價碼無關。

愛孩子也不是無條件地滿足他的物欲,更不能因為自己窮怕了,苦怕了,就滿足他的一切要求。不要把自己童年的匱乏投射到他的身上,加倍地補償給他。

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可以等他對數位有概念後,給他一小筆零花錢,讓他自由支配。浪費掉也好,買對了也罷,你的生活不會因為這一小筆錢受到什麼影響,孩子運用金錢的能力、理財的技能卻可以得到提升。

所謂屌絲與真實的財富狀況並不直接相關。屌絲是一種氣質,富人裡面的精神屌絲也有一大把。

不要用你所謂的節儉束縛住他的一切可能,從小被金錢束縛的孩子長大後只會成為和我們一樣有“窮病”的精神屌絲。記住錢永遠是為人服務的,而人的終極奮鬥目標是開心幸福。

紀伯倫的這首詩一直是我提醒自己的座右銘,也送給你: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作者簡介:夭夭,Queen主義編輯。Queen主義,為數萬女孩服務的女神修煉顧問和勵志平臺。

一位父親的11條家訓

1、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2、公共場合(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以外)說話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3、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不許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讓你後悔一生。

5、如果是無法避免的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做到這幾點你可以打,而且爸爸希望你能打贏。

6、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揀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

7、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8、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10、每個人都和他的名字長相一樣都是不同的,用不著和別人比較。

11、當你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無視對方,大聲地喊叫,還可以撒謊,咬人,戳人的眼睛,偷東西,打壞任何貴重的東西,你聽說過的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因為你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請停止強迫孩子做你認為對的事情

十五歲的小明早上起來吃完飯準備出門去學校。媽媽見小明只穿了一件內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卻認為就這樣穿最合適,媽媽卻堅持說:“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

為此,兩人爭執不休,最後小明屈服了,按照媽媽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悶悶不樂,出門的時候使勁把門帶上,發出“嘭”的巨大響聲。媽媽在後面跟了一句:“哼,強牛!”

呵呵,到底誰是強牛?

儘管這只是很短的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小插曲,其中卻有許多心理學的含義。心理學常常要關注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和再平常不過的交往模式,正是那些不被我們注意、不斷重複的平常模式,卻在對孩子人格的形成產生著巨大的作用。

我把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現象叫做“侵入式關懷”。這個小插曲很典型——這是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為對方好的名義,在不能理解對方真實感受和需要的情況下,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的身上,並要求對方接受和實施其想法的一個心理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到底誰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其實是母親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母親有一種心理能量要投在小明的身上,那就是關懷和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形式,而小明卻是不想接受這種能量的,他想表達的是自主——我自己在這個年齡知道如何照顧自己。而當母親的這種能量最終表達成功,心裡就產生一種能量釋放後的暢快感。當母親不相信孩子能夠打點好自己的時候,一些孩子也對此認同——我是不能照顧好自己的。

此外,母親也把自己的“身體虛弱,容易感冒”這樣一個東西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事實上,孩子的體質和人到中年的母親的體質肯定是不同的,孩子的激素分泌日新月異,身體有著很強的變化性和適應性。我記得有一年在長城看到一個讓我感到驚訝的場面:在白雪皚皚的長城上,我穿的是羽絨服,有幾個八、九歲穿短衣短褲的男孩子在長城上活蹦亂跳。好奇的我上前打聽,才得知他們來自日本… …雖然我並不主張每個孩子都應該這樣如法炮製,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中看到孩子們的潛力。

在這個互動中,母親有一個替代孩子成長的問題。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他(她)在學習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這樣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這方面的問題的。即使有不合適的時候,成年人也要讓他們自己學會調整,從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另一個方面就是心理邊界的問題。母親和孩子這樣不斷互動結果是,孩子學會了如何壓制自己,不讓自己說“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帶進成年的生活,去順應他人的要求,不斷順應的結果就是不再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難說“不”,讓自己的心理邊界被侵犯。我們不是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嗎?但我們許多父母的行為卻背道而馳。

建議是如何變成控制的?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提出一個建議,接下來就不再窮追對方是否執行了,這就是建議;但如果對此建議窮追不放,喋喋不休,一直到你執行了那個建議為止,那麼建議就已經變成了控制!

其實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穿衣服有可能是合適的,也有可能是不合適的。一位聰明的母親在多次這樣的侵入式關懷後,改變了自己的做法,有一次在她對女兒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後,就不再吱聲了,讓女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結果女兒在下午放學後感冒,回到家後對媽媽說你早上的說法是對的,現在的天氣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媽媽說,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一件事,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調整自己,他們會在自己的經歷中成長,成長的種子就在他們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之中。

我們在親子教育中常常建議父母要“放手”,每年給孩子5%的放權,到孩子20歲的時候正好把自主的權力完全交給孩子。但許多父母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做到這樣,有的甚至是父母和孩子的粘連形成了獲益,邊界模糊。

看來,成長,是一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來面對的人生課題!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