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磨礪內在的感應力

“斷”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動,action。不斷重復doing之后,就能抵達感覺的世界,也就是達到being的狀態。行動是與思考同時進行的,可從思考的狀態轉移到感覺的狀態,我個人覺得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點,這以后就輕松得多了。

用食物來舉例。如果人的身心全都在健康的狀態,那只在想吃的時候吃,只吃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顯然不成問題。這是因為,人體的感應器能正常運轉,發揮機能,所以人能清楚感覺到身\_體的欲望和想要的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斷舍離也是以這種狀態為目標。不過,如果不夠健康,或者出了什么差錯的話,

這種機能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了。比如,人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暴飲暴食,或者只吃同一種東西。換句話說,食物本身本來并沒有好壞之分。

媒體總是喜歡以“想讓血液流通順暢就吃這個”、“吃這個會造成血管的阻塞-”之類的態度來對待食物,其實關鍵是吃東西的方法和量的問題。就算某樣東西對身\_體有益,也不能一個勁兒地只吃它,說某種食物對身體不好,也并非就絕對不能碰了。我們總是忽視個人因素,武斷地下結論說某種東西“好”還是“不好”,這是不恰當的。

食物原本也都是生命,即使是一塊餅干,也必須靠小麥和黃油等植物及動物的活性才能做出來。我覺得,一味以“這種食物不好”來看問題實在很不合理,

絕大多數時候,人都是因為自己吃東西的方式不對才出現問題。

并非物品不好,而是因為自己判斷失誤才導致物品冗余堆積,導致自己行動困難。一切的錯誤都源于自己的感應能力出了錯。

斷舍離正是一種磨礪感應能力的技術。在瑜伽里,人們把這種感應能力叫做內在智慧。

過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煩不已,內在智慧就會變得遲鈍,所以必須通過行動讓它重回生機,而所謂行動,正是將家里“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替換成“需要、合適、舒服”的東西。

要是這么想,你所做的一切就變得非常有意義了。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磨礪你的內在智慧。不管是食物還是居住環境,我們都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行動,保證它們是正確的、讓我們覺得舒適的,我自己也正處于這樣的磨礪過程中。如果能和大家一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話,那簡直是太美妙了。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30293.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