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小企業的邏輯

企業成長的道理很簡單,為什么大多數企業都跨越不過去,成長不起來?命運不佳,沒有趕上風口、大市場,這是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沒有找到對的方式,才沒有跨越過去。對于大部分沒辦法跨越的小企業來說,讓它按照大企業的方式去做是害了它。它沒有這個質地,沒有市場基礎。

大量的企業是小企業,小企業的管理方式是什么?大致也有三條:

第一,服務定制化

小企業的邏輯是,客戶就是上帝,我要聽客戶的,客戶要什么我給什么,我專門給你定制,我比別家好就是我的體驗好。

所以能力永遠是小企業的瓶頸,

因為它任由客戶折騰。華為當年也說所有都按照客戶要求做,客戶給訂單,客戶是衣食父母。

華為請IBM提供咨詢,IBM說除非你不想做大企業,否則就不能無條件滿足客戶的要求。華為引入IPD,實現業務標準化,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第二,用人灰度化

小企業認為資源就是財富,所以遷就個人。發現某個人可用,可以為其量身定制福利體系,量身定制工資體系,量身設計職務、工作。

小企業的這種方式,就是用人灰度化,容易導致山頭主義,老板都沒辦法搞定。1994年華為也出過這種問題,任正非的辦法是削藩,搞市場大辭職。不解決這個問題小企業永遠做不大。

第三,管理機制化

做咨詢時,你跟小企業說管理必須簡單,

不能折騰,它一定很高興。你說經營大于管理,它就更高興了,就會認為不用搞管理了。它們的管理機制化,不重視管理。銷售用提成制,生產用計件制,研發也搞提成,等等。

機制先于管理,機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沒有管理,就走不到大企業的水準。

管理過于簡單,追求極致的簡單是小企業的方式。沒有機制,管理無效,我們也無法通過機制的方式協調很多事,況且在企業內部,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機制協調。它必須借助于管理的手段推進。

小企業的可能情況是,做每個事情都先考慮錢怎么分,還沒琢磨明白呢,其實仗早打完了。大企業遇到事情,必須靠管理,讓你做某個工作,你不去的話就換人。如果小企業不改變方式,

就無法長成大企業。

4小企業想成為大企業,一定要有成長思維

小企業面臨著一個悖論:管理上如果向大企業看齊,成本就會很高,但一味按照小企業的方式去做,它就長不大。

如果一個小企業想做大,應該怎么做?從小企業到大企業,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怎么辦?2014年我講過咨詢中的成長思維、動態思維。前兩年也在會議上講過增長思維,以及如何用增長的思維看管理。

小企業想成為大企業,一定要有成長思維。

什么叫成長思維?

首先,以未來視角,在現實當中妥協

成長思維一定是著眼于未來的。華為在做基本法之前做考核咨詢時,彭老師就給華為提了一個解決方案:廢除提成制,啟用業績評價體系。1994年以后,華為就沒有提成制了。

當年的KPI顯示,一個業務員的銷售收入指標在考核中占比不超過20%,其他多是過程性的、非財務的指標。

這個結果根源于任正非的未來導向思維。他認為,評價一定是基于戰略的,搞提成制其實等同于降低了管理的合法性,很容易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完成了指標,拿我該拿的錢,沒完成指標,你扣我該扣的錢,其他事少管。

當年華為基于戰略做的評價體系,也不是一步建起來的,早期它的戰略管理能力沒那么強,到了2000年才用平衡計分卡的方式,陸續建立起基于戰略的評價體系。華為一直是按照未來導向,同時基于現實的條件,一版一版地在迭代。

我們給企業做顧問時,會設計一個方案給它,但其實這個方案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們要跟客戶談,未來你要達到什么狀態,現在這個方案只是向現實條件妥協的狀態,我們要放眼未來往前走。

現在很多企業遇到的麻煩,是它把這個方案一直當成一成不變的、100年不動搖的方案。

建立一種機制,搭一個平臺,讓別人都干,我袖手旁觀還能掙大錢,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這個狀態其實不可能存在。

企業有一個理想、觀念,循路前行的時候,它的評價體系是不斷接近那個理念的,這才是以未來視角引領現實。

其次,以動態的視角,在滾動中迭代

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案,比如華為的價值觀所推崇的奮斗者,其識別的標準是有迭代的。

華為只知道理想的人才是奮斗者,但是在早期公司有今沒明的時候,

識別奮斗者的標準很簡單:誰買公司的股權誰就是奮斗者。你敢把錢砸在這里就是奮斗者,就是公司的命運共同體。

后來華為遇到了難題,股票值錢了,投資變成了一種福利,而不是奮斗者的象征了,新的識別標準變成了無條件加班。華為奮斗者的標準是在現實當中動態調整的。

成長思維是一種不斷反思和改進的狀態。

作為一個小企業,要走向未來,必須不斷審視自身的管理系統,否則你的管理系統將從基因上限制你的成長。

從這個角度看,成長思維中包含著變革的思維。下圖是我做的華為變革的系統架構,可以看出,華為強大的變革基因所推動的迭代更新。

其實在小企業的狀態下,很難預見到何時能成為一個大企業,前面提到的數據已經說明成為大企業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一旦發現大的機會來了,風口來了,你提前站在那里了,怎么辦?你要變革,要有走向大企業的方式。

所以在我們的企業成長模型里,創業階段到機會成長階段,變革的要點是活下去。創業的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能成為大企業,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成為大企業,少部分企業遇到機會窗打開的時候,能不能在管理上適時變革,從而走向大企業?

比如華為,如果不整理它的業務,把原來小企業的習慣進行變革,它就沒辦法擁有今天在行業領域的地位。

變革很重要,變革過程中,組織怎么保證,機制上怎么建,有沒有自己的方法論、價值觀、哲學基礎,這些都是關鍵問題。

變革思維要以系統為視角、專業的方法去做,即使在操作過程中專業必須向現實打一點折扣,做一點妥協,它仍然會有效地推動企業成長。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anli/28198.html很難預見到何時能成為一個大企業,前面提到的數據已經說明成為大企業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一旦發現大的機會來了,風口來了,你提前站在那里了,怎么辦?你要變革,要有走向大企業的方式。

所以在我們的企業成長模型里,創業階段到機會成長階段,變革的要點是活下去。創業的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能成為大企業,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成為大企業,少部分企業遇到機會窗打開的時候,能不能在管理上適時變革,從而走向大企業?

比如華為,如果不整理它的業務,把原來小企業的習慣進行變革,它就沒辦法擁有今天在行業領域的地位。

變革很重要,變革過程中,組織怎么保證,機制上怎么建,有沒有自己的方法論、價值觀、哲學基礎,這些都是關鍵問題。

變革思維要以系統為視角、專業的方法去做,即使在操作過程中專業必須向現實打一點折扣,做一點妥協,它仍然會有效地推動企業成長。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anli/28198.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