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孫犁:采蒲台的葦

孫犁:采蒲台的葦

我到了白洋澱,第一個印象,是水養活了葦草,人們依靠葦生活。這裡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的是那麼緊。人好像寄生在葦裡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裡穿來穿去。

我漸漸知道,葦也因為性質的軟硬、堅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頭栽因為色白、高大,多用來織小花邊的炕席;正草因為有骨性,則多用來鋪房、填房堿;

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卻只能當柴燒;假皮織籃捉魚用。

我來的早,澱裡的淩還沒有完全融化。葦子的根還埋在冰冷的泥裡,看不見大葦形成的海。我走在澱邊上,

想像假如是五月,那會是葦的世界。

在村裡是一垛垛打下來的葦,它們柔順地在婦女們的手裡翻動。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並沒有完全平復。關於葦塘,就不只是一種風景,它充滿火藥的氣息,和無數英雄的血液的記憶。如果單純是葦,如果單純是好看,那就不成為冀中的名勝。

這裡的英雄事蹟很多,不能一一記述。每一片葦塘,都有英雄的傳說。敵人的炮火,曾經摧殘它們,它們無數次被火燒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們的清白。

最好的葦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幾個幹部和全村男女被敵人包圍。那是冬天,人們被圍在冰上,面對著等待收割的大葦塘。

敵人要搜。幹部們有的帶著槍,認為是最後戰鬥流血的時候到來了。

婦女們卻偷偷地把懷裡的孩子遞過去,告訴他們把槍支插在孩子的褲襠裡。搜查的時候,幹部又順手把孩子遞給女人……十二個女人不約而同地這樣做了。仇恨是一個,愛是一個,智慧是一個。

槍掩護過去()了,闖過了一關。這時,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從葦塘打葦回來,被敵人捉住。敵人問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裡有幹部?”“沒有!”敵人砍斷他半邊脖子,又問:

“你的八路?”他歪著頭,血流在胸膛上,說:“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沒有!”

婦女們忍不住,她們一齊沙著嗓子喊:“沒有!沒有!”

敵人殺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凍結了,血是堅定的,死是剛強!

“沒有!沒有!”

這聲音將永遠響在葦塘附近,永遠響在白洋澱人民的耳朵旁邊,甚至應該一代代傳給我們的子孫。

永遠記住這兩句簡短有力的話吧!

1947年3月

孫犁:織席記

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從南幾縣走過來,在蠡縣、高陽,到處是紡線、織布。每逢集日,寒冷的早晨,大街上還冷冷清清的時候,那線子市里已經擠滿了婦女。她們懷抱著一集紡好的線子,從家裡趕來,霜雪粘在她們的頭髮上。她們擠在那裡,急急賣出自己的線子,買回棉花;賺下的錢,再買些吃食零用,就又匆匆忙忙家去了。回家路上的太陽才融化了她們頭上的霜雪。

到端村。集日那天,我先到了席市上。這和高、蠡一帶的線子市,真是異曲同工。婦女們從家裡把席一捆捆背來,並排放下。她們對於賣出成品,也是那麼急迫,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在乞求似地招喚著席販子:“看我這個來呀,

你過來呀!”

她們是急於賣出席,再到葦市去買葦。這樣,今天她們就可解好葦,甚至軋出眉子,好趕織下集的席。時間就是衣食,勞動是緊張的,她們的熱情的希望永遠在勞動裡旋轉著。

在集市裡充滿熱情的叫喊、爭論。而解葦、軋眉子,則多在清晨和月夜進行。在這裡,幾乎每個婦女都參加了勞動。

那些女孩子們,相貌端莊地坐在門前,從事勞作。

這裡的房子這樣低、擠、殘破。但從裡面走出來的婦女、孩子們卻生的那麼俊,穿的也很乾淨。普遍的終日的勞作,是這裡婦女可親愛的特點。她們穿的那麼講究,在門前推送著沉重的石砘子。她們的花鞋殘破,因為她們要經常在葦子上來回踐踏,要在泥水裡走路。

她們,本質上是貧苦的人。也許她們勞動是希望著一件花布褂,但她們是這樣辛勤的勞動人民的後代。

在一片燒毀了的典()當鋪的廣場上,圍坐著十幾個女孩子,她們坐在席上,墊著一小塊棉褥。她們曬著太陽,編著歌兒唱著。她們只十二三歲,每人每天可以織一領丈席。勞動原來就是集體的,集體勞動才有樂趣,才有效率,女孩子們紡線願意在一起,織席也願意在一起。問到她們的生活,她們說現在是享福的日子。

生活史上的大創傷是敵人在炮樓“戳”著的時候,提起來,她們就黯然失色,連說不能提了,不能提了。那個時候,是“掘地梨”的時候,是端村街上一天就要餓死十幾條人命的時候。

敵人決堤放了水,兩()年沒收成,抓夫殺人,

男人也求生不得。敵人統制了葦席,低價強收,站在家裡等著,織成就搶去,不管你死活。

一個女孩子說:“織成一個席,還不能點火做飯!”還要在冰淩裡,用兩隻手去挖地梨。

她們說:“敵人如果再呆一年,端村街上就沒有人了!”那天,一個放鴨子的也對我說:“敵人如果再呆一年,白洋澱就沒有鴨子了!”

她們是絕處逢生,對敵人的仇恨長在。對民主政府扶植葦席業,也分外感激。公家商店高價收買席子,並代她們開闢銷路,她們的收穫很大。

生活上的最大變化,還是去年分得了葦田。過去,端村街上,只有幾家地主有葦。他們可以高價賣葦,賤價收席,踐踏著人民的勞動。每逢春天,窮人流血流汗幫地主去上泥,因此他家的葦子才長的那麼高。可是到了年關,窮人過不去,二百戶人,到地主家哀告,過了好半天,才看見在錢板上端出短短的兩戳銅子來。她們常常提說這件事!她們對地主的剝削的仇恨長在。這樣,對於今天的光景,就特別珍重。

1947年3月

孫犁:安新看賣席記

在安新集市上,席市是洋洋大觀,從早晨各地席民就背著挑著一大捆一大捆的席趕到集上來,平鋪陳列,擁擠異常。

安新席以走京、衛、府、關東為大宗,此外走伍仁橋,則供應冀中上地農民使用,為量較小。

現在正趕上河路的“產期”,淩未完全融化,而已經不能行使拖床,在交通上是一年中頂困難的時期,各地行商不能到來,因此這幾集的席,出售很成問題。

席民主要依靠席子生活,賣出席,才能買回葦和一集的食糧,對織好的席是急於出售,那種迫切的情形,在別的市場上是很少見的。

不難想像,在過去,一些大席莊,是會利用席民這嚴重的困難,儘量壓低席價,借牟大利,席民不能不忍痛拋售。

現在,以“專業葦席漁,繁榮白洋澱”為目的的我們的公營商店隆昌號,卻從各地調款來,盡力支持安新的席業,保證席民的生活,和再生產。並且賤價售出糧食、葦,以增加席民的收入,和保證他們的生活。

過去我不瞭解,一個商店,怎樣為人民服務,但自從看了今天的席市的情形,才知道他們任務的重大,和值得感動的幹部的熱情。

我在隆昌號的安新席莊宏利號,會見了負責同志,他對我要在席市上停留一天,非常滿意。他說:你看看席民的情形吧,有人怪我們為什麼把席價抬得這麼高,以致虧本,可是你要看見席民的情形,就不能不這樣做,我有點“恩賜”觀點……

自然,十年戰爭,我們有了很多新的社會關係和新的感情。但一個席店老闆對席民發生這種息息相關的感情,在我卻是異常新鮮的事。

我到席市上去了。席民們正在三三兩兩,議論著今天沒有行市,大為發愁。他們不時到宏利的院裡探聽,今天席店是不是收買?在他們困難的時候,立時就會想到公家商店的幫助,我想這就是宏利席店過去工作的成績。

他們搬來搬去,總想把自己的席放在第一個能出售的地方,那些婦女們也是這樣做。他們等候著席店收買人的出場,簡直像觀眾等待著鑼鼓開台,好角出場,自然,那迫切程度,更甚於此。

宏利席店的經理和店員們,則像決定一件政策一樣開了簡短的會議,雖然他們已經在收席上賠了很大一筆款子,但他們全能理解到這就是工作上的收穫,這就是實踐了為人民服務的方針。因此,他們決定這一集,還是儘量收買,不低落價錢。在席民——貿易上的物件青黃不接時,熱情負責地拉一把,這就是我們商店的特色。

當席店的買手一出場,席民們紛紛擁上包圍,另外就有很多人背上自己的席,跟在買手後面,看他在哪地方開始。買手一手提著印號籃子,一手拿著一個活尺,被席民們蜂擁著走到場裡來。

開始收買了,由席民們一張張往上舉著席,買手過目,並有時用尺子排排尺寸。席民們圍得風雨不透,看著那席子的成色,等候開市的價格。買手一邊說著價格,就用那大戳子在席角標上了價碼和印記,常常比爭論著的價錢高出一百元,出售了的席民就趕緊卷起席子到席店去取款。

第一個價錢立時就在席民間傳開了:“五千五!”

挨次收買,那些一時走不到的地方,席民們就焦急地等待著。那裡等待真是焦急,有的乾脆就躺在席子上閉起眼睛來。

買手對席是那樣內行,一過眼就看出了席的成色,嘴裡不斷說著:“葦色不錯。”“織的草。”“一樣的葦還有不一樣織手哩!”他一過目,就對席提出了確切的批評,因此席民都嘻嘻地笑著,叫他看著劃價錢。

席市,在安新不知道出現若干年代了,在北門外就有一個碑亭,記載著織席的沿革。我不知怎麼想起,在若干年代,席民到這裡賣席,是有無限的辛酸與難言之痛的。

出售的是他的妻子或女兒的手藝,他們雖然急於求售,但對自己的席充滿無限情感。我看見他們把席交了,還不斷回頭望看,才到會計科去支款;自然家裡的妻子兒女,所盼望的是一集的食糧,但也不會一時就忘掉她們那席上的細密的花紋吧!

老于此行的同志,也曾向()我說明,不要只看這一集,如果是京幫、衛幫的人下來了,“推小車的來了”,席民的情形,會大大不同。

但我總以為,在過去,因為席民沒有一種固定的組合,趕集拋售,總是很艱難的。他們擁擠著買手去看他們的席,去年我們有一個年老的買手,因為叫他們拖來拖去,拖病了半個月,衣裳扯爛了,那是平常事。

現在我們的公營商店,儘量研究,打通外區和內地的銷路,使席子暢銷,並幫助他們提高品質,和其他沿海產的席子競賽。

看到中午,我以為可以回去了,但宏利的負責同志一定要我等到太陽平西。到那時,賣不出席子的席民,會找上門來,一定要你收買,席店雖然款已用光,還得想法叫他們能買葦和糧食回去。

這樣,我就覺得,宏利席店就不只是一種商業組織,定會成為席民自己的一種組織。在這個血肉相關的基礎上,可以看出安新席民生活、席民組織和安新席業的遠景,那遠景是幸福而繁榮的。

1947年3月

可是到了年關,窮人過不去,二百戶人,到地主家哀告,過了好半天,才看見在錢板上端出短短的兩戳銅子來。她們常常提說這件事!她們對地主的剝削的仇恨長在。這樣,對於今天的光景,就特別珍重。

1947年3月

孫犁:安新看賣席記

在安新集市上,席市是洋洋大觀,從早晨各地席民就背著挑著一大捆一大捆的席趕到集上來,平鋪陳列,擁擠異常。

安新席以走京、衛、府、關東為大宗,此外走伍仁橋,則供應冀中上地農民使用,為量較小。

現在正趕上河路的“產期”,淩未完全融化,而已經不能行使拖床,在交通上是一年中頂困難的時期,各地行商不能到來,因此這幾集的席,出售很成問題。

席民主要依靠席子生活,賣出席,才能買回葦和一集的食糧,對織好的席是急於出售,那種迫切的情形,在別的市場上是很少見的。

不難想像,在過去,一些大席莊,是會利用席民這嚴重的困難,儘量壓低席價,借牟大利,席民不能不忍痛拋售。

現在,以“專業葦席漁,繁榮白洋澱”為目的的我們的公營商店隆昌號,卻從各地調款來,盡力支持安新的席業,保證席民的生活,和再生產。並且賤價售出糧食、葦,以增加席民的收入,和保證他們的生活。

過去我不瞭解,一個商店,怎樣為人民服務,但自從看了今天的席市的情形,才知道他們任務的重大,和值得感動的幹部的熱情。

我在隆昌號的安新席莊宏利號,會見了負責同志,他對我要在席市上停留一天,非常滿意。他說:你看看席民的情形吧,有人怪我們為什麼把席價抬得這麼高,以致虧本,可是你要看見席民的情形,就不能不這樣做,我有點“恩賜”觀點……

自然,十年戰爭,我們有了很多新的社會關係和新的感情。但一個席店老闆對席民發生這種息息相關的感情,在我卻是異常新鮮的事。

我到席市上去了。席民們正在三三兩兩,議論著今天沒有行市,大為發愁。他們不時到宏利的院裡探聽,今天席店是不是收買?在他們困難的時候,立時就會想到公家商店的幫助,我想這就是宏利席店過去工作的成績。

他們搬來搬去,總想把自己的席放在第一個能出售的地方,那些婦女們也是這樣做。他們等候著席店收買人的出場,簡直像觀眾等待著鑼鼓開台,好角出場,自然,那迫切程度,更甚於此。

宏利席店的經理和店員們,則像決定一件政策一樣開了簡短的會議,雖然他們已經在收席上賠了很大一筆款子,但他們全能理解到這就是工作上的收穫,這就是實踐了為人民服務的方針。因此,他們決定這一集,還是儘量收買,不低落價錢。在席民——貿易上的物件青黃不接時,熱情負責地拉一把,這就是我們商店的特色。

當席店的買手一出場,席民們紛紛擁上包圍,另外就有很多人背上自己的席,跟在買手後面,看他在哪地方開始。買手一手提著印號籃子,一手拿著一個活尺,被席民們蜂擁著走到場裡來。

開始收買了,由席民們一張張往上舉著席,買手過目,並有時用尺子排排尺寸。席民們圍得風雨不透,看著那席子的成色,等候開市的價格。買手一邊說著價格,就用那大戳子在席角標上了價碼和印記,常常比爭論著的價錢高出一百元,出售了的席民就趕緊卷起席子到席店去取款。

第一個價錢立時就在席民間傳開了:“五千五!”

挨次收買,那些一時走不到的地方,席民們就焦急地等待著。那裡等待真是焦急,有的乾脆就躺在席子上閉起眼睛來。

買手對席是那樣內行,一過眼就看出了席的成色,嘴裡不斷說著:“葦色不錯。”“織的草。”“一樣的葦還有不一樣織手哩!”他一過目,就對席提出了確切的批評,因此席民都嘻嘻地笑著,叫他看著劃價錢。

席市,在安新不知道出現若干年代了,在北門外就有一個碑亭,記載著織席的沿革。我不知怎麼想起,在若干年代,席民到這裡賣席,是有無限的辛酸與難言之痛的。

出售的是他的妻子或女兒的手藝,他們雖然急於求售,但對自己的席充滿無限情感。我看見他們把席交了,還不斷回頭望看,才到會計科去支款;自然家裡的妻子兒女,所盼望的是一集的食糧,但也不會一時就忘掉她們那席上的細密的花紋吧!

老于此行的同志,也曾向()我說明,不要只看這一集,如果是京幫、衛幫的人下來了,“推小車的來了”,席民的情形,會大大不同。

但我總以為,在過去,因為席民沒有一種固定的組合,趕集拋售,總是很艱難的。他們擁擠著買手去看他們的席,去年我們有一個年老的買手,因為叫他們拖來拖去,拖病了半個月,衣裳扯爛了,那是平常事。

現在我們的公營商店,儘量研究,打通外區和內地的銷路,使席子暢銷,並幫助他們提高品質,和其他沿海產的席子競賽。

看到中午,我以為可以回去了,但宏利的負責同志一定要我等到太陽平西。到那時,賣不出席子的席民,會找上門來,一定要你收買,席店雖然款已用光,還得想法叫他們能買葦和糧食回去。

這樣,我就覺得,宏利席店就不只是一種商業組織,定會成為席民自己的一種組織。在這個血肉相關的基礎上,可以看出安新席民生活、席民組織和安新席業的遠景,那遠景是幸福而繁榮的。

1947年3月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