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紫陽夥伴設計總監王紫陽:互聯網思維?別再裝神弄鬼了


紫陽夥伴創意總監王紫陽寫的一篇關於創業的文章,說得挺有道理的:互聯網思維?別再裝神弄鬼了 2013年初我和團隊代表紫陽夥伴設計,已經提出“變革”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在我們的客戶方案中實施和實踐。今年,一股聲音不絕於耳——互聯網思維,這個聽上去有道理的道理像瘟疫一樣快速傳播,成為鼓勵創業者和轉型者前進的動力。一時間,雷軍的名字每天都出現在朋友圈裡,關於“專注、極致、口碑、快”四個創業秘訣被奉為經典。今天,在2014這個創業浪潮洶湧的年尾,
我實在忍無可忍必須寫下這篇日記,表達我的態度,對這個爛大街的命題提出質疑。 互聯網思維的意思就是快速致富思維 從來沒有像今天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更歡呼雀躍的,好像一夜之間,互聯網思維蔓延起來,像病毒。模仿起家的手機,難吃的煎餅,蒙著苦臉賣牛腩,被捧上天做課程表的90後,賣情懷的錘子,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談創業,談垂直產品,談顛覆,談融資,談互聯網思維,談極致,好像世界一下子變得血肉模糊,人們集體跪舔大V,膜拜90後,琢磨著改變世界。一個朋友說的好,互聯網思維的意思就是快速致富思維。我身邊那些堅守著做設計的人們都開始懷疑自己,堅守了十年的東西突然一下子變得可疑起來,
於是他們開始想著另謀出路,都嘗試著或者談論著,試圖找到一個一夜暴富的商業模式;一個不知道如何創造價值的、看不到未來的產品;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一個會顛覆BAT的、會顛覆所有人生活方式的、會重新定義這個世界的牛逼產品。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都自居為約伯斯,都像是從矽谷跑過來的嬉皮士。他們認為約伯斯是顛覆性創新,其實也許人們忘了蘋果公司從七十年代開始,期間經歷多少次挫折,完成了真正的積累性創新。在我們這裡,一個靠模仿起家的手機品牌成了偶像,如果說靠模仿起家並不可恥,但也沒必要被捧上神壇,那些根本不用小米手機的人也在推崇小米的理念,這不是媒體的喉舌是什麼。
三星從來不提概念,不講故事,不炒作老闆自己,扎扎實實做產品,怎麼沒人掛在嘴上呢?因為三星的扎實學不來。 移動互聯只是一百年來的第三次技術變革 移動互聯只是一百年來的第三次技術變革,我們都知道,是技術在驅動世界的前進(可悲的是,藝術、文學、哲學早就停滯不前了,技術和藝術似乎是一個悖論,當我們手捧著那個手機的時候,哪有心思再去想哲學、文學或者是深刻的藝術)。第一次的變革是汽車的出現,公路作為基礎設施的鋪設,徹底完成了第一次變革,汽車只是作為工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福特汽車的崛起為代表;第二次變革出現在七十年代的電腦時代,電腦伴隨著軟體巨頭的崛起,
以IBM和微軟的崛起為代表;毫無疑問第三次變革就是我們處的這個時代,也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處在移動互聯的基礎設施鋪設和移動終端入口的爭奪階段,然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創業的浪潮,以蘋果和穀歌的崛起為代表。世界五百強的領頭羊也隨著這幾次變革而更迭位置。 我們長期活在一個資訊不對稱的商業世界裡 移動互聯網沒什麼可怕的,也沒什麼神秘的,更不必拿來炫耀,總結被歸類的關鍵幾條:一是互聯網作為工具可以更好的瞭解和挖掘資訊,與他人分享和溝通。二是互聯網依然改變不了商業本質,即產品差異和消費者體驗。三是去中心化,資訊碎片化和快速更迭。四是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在發生變化,
這個不足為奇。 我們長期活在一個資訊不對稱的商業世界裡,被糊弄慣了,突然出現了透明開放的比對方式,砍掉了中間的流通環節,降低了成本,這些一下子讓人們樂屁顛兒了,其實,這些本就該屬於消費者的。互聯網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互聯網讓世界更開放,更平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草根終於有了舞臺了,於是乎,誕生了自嘲的?絲,?絲就是自我降格,自我否定,自我瓦解;也誕生了段子手、推手和寫手,更重要的是誕生了社交網站,這時候又有人站出來嚷嚷了,臉譜網是一個垂直網站,一個產品擊中人們痛點,但人們忘了,社交是人類的天性,從未改變過,從原始社會,到四合院,再到今天的社交網站,一直沒變,
被顛覆的只是方式,不遠的明天,社交方式依然會被顛覆掉,因為人們渴望表達和扯犢子,僅此而已。如果說移動互聯是工具,那麼學會利用新工具只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是創造力問題,關於這條,很多沒有創造力的總是混淆概念,更不要上升到顛覆、創新和重新定義的層面。這個世界從未被重新定義過,人們的基本生活依然是那樣,難受了會哭,開心了會笑,這就是人的天性。不管如何垂直進入你的生活、進入你的大腦或者進入你的身體,所謂巨頭們不都說要實現閉環生態鏈嗎?也就是一個看上去壟斷的盈利模式。 德國人從來不談互聯網思維,也不談追求極致 我十三年前開始創辦設計公司,當時,國內很少有人提及設計,多數為廣告公司,港臺和國外有一些設計公司在國內常常被提及,我們那會兒多數說的還是奧格威的廣告學,這也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四大媒體壟斷,以媒體代理為核心的廣告業務是諮詢行業的主流,也說明商業世界相對於今天比較簡單,企業從造產品、建管道、做行銷、打廣告,三下五除二,一個幾十年沒變的商業定律,在這期間,定位學曾經風光一時,但這多數說的是產品定位和廣告傳播,企業粗線條做事,也能獲得利潤,比如腦白金,這都是由於資訊不對稱導致,消費者能夠選擇的機會少、管道少、方式少。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傳播層面的變化就是碎片化,將過去整塊整塊的傳播方式打散了。我們2002年開始做設計公司是精細化思維的開始,如果說今天的互聯網思維所謂的極致,在我們這裡早就開始了,精細化和全方位設計取代粗線條,無論是個人還是品牌不都是如此嗎?任何一個學設計的都知道,從追求極致過渡到習慣就是品質的過程,在設計師眼裡,極致不是追求,而是習慣,基本動作而已,只有那些一下子被衝擊到的人,才哭著喊著追求極致。德國人從來不談互聯網思維,也不談追求極致。極致只是對結果的描述。 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攪局的改叫顛覆性創新 我吃過一次雕爺牛腩,發誓再不去,不好吃、嘩眾取寵、不扎實。我們都知道人心是看得見的,品牌的心也能看見,我們做品牌從過去偶然性變成必然性,塑造品牌由內而外,科學和創造性兼具,而這正是推崇互聯網思維(快速致富思維)不贊同的,他們善於造浪,也就是善於利用手中的話筒(話語權)製造聲浪,他們顛覆百年品牌,顛覆傳統行業,顛覆人們的思維,唯一的原因就是要推動這股浪,讓資本看見、曬數位、吸引眼球。昨天看見前同事飛虎發的微信“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做耳機的改叫可穿戴設備,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攪局的改叫顛覆性創新,這些都要學會兩點:一要學會造概念,二要學會講故事”。問題是這種思維和另外一種思維的對抗只是一種行銷方式而已,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對立面更容易確定自己的價值,小米聰明的和格力打賭,其實是在鼓惑粉絲他們站在了傳統企業的對面,來塑造顛覆者的形象,阿裡站在萬達的對面,來塑造顛覆者的形象。然後粉絲們就瘋了,動員所謂粉絲參與的不只是產品設計,還有搖旗呐喊。 我們是設計公司,加班的次數多,上半年世貿天階進了一家黃太吉,我們吃了一陣,再也不吃了,真受不了了,難吃,同事評價:一是吃了差點噎死,二是早上弄那麼大個煎餅幹嘛啊?——這就是極致嗎?極致就是服務員戴面具?極致就是上五杯不同的茶水(喝完鬧肚子)?極致就是開著寶馬送餐?好吧,有人說,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傳播,那麼傳播完了呢?是不是要扎扎實實做產品,做服務? 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一些推崇互聯網思維的人已經開始撒嬌、故作偏執狂和不講道理,把吵架當成創造力和顛覆的表現,他們認為表面上擺出一副嬉皮士特徵,說話間對傳統企業表現出不敬和瞧不上,滿嘴都是市值,都是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始終聽不見關於“人”的事情。喜歡90後總裁的不是90後,好像那種感覺就是顛覆,就是對自己的最好證明,貼上了顛覆者的標籤。 移動互聯網給人們帶來方便,激發欲望 我喜歡我們的一個客戶新儂,他們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現代農業,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食材,他們不斷強調,不要做過度設計,把利潤讓給消費者,為顧客提供好服務。我做了13年設計公司,為很多企業提供過各類設計,總結起來,一個創業者首先是一個有良心有夢想的人,創業者的人品和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良心,這個才是一切的驅動器。 無論我們使用的是鋤頭還是開著汽車,亦或是手裡端著手機,我們始終作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始終是與天地萬物聯繫在一起的,互聯正在以新的方式連接人,連接一切,我們要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人類的基本情感。想起米蘭昆德拉的一句話:“當你站在人群裡的時候,你才會成為你自己”,這不就是移動互聯網做的事情嗎? 有多少種個性的人,才會有多少種個性的作品 我們所處的世界應該是多元的,人們應該獨立思考,擁有個性,每個人應該作為一個人存在,而不是作為一個群體,一群人跟風。我想互聯網思維之所以誘人也許是因為後面都跟著一串數字,一億或者八百億,說到底還是成功學在作怪,互聯網思維到底還是快速致富思維。 用山本耀司的一句話收尾:“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看似偉大的人或事”。 附: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 1、創新是無極限的,有限的是想像力 約伯斯認為,如果是一個成長性行業,創新就是要讓產品使人更有效率,更容易使用,更容易用來工作。如果是一個萎縮的行業,創新就是要快速的從原有模式退出來,在產品及服務變得過時,不好用之前迅速改變自己。 2、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 約伯斯認為,一個創業公司的前十個員工決定了這個公司的水準,因為每個人都要能負擔公司十分之一的工作。 3、注重品質 約伯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認為,完美的品質沒有捷徑,必須將優秀的品質定位給自己的承諾,並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當對自己要求更高,並關注所有的細節後,產品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4、在產品中置入美學因素 約伯斯深知美學的重要性。 5、瞭解消費者需求而不掌握消費者回饋意見 約伯斯沒有使用關注焦點人群的方案,相反,他告訴消費者,讓消費者說出他們的需求(你想起了小米?)。 6、連接關聯事物 約伯斯表示:創造力就是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 7、不招聘俗套的員工 約伯斯曾經宣稱:能夠讓麥金塔成為偉大產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於從事此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音樂家、詩人以及藝術家等,甚至還有動物學家和歷史學家,巧合的是,他們又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 8、鼓勵其他人另類思考 蘋果“另類思考”廣告活動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此活動也一直是最有效的活動之一。而且這一活動還拉動了創新與創造,而這正是蘋果的一切所在。 9、不追求複雜 簡單就是快樂。 10、出售夢想而非產品 約伯斯讓人們對蘋果公司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即蘋果打動消費者的不是其生產的產品本身,而是這些產品所代表的具體涵義。 以上十條約伯斯奉行的原則裡沒有“互聯網思維”,也沒有追求極致,他圍繞四點:創新、品質、易用和夢想,而這些才真正道出了蘋果公司的核心價值,也就是約伯斯一直遵循的核心定義,它由內而外的指引著蘋果公司的品牌、行為、產品的表現,而不是僅僅是為了傳播。 僅以此篇文章紀念動盪的、瘋狂的、蠱惑人心的、令人難忘的移動互聯元年。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lzchuangye/7042.html多數為廣告公司,港臺和國外有一些設計公司在國內常常被提及,我們那會兒多數說的還是奧格威的廣告學,這也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四大媒體壟斷,以媒體代理為核心的廣告業務是諮詢行業的主流,也說明商業世界相對於今天比較簡單,企業從造產品、建管道、做行銷、打廣告,三下五除二,一個幾十年沒變的商業定律,在這期間,定位學曾經風光一時,但這多數說的是產品定位和廣告傳播,企業粗線條做事,也能獲得利潤,比如腦白金,這都是由於資訊不對稱導致,消費者能夠選擇的機會少、管道少、方式少。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傳播層面的變化就是碎片化,將過去整塊整塊的傳播方式打散了。我們2002年開始做設計公司是精細化思維的開始,如果說今天的互聯網思維所謂的極致,在我們這裡早就開始了,精細化和全方位設計取代粗線條,無論是個人還是品牌不都是如此嗎?任何一個學設計的都知道,從追求極致過渡到習慣就是品質的過程,在設計師眼裡,極致不是追求,而是習慣,基本動作而已,只有那些一下子被衝擊到的人,才哭著喊著追求極致。德國人從來不談互聯網思維,也不談追求極致。極致只是對結果的描述。 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攪局的改叫顛覆性創新 我吃過一次雕爺牛腩,發誓再不去,不好吃、嘩眾取寵、不扎實。我們都知道人心是看得見的,品牌的心也能看見,我們做品牌從過去偶然性變成必然性,塑造品牌由內而外,科學和創造性兼具,而這正是推崇互聯網思維(快速致富思維)不贊同的,他們善於造浪,也就是善於利用手中的話筒(話語權)製造聲浪,他們顛覆百年品牌,顛覆傳統行業,顛覆人們的思維,唯一的原因就是要推動這股浪,讓資本看見、曬數位、吸引眼球。昨天看見前同事飛虎發的微信“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做耳機的改叫可穿戴設備,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攪局的改叫顛覆性創新,這些都要學會兩點:一要學會造概念,二要學會講故事”。問題是這種思維和另外一種思維的對抗只是一種行銷方式而已,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對立面更容易確定自己的價值,小米聰明的和格力打賭,其實是在鼓惑粉絲他們站在了傳統企業的對面,來塑造顛覆者的形象,阿裡站在萬達的對面,來塑造顛覆者的形象。然後粉絲們就瘋了,動員所謂粉絲參與的不只是產品設計,還有搖旗呐喊。 我們是設計公司,加班的次數多,上半年世貿天階進了一家黃太吉,我們吃了一陣,再也不吃了,真受不了了,難吃,同事評價:一是吃了差點噎死,二是早上弄那麼大個煎餅幹嘛啊?——這就是極致嗎?極致就是服務員戴面具?極致就是上五杯不同的茶水(喝完鬧肚子)?極致就是開著寶馬送餐?好吧,有人說,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傳播,那麼傳播完了呢?是不是要扎扎實實做產品,做服務? 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一些推崇互聯網思維的人已經開始撒嬌、故作偏執狂和不講道理,把吵架當成創造力和顛覆的表現,他們認為表面上擺出一副嬉皮士特徵,說話間對傳統企業表現出不敬和瞧不上,滿嘴都是市值,都是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始終聽不見關於“人”的事情。喜歡90後總裁的不是90後,好像那種感覺就是顛覆,就是對自己的最好證明,貼上了顛覆者的標籤。 移動互聯網給人們帶來方便,激發欲望 我喜歡我們的一個客戶新儂,他們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現代農業,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食材,他們不斷強調,不要做過度設計,把利潤讓給消費者,為顧客提供好服務。我做了13年設計公司,為很多企業提供過各類設計,總結起來,一個創業者首先是一個有良心有夢想的人,創業者的人品和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良心,這個才是一切的驅動器。 無論我們使用的是鋤頭還是開著汽車,亦或是手裡端著手機,我們始終作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始終是與天地萬物聯繫在一起的,互聯正在以新的方式連接人,連接一切,我們要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人類的基本情感。想起米蘭昆德拉的一句話:“當你站在人群裡的時候,你才會成為你自己”,這不就是移動互聯網做的事情嗎? 有多少種個性的人,才會有多少種個性的作品 我們所處的世界應該是多元的,人們應該獨立思考,擁有個性,每個人應該作為一個人存在,而不是作為一個群體,一群人跟風。我想互聯網思維之所以誘人也許是因為後面都跟著一串數字,一億或者八百億,說到底還是成功學在作怪,互聯網思維到底還是快速致富思維。 用山本耀司的一句話收尾:“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看似偉大的人或事”。 附:創新決定了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 1、創新是無極限的,有限的是想像力 約伯斯認為,如果是一個成長性行業,創新就是要讓產品使人更有效率,更容易使用,更容易用來工作。如果是一個萎縮的行業,創新就是要快速的從原有模式退出來,在產品及服務變得過時,不好用之前迅速改變自己。 2、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 約伯斯認為,一個創業公司的前十個員工決定了這個公司的水準,因為每個人都要能負擔公司十分之一的工作。 3、注重品質 約伯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認為,完美的品質沒有捷徑,必須將優秀的品質定位給自己的承諾,並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當對自己要求更高,並關注所有的細節後,產品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4、在產品中置入美學因素 約伯斯深知美學的重要性。 5、瞭解消費者需求而不掌握消費者回饋意見 約伯斯沒有使用關注焦點人群的方案,相反,他告訴消費者,讓消費者說出他們的需求(你想起了小米?)。 6、連接關聯事物 約伯斯表示:創造力就是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連接起來。 7、不招聘俗套的員工 約伯斯曾經宣稱:能夠讓麥金塔成為偉大產品的部分因素就得益於從事此產品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音樂家、詩人以及藝術家等,甚至還有動物學家和歷史學家,巧合的是,他們又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 8、鼓勵其他人另類思考 蘋果“另類思考”廣告活動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此活動也一直是最有效的活動之一。而且這一活動還拉動了創新與創造,而這正是蘋果的一切所在。 9、不追求複雜 簡單就是快樂。 10、出售夢想而非產品 約伯斯讓人們對蘋果公司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即蘋果打動消費者的不是其生產的產品本身,而是這些產品所代表的具體涵義。 以上十條約伯斯奉行的原則裡沒有“互聯網思維”,也沒有追求極致,他圍繞四點:創新、品質、易用和夢想,而這些才真正道出了蘋果公司的核心價值,也就是約伯斯一直遵循的核心定義,它由內而外的指引著蘋果公司的品牌、行為、產品的表現,而不是僅僅是為了傳播。 僅以此篇文章紀念動盪的、瘋狂的、蠱惑人心的、令人難忘的移動互聯元年。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lzchuangye/7042.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