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還好,理想還在

還好,理想還在

文/李紅濤

那一晚,在華清嘉園15號樓,那個屬於青年的空間裡,我一個偽青年,跟一群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們聊理想。這是年輕人為自己創建的精神家園——706青年空間;這是青年人交流思想的平臺——演講沙龍。

“理想!”當我看到這期沙龍題目時,不禁問自己:有多久沒有提到這個字眼了?

陸秋文說:“追求個人理想,不是什麼都能放棄的,另一頭要掛上責任,以免理想變成自私的。”剛剛讀研的朱理,也剛剛從一場身體的不適裡走出來,她說:“平實的理想,也許並不遙遠,可是追求的過程,卻未必輕鬆。”在中醫藥大學讀工商管理的王思宇翔,

帥氣逼人,像從韓劇裡跳出來的,不靠譜的專業,讓他迷惘:“不知道理想到底在什麼地方?”楊子非表示:“不願意過一下子看到頭的生活,好像在飄。”

如我這個年齡,跟周圍的人講出這個字眼,是需要勇氣的,曾經那麼信誓旦旦的樣子,在本子上偷偷地寫,在心裡默默地記,在夜晚靜靜地想。滿懷憧憬,心裡像裝只小鹿,不敢讓別人知道,恐遭嗤笑,卻又四處亂撞。血管裡是滾燙的,有那麼多力量在奔湧,期待著人生的大開大合,幻想著前路的五彩繽紛。鎖定了那個目標,認為自己可以赴湯蹈火九死不悔,堅定得讓現在的自己想掉淚。時間就像粗糙的砂紙,一層一層,將理想打磨得失卻了最初的樣子。

理想是奢侈品。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精神層面的東西越來越淡。一位老師說:“你們有些人說的不是理想,而是夢想。真正的理想,是知道現實無情,依然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儘管他從更多的層面來解釋理想,可我更願意從理想本身上去汲取內涵。

“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就去找問題。”不知道路在哪裡的時候,是原地思考,還是暫時前行?當我們都在以現實為藉口,將曾經的理想棄之如敝履,可曾再重溫曾經的感動悲壯慷慨激昂?理想不是再苦再累也要堅持的東西嗎?不是物質權勢財富地位無法撼動的東西嗎?()可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理想坍塌得那麼迅疾,像流沙,而不是堡壘。而自己,甚至沒有食言後的羞愧,只是對曾經幼稚輕狂的過去輕輕一瞥,

說是成長了,成熟了。

理想是易碎品。搜腸刮肚地想小學時的那篇作文,《我的理想》寫了什麼呢?記不清了。時間是最無情的整容師,好多東西,被時光的雕刀修飾得漸漸地沒了當初的模樣。如果我們的質地不夠硬,恐怕時光翻轉之後,好多東西已經變成了一地拾不起的碎片。

儘管,隨著時間的蒸餾,理想縮水了,變得乾癟,但也好,更加接近那個堅硬的核。儘管它醜陋不堪,甚至有修補的痕跡,有磕碰丟失的邊角,有縱橫的裂紋,但是,還好,它仍在,仍然安放在心裡。所以,我慶倖,暫時沒有迷失;我期待,可以繼續。

最後,我說:“人生不能沒有理想。有理想引導的人生,才會是飽滿的,才會是精彩的,才會是真實而不矯飾的,

是屬於自己而非依附別人的。”

那些用熱愛抵禦孤獨的人,從來不會孤獨

文/楚門

卡夫卡寫作的屋子坐落在布拉格的煉金術師巷,是一個死胡同。那間小屋在胡同的最裡面,像苦行僧的屋子一樣簡陋。據說卡夫卡下班後就帶著飯盒到這裡寫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他拒絕與人交談,甚至是他的家人。“一切與文學無關的東西都讓我感到厭煩。”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不禁想知道這個卑微的保險公司小職員有著怎樣的內心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把他抓住不放,讓他對寫作如此執著。而且他寫作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發表,卡夫卡臨終的時候曾要求他的朋友馬克思·布羅德把他的手稿全部焚毀。究竟是怎樣的熱愛讓他面對真正的孤獨也無所畏懼,

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裡寫作,寫出的東西就算無人理解也無所謂?

塞林格出名之後買了一塊地並用鐵絲圍起來拒絕所有人的來訪。據說他把自己關在一間地下室裡寫作,而且寫得很艱苦,每天帶著飯盒進去一直寫到深夜才休息。他只有偶爾才到鎮上去買東西,一旦發現別人認出了他拔腿就跑。與卡夫卡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廣為人知。特別是那本《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他贏得了大量的書迷。他們模仿霍爾頓的裝扮,模仿他說話的口氣。他們把塞林格當成神一樣崇拜。就在這時,他決定隱居起來並且拒絕發表任何作品,拒絕任何人拜訪。

最近看的書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倫敦市一個普通的證券經紀人,

中年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有一天突然拋妻棄子,放棄了事業,孤身一人到巴黎去畫畫。最後為了追求靈感,又孤身一人流落到塔西提島上,並且在他住的木屋四壁上完成了他一生最偉大的作品。最後他得了麻風病,眼睛失明了,悲慘地死去,並且要求他的土著妻子在他死後把木屋和壁畫一起燒掉。這就是故事梗概。毛姆把這個故事講得精彩絕倫。他把這個畫家塑造得個性十足。他沒有一點人情味,拋棄了妻子兒女,甚至害死了曾經幫助過他的朋友的妻子。()他對自己也不關心。即使挨餓受凍也心甘情願。他只是要畫畫。用書裡的話說,他好像被魔鬼附體了一樣。就像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控制著,他自己也沒有辦法。但是他畫的畫沒有人理解。別人覺得他根本不懂繪畫。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他的畫作被收藏在博物館裡被人瞻仰。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貝多芬。畫家失去雙眼就像音樂家失去聽力一樣致命。據說貝多芬最完美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聰之後創作出來的。

同樣想到還有把自己關在家裡寫作的霍桑。一生窮困潦倒的愛倫坡。在“一間自己的屋子裡”寫作的維吉尼亞·伍爾夫……可能在別人眼裡他們是孤獨的,但是他們自己卻樂在其中。他們追求的都是月亮而不是腳下的六便士。他們都選擇了孤獨,或者是孤獨選擇了他們。為什麼?世人都以孤獨為悲,獨不知以熱愛抵禦孤獨的人們從不孤獨。

你相信什麼,就成為什麼

最新研究表明: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你就最終會成為那樣。縱觀我們是如何發展成獨立個體這一課題,理論上來說,這個研究結果是足夠信服的。作為一個年輕的精神科醫師,在傳統的心理治療領域,我受過專業的訓練。治療時,常見的問及病人的“典型”問題如,“你感覺怎麼樣?”等。這些問題臨床時我很少運用,直到很多年後,我發現感知覺和情緒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或者說,是彼此相關但有本質區別的。情緒是一種狀態,而感知覺是你獨有的,對情緒非常個人化的體驗。直至現在,我也很少問,為什麼感知覺會從一個中性狀態進而發生劇烈變化,從一個人影響到另一個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決定一個人的感受?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幾年,好像有什麼被忽略了。“病人是否會談論他們所認為的事?”接觸眾多案例後,我發現他們不會。事實上,大多數人不完全確信,他們所相信的事是否超出他們被告知的那樣,或者說,他們依照指令、程式(譯注:如日常行為準則,既定慣例等)告知的那樣去相信。

你感覺到的正是你所相信的

你對現實產生什麼樣的純個人的感知取決於你持有什麼樣的信念。你不必把這些信念變成真的,除非你堅信它們是既定事實。你的信念創造並主宰了你的態度,你的態度進而創造和主宰你的反應——換句話說,信念決定你的感受。並且,你的感受有力地決定著你接下來的行為。

研究已證實,很多情緒作用條件及習慣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會觸發,事實上是在人生的早期階段,受到父母、同齡人、老師等其他人的影響(形成類似“指令”、“程式”樣的東西)。這些“重要他人”所持有的基本核心信念、行為及態度,會被很輕易地當作“既定事實”來接受,進而變成一種“真理”。因為在最初,孩童的批判性認知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伴隨著後期的成長他們才逐漸學會。一旦“硬線”在我們潛意識裡形成,這些信念、行為,及態度就會變得越發根深蒂固,這種個人化會從早期產生的影響面迅速地擴大到更廣的範圍。成人以後,這些舊有的“指令”仍然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作用,雖然它們毫無意義,會限制到我們的想像,甚至影響我們的幸福。

孩童大腦中的潛意識指令(譯注:即影響他們的核心信念、行為、及態度)是逐漸發展起來的——這是一種能力取代另一種能力的過程。令人驚訝的是,機會之窗存在於每一個發展指令的建立。情緒的機會之窗在人生早期就已形成——大概在出生後,兩歲之前。我們表達情緒的方式——感知覺——也許恰當地表達出我們的所想,又或者通過與之完全相反的方式來表達。

嘗試通過與潛意識“對話”來改變思想,這一方式還算有效,但通常,某些傳統治療方法還有待改善。人們也許可以繞過這些舊的固定信念,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的確有所成效;但如果不直面這些舊有的固定信念,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核心信念是什麼。有過治療體驗的人,大部分可能會認為是經歷幫助你獲得新的見解,掌握新的方法,學會新技能,使你更成長。但同樣,也有很多人會說,治療過程中伴隨閱讀一些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的書籍,以及參加研討會,這些有趣的、激動人心的方式,卻並沒有實現真正改變的長期效益,也就是改變你的核心信念。如若不然,就只是簡單地依賴下一種治療方法,或下一本自我成長的書籍。

回到起源

從一出生,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旅程。作為一個新生兒,我們是純淨的,對周圍的人事物尚未有察覺。但漸漸地,文化的影響、社會化過程會促使我們開始學習語言、生活習俗及信念。()再往後,你的內在自我受到社會和文化重重疊疊的影響、薰陶。這之後,你的個人意識開始具備對身份、角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的思考。

就像考古學家發掘文物那樣,去除一層層掩蓋的殘骸才會發現重要文物,定義一種文化/社會現象也是如此。對於認知社會個體來說,這一方法同樣適用。接下來,我們就要像考古那樣“挖掘”出關於你個人角色的核心“文物”。到時你會發現那一片片被埋藏了的自我,你可以將這些碎片重組,重新納入到你的生活中。

想像一下你今天70歲或20歲,或者這之間的任何一個年齡段。試著描述一下此刻的你,你對這樣的自己滿意嗎?還是說你會有些失落?如果你感覺到失落,請繼續“挖掘”。

我們要找的“文物”究竟是什麼,是能縱觀你的生活精確表述出關於你個性特徵、極具個人化的辨別標誌?從你生活方方面面提煉出的這些特徵會是一致的嗎?又或者,在你人生的特定時期會表現出明顯的特質?

連續拷問自己

1、對於自我的一些表現,平日裡你是不是完全忽視了,忘記要去關注?還是,一路走來,你已丟失了自我的某些部分?
2、當人生中發生重大事件時,它們是不是就阻止了你去做自己原本想做的事,你也不再敢如實表達真實的自己?
3、什麼活動、機會、挑戰是你連嘗試都不敢去嘗試的呢?
4、什麼重要的事情讓你覺得自己是完全匱乏的?
5、有沒有什麼特別技能和天賦是你完全不認可,不鼓勵自己去做的?

……

像這樣去“找回”遺失的自我,永遠都不會太晚。你對自我瞭解得越多,就越能幫助你改變一些看待事物的觀點,從而拓寬你的視野。

他自己也沒有辦法。但是他畫的畫沒有人理解。別人覺得他根本不懂繪畫。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他的畫作被收藏在博物館裡被人瞻仰。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貝多芬。畫家失去雙眼就像音樂家失去聽力一樣致命。據說貝多芬最完美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聰之後創作出來的。

同樣想到還有把自己關在家裡寫作的霍桑。一生窮困潦倒的愛倫坡。在“一間自己的屋子裡”寫作的維吉尼亞·伍爾夫……可能在別人眼裡他們是孤獨的,但是他們自己卻樂在其中。他們追求的都是月亮而不是腳下的六便士。他們都選擇了孤獨,或者是孤獨選擇了他們。為什麼?世人都以孤獨為悲,獨不知以熱愛抵禦孤獨的人們從不孤獨。

你相信什麼,就成為什麼

最新研究表明: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你就最終會成為那樣。縱觀我們是如何發展成獨立個體這一課題,理論上來說,這個研究結果是足夠信服的。作為一個年輕的精神科醫師,在傳統的心理治療領域,我受過專業的訓練。治療時,常見的問及病人的“典型”問題如,“你感覺怎麼樣?”等。這些問題臨床時我很少運用,直到很多年後,我發現感知覺和情緒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或者說,是彼此相關但有本質區別的。情緒是一種狀態,而感知覺是你獨有的,對情緒非常個人化的體驗。直至現在,我也很少問,為什麼感知覺會從一個中性狀態進而發生劇烈變化,從一個人影響到另一個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決定一個人的感受?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幾年,好像有什麼被忽略了。“病人是否會談論他們所認為的事?”接觸眾多案例後,我發現他們不會。事實上,大多數人不完全確信,他們所相信的事是否超出他們被告知的那樣,或者說,他們依照指令、程式(譯注:如日常行為準則,既定慣例等)告知的那樣去相信。

你感覺到的正是你所相信的

你對現實產生什麼樣的純個人的感知取決於你持有什麼樣的信念。你不必把這些信念變成真的,除非你堅信它們是既定事實。你的信念創造並主宰了你的態度,你的態度進而創造和主宰你的反應——換句話說,信念決定你的感受。並且,你的感受有力地決定著你接下來的行為。

研究已證實,很多情緒作用條件及習慣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會觸發,事實上是在人生的早期階段,受到父母、同齡人、老師等其他人的影響(形成類似“指令”、“程式”樣的東西)。這些“重要他人”所持有的基本核心信念、行為及態度,會被很輕易地當作“既定事實”來接受,進而變成一種“真理”。因為在最初,孩童的批判性認知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伴隨著後期的成長他們才逐漸學會。一旦“硬線”在我們潛意識裡形成,這些信念、行為,及態度就會變得越發根深蒂固,這種個人化會從早期產生的影響面迅速地擴大到更廣的範圍。成人以後,這些舊有的“指令”仍然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作用,雖然它們毫無意義,會限制到我們的想像,甚至影響我們的幸福。

孩童大腦中的潛意識指令(譯注:即影響他們的核心信念、行為、及態度)是逐漸發展起來的——這是一種能力取代另一種能力的過程。令人驚訝的是,機會之窗存在於每一個發展指令的建立。情緒的機會之窗在人生早期就已形成——大概在出生後,兩歲之前。我們表達情緒的方式——感知覺——也許恰當地表達出我們的所想,又或者通過與之完全相反的方式來表達。

嘗試通過與潛意識“對話”來改變思想,這一方式還算有效,但通常,某些傳統治療方法還有待改善。人們也許可以繞過這些舊的固定信念,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的確有所成效;但如果不直面這些舊有的固定信念,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核心信念是什麼。有過治療體驗的人,大部分可能會認為是經歷幫助你獲得新的見解,掌握新的方法,學會新技能,使你更成長。但同樣,也有很多人會說,治療過程中伴隨閱讀一些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的書籍,以及參加研討會,這些有趣的、激動人心的方式,卻並沒有實現真正改變的長期效益,也就是改變你的核心信念。如若不然,就只是簡單地依賴下一種治療方法,或下一本自我成長的書籍。

回到起源

從一出生,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旅程。作為一個新生兒,我們是純淨的,對周圍的人事物尚未有察覺。但漸漸地,文化的影響、社會化過程會促使我們開始學習語言、生活習俗及信念。()再往後,你的內在自我受到社會和文化重重疊疊的影響、薰陶。這之後,你的個人意識開始具備對身份、角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的思考。

就像考古學家發掘文物那樣,去除一層層掩蓋的殘骸才會發現重要文物,定義一種文化/社會現象也是如此。對於認知社會個體來說,這一方法同樣適用。接下來,我們就要像考古那樣“挖掘”出關於你個人角色的核心“文物”。到時你會發現那一片片被埋藏了的自我,你可以將這些碎片重組,重新納入到你的生活中。

想像一下你今天70歲或20歲,或者這之間的任何一個年齡段。試著描述一下此刻的你,你對這樣的自己滿意嗎?還是說你會有些失落?如果你感覺到失落,請繼續“挖掘”。

我們要找的“文物”究竟是什麼,是能縱觀你的生活精確表述出關於你個性特徵、極具個人化的辨別標誌?從你生活方方面面提煉出的這些特徵會是一致的嗎?又或者,在你人生的特定時期會表現出明顯的特質?

連續拷問自己

1、對於自我的一些表現,平日裡你是不是完全忽視了,忘記要去關注?還是,一路走來,你已丟失了自我的某些部分?
2、當人生中發生重大事件時,它們是不是就阻止了你去做自己原本想做的事,你也不再敢如實表達真實的自己?
3、什麼活動、機會、挑戰是你連嘗試都不敢去嘗試的呢?
4、什麼重要的事情讓你覺得自己是完全匱乏的?
5、有沒有什麼特別技能和天賦是你完全不認可,不鼓勵自己去做的?

……

像這樣去“找回”遺失的自我,永遠都不會太晚。你對自我瞭解得越多,就越能幫助你改變一些看待事物的觀點,從而拓寬你的視野。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