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勵志故事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你是否也曾被這句網傳的流行語喚醒了心底那一絲早已沉寂的上進心?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而恰如同學少年,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是年少,卻韶華傾負,再無少年之時。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吃苦經歷,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會淺薄。

什麼叫吃苦?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

請看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勞動者,在辦公室裡整整資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調的寫字樓裡敲敲鍵盤算是吃苦?認真的看看書,學學習,算吃苦?如果你為人生畫出了一條很淺的吃苦底線,就請不要妄圖跨越深邃的幸福極限。

當你看了《杜拉拉升職記》,你覺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檔寫字樓,說著讓人聽不懂的英語,拿著讓人眼紅的薪水;當你看了《親密敵人》,你覺得投行男好帥,開著凱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亞的海灘,隨手簽著幾百萬的合同;當你看到一條精妙的廣告讚不絕口,你覺得做行銷好潮,可以把握市場脈搏,縱情揮灑自己的創意;當你看到一位做房地產的朋友,每天和有錢人出入各種高檔場所,

發著各種揮霍的微博,你覺得做房地產好賺錢;當你看到一位快消人員滿世界出差,在各種地方住五星級酒店,你覺得做快消好風光。你瘋狂的愛上了那種洋洋得意的狀態,卻不曾想到你日思夜想稱之為夢想的狀態,其實並不等於你看到的那樣簡單。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從N年前的資料查到昨天,一點點的做著細緻無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為了去爭取一個客戶,和農民工擠在一輛臥鋪大巴車上,冒著被偷被搶被撞車的風險,一邊敲郵件,一邊環顧周圍詫異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統的管理方法,而不斷的和各個領導去磨合,去詢問,去思考;()他所吃的苦,

是為了簽下一個大訂單,自己一個人在他鄉,看著別人世界中的團圓,裝飾著自己的相思夢;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個上市項目,在三天之內自學幾十萬字的材料,讓自己在三天之內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行家。他也曾許多次摔倒在泥土裡,甚至讓別人從自己的身體上踩過去。

他成功的取得了讓人望塵莫及的榮耀,只因為他是一個懂得吃苦的人,能夠承擔得起那種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隨時洋溢的才華,他的一切禁得起歲月的推敲。

親愛的朋友,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奮鬥的勇氣。當你想要放棄了,

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後,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後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應該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後,你毅然站立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堅韌上進的自己。其實你現在在哪裡,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於你自己的方向。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人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為了到達終點,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又有誰的青春是安逸的? 女孩兒,不要在你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 老羅:怕吃苦,吃苦一輩子

只有掙扎的現在,才是最好的狀態

文/王文華

朋友病了,大家去醫院看他。離開後在醫院門口感歎:“唉,這麼年輕就生病了!”

另一人說:“去年底還聽他說,等到工作狀態好一點時,就帶孩子去迪士尼樂園。”

聽到這話,我心中閃過好幾個類似這樣感歎的場景。然後我想通了:狀態永遠不會更好。因為,現在,就是最好的狀態。

“等到……我就……”是從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

“等到考上第一志願,我就可以談戀愛了。”“等到當完兵,我就海闊天空了。”“等到找到天命真女,我就幸福了。”“等到找到工作,

我們就可以結婚了。”“等到結了婚,我們就可以安定下來了。”“等到升了官,我就可以多花時間陪小孩了。”“等到退休後,我們就可以去環遊世界了。”我們都說過類似的話,後來也都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因為兩件事會發生,讓這個句型無法成立。

一、我們考不上第一志願、找不到天命真女、結不了婚,或升不了官。於是理所當然地說服自己,不能去談戀愛、不能幸福、不能安定下來、不能陪小孩。怎麼辦呢?捲土重來,再試一次,或重造另一個比較容易成立的句子:“等到考上任何一所學校,我就可以談戀愛了……”

二、我們考上了第一志願、找到天命真女、結了婚,也升了官。但發現那樣的狀態並沒有原本想像的好,我們還是不快樂。於是天真地以為:一定要達到下一個更高的目標,狀態才會完美、快樂才會來臨。結果第一個句子還沒完成,又造了第二個句子:“雖然考上了第一志願,但等到我第一名畢業,就可以‘真正’去談戀愛了。”“雖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發了財,就可以‘真正’幸福了。”“雖然結了婚,但等到我買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來了。”“雖然升了官,但等到我當上總經理,就可以‘真正’多花點時間陪小孩了。”

就這樣,現在的狀態永遠不夠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結婚、去陪小孩、去環遊世界。我們堅持要等到更佳狀態,才開始對自己好。人生永遠在“等待”,談戀愛、陪小孩這些簡單的快樂,一直被排在重重關卡之後。我們不覺得有什麼損失,反而認為這是因為自己胸懷大志。

就這樣,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願,是為了要第一名畢業。升了官,是為了要當上總經理。活著,永遠是在佈局。醒來,就開始算計。我們不敢開香檳,因為還要再接再厲。不敢休假,因為對手都在打拼。我們不允許自己快樂,不允許自己關機,然後給了這種生活方式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生涯規劃”.

算計和規劃沒什麼不好,沒有算計和規劃的人生,活不出濃度和深度。但算計和規劃會上癮,很少人能在過頭之前喊停。

結了婚,要買房子。買了房子,要把房貸繳清。房貸繳清,要換大一點的房子。換了大房子,要換好一點的車子……

升了官,要當上總經理。當了總經理,要衝業績鞏固自己的地位。地位鞏固了,獵頭公司來找你當更大公司的總經理……

這樣下去,永遠不會“安定下來”,永遠沒時間“陪小孩”.

很少有人能及時減停,所以命運幫我們做這件事。

生了大病,不能再拼了。這時你猛然發現:過去的戰功彪炳,也只是一團空氣。你醒了。

婚姻破碎,老婆不要你了,你從未陪伴的孩子冷漠地看著你,這時你猛然發現:你為了“安定下來”而一路追求的東西,反而給生活很多不安定。你醒了。

醒了還算幸運。沒醒的人在老婆、孩子走了後,變本加厲地投入工作,因為突然沒有“後顧之憂”.

其實那些“後顧之憂”,才是活著的目的。我們往前沖,一開始是為了讓緊靠在背後的人有更好的生活。但時間久了,就忘了為什麼往前,同時也把原本緊靠在背後的人,遠遠拋在另一個星球。

瞻前顧後,讓生命更深刻。一味往前沖很容易,就像開車只會往前開。開車的樂趣,在於除了加速之外,還要減速、轉彎、倒車、停車。

人生也一樣。

當命運幫我們減停時,有時它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有時不會。

有第二次機會的,徹底改變了優先順序或思考邏輯,贏回後半個人生。雖然只有半個,已是大幸。

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就變成朋友在醫院外感歎的物件。但朋友們感歎完後,真的能從他的故事中學到教訓嗎?難!這是人生跟我們開的大玩笑:除非親身經歷重大變故,否則不會長智慧。但經歷了重大變故,長的智慧也用不到了。

想到這玩笑,我回到現實。醫院門口的風總是冰涼,朋友的鬢角開始結霜。眼前是一起長大、一起青春、一起邁向中年的朋友。如今每次見面,都是在這種場合。

一人說:“我先走了,改天大家不忙時,約個時間吃飯吧。”

我冒出一句:“就今天吧!”

“什麼?”

“吃晚飯,就今天吧!”我說。

大家低頭看手機,查下一個行程。打電話,看能不能調出時間。大家忙著做一些,我那躺在病房的朋友曾經忙著做但不會再做的事情。

“今晚不行,”一位朋友說,“公司有事。週末好不好?”

大家附和:臨時約太趕、今天要加班、週末比較好……我也點頭附和,但內心惋惜,若是今晚有多好!因為現在是唯一真實的時刻。到了週末,想要加班的人還是會去加班,說好會來的人一定有的不來。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人生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狀態。就算未來得到了看似完美的週末、學校、情人、職位,固然會快樂,但也有意料不到的問題。()如果要等到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後才開始生活,那我們永遠不會開始生活。

未來不會更好,而且隨著我們變老,通常只會更糟。還好快樂不是取決於客觀環境的好壞,而是主觀心境的調整。個性不快樂的人,坐在皇位上還是不快樂;個性快樂的人,站在樹下就滿足了。

“週末你會來嗎?”朋友問我,怕我因為今晚不能吃飯而失望。

“當然會!”我說。我怎麼會因為不合我意就缺席呢?我不是剛剛才學會:人生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結果!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掙扎。人生不會等我們準備好,想快樂要撲上去。活著的甜美,不在於享受完美,而在於享受掙扎。過去,帶著虛幻的美好。未來,可能不會發生。只有掙扎的現在,才是最好的狀態。

一個大二女生的掙扎: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在貧窮中掙扎的父親 獻給25歲內心還在掙扎的人

最怕你不甘平庸,卻又不去行動

文/李清淺

1

閨蜜和我聊天,說她最近幾天非常焦慮,她都擔心自己快抑鬱了。

起因是她的一個好友下定決心要考研,並且向她彙報了自己的“決心”。閨蜜對照自己的生活,每天像個陀螺一樣高速旋轉,上班忙得暈頭轉向,下班做飯做家務,週六日還要陪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

她說,非常討厭自己這種狀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放”出來,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情。總之,很失落。

她還說起自己認識的另一位元媽媽,目前在清華讀博。她非常羡慕她們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拼搏的樣子。

我其實非常理解這種狀況。我的理解是,發現自己生活瑣碎且平庸,非常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這種狀況。

我記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韓劇中的一個片段:女主角是個員警,她巡邏的片區有一座大橋,橋這頭歸她管,橋那頭是別人的轄區。她經常在巡邏時將車開到橋頭,然後想像橋那邊會是什麼樣子,有機會去看看吧。

然而,好多年過去了,她卻一次也沒跨過那座橋,這讓她非常沮喪。

也許,橋那頭和橋這頭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也是尋常街道,風塵僕僕的人群。可是,既然那麼想去看看,為什麼不去呢?把車再往前開一點兒,不就過去了嗎?

2

其實,我非常理解閨蜜的焦慮。據我所知,很多年輕媽媽都是這樣的。

孩子小,生活壓力又大,每天被瑣碎的家務淹沒。偶爾夜深人靜,有個聲音會問你:難道這輩子就這樣了嗎?難道人生再也沒有其他可能了嗎?好像一眼就能將自己的人生望到頭似的,再無轉折,再無驚喜。

不甘心歸不甘心,卻似乎完全無法改變這種狀態。尤其是,在孩子小、無人幫忙的情況下。

誰不想提升一下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時間呢?不但沒時間,每天還特別趕。你不趕,小朋友就有可能遲到;你不趕,放學後小朋友就可能被獨自留在學校。

同為媽媽,同為年過而立的“大齡女青年”,其實我也經常焦慮。我的焦慮源於很多時候我想寫東西,卻總是被打斷,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等著我去做。

問題是,我認識的很多作家,比我還忙,書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人家交友、旅行、閱讀,樣樣不耽誤。

於是就愈加焦慮,眼睜睜看著人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拼命掙扎卻一直在地上爬。

是不是學會了認命,甘於現狀,就能開心一點兒呢?我也經常這樣反思,恨不得哪裡能跳出個高人指點一下我的人生。

3

昨天,我的大學好友發了個朋友圈,我才知道她一直在學古箏。

她上大學時就想學古箏。她說,那時沒錢,後來不差這筆錢了,又沒時間了。

但是,她真的太想學了。而且學古箏這麼簡單的心願,竟拖了十年之久,她鬱悶得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於是不管不顧,硬著頭皮報了名。

當然,學起來並不順利,畢竟孩子小,老公工作又忙。她說,好幾次想過放棄,於是拼命鼓勵自己,明明那麼喜歡,一定要堅持啊。然後不知不覺中,竟學了一年多,她自己回望這段日子也很驚訝。

去學古箏這件事,最大的改變是讓她知道了,原來生活還可以有另一種可能。

講真,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它至少證明,當你執拗地將某件事情列入你的計畫,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你就有時間去學去做了。

最怕的是,你一直想,卻一直沒有開始做。所以,怕就怕,你明明不甘於平庸,卻又不去行動,不肯改變。

4

沒錯,很多時候,堅持小小的夢想,真的很難很難。那種辛酸難忍,只有自己明白。可是,很多年過去,回望這段為夢想堅持的歲月,你心中只有嫺靜從容,很美好,很幸福。

所以,心中有什麼未完成的夢想,勇敢地去追逐吧,別讓它一直擱淺,直到成了你心中的傷。

更何況,我們許多人小小的夢想,不過是想每週抽時間上一兩節插花課,或者彈幾小時古箏。如此簡單,就算再忙碌,這個時間應當也可以抽出來吧?

如果你習慣了像陀螺一樣旋轉,那麼,停下抽打自己的鞭子,告訴你的家人,你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援,你需要每週有一點點時間,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

但是,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你自己。你必須果斷地邁出第一步,勇敢地行動起來。

來源:李清淺(ID:wliqingqian) | 作者:李清淺,微博@清淺李。即使生活給了我一地雞毛,我也要把它紮成漂亮的雞毛撣子

狀態才會完美、快樂才會來臨。結果第一個句子還沒完成,又造了第二個句子:“雖然考上了第一志願,但等到我第一名畢業,就可以‘真正’去談戀愛了。”“雖然找到天命真女,但等到我發了財,就可以‘真正’幸福了。”“雖然結了婚,但等到我買了房子,就可以‘真正’安定下來了。”“雖然升了官,但等到我當上總經理,就可以‘真正’多花點時間陪小孩了。”

就這樣,現在的狀態永遠不夠好到可以放心去玩、去結婚、去陪小孩、去環遊世界。我們堅持要等到更佳狀態,才開始對自己好。人生永遠在“等待”,談戀愛、陪小孩這些簡單的快樂,一直被排在重重關卡之後。我們不覺得有什麼損失,反而認為這是因為自己胸懷大志。

就這樣,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手段”.考上了第一志願,是為了要第一名畢業。升了官,是為了要當上總經理。活著,永遠是在佈局。醒來,就開始算計。我們不敢開香檳,因為還要再接再厲。不敢休假,因為對手都在打拼。我們不允許自己快樂,不允許自己關機,然後給了這種生活方式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生涯規劃”.

算計和規劃沒什麼不好,沒有算計和規劃的人生,活不出濃度和深度。但算計和規劃會上癮,很少人能在過頭之前喊停。

結了婚,要買房子。買了房子,要把房貸繳清。房貸繳清,要換大一點的房子。換了大房子,要換好一點的車子……

升了官,要當上總經理。當了總經理,要衝業績鞏固自己的地位。地位鞏固了,獵頭公司來找你當更大公司的總經理……

這樣下去,永遠不會“安定下來”,永遠沒時間“陪小孩”.

很少有人能及時減停,所以命運幫我們做這件事。

生了大病,不能再拼了。這時你猛然發現:過去的戰功彪炳,也只是一團空氣。你醒了。

婚姻破碎,老婆不要你了,你從未陪伴的孩子冷漠地看著你,這時你猛然發現:你為了“安定下來”而一路追求的東西,反而給生活很多不安定。你醒了。

醒了還算幸運。沒醒的人在老婆、孩子走了後,變本加厲地投入工作,因為突然沒有“後顧之憂”.

其實那些“後顧之憂”,才是活著的目的。我們往前沖,一開始是為了讓緊靠在背後的人有更好的生活。但時間久了,就忘了為什麼往前,同時也把原本緊靠在背後的人,遠遠拋在另一個星球。

瞻前顧後,讓生命更深刻。一味往前沖很容易,就像開車只會往前開。開車的樂趣,在於除了加速之外,還要減速、轉彎、倒車、停車。

人生也一樣。

當命運幫我們減停時,有時它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有時不會。

有第二次機會的,徹底改變了優先順序或思考邏輯,贏回後半個人生。雖然只有半個,已是大幸。

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就變成朋友在醫院外感歎的物件。但朋友們感歎完後,真的能從他的故事中學到教訓嗎?難!這是人生跟我們開的大玩笑:除非親身經歷重大變故,否則不會長智慧。但經歷了重大變故,長的智慧也用不到了。

想到這玩笑,我回到現實。醫院門口的風總是冰涼,朋友的鬢角開始結霜。眼前是一起長大、一起青春、一起邁向中年的朋友。如今每次見面,都是在這種場合。

一人說:“我先走了,改天大家不忙時,約個時間吃飯吧。”

我冒出一句:“就今天吧!”

“什麼?”

“吃晚飯,就今天吧!”我說。

大家低頭看手機,查下一個行程。打電話,看能不能調出時間。大家忙著做一些,我那躺在病房的朋友曾經忙著做但不會再做的事情。

“今晚不行,”一位朋友說,“公司有事。週末好不好?”

大家附和:臨時約太趕、今天要加班、週末比較好……我也點頭附和,但內心惋惜,若是今晚有多好!因為現在是唯一真實的時刻。到了週末,想要加班的人還是會去加班,說好會來的人一定有的不來。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人生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狀態。就算未來得到了看似完美的週末、學校、情人、職位,固然會快樂,但也有意料不到的問題。()如果要等到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後才開始生活,那我們永遠不會開始生活。

未來不會更好,而且隨著我們變老,通常只會更糟。還好快樂不是取決於客觀環境的好壞,而是主觀心境的調整。個性不快樂的人,坐在皇位上還是不快樂;個性快樂的人,站在樹下就滿足了。

“週末你會來嗎?”朋友問我,怕我因為今晚不能吃飯而失望。

“當然會!”我說。我怎麼會因為不合我意就缺席呢?我不是剛剛才學會:人生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結果!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掙扎。人生不會等我們準備好,想快樂要撲上去。活著的甜美,不在於享受完美,而在於享受掙扎。過去,帶著虛幻的美好。未來,可能不會發生。只有掙扎的現在,才是最好的狀態。

一個大二女生的掙扎: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在貧窮中掙扎的父親 獻給25歲內心還在掙扎的人

最怕你不甘平庸,卻又不去行動

文/李清淺

1

閨蜜和我聊天,說她最近幾天非常焦慮,她都擔心自己快抑鬱了。

起因是她的一個好友下定決心要考研,並且向她彙報了自己的“決心”。閨蜜對照自己的生活,每天像個陀螺一樣高速旋轉,上班忙得暈頭轉向,下班做飯做家務,週六日還要陪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

她說,非常討厭自己這種狀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放”出來,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情。總之,很失落。

她還說起自己認識的另一位元媽媽,目前在清華讀博。她非常羡慕她們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拼搏的樣子。

我其實非常理解這種狀況。我的理解是,發現自己生活瑣碎且平庸,非常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這種狀況。

我記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韓劇中的一個片段:女主角是個員警,她巡邏的片區有一座大橋,橋這頭歸她管,橋那頭是別人的轄區。她經常在巡邏時將車開到橋頭,然後想像橋那邊會是什麼樣子,有機會去看看吧。

然而,好多年過去了,她卻一次也沒跨過那座橋,這讓她非常沮喪。

也許,橋那頭和橋這頭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也是尋常街道,風塵僕僕的人群。可是,既然那麼想去看看,為什麼不去呢?把車再往前開一點兒,不就過去了嗎?

2

其實,我非常理解閨蜜的焦慮。據我所知,很多年輕媽媽都是這樣的。

孩子小,生活壓力又大,每天被瑣碎的家務淹沒。偶爾夜深人靜,有個聲音會問你:難道這輩子就這樣了嗎?難道人生再也沒有其他可能了嗎?好像一眼就能將自己的人生望到頭似的,再無轉折,再無驚喜。

不甘心歸不甘心,卻似乎完全無法改變這種狀態。尤其是,在孩子小、無人幫忙的情況下。

誰不想提升一下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時間呢?不但沒時間,每天還特別趕。你不趕,小朋友就有可能遲到;你不趕,放學後小朋友就可能被獨自留在學校。

同為媽媽,同為年過而立的“大齡女青年”,其實我也經常焦慮。我的焦慮源於很多時候我想寫東西,卻總是被打斷,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等著我去做。

問題是,我認識的很多作家,比我還忙,書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人家交友、旅行、閱讀,樣樣不耽誤。

於是就愈加焦慮,眼睜睜看著人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拼命掙扎卻一直在地上爬。

是不是學會了認命,甘於現狀,就能開心一點兒呢?我也經常這樣反思,恨不得哪裡能跳出個高人指點一下我的人生。

3

昨天,我的大學好友發了個朋友圈,我才知道她一直在學古箏。

她上大學時就想學古箏。她說,那時沒錢,後來不差這筆錢了,又沒時間了。

但是,她真的太想學了。而且學古箏這麼簡單的心願,竟拖了十年之久,她鬱悶得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於是不管不顧,硬著頭皮報了名。

當然,學起來並不順利,畢竟孩子小,老公工作又忙。她說,好幾次想過放棄,於是拼命鼓勵自己,明明那麼喜歡,一定要堅持啊。然後不知不覺中,竟學了一年多,她自己回望這段日子也很驚訝。

去學古箏這件事,最大的改變是讓她知道了,原來生活還可以有另一種可能。

講真,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它至少證明,當你執拗地將某件事情列入你的計畫,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你就有時間去學去做了。

最怕的是,你一直想,卻一直沒有開始做。所以,怕就怕,你明明不甘於平庸,卻又不去行動,不肯改變。

4

沒錯,很多時候,堅持小小的夢想,真的很難很難。那種辛酸難忍,只有自己明白。可是,很多年過去,回望這段為夢想堅持的歲月,你心中只有嫺靜從容,很美好,很幸福。

所以,心中有什麼未完成的夢想,勇敢地去追逐吧,別讓它一直擱淺,直到成了你心中的傷。

更何況,我們許多人小小的夢想,不過是想每週抽時間上一兩節插花課,或者彈幾小時古箏。如此簡單,就算再忙碌,這個時間應當也可以抽出來吧?

如果你習慣了像陀螺一樣旋轉,那麼,停下抽打自己的鞭子,告訴你的家人,你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援,你需要每週有一點點時間,做一些你喜歡的事情。

但是,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你自己。你必須果斷地邁出第一步,勇敢地行動起來。

來源:李清淺(ID:wliqingqian) | 作者:李清淺,微博@清淺李。即使生活給了我一地雞毛,我也要把它紮成漂亮的雞毛撣子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