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為人處世

好命運不如好德行

好命運不如好德行

文/風雅頌

19世紀末,蘇格蘭鄉間有一位貧苦的農夫叫弗萊明。一天,他在地裡幹活時,解救了一個陷在泥沼裡的男孩。

男孩的父親準備拿一筆重金來酬謝,卻遭到弗萊明的謝絕。男孩的父親說:“既然你救了我的兒子,那也讓我為你的兒子盡點力,請允許我資助他,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弗萊明見紳士一片真誠,就答應了他的提議。

就這樣,在這位紳士的資助下,弗萊明的兒子亞歷山大·弗萊明後來進入倫敦大學著名的聖瑪利醫學院,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留校,幫助老師賴特博士進行免疫學研究。

多年後,亞歷山大·弗萊明成為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並在1928年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挽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那個被農夫救起的男孩,後來成為一個著名的政治家——邱吉爾。二戰期間,已經當上英國首相的邱吉爾在出訪非洲時,不幸患了嚴重的肺炎(那時,患了肺炎就等於得了絕症),生命垂危。在緊急關頭,亞歷山大·弗萊明特意從英國趕來,用自己發明的青黴素挽救了邱吉爾的性命。邱吉爾緊緊握住他的手說:“謝謝,你們父子給了我兩次生命。”亞歷山大·弗萊明笑著回答:“不用客氣,第一次是我的父親救了你,但這一次,是你的父親救了你。”

如果說亞歷山大·弗萊明的成功得益于父親的善良德行,

而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則得益於她自己的善良德行。

1975年,15歲的賴斯高中畢業後進入丹佛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政治學。一天早晨,她和幾個同學走出宿舍上課,迎面遇見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手裡拿著一張圖一邊對照著,一邊焦急地四處張望。看到賴斯他們走過來,老太太舉著這張地形圖,說自己想要到國際關係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約瑟夫·科貝爾的人,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賴斯熱情地說:“那我帶您去吧!”

在賴斯的引導下,老太太很快找到了科貝爾。正當賴斯要轉身離去時,老太太說:“為什麼不認識一下呢?”於是,他們互相知道了身份:原來,老太太是波蘭大使夫人,她要找的約瑟夫·科貝爾是她的老朋友,

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如今是國際關係研究生院的創辦人、著名的蘇聯與東歐問題專家。而且,他還是克林頓時期的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父親。

也巧,當賴斯走出研究生院時,正遇上有人在發傳單,上面介紹的是《史達林時代與政治》主題講座,主講人正是約瑟夫·科貝爾。賴斯想,既然認識了,就應該去捧捧場。講課時,科貝爾教授一眼就認出了坐在第一排的賴斯,並發現她聽得興致勃勃。中午,科貝爾教授特意邀請老太太與賴斯一同吃飯。席間,他發現這個黑人女孩聰明、果斷,對政治有許多獨到的看法,很是欣賞,就動員她畢業後報考他的政治學研究生。

從此,賴斯成了一個“被上帝垂青的人”:19歲考入丹佛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院,

在科貝爾教授的引導下,重新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將東歐和蘇聯作為主要研究領域;26歲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34歲出任老布希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也是第一位女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2000年,46歲的她成為小布希總統首席對外政策顧問;2005年,51歲的她出任國務卿,成為美國歷史上繼奧爾布賴特之後的第二位女性國務卿和美國政府中任職最高的黑人女性。

當農夫弗萊明救起一個身陷泥沼的孩子時,絕不會想到這樣一件小小的善舉竟會產生如此美妙的連鎖反應:對方資助自己的孩子上學,並從此改變了孩子的人生軌跡;成為醫學家的兒子又救了自己恩人的後代——一個著名政治家的生命。

這個被至純至美的人性所 “連結”起來的連環的感恩與報恩行為,不僅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而且也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當賴斯憑著天性中的善良與熱情為一個陌生老太太引路時,絕不會想到老太太會幫她結識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這個人為她未來的人生引了路。所以,當許多人羡慕賴斯是“被上帝垂青的人”時,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上帝在垂青她,而是自己的德行在垂青自己,幫助自己。

所以,當我們感歎、羡慕別人的成功與幸運時,一定要記住,有時,一點小小的美德和善行所產生的力量,會勝過千軍萬馬。從這個意義上說,好命運不如好德行。

內向者與世界相處的十種方式

內向者和外向者看起來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觀察他們處理生活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方式,你可能會發現不同之處。

《科學人》的專欄作者梅麗莎·達爾報導了心理學家小布萊恩的最新性格心理學發現。小布萊恩在他的新作——《我,自己,我們》中寫道:內向者在出席隆重會議或者重要場合之前不會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漢斯·埃森克的外向理論和西北大學的威廉·雷維爾的研究表明,在特定場合,內向者和外向者的警戒心理和反應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一件東西或者一個場景給了內向者過度的刺激,他們不會覺得興奮,反而會感覺不知所措,甚至會略感疲憊。

蘇珊·該隱在2012年一場題為“內向者的力量”TED演講中反復強調內向的定義,內向不同於害羞。

蘇珊說,“害羞是對社交的恐懼,而內向是不知如何對刺激(包括社交刺激)做出反應。外向者渴望獲得更多的刺激,而內向者在安靜、低調的環境中更為自在。”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儘管人有外向傾向或內向傾向,但沒有完全的內向者或者完全的外向者,內向者的內向傾向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顯現出來。

以下是內向者世界相處的十種不同於外向者的方法

1、他們避開人群

“我們跨過20世紀,進入了一個歷史學家稱之為“個性文化”的時代。蘇珊在TED演講中說,“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商業社會,人們從小城鎮蜂擁至大城市,以前與熟悉的人們並肩工作,如今他們需要在一群陌生人中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這群人常常是嘰嘰喳喳的吵鬧著,內向者很不適應這種情況,他們覺得他們被孤立了,寧可呆在人少的地方。

2、群聊使他們緊張,深入的談話使他們健談

大多數外向者熱衷於一群人閒談,而內向者會覺得這很無聊。在群聊中,內向者經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內向者的方式:在喧囂的世界中過安靜的生活》一書的作者索菲亞在書中寫道,內向者更喜歡深層次的談話,尤其是關於哲學的。

3、他們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只是不擅長台下的閒聊

“靠口才謀生的人至少有一半是天生的內向者”詹妮弗·卡維拉博士(《安靜的力量:內向者與眾不同的力量》的作者)如是說。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精心地準備。事實上,很多成功的表演藝術家是內向者。在舞臺上,與觀眾隔離開來,對他們來說遠比在台下的交流容易。

4、他們很容易分心,但很少感到厭煩

如果你想考驗一個內向者的耐心,只需帶他們到一個他們覺得刺激過度的地方即可。由於對環境有著高度的敏感性,內向者在人群中常常覺得心煩意亂、不知所措。

然而,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他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長達幾個小時。他們可以借此機會給自己“充電”。

5、他們更喜歡有創造性的、具體的、獨立完成的工作

內向者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去,當需要做決定或者解決問題時,他們總是要要深思熟慮。因此,在安靜、放鬆的環境中,他們的效率會更高。某些職業——如作家、野外科學家和幕後科技工作者——可以給內向者提供他們喜歡的環境,使他們靈感湧現。

6、在人群中,他們總是最靠近出口

在擁擠的地方,內向者不單單是身體感覺不舒服,而且會儘量向週邊挪動來調節這種不適感。他們或者靠近出口,或者在音樂會後排或者坐在飛機上靠近走廊的一側,以此方法來避免被人群包圍。

卡維拉告訴赫芬頓郵報記者,“我們喜歡坐在可以隨時撤退的位置上。”

7、他們三思而後行

他們內向的行為習慣為他們贏得了“傾聽者”的稱號。他們張嘴之前總是會先考慮考慮,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說出來(外向者常常是這樣)。因為這個習慣,他們看起來很安靜、很害羞,但這意味著一旦他們開口,他們的言語會更有深度,更有思想,甚至有時會更有力度。

8、他們不像外向者那樣易受環境感染

發表在《科學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回饋”中心處理經驗的方式很不一樣。外向者通常會因其周圍環境產生一種多巴胺,而內向者不會有此種反應。事實上,有內向傾向的人對環境的回饋遠不如外向者強烈。

9、他們不喜歡接聽電話

大多數內向者拒絕接聽電話——即使是朋友打來的——是有原因的。突然的來電會打斷他們的工作,或擾亂他們的思路。而且大多數的電話交談會涉及他們所不喜歡的閒談性質的內容。內向者可能會讓來電轉接語音信箱,這樣等他們做好談話的準備時會打回去。

10、獨處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時光

蘇珊說,“對一些人來說,獨處是很重要的,這才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談到刺激的時候,內向者都會有所顧忌。赫芬頓郵報的作者凱特·巴托拉特解釋得好,她說,“把我們每個人都看做是一杯“能量”,對內向者來說,社交會消耗能量,而對外向者來說,社交會使杯中的能量越來越滿。大多數人喜歡這種能量。我們樂於給予,樂於分享。但當杯子空了,我們需要時間來補充能量。”

多年以後,我們很難是朋友,往往是路人

文/秋葉

過年的時候,我總是被問到一個問題,要不要去參加同學聚會?

有個同學就問我:“大叔,同學會有必要勉強自己去麼?因為去了還是跟自己比較好的同學一起玩而已吧。我從高中畢業後就沒去過同學會了,覺得乾脆找要好的同學去玩更好。”但是她又覺得“看到同學微信留言上說‘不珍惜的人就算了吧’,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他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覺得起碼去聚聚吧,可沒有人強迫我的話,我還是邁不開腳步,好糾結好矛盾呢……”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種糾結吧。

有這種聚會但不想去的同學,我想可能是如下原因:

1、和很多同學關係慢慢淡了,見面不知道如何融入話題,覺得自己是個“冷場女王”,很少有人願意在這種社交場合失去“存在感”,既然無趣,不如不去。

2、和有的同學有些過節或者恩怨,去這種場合見面,沒有做好溝通的準備,為了避免矛盾或者尷尬,乾脆不去。

3、有時候本來想去參加一下同學聚會,卻發現大家的話題相差十萬八千里,雖然也能聊,但是內心找不到共鳴,比如你在讀大學,你的高中同學談的都是誰誰誰家生了娃,能不糾結嗎?

那為什麼又覺得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呢?

1、人情,不去被同學說脫離群眾,顯得自己也不會社交,感覺不合適。

2、人脈,覺得同學之間的友情也是將來打拼社會的人脈,現在不去積累,將來哪裡來的回報?

3、無聊,也不是說同學聚會非參加不可,但沒有跟有趣的事情可以做,與其在家裡被老媽嘮叨,不如去同學聚會打醬油。

很多人也問我,大叔你參加同學聚會嗎?

我可以很明白的說:

我過年回老家從來不主動參加同學聚會,我和我99.9%同學之間只能算因此而認識,甚至連認識都做不到了,我們彼此已經遺忘。

如果有同學聚會請我參加,我沒有事情也會去參加,基本上就是湊個桌,不講話不發言不八卦偶爾説明活躍下氣氛全程陪笑的配角。

個別關係好的,我們會私下聊聊天,如果沒有業務合作,我們的交情也很難深入到哪裡去。

我們當年感情好的時候,其實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

我在幼稚園時認識的人,現在我連樣子都記不起來。

我讀小學時認識的人,現在我連名字都記不起來。

我讀中學時認識的人,現在我大都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工作。

我讀大學時認識的人,現在往往需要十年我們才能見一面。

我參加工作後認識的人,往往拿著名片也想不起,我們曾經一起吃過飯,稱兄道過弟。

很多同學會問,這樣你不是失去很多維護同學同鄉感情發展人脈的機會嗎?

這倒讓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同學根本沒搞清楚什麼是同鄉,什麼是朋友,什麼是人脈!

請問什麼是朋友?什麼是玩伴?什麼是知己?什麼是同道?什麼是人脈?

你四處認識人到底想要什麼?

是一個事事附和你的人?還是一個能幫你排憂解難的人?

是一個能不客氣指出你問題的人?還是一個願意在你不開心的時候聽你傾訴的人?

我看很多同學真正的問題不是會不會交朋友,要不要交朋友,如何和朋友交往,而是他根本沒搞清楚他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大部分人所謂需要一個朋友,不如說需要為自己不強大的內心尋找一個抱團取暖的隊友,誰對誰有真的當真,大家想的其實都是自己。

一個微信朋友留言說得好:

現在我儘量將認識的人分為這幾類:

重要的朋友:能夠理解,互相支持的人

不得不維持表面關係的人:例如同事

要去討好或者儘量搞好關係的人:例如直屬領導

需要不斷維繫的資源:例如重要合作關係,或者是在銀行,醫院,律師這樣特殊需要的資源

一些普通的友人。

年紀越大,越覺得這樣的分類有必要,畢竟我們的時間有限,我也的確變得更勢利,希望從不同的人身上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和資源,哪怕是你不喜歡,看不慣卻不得不面對的人。

可以遇到和你共進退,頻率的人,是上天給予的恩賜。

總是覺得找不到你的同類,說實話才是正常,這樣才不斷挑戰我們的溝通和相處能力。

現在我們很多同學知道自己對朋友和人脈的理解出在哪裡了吧?

認識那麼多人有用嗎?真的很難說。

我們總是錯誤地以為

過去是朋友,將來一定也會是朋友

因為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做朋友

如果沒人愛,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果是朋友,我們應該事事在一起

我信任朋友,朋友一切也得告訴我

你大概是把“同學=朋友”,把“室友=朋友”,把“老友=一輩子”,把“新朋友=人脈”,把“閨蜜=知己”,把“在一起=關係好”,這都是幼稚的錯覺,你們要是懂一點批判性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自己就會出來。

和你們不同的是,因為我經歷得越多,就越發現,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擁有很多朋友,而是要有別人需要的能力,要能一個人去享受孤獨。

你有別人需要的能力,你性格內向,你不善言辭,你不愛社交,都不是問題,別人會主動來找你,頂多就是多一點溝通成本。

你能夠享受孤獨,在沒有人理解和安慰你的時候,你就是你自己的最知心的朋友,要知道,能遇到知己,是這輩子很難的緣分,遇到了要珍惜,沒有遇到,其實蠻正常的。

可惜這些,都需要長久的修煉。

內向不同於害羞。

蘇珊說,“害羞是對社交的恐懼,而內向是不知如何對刺激(包括社交刺激)做出反應。外向者渴望獲得更多的刺激,而內向者在安靜、低調的環境中更為自在。”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儘管人有外向傾向或內向傾向,但沒有完全的內向者或者完全的外向者,內向者的內向傾向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才會顯現出來。

以下是內向者世界相處的十種不同於外向者的方法

1、他們避開人群

“我們跨過20世紀,進入了一個歷史學家稱之為“個性文化”的時代。蘇珊在TED演講中說,“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商業社會,人們從小城鎮蜂擁至大城市,以前與熟悉的人們並肩工作,如今他們需要在一群陌生人中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這群人常常是嘰嘰喳喳的吵鬧著,內向者很不適應這種情況,他們覺得他們被孤立了,寧可呆在人少的地方。

2、群聊使他們緊張,深入的談話使他們健談

大多數外向者熱衷於一群人閒談,而內向者會覺得這很無聊。在群聊中,內向者經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內向者的方式:在喧囂的世界中過安靜的生活》一書的作者索菲亞在書中寫道,內向者更喜歡深層次的談話,尤其是關於哲學的。

3、他們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只是不擅長台下的閒聊

“靠口才謀生的人至少有一半是天生的內向者”詹妮弗·卡維拉博士(《安靜的力量:內向者與眾不同的力量》的作者)如是說。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精心地準備。事實上,很多成功的表演藝術家是內向者。在舞臺上,與觀眾隔離開來,對他們來說遠比在台下的交流容易。

4、他們很容易分心,但很少感到厭煩

如果你想考驗一個內向者的耐心,只需帶他們到一個他們覺得刺激過度的地方即可。由於對環境有著高度的敏感性,內向者在人群中常常覺得心煩意亂、不知所措。

然而,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他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長達幾個小時。他們可以借此機會給自己“充電”。

5、他們更喜歡有創造性的、具體的、獨立完成的工作

內向者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去,當需要做決定或者解決問題時,他們總是要要深思熟慮。因此,在安靜、放鬆的環境中,他們的效率會更高。某些職業——如作家、野外科學家和幕後科技工作者——可以給內向者提供他們喜歡的環境,使他們靈感湧現。

6、在人群中,他們總是最靠近出口

在擁擠的地方,內向者不單單是身體感覺不舒服,而且會儘量向週邊挪動來調節這種不適感。他們或者靠近出口,或者在音樂會後排或者坐在飛機上靠近走廊的一側,以此方法來避免被人群包圍。

卡維拉告訴赫芬頓郵報記者,“我們喜歡坐在可以隨時撤退的位置上。”

7、他們三思而後行

他們內向的行為習慣為他們贏得了“傾聽者”的稱號。他們張嘴之前總是會先考慮考慮,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說出來(外向者常常是這樣)。因為這個習慣,他們看起來很安靜、很害羞,但這意味著一旦他們開口,他們的言語會更有深度,更有思想,甚至有時會更有力度。

8、他們不像外向者那樣易受環境感染

發表在《科學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回饋”中心處理經驗的方式很不一樣。外向者通常會因其周圍環境產生一種多巴胺,而內向者不會有此種反應。事實上,有內向傾向的人對環境的回饋遠不如外向者強烈。

9、他們不喜歡接聽電話

大多數內向者拒絕接聽電話——即使是朋友打來的——是有原因的。突然的來電會打斷他們的工作,或擾亂他們的思路。而且大多數的電話交談會涉及他們所不喜歡的閒談性質的內容。內向者可能會讓來電轉接語音信箱,這樣等他們做好談話的準備時會打回去。

10、獨處的時間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時光

蘇珊說,“對一些人來說,獨處是很重要的,這才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談到刺激的時候,內向者都會有所顧忌。赫芬頓郵報的作者凱特·巴托拉特解釋得好,她說,“把我們每個人都看做是一杯“能量”,對內向者來說,社交會消耗能量,而對外向者來說,社交會使杯中的能量越來越滿。大多數人喜歡這種能量。我們樂於給予,樂於分享。但當杯子空了,我們需要時間來補充能量。”

多年以後,我們很難是朋友,往往是路人

文/秋葉

過年的時候,我總是被問到一個問題,要不要去參加同學聚會?

有個同學就問我:“大叔,同學會有必要勉強自己去麼?因為去了還是跟自己比較好的同學一起玩而已吧。我從高中畢業後就沒去過同學會了,覺得乾脆找要好的同學去玩更好。”但是她又覺得“看到同學微信留言上說‘不珍惜的人就算了吧’,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他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覺得起碼去聚聚吧,可沒有人強迫我的話,我還是邁不開腳步,好糾結好矛盾呢……”

估計很多人都有這種糾結吧。

有這種聚會但不想去的同學,我想可能是如下原因:

1、和很多同學關係慢慢淡了,見面不知道如何融入話題,覺得自己是個“冷場女王”,很少有人願意在這種社交場合失去“存在感”,既然無趣,不如不去。

2、和有的同學有些過節或者恩怨,去這種場合見面,沒有做好溝通的準備,為了避免矛盾或者尷尬,乾脆不去。

3、有時候本來想去參加一下同學聚會,卻發現大家的話題相差十萬八千里,雖然也能聊,但是內心找不到共鳴,比如你在讀大學,你的高中同學談的都是誰誰誰家生了娃,能不糾結嗎?

那為什麼又覺得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呢?

1、人情,不去被同學說脫離群眾,顯得自己也不會社交,感覺不合適。

2、人脈,覺得同學之間的友情也是將來打拼社會的人脈,現在不去積累,將來哪裡來的回報?

3、無聊,也不是說同學聚會非參加不可,但沒有跟有趣的事情可以做,與其在家裡被老媽嘮叨,不如去同學聚會打醬油。

很多人也問我,大叔你參加同學聚會嗎?

我可以很明白的說:

我過年回老家從來不主動參加同學聚會,我和我99.9%同學之間只能算因此而認識,甚至連認識都做不到了,我們彼此已經遺忘。

如果有同學聚會請我參加,我沒有事情也會去參加,基本上就是湊個桌,不講話不發言不八卦偶爾説明活躍下氣氛全程陪笑的配角。

個別關係好的,我們會私下聊聊天,如果沒有業務合作,我們的交情也很難深入到哪裡去。

我們當年感情好的時候,其實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

我在幼稚園時認識的人,現在我連樣子都記不起來。

我讀小學時認識的人,現在我連名字都記不起來。

我讀中學時認識的人,現在我大都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工作。

我讀大學時認識的人,現在往往需要十年我們才能見一面。

我參加工作後認識的人,往往拿著名片也想不起,我們曾經一起吃過飯,稱兄道過弟。

很多同學會問,這樣你不是失去很多維護同學同鄉感情發展人脈的機會嗎?

這倒讓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同學根本沒搞清楚什麼是同鄉,什麼是朋友,什麼是人脈!

請問什麼是朋友?什麼是玩伴?什麼是知己?什麼是同道?什麼是人脈?

你四處認識人到底想要什麼?

是一個事事附和你的人?還是一個能幫你排憂解難的人?

是一個能不客氣指出你問題的人?還是一個願意在你不開心的時候聽你傾訴的人?

我看很多同學真正的問題不是會不會交朋友,要不要交朋友,如何和朋友交往,而是他根本沒搞清楚他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大部分人所謂需要一個朋友,不如說需要為自己不強大的內心尋找一個抱團取暖的隊友,誰對誰有真的當真,大家想的其實都是自己。

一個微信朋友留言說得好:

現在我儘量將認識的人分為這幾類:

重要的朋友:能夠理解,互相支持的人

不得不維持表面關係的人:例如同事

要去討好或者儘量搞好關係的人:例如直屬領導

需要不斷維繫的資源:例如重要合作關係,或者是在銀行,醫院,律師這樣特殊需要的資源

一些普通的友人。

年紀越大,越覺得這樣的分類有必要,畢竟我們的時間有限,我也的確變得更勢利,希望從不同的人身上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和資源,哪怕是你不喜歡,看不慣卻不得不面對的人。

可以遇到和你共進退,頻率的人,是上天給予的恩賜。

總是覺得找不到你的同類,說實話才是正常,這樣才不斷挑戰我們的溝通和相處能力。

現在我們很多同學知道自己對朋友和人脈的理解出在哪裡了吧?

認識那麼多人有用嗎?真的很難說。

我們總是錯誤地以為

過去是朋友,將來一定也會是朋友

因為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做朋友

如果沒人愛,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果是朋友,我們應該事事在一起

我信任朋友,朋友一切也得告訴我

你大概是把“同學=朋友”,把“室友=朋友”,把“老友=一輩子”,把“新朋友=人脈”,把“閨蜜=知己”,把“在一起=關係好”,這都是幼稚的錯覺,你們要是懂一點批判性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自己就會出來。

和你們不同的是,因為我經歷得越多,就越發現,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擁有很多朋友,而是要有別人需要的能力,要能一個人去享受孤獨。

你有別人需要的能力,你性格內向,你不善言辭,你不愛社交,都不是問題,別人會主動來找你,頂多就是多一點溝通成本。

你能夠享受孤獨,在沒有人理解和安慰你的時候,你就是你自己的最知心的朋友,要知道,能遇到知己,是這輩子很難的緣分,遇到了要珍惜,沒有遇到,其實蠻正常的。

可惜這些,都需要長久的修煉。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