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這樣的婚姻,最好別開始

這樣的婚姻,最好別開始

1

孟小白認為自己婚姻的悲劇是源于和丈夫“兩人沒什麼感情基礎”。

孟小白之前也談過一段戀愛,但是前男友在她和另一個女人之間搖擺不定。

糾纏了幾年,那個女人居然懷上了孩子,前男友給她道歉,說孩子不能沒有爸爸。

孟小白含恨離開。

那時孟小白快30了,自己心裡也慌。媽媽每次托人給她介紹,介紹人總是一臉為難——大齡女青年,樣子也不是特別好,又不肯接受離異的,合適的男子鳳毛麟角。

媽媽每次受到別人的揶揄,回來就要說孟小白一頓,順便也將孟小白那個前男友拉出來罵。最近不罵了,開始說孟小白傻——你當時怎麼不先懷上?你懷上了還有她什麼事兒?

孟小白感覺自己就像家人的麻煩,希望有個人趕快來拯救自己。

這個人還真出現了,就是張誠。

介紹人一開始把張誠吹得天花亂墜,海龜,研究院工作,家庭經濟條件不錯,

在市區兩套房子,書香世家,父親曾是個機關幹部但已經去世了,家裡只有一個母親。。。。。。

孟小白聽了半天,覺得很可疑,這麼好的人怎麼可能落我手上?

一再追問下,介紹人才說,張誠讀書讀得久戀愛就談得晚,之前談過女朋友,談了好幾年都快結婚了,可是和他母親處不好。他母親身體不好所以脾氣就有點怪,最後還是分手了。

耽誤了幾年現在年紀大了,家裡就這一個兒子,老太太想要抱孫子,也開始著急了。

2

第一次見面,孟小白是有點失望的。張誠個子不高,可能坐辦公室久了,身材也挺臃腫,而且明顯未來有禿頂趨勢。

後來孟小白知道張誠第一眼也沒看上自己,他覺得孟小白黑黑瘦瘦,看上去有點凶,不像溫柔的人。

婚後張誠常常指著那些“你的心靈決定你的長相”之類的文章擠兌孟小白,說他第一眼就看出孟小白不是個溫柔賢慧的人——棱角全長在臉上了。

可兩人還是交往了起來。

婚前孟小白也抱怨張誠木訥,脾氣古怪,周圍的人勸她說做研究的人總是有點死磕的,

張誠學歷高,工作又好,家裡獨子沒什麼負擔,在市區又有兩套房子,這樣條件的男子並不好找。何況,張誠看上去很老實,是個過日子的男人。

想著前男友的種種不堪,孟小白也覺得張誠人品還是過關的。

交往不到一年,孟小白父母覺得兩人歲數都不小了,催促他們趕快結婚生子。孟小白雖然也談不上多喜歡張誠,可也挑不出他太多毛病,加上家裡人催,孟小白就給張誠說了結婚的事。

張誠也不置可否,過了兩三個月,在孟小白催促下,張誠同意舉行婚禮,但條件是婚後要和自己母親住一起,他說母親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孟小白見過張誠母親,覺得她比較沉默,張誠說母親有抑鬱症,平時很少說話。

3

婚後孟小白越發覺得張誠不體貼,甚至還保留著很多婚前習慣,週末總是約朋友打麻將,很少在家陪自己,家務也很少幫自己分擔。

孟小白一旦和他吵,張誠就說自己原來就是這樣的,不能因為結婚就沒了社交生活。

兩人結婚一年孩子就出生了。

孟小白以為張誠成為父親以後會體貼一些,

至少會幫忙照顧孩子,但張誠對照顧小孩沒什麼熱情,婆婆的狀態不僅不能照顧孩子,還嫌小孩太吵,甚至暗示孟小白出去租個房子自己照顧孩子。

孟小白氣得不行,後來才知道,婆婆竟然是不高興自己生了個女孩。她也第一次知道,這樣一個“書香世家”居然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沒辦法,孟小白只有將自己母親接來照顧她們母女兩人。結果母親來了以後,見到女婿在家什麼都不做,孩子哭了也不管,女兒生完孩子後還要照顧他們母子起居飲食,對張誠的態度也越來越不滿。

一天,孟小白母親和張誠大吵一架,那次吵架還捲進了孟小白和張誠母親。

平時看著婆婆不怎麼講話,結果將媳婦的種種“不是”記得清清楚楚,她覺得孟小白文化低、工作不好,“高攀”了張誠,更可惡的是脾氣不好也不賢慧,婚前“巧妙地騙過了他們”,張誠工作忙,還常常指使張誠做家務,不許張誠出去應酬。

而張誠完全贊成母親的說法,他甚至說本來不想和孟小白結婚,可孟小白催得緊,自己想著多個人照顧母親也好,才同意了。

誰知婚後發現孟小白脾氣一點都不好,本來想找個人來照顧母親,結果常常惹得母親暗地裡生悶氣。孟小白也回擊張誠,說他在家懶散,沒有責任心,不照顧孩子。

四個人在家大吵一架,當晚孟小白就抱著孩子拉著母親回了娘家,在家裡住了半個多月,張誠愣是連一個電話都沒打來。孟小白想離婚,可看著懷裡的孩子,又犯難了……

4

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其實不少,有些是父母催促,有些是自己覺得到了要結婚生子的年齡,在情感還不深入的時候就匆忙進入了婚姻。

這樣的倉促其實給婚姻帶來了巨大隱患——夫妻雙方沒有給對方完全的承諾。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愛情三元論中指出,愛情的三個要素是激情、親密感和承諾。

“承諾”對於幸福的婚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這個“承諾”並不是一紙婚書,而是雙方共同定下的要相互信任、尊重、照顧、保護、設定生活目標的契約。

沒有“完全承諾”的伴侶還處於守望狀態,他們會常常將伴侶與其他人比較。

而那種常常將伴侶與別人比較的狀態,是在約會中的情侶才應該有的狀態——那時他們還沒建立起共同的價值體系,也沒有共同的目標,他們在相處過程中會將目前這個約會夥伴和別的人比較,當這個約會夥伴漸漸“勝出”時,他們也在逐漸對彼此“託付終身”。

當他們都感覺彼此不可替代的時候,才會對對方做出“完全的承諾”。這時他們再進入婚姻,婚姻的幸福程度會更有保障。

雖然孟小白和張誠結婚了還有了孩子,但他們的婚姻並沒有真正的開始。張誠選擇孟小白的原因之一是多一個人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他甚至還沒有打算和孟小白開始組建屬於他們兩人的家庭。

5

這種結婚多年卻還沒有真正開始一段婚姻的狀態,常常出現在一方催著另一方結婚時,或者家人催著兩人快快生育子女時。

他們並沒有真正將對方當成自己另一半,沒打算開始一段新生活,只是為了快點完成人生任務,或者為了生活便利,暫時做出這種選擇。

這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或者被人催促工作的人很難精心挑選和等待一道美食一樣,他只能匆忙選擇一份速食狼吞虎嚥。但當他差不多飽了的時候,他會後悔自己怎麼不多等一下或者多尋找一下美食。

此時,他對速食的“厭惡”更加深了一步,如果他們看到別的美食就會將自己這份速食和美食進行消極對比,感覺似乎隨便一個什麼“美食”都好過自己現在這份“速食”。

若一段婚姻不是因為幸福開始,而是為了創造“以後可能的”幸福,這段婚姻很可能變成一個錯誤,除非伴侶們在婚後能夠給予對方“完全承諾”,忠於婚姻,認定對方就是自己此生唯一。

當然也不是說戀愛時間越長,兩人婚姻幸福就越有保障。有些戀人之所以戀愛了很多年,是因為他們既不願意給對方“完全的承諾”,又還沒遇到那個他們認為“最好的”人。

結果將媳婦的種種“不是”記得清清楚楚,她覺得孟小白文化低、工作不好,“高攀”了張誠,更可惡的是脾氣不好也不賢慧,婚前“巧妙地騙過了他們”,張誠工作忙,還常常指使張誠做家務,不許張誠出去應酬。

而張誠完全贊成母親的說法,他甚至說本來不想和孟小白結婚,可孟小白催得緊,自己想著多個人照顧母親也好,才同意了。

誰知婚後發現孟小白脾氣一點都不好,本來想找個人來照顧母親,結果常常惹得母親暗地裡生悶氣。孟小白也回擊張誠,說他在家懶散,沒有責任心,不照顧孩子。

四個人在家大吵一架,當晚孟小白就抱著孩子拉著母親回了娘家,在家裡住了半個多月,張誠愣是連一個電話都沒打來。孟小白想離婚,可看著懷裡的孩子,又犯難了……

4

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其實不少,有些是父母催促,有些是自己覺得到了要結婚生子的年齡,在情感還不深入的時候就匆忙進入了婚姻。

這樣的倉促其實給婚姻帶來了巨大隱患——夫妻雙方沒有給對方完全的承諾。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愛情三元論中指出,愛情的三個要素是激情、親密感和承諾。

“承諾”對於幸福的婚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這個“承諾”並不是一紙婚書,而是雙方共同定下的要相互信任、尊重、照顧、保護、設定生活目標的契約。

沒有“完全承諾”的伴侶還處於守望狀態,他們會常常將伴侶與其他人比較。

而那種常常將伴侶與別人比較的狀態,是在約會中的情侶才應該有的狀態——那時他們還沒建立起共同的價值體系,也沒有共同的目標,他們在相處過程中會將目前這個約會夥伴和別的人比較,當這個約會夥伴漸漸“勝出”時,他們也在逐漸對彼此“託付終身”。

當他們都感覺彼此不可替代的時候,才會對對方做出“完全的承諾”。這時他們再進入婚姻,婚姻的幸福程度會更有保障。

雖然孟小白和張誠結婚了還有了孩子,但他們的婚姻並沒有真正的開始。張誠選擇孟小白的原因之一是多一個人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他甚至還沒有打算和孟小白開始組建屬於他們兩人的家庭。

5

這種結婚多年卻還沒有真正開始一段婚姻的狀態,常常出現在一方催著另一方結婚時,或者家人催著兩人快快生育子女時。

他們並沒有真正將對方當成自己另一半,沒打算開始一段新生活,只是為了快點完成人生任務,或者為了生活便利,暫時做出這種選擇。

這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或者被人催促工作的人很難精心挑選和等待一道美食一樣,他只能匆忙選擇一份速食狼吞虎嚥。但當他差不多飽了的時候,他會後悔自己怎麼不多等一下或者多尋找一下美食。

此時,他對速食的“厭惡”更加深了一步,如果他們看到別的美食就會將自己這份速食和美食進行消極對比,感覺似乎隨便一個什麼“美食”都好過自己現在這份“速食”。

若一段婚姻不是因為幸福開始,而是為了創造“以後可能的”幸福,這段婚姻很可能變成一個錯誤,除非伴侶們在婚後能夠給予對方“完全承諾”,忠於婚姻,認定對方就是自己此生唯一。

當然也不是說戀愛時間越長,兩人婚姻幸福就越有保障。有些戀人之所以戀愛了很多年,是因為他們既不願意給對方“完全的承諾”,又還沒遇到那個他們認為“最好的”人。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