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人生感悟

聰明人的十件必做之事

聰明人的十件必做之事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
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不成熟,
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某種緣、某種現實,就要學會放手。
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三、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盡自己所能,
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過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
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在不經意間,

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
四、懂得音樂
一定要學or懂一種樂器,
它會洗滌你的身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
另外還有攝影、收藏,它們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增添滋味。
五、避開兩種苦
塵世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前者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人生感悟 )勝之坦然,敗之淡然,好在這年齡還有一定的資本得以捲土重來;
至於後者可說是世間最苦,如果把這時還有這樣的情愫,一定要像清除灰塵般,把它從心屋掃出去。
六、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
有些苦痛和煩惱得要默默地承受;曆煉一次;就豐富一次。
這個年齡不該再像小時候那樣大喊大叫,
痛哭流涕。
七、常懷感恩心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當我們大病初愈,總會有萬般珍惜。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身邊事物,
還能平撫欲望和爭鬥,甚至幸福的感覺也往往源自於此。
八、熱愛工作
儘管它不像喝茶、聊天那般愜意,
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得以讓我們體現價值及獲得成就。
一定要全心愛它,畢竟它讓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九、勤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能聊天,每年至少要讀五十本書,
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還能讓你維持個性魅力,
這可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十、享受運動
善用時間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
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在某種程度上更能保存青春、快樂與健康。

人生應該擁有一顆隨和之心

什麼是隨和?詞典釋義隨和為和順,不固執己見。其實,隨和的真正含義遠沒有那麼簡單。隨和不只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境界、一種人生智慧。

隨和其要旨是:在人際交往中,主動地、習慣性地強化和諧狀態,化解非和諧因素。一個健康的正常人,無論其初始性格如何,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逐漸趨於隨和。就整個人類而言,情形也大抵如此。

有人說,隨和就是順從眾議,不固執己見;有人說,隨和就是不斤斤計較,為人和藹;還有人說,隨和其實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沒有原則。那麼,隨和到底是什麼?隨和是一種素質,

一種文化,一種心態。隨和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後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真正的隨和需要大智若愚;真正的隨和就是善良;完美的隨和裡包含著很高境界的禪意。

隨和能使人生在風雨之中覓得一方晴空,在深溝險灘之中辟出一塊樂土。隨和的人就是一種看淡了世間世事,能保持淡定從容的淡泊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輕輕鬆松的讓所有接觸交往的人們都能感覺到一種放鬆的氣氛與空間帶去和諧的良好待人接物。

確實,隨和反映出難能可貴的修養,是很多人不具備的品質,因為它包容、它坦蕩、它深沉,它的實質是滿懷對他人的和情善意。在人生的一切美好感受之中,幸福是瞬間的,

愉悅是片刻的,歡樂是短暫的,能夠持續的是隨和。

那麼,做人應該擁有一顆隨和之心的內涵有那些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五點:

隨和是人品的一種素質。

隨和的人反映出難能可貴的修養,是很多人不具備的品質,因為它包容、它坦蕩、它深沉,它的實質是滿懷對他人的和情善意。隨和的人,善於發現周圍其他人的真善美,善於發現周圍朋友的優點,善於享受生活賜予我們的快樂,隨和的人,心胸寬廣,視野寬闊,智慧無比。隨和的人,必定是高瞻遠矚的人,寬宏大度的人,豁達瀟灑的人。因此,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於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

在當今社會,隨和體現的是一種素質,這種素質需要學習與沉澱,隨和的人往往以整體利益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即便您積極能幹,即便您有漂亮的外表,即便您比別人聰明,都要學會把握整體利益的出發為基準點,學會隨和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倘若以自己的氣勢要壓過別人,凡事都爭個上風,斤斤計較自己的名譽、地位,什麼都要比人家好,結果往往造成人際關係不和諧。

隨和是人格的一種修養。

隨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摩擦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他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隨和的人,是沒有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於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

隨和是人性的一種心境。

隨和的人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靜的態度,體現一種成熟的心境,也是人間最真摯最純潔最高尚的情操。隨和的人更容易從其他人身上學習到長處與優點,在聆聽周圍的同時,也會得到周圍的聆聽。蘇格拉底也有一句名言:“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而不知不覺地來到。”同樣,當人把目標鎖定,“只問耕耘,莫論收穫”的時候,上帝也就把收穫悄悄地給你預備好了。

“心靜自然平”,很多富有哲義的語言都談到“心靜”的妙處,而這恰恰能將隨和有力的支撐起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孔明留下的千古名言,正是我修身、處世的座右銘。一些人面對紛繁多彩的世界,面對俗世的種種誘惑,不免會產生浮躁、彷徨,對名利的追逐之情也愈加迫切,隨之而來的是身心終日忙碌,並由此帶來一系列的困惑。而當一種欲望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失落、迷茫、困惑、彷徨……有了這樣的心境,人又怎能做到隨和呢?曾經的再輝煌也只是一個經歷,而不要把它當做資歷。拋開世俗的雜念,讓心靜如秋水,思緒如行雲,在思考中不斷地頓悟、昇華、豁達,隨和。

隨和是人緣的一種品質。

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是做人的準則。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

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隨和也有層次,初級的隨和是只要不傷和氣,寧肯拋棄原則,以使自己擁有一個寬闊舒適的生存空間。高層次的隨和則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要達到這種境界,是要經過一翻磨練和修養的,有了自律,才有昇華。人與人以一種隨和的心態謙讓對方,這確實是一種正確、明智的處世方法。隨和能使我們在風雨之中覓得一方晴空,在深溝險灘之中辟出一塊樂土。

隨和是人際的一種處世。

隨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隨和處事的人們,做人做事首先考慮的一定不是自己的利益。隨和的人性情一般很溫和,會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輕重,盡可能的不去傷害到他人。隨和性情的人們,由於能及時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上換位思考,而大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隨和的人懂得,說什麼話的語言技巧,能做到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又能讓所有與之交往的人們心裡面感到舒服和一種被人尊重的一種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會隨時隨地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會隨時檢查自己的為人處事方法有沒有偏離人際軌道和航標。

隨和的人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溫和待人的處世方式,保持著一種隨和友善,不會隨意為了一點小事而處處與人計較。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過一番歷練,經過一番自律,經過一番昇華。

那些年的那些快樂,都去哪兒了呢

文/積雪草

資訊時代,互聯網帶給我們很多方便、快捷與歡娛,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糾結、矛盾與無奈。網路生活,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工作還是休閒,網路好像與我們捆綁在一起,不能分割。一天不上網,仿佛便和這世界有了距離;三天不上網,似乎就被這世界無情地拋棄了。稍不留神,就OUT了。

那些閒適、緩慢、幽靜的生活被網路打破了,舊時光裡的那些小情趣、小快樂、小幸福都被網路取代了,那些泛黃的時光,被打上時代的烙印,留在某一個角落裡,偶爾會想一想,有時會翻出來看一看,但再也回不去了。

多年前,喜歡拍照片。

那時,不管是一個人獨自出遊,還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都會拍一大堆的照片,沖洗出來後,除了分給那些想要的人,自己也會留一份,逐一放到影集裡。得閒時拿出來,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一下那些曾經去過的地方,那些曾經在一起的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漸漸的,不再沖洗照片了,拍回來的照片直接存儲到電腦裡,什麼時候想起了,當然也會找出來看看,只是不再是和別人一起分享,而是一個人對著電腦默默發呆。

多年前,喜歡寫信。

那時,常常會給父母寫信,給朋友寫信,給情人寫信。所有的想念、牽掛、囑託,都會從筆尖流淌到紙上,然後開始等待,等待那些遠方的回信。有焦灼,有不安,也會有等待時心中生出的溫暖。後來有了網路,有了手機,有了QQ,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下變得模糊起來,那些遠在天南海北,甚至遠在國外的人又似乎近在咫尺,很少會有人再拿起筆來寫端端正正的方塊字,那些寫信等信的快樂時光,有如蝴蝶一般翩翩離去。

多年前,喜歡聽唱片。

那時,不管在哪兒淘到一張唱片,都會翻來覆去地聽,夜晚,清晨,或者某一個陰雨的下午,一個人靜靜地聽。音樂如水一樣“嘩嘩”地從唱片中流溢出來,歡娛耳朵,愉悅心靈,那樣的時光,當真不是享受兩個字所能表達和言傳的。多年後,許多人不再聽整張的唱片,也不必東奔西跑地去淘唱片,而是在網路上下載,想聽哪首單曲就聽哪首單曲,不必再滿街去找,只挑自己最喜歡的,可是對於觸手可得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卻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多年前,喜歡看電視。

那時,一家人守在一起,圍著一個12寸的黑白電視看得津津有味,一邊看電視,一邊閒聊,一邊嗑瓜子,一邊喝茶水。其實看電視的視覺快樂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能有一段其樂融融的相守時光才是最幸福的。多年後,沒有人再看電視,一家三口人,一人守著一台電腦,和別人聊天,看別人的視頻,流覽八卦新聞,玩遊戲。書房一個,客廳一個,想說話居然通QQ傳達,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跑哪兒去了?

多年前,喜歡看報紙。

那時,一張報紙一杯茶,常常能混過很長一段時間,先看新聞,再看副刊,最後看廣告,連犄角旮旯也不放過,看報紙成了早餐前後,或者如廁時最大的享受。多年後,很少有人再看報紙了,手機上,電腦上,什麼新聞都有,真的假的,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最不濟,也會上網看個數位報,數位雜誌,誰還去買報紙?

多年前,喜歡寫文章。

那時,文學的門檻比天還高,很大一批文學愛好者,頭懸樑,錐刺骨,披星戴月,夜裡不睡覺,趴在書桌前寫稿,筆尖沙沙地在稿紙上游走,殺死了很多腦細胞,浪費了很多的精力,卻是發表無門,在家和郵局的路途上來來回回奔波,心中卻揣滿了夢想和信念。多年後,沒有人再在稿紙上浪費時間,很多喜歡寫文字的人再也不用孤芳自賞,上傳到網路,一不小心浪得個虛名也是有的。

那些正在日漸被取代的小快樂還有很多,都被丟棄在時間的荒野,時代就像一個巨人的腳步,毫不猶豫的向前挺進,不管我們對舊時光多麼留戀,多麼不舍,多麼不想放手,可是終究都會被巨人的腳步輾成粉末。

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摩擦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他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隨和的人,是沒有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於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

隨和是人性的一種心境。

隨和的人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靜的態度,體現一種成熟的心境,也是人間最真摯最純潔最高尚的情操。隨和的人更容易從其他人身上學習到長處與優點,在聆聽周圍的同時,也會得到周圍的聆聽。蘇格拉底也有一句名言:“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而不知不覺地來到。”同樣,當人把目標鎖定,“只問耕耘,莫論收穫”的時候,上帝也就把收穫悄悄地給你預備好了。

“心靜自然平”,很多富有哲義的語言都談到“心靜”的妙處,而這恰恰能將隨和有力的支撐起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孔明留下的千古名言,正是我修身、處世的座右銘。一些人面對紛繁多彩的世界,面對俗世的種種誘惑,不免會產生浮躁、彷徨,對名利的追逐之情也愈加迫切,隨之而來的是身心終日忙碌,並由此帶來一系列的困惑。而當一種欲望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失落、迷茫、困惑、彷徨……有了這樣的心境,人又怎能做到隨和呢?曾經的再輝煌也只是一個經歷,而不要把它當做資歷。拋開世俗的雜念,讓心靜如秋水,思緒如行雲,在思考中不斷地頓悟、昇華、豁達,隨和。

隨和是人緣的一種品質。

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是做人的準則。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

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隨和也有層次,初級的隨和是只要不傷和氣,寧肯拋棄原則,以使自己擁有一個寬闊舒適的生存空間。高層次的隨和則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要達到這種境界,是要經過一翻磨練和修養的,有了自律,才有昇華。人與人以一種隨和的心態謙讓對方,這確實是一種正確、明智的處世方法。隨和能使我們在風雨之中覓得一方晴空,在深溝險灘之中辟出一塊樂土。

隨和是人際的一種處世。

隨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隨和處事的人們,做人做事首先考慮的一定不是自己的利益。隨和的人性情一般很溫和,會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輕重,盡可能的不去傷害到他人。隨和性情的人們,由於能及時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上換位思考,而大受人們的喜愛和歡迎。隨和的人懂得,說什麼話的語言技巧,能做到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又能讓所有與之交往的人們心裡面感到舒服和一種被人尊重的一種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會隨時隨地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會隨時檢查自己的為人處事方法有沒有偏離人際軌道和航標。

隨和的人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溫和待人的處世方式,保持著一種隨和友善,不會隨意為了一點小事而處處與人計較。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過一番歷練,經過一番自律,經過一番昇華。

那些年的那些快樂,都去哪兒了呢

文/積雪草

資訊時代,互聯網帶給我們很多方便、快捷與歡娛,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糾結、矛盾與無奈。網路生活,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工作還是休閒,網路好像與我們捆綁在一起,不能分割。一天不上網,仿佛便和這世界有了距離;三天不上網,似乎就被這世界無情地拋棄了。稍不留神,就OUT了。

那些閒適、緩慢、幽靜的生活被網路打破了,舊時光裡的那些小情趣、小快樂、小幸福都被網路取代了,那些泛黃的時光,被打上時代的烙印,留在某一個角落裡,偶爾會想一想,有時會翻出來看一看,但再也回不去了。

多年前,喜歡拍照片。

那時,不管是一個人獨自出遊,還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都會拍一大堆的照片,沖洗出來後,除了分給那些想要的人,自己也會留一份,逐一放到影集裡。得閒時拿出來,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一下那些曾經去過的地方,那些曾經在一起的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漸漸的,不再沖洗照片了,拍回來的照片直接存儲到電腦裡,什麼時候想起了,當然也會找出來看看,只是不再是和別人一起分享,而是一個人對著電腦默默發呆。

多年前,喜歡寫信。

那時,常常會給父母寫信,給朋友寫信,給情人寫信。所有的想念、牽掛、囑託,都會從筆尖流淌到紙上,然後開始等待,等待那些遠方的回信。有焦灼,有不安,也會有等待時心中生出的溫暖。後來有了網路,有了手機,有了QQ,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下變得模糊起來,那些遠在天南海北,甚至遠在國外的人又似乎近在咫尺,很少會有人再拿起筆來寫端端正正的方塊字,那些寫信等信的快樂時光,有如蝴蝶一般翩翩離去。

多年前,喜歡聽唱片。

那時,不管在哪兒淘到一張唱片,都會翻來覆去地聽,夜晚,清晨,或者某一個陰雨的下午,一個人靜靜地聽。音樂如水一樣“嘩嘩”地從唱片中流溢出來,歡娛耳朵,愉悅心靈,那樣的時光,當真不是享受兩個字所能表達和言傳的。多年後,許多人不再聽整張的唱片,也不必東奔西跑地去淘唱片,而是在網路上下載,想聽哪首單曲就聽哪首單曲,不必再滿街去找,只挑自己最喜歡的,可是對於觸手可得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卻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多年前,喜歡看電視。

那時,一家人守在一起,圍著一個12寸的黑白電視看得津津有味,一邊看電視,一邊閒聊,一邊嗑瓜子,一邊喝茶水。其實看電視的視覺快樂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能有一段其樂融融的相守時光才是最幸福的。多年後,沒有人再看電視,一家三口人,一人守著一台電腦,和別人聊天,看別人的視頻,流覽八卦新聞,玩遊戲。書房一個,客廳一個,想說話居然通QQ傳達,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跑哪兒去了?

多年前,喜歡看報紙。

那時,一張報紙一杯茶,常常能混過很長一段時間,先看新聞,再看副刊,最後看廣告,連犄角旮旯也不放過,看報紙成了早餐前後,或者如廁時最大的享受。多年後,很少有人再看報紙了,手機上,電腦上,什麼新聞都有,真的假的,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最不濟,也會上網看個數位報,數位雜誌,誰還去買報紙?

多年前,喜歡寫文章。

那時,文學的門檻比天還高,很大一批文學愛好者,頭懸樑,錐刺骨,披星戴月,夜裡不睡覺,趴在書桌前寫稿,筆尖沙沙地在稿紙上游走,殺死了很多腦細胞,浪費了很多的精力,卻是發表無門,在家和郵局的路途上來來回回奔波,心中卻揣滿了夢想和信念。多年後,沒有人再在稿紙上浪費時間,很多喜歡寫文字的人再也不用孤芳自賞,上傳到網路,一不小心浪得個虛名也是有的。

那些正在日漸被取代的小快樂還有很多,都被丟棄在時間的荒野,時代就像一個巨人的腳步,毫不猶豫的向前挺進,不管我們對舊時光多麼留戀,多麼不舍,多麼不想放手,可是終究都會被巨人的腳步輾成粉末。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