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與年長者談話的價值

與年長者談話,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做法在我們的社會里并不是很常見。我們活在以年輕為導向的文化之中,這種文化認為,新鮮的、當下的事物最為寶貴(無論是筆記本電腦、汽車還是人)。所以,聆聽長者的聲音為什么如此寶貴?如果我們正處于青年或中年,為什么要向老年人尋獲這些秘密?我們為什么不和各個年齡段看起來很幸福的人談話呢?

羅馬尼亞有一句格言:“屋里要是沒有老人,那就必須去買一個。”人類文化在過去成千上萬年里都尊敬長者,這是有原因的。人均壽命75歲,無論再加20年或減20年,

這時間都不足以憑借經驗來學習到智慧(即孔子口中的“學而知之者”)。

去年,我有幸在坦桑尼亞的幾個部落里待了很長時間。正是當我置身于這些崇尚“長者”的部落里時,我才第一次產生了發起這個項目的念頭。其中有一個名為Irak的部落,部落里的人在50歲時會加入一個由年長者組成的理事會。男女各有一個理事會。人們過往的所有生活都是在為加入該理事會做準備,部落的所有重要決定均由理事會進行抉擇。我認識了一位49歲(與我同歲)的部落成員,他離成為長者只有一歲之遙。他告訴我,位于成為長者的邊緣,這種感覺“再好不過了”。很容易感覺到,他這一輩子都在為那一刻做準備。

部落成員在描述這一過程時,

他們問我們:“在你們的社會里,長者理事會是怎么運作的?”我們一行來自北美的15人,大部分已年過50,剩下的人也接近50歲。我們有些不安地解釋道,我們并沒有長者理事會,我們的社會里,年長者常常被送往養老院,或者與年輕人的生活隔離開來。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看重年輕人的社會。


坦桑尼亞部落里的這位長者十分驚訝:怎么能這樣!他們在內部交流之后,強烈建議我們回國后成立一個理事會,并且“讓年輕人聽聽我們的聲音”。坐在東非的深山里,有那么幾個時刻,我們佯裝自信地認為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它提醒了我,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候,人們自然而然地承認,值得聆聽的智慧往往隨著年歲增長而出現。我意識到,美國的社會已經丟掉了這一份經驗。

有趣的是,Irak部落的成員們還告訴我們,他們常常邀請青年男女以嘉賓的身份參加各自性別的理事會,因為一些年輕人已經擁有智慧了。這一課真的很棒!盡管智慧往往隨著年歲增長,但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智慧——我們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現人生的秘密。

進行該項目期間,我們有幸采訪了不少原住民長者。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原住民文化和土著文化中,某些年邁人士會被稱為“長者”。與Irak部落的傳統不同,年齡本身并不能讓人成為長者,而且也沒有提名和票決的過程。其實是到了某個時候,可以很明顯看出某人已經找到了智慧,之后其他人就開始將其視為長者。在他們的文化中,長者受到尊敬是因為他們能從長者身上學到很多。他們的文化對祖先靈魂保持尊重,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祖先授予他們智慧。

在一個城鎮化程度和流動性都越來越高的社會里,許多跨越代際的視角紛紛遺失。幾年前,我在巴西遇見一個男孩,

他說他最好的朋友是街上的一位老人。這種友誼是一份禮物,但在所謂的發達國家里,許多年輕人拒絕接受這份禮物,有時是社會原因,有時則是因為自己不愿傾聽。當我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時,有一點遺憾:我應該向那些比我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人尋求智慧,而不該總是自認為從錯誤中學習,這才是獲得智慧的首要方法。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亟需長者——已經找到智慧的年長者。

我這次研究的一個前提是一項簡單假設:我們看見智慧時,我們能夠知道。受訪者之一,我朋友鮑勃,曾廣泛地與加拿大許多土著團體進行合作。他本人并不是土著。幾年前,有一次他與一位身材嬌小、身高不到1.2米的女性土著老人走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她抬頭看著他說:“要是你是我們文化中的一員,你一定是一位長者。”這位女性僅僅只是和鮑勃走了一段路,但她依然知道智慧就在她眼前。這個故事與我們創作本書的過程很相似。我們請人們想想自己的“人生路”,然后告訴我們他們愿意稱之為“睿智長者”的一個人。

235位受訪者的年齡范圍為57~105歲。他們大多來自北美,但在種族、文化、宗教、地理位置和職業狀態方面十分多元,跨越了三代人。無論是小鎮理發師還是教師、商人、家庭主婦,無論是土著部落首領還是藝術家,我們都試圖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哪些事情我們在死前一定要知道?那些離人生道路終點更近的人想教給我們怎樣的人生道理?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29888.html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29888.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