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為人處世

工作這些年收穫的幾點處世之道

工作這些年收穫的幾點處世之道

文/jenny-jane

為人,行路,曆事是人生的三大事。工作這些年感悟最深的是:為人處世,不得要領往往南轅北轍,借力合力則遊刃有餘。

下面四條建議或許能夠更好地幫助你為人處世:

在一個團體裡,當你要發表與主管相反的意見時,你先要想想主管有沒有接受指摘的雅量和本錢。

孔子講得好——“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名單》,如果看過的話,你會記得當集中營裡蓋房子這一幕,德國軍官用的方法不對,一位猶太女工程師說那樣一定會垮的時候,

德國軍官怎麼做?他先一槍打死那個猶太專家,再告訴下面的人,照她的方法去改。

再看看《史記》中伍子胥的故事。吳王夫差要攻打齊國,伍子胥力諫,說:'越國才真是大患,越王勾踐存在一天,吳王的禍患就存在一天。現在不打越國,去打齊國,是大錯特錯。'吳王沒聽,照樣出兵攻齊,而且奏凱歸來,從此不聽伍子胥的話。

過了四年,吳王又要發兵攻齊。伍子胥又力諫,而且話說得更重:'懇請大王先解決越國問題,否則後悔莫及。'你猜,伍子胥的下場如何?伍子胥不但被吳王賜死,而且屍體還被扔在江裡。

然而一個偉大的學者,會讓他的秘書修正他的演講稿;而一個爛主管,不會容得職員修改他公文上的半個錯字。

你愈碰上一個爛主管,愈要小心。

所以,在一個團體裡,你不是不能發表跟主管相反的意見,只是發表前你先要想想主管有沒有接受指摘的雅量和本錢。

對任何人都有禮貌且尊重些,特別是別得罪閒人。

閒人肇禍。以前看一期電視採訪節目裡,記得有個明星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出差,回來送禮,一個不敢少,製作人要送,否則他不找你;導演不可少,否則他不給你好角色;攝像師也不能少,否則他不取好角度”。她苦笑一下:“可是,昨天,播出來,我嚇一跳,怎麼自己看起來那麼老?眼袋皺紋全出來了,想想,糟了!只怪我自己,沒送燈光師啊!”

你必須知道,閒人不但能擋你的路,說你的小話,還能扯你的後腿。

在職場中也一樣,你可以得罪忙人,

因為忙人沒有時間跟你計較;你可千萬別得罪閒人,因為閒人有的是時間跟你周旋。

所以在為人處世中,對任何人都有禮貌且尊重些,別去得罪閒人。

在失意的人之前,別說你的得意事。

我們每一個人,一雙手,兩條腿,不可能走每條路,拿每樣東西。當然,就存在選擇,而且選了這樣,就意味著不能選那樣。那麼,在眾多選擇當中,就會有人選擇正確,有人選擇錯誤。我們的一生都在面臨選擇。

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一定要知道,當你的選擇正確時,千萬別'秀'給那些選擇錯誤的人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必經路,都會經歷不同層次的磨礪。可能一件事,於你,是'順利',於別人,是'磨礪'。這個時候,當你選擇正確,別耀武揚威,別虛榮心作祟,

別去選擇錯誤的人前炫耀。失意人前,千萬別說得意事。

自尊是最傷不得的,自尊也是最抽象、最難琢磨的。尊貴的人,自尊心強;皇后的貞操,容不得懷疑。卑賤的人,可能自尊心更強,那是自卑式的自尊,唯恐別人把他看低了。

因此,這就是為人處世的第一大人性,也是人際交往中最虛無縹緲而且難以琢磨的東西,即:自尊心。你可以有先見之明,讓人佩服,但是千萬別在人家沒聽你勸告而出問題的時候,得意地說:'瞧!誰讓你不聽我的話,你看,出問題了吧!'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每個人都有得意時,也有失意時。失意人前,別說得意事。當你得意時,當你在失意的人前炫耀你的成功時,往往是最傷害他人自尊心的時候。人際交往中,

最忌諱的就是傷及他人自尊心。所以,想更好的為人處世,就必須做到“在失意的人前面,千萬別去說你的得意事”。

聰明人,要避免愛出風頭與心直口快的毛病。

心直口快常常足以壞事,因為人與人之間不是直的。在“彎曲”的人際關係中,太“直”常常容易造成傷害。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初出茅廬,鋒芒難收,處處表現自己。想讓同事刮目相看,讓領導重視自己,可卻忘記了同個屋簷下,所有人是一個大家庭,忽略了同事的感受,進而沒有了人緣,甚至被領導認為張揚,不靠譜,不穩重,難以擔大任而棄用。

那麼,怎麼才能避免愛出風頭和心直口快呢?

第一,點到為止。

當領導遇到難題,而你有答案。這個時候很多人會壓抑不住而去表現自己,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點到為止,話說三分,讓領導去領悟,功勞都算領導的,別以為自己這樣做是在吃虧,在職場裡,有的時候吃虧是福。

第二,適當低調。

如果你做到了大家都做不到的事,這時候你就可以把功勞說成是大家的,是集中了集體的智慧。其實不是怕你有能力而顯得大家無能。而是有時候你的不同凡響會激發別人的嫉妒心。所以在職場上,適當低調並不是一件壞事。正所謂,“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恰當的時間裡你適當低調,恰當的時間裡你適當高調,這樣做想必更能成就你的一番大事業。

為人處世,不得要領往往南轅北轍,借力合力則遊刃有餘。這四條建議大家可以與自己的工作生活做一個對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一道難以琢磨的難題。其實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即: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希望以上四條建議對各位今後的工作生活有幫助。

不受歡迎,不是給別人設限而是給自己添堵

文/喚醒沉睡的豬

我們常說,一個人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很讓人生厭,那麼,這個人又會如何?

美國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這本書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篇文章叫《要成功,也要受歡迎》。文章稱大多數人都希望被人喜歡,不僅僅因為這樣會帶來好心情,贏得人們的喜歡也是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個人發展上。領導喜歡推薦某個人,常常取決於他人對他的正面評價,這種正面評價不光是這個人的工作能力,還有他能不能很好的與人相處。

這篇文章道出了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受歡迎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在偌大的職場上,不是你一個人在奮鬥,它更講究團隊的力量和作用,所以受歡迎程度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他們一味的追求成功,忽視了對自己人格魅力的塑造,忽視了別人對自己負面的評價,甚至肆意妄為,完全不考慮他人感受,做出有違道德、有違紀律、有失風範的事情,這種人,他的所作所為其實不僅僅是在給別人設限,而是給自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自設障礙。

幾年前,我還在另外一座城市工作的時候,就見過這類人。比如,有一個人,他要調走了,為了不讓後來接手自己工作的人拿到自己之前擁有的一些檔材料,他把單位所有的檔資料、專案進度材料全部都拷走了,更誇張的是他把自己用過的電腦磁片都格式化了,為的就是不留下任何資料給後來的人,想給後來的人在工作上設置障礙。

咋看起來,有人可能都覺得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他所做的工作,帶走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從一個職場人士來說,這個人真的沒毛病嗎,他連基本的職業道德都沒有。且不說這些檔、這些材料是不是涉及國家機密或商業機密,如果是涉及機密,那麼他就觸犯了法律。如果不是,至少,單位的資料不是他的私有財產,這些資料屬於國家、屬於人民,不是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的,也不是你因為個人原因,想破壞就可以蓄意破壞的。

這個人走後,單位裡每個人都用“奇葩”兩個字來形容他。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奇葩”何止只是這一個兩個。幾乎每個單位、每個公司都有那麼一些人,這些人自認為自己能力水準高,怕別人借鑒學習。工作上,無論別人問什麼都不說,需要什麼都不願意協助提供,他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飯碗”被人搶走。這是非常狹隘自私的做法,也是一個人格局很低的體現。

試想,如果你是一位組織者,你能力水準不錯,但是你不願意教你手下的人協助你做事,你什麼事情都扛著,你是不是累死累活,而且怎麼能夠出成績;而如果你和別人相比,你能力超群,你又有何要擔心別人會超過自己呢。說白了,很多人怕別人學到自己的本事,無非是對自己不夠自信,所以擔心別人超越自己。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和風格,別人能力不如你,他終究就只能模仿你,而無法超越你;別人能力比你強,你就該虛心學習,這也沒什麼慚愧的。

做人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是你的別人拿都拿不走;不是你的,你搶都搶不來。這才是一個優秀的人該有的格局,也是一個成功的人該有的姿態。

最近在看一本書,是李筱懿的《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作者在自序中寫了這樣一句話:“女人得體的舉止、豐富的內心和智慧的頭腦,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他們是時間的淬煉。”這句話本是作者對女性智慧的描繪,但是,我認為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合適的。

一個人的成功,是經過漫長時間錘煉和歲月積澱的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人模仿或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超越的。我們該從容自信,該抱團取暖,該共同綻放。

無論何時,都要學會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既不給別人設置障礙,也不給自己前進的道路添堵,這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也是一個人活著最美的姿態。

作者簡介:喚醒沉睡的豬(偶用筆名苗苗),80後奮鬥女青年,人民勤務員,愛生活愛記錄,曾發表散文隨筆幾十篇,撰寫的徵文、論文獲得過全市一等獎;曾為國內某知名演講口才網深受歡迎的寫手,撰寫來自各行各業各類主題演講稿多達500多篇。個人博客、公眾號:喚醒沉睡的豬,豆瓣“做自己的女王”小組創建人。在都市叢林中一路跌跌撞撞,依然堅信可以用真誠的文字喚醒人們心中沉睡的正能量。

人際交往的3條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文/洞見kyrie

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看一件事,做到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剛入職的表弟發來消息,問我:“與人相處時,怎樣才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為何自己總是在不經意間得罪了人?”。

想起不久前朋友說過的話:與人交往時,只考慮自己利益,不遵循規則的人,永遠不會有真心朋友。

我深以為然。

一個人有沒有遵循交往規則,直接影響對方判斷他是否值得深交。

而在人際交往中,有3條是大家沒有說出來,但非常重要的規則。

1、沒有爽快的答應,其實就是拒絕

小何月底拿到獎金,出於興奮,發了條朋友圈,得到了很多誇獎和鼓勵,然而其中有個朋友,卻留言詢問獎金數額。

還未來得及揣測用意,朋友便發來了消息,先是一陣寒暄,隨後便說手頭緊,張嘴向小何借錢。

剛發完朋友圈,想說沒錢也不行,但小何打算給父親換個智能手機,已經看好型號,準備下單。

無奈之下,只好對朋友說,這筆錢的用途已經有了計畫,請他再找別人。

說完之後還因為決絕了朋友,感到很愧疚。

沒想到同學接著說:“作何用途?不是特別著急,就先借我吧,下個月就還你。”

小何尷尬到了極點,不知如何回復,明明已經拒絕了,朋友還極力勉強。

顯然朋友是因為沒有被直接拒絕,以為還有爭取機會,再次要求小何把錢借給自己。

相同的案例會還有:

被推銷東西時,回答:我先考慮下一下吧;

被邀請吃飯時,回答:我不確定有時間呢;

被請求幫忙時,回答:我可能不太方便呢;

人際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請求都會被答應,若直接拒絕別人,難免產生尷尬,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會選擇婉拒。

其實,“下次再說”更多是在表達拒絕,“看情況”更多是在表達不可能。

如果沒有理解清楚,依然不知進退勉強到底,即使最後得到了幫助,你們關係也大概緣盡於此。

所以,請記住,在成人的社交規則中,沒有堅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沒有爽快的答應,即是拒絕。

2、別人開自己玩笑,並不代表你也可以

公司女同事很多,個個膚白貌美,身材高挑,唯獨玲玲是個“矮冬瓜”。

剛來公司時,玲玲覺得很自卑,別人又瘦又高,自己又矮又胖,聊到身材、體重話題時,就會覺得很尷尬。

後來為了融入大家,玲玲放下自尊,直面自己缺點,偶爾拿自己的身材開玩笑,嘲笑自己是“濃縮的精華”,說自己是“矮冬瓜”。

那段時間,玲玲覺得非常開心,為大家帶去快樂,還坦誠面對了自己的缺點,直到有一天,菲菲開了個玩笑。

那天沒吃早飯,中午叫了一大份外賣,菲菲看到後,打趣道:

吃那麼多啊,不怕“矮冬瓜”變成“矮土豆”呀,再矮就真的要到地下去了,哈哈哈……

聽完這話,玲玲的臉瞬間就黑了。

有些傷疤只能自己揭,為掩飾疼痛,他們選擇面帶微笑。

如果你被假像蒙蔽了雙眼,以為自己也能隨便取笑別人的缺點,這不是幽默,而是一種侮辱。

窮人經常自嘲屌絲,但別人這麼叫時,他一定不快樂;老人常言大限將至,但並不喜歡被這麼形容。

能直面自己的缺點,並且拿來自嘲,是戰勝自我的一種表現,很多自黑式的稱呼和玩笑,自己說是一種謙虛,別人拿來說就是一種蔑視。

3、禮尚往來原則

記得小時候,青黃不接時,會向鄰居借麵粉,一袋100斤,等小麥打下來新的,再及時還上,並且每次都會多還10斤。

奶奶總說,100斤是理,10斤是情,後來才明白,多的10斤,是為了答謝的饋贈。

有時候會疑惑,借多少還多少就行了,不多還,鄰居也不會說什麼。

但是奶奶不這麼認為,她說,你借我應急,我送你謝禮,借少還多是規矩,這是禮尚往來。

長大後,一直記著這段話,請人幫忙,無論大小,都會給予答謝。

請教同學一個問題,會和他分享自己的零食;

同事幫忙加了一個班,會請他吃一頓飯;

即使是在網上請教問題,也會在索得地址後,給對方寄一份家鄉特產。

《禮記·曲禮上》有雲: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沒有人的付出是無償的,幫了你的忙,一定花費了別人的時間和經歷,想要維持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幫助,必須予以答謝。

如禮記中所說,有來有往才是禮,如果只是單向的接受幫助,有來而無往,也就失去了禮。

失禮的人即使占了再大的便宜,也會得不償失,至少,會因為沒有遵守禮尚往來的規則,而付出代價。

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看一件事,做到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人緣好的人,都遵守了這個規則,考慮對方的需求與難處,尊重對方,不為難對方,不忽視對方。

而那些不考慮對方想法,認為社交就是諂媚和阿諛奉承的人,永遠無法獲得好的人緣。

遵守人際交往規則,用真誠的態度與人交往,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和諧的人脈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是一道難以琢磨的難題。其實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即: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希望以上四條建議對各位今後的工作生活有幫助。

不受歡迎,不是給別人設限而是給自己添堵

文/喚醒沉睡的豬

我們常說,一個人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很讓人生厭,那麼,這個人又會如何?

美國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這本書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篇文章叫《要成功,也要受歡迎》。文章稱大多數人都希望被人喜歡,不僅僅因為這樣會帶來好心情,贏得人們的喜歡也是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個人發展上。領導喜歡推薦某個人,常常取決於他人對他的正面評價,這種正面評價不光是這個人的工作能力,還有他能不能很好的與人相處。

這篇文章道出了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受歡迎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在偌大的職場上,不是你一個人在奮鬥,它更講究團隊的力量和作用,所以受歡迎程度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他們一味的追求成功,忽視了對自己人格魅力的塑造,忽視了別人對自己負面的評價,甚至肆意妄為,完全不考慮他人感受,做出有違道德、有違紀律、有失風範的事情,這種人,他的所作所為其實不僅僅是在給別人設限,而是給自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自設障礙。

幾年前,我還在另外一座城市工作的時候,就見過這類人。比如,有一個人,他要調走了,為了不讓後來接手自己工作的人拿到自己之前擁有的一些檔材料,他把單位所有的檔資料、專案進度材料全部都拷走了,更誇張的是他把自己用過的電腦磁片都格式化了,為的就是不留下任何資料給後來的人,想給後來的人在工作上設置障礙。

咋看起來,有人可能都覺得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他所做的工作,帶走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從一個職場人士來說,這個人真的沒毛病嗎,他連基本的職業道德都沒有。且不說這些檔、這些材料是不是涉及國家機密或商業機密,如果是涉及機密,那麼他就觸犯了法律。如果不是,至少,單位的資料不是他的私有財產,這些資料屬於國家、屬於人民,不是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的,也不是你因為個人原因,想破壞就可以蓄意破壞的。

這個人走後,單位裡每個人都用“奇葩”兩個字來形容他。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奇葩”何止只是這一個兩個。幾乎每個單位、每個公司都有那麼一些人,這些人自認為自己能力水準高,怕別人借鑒學習。工作上,無論別人問什麼都不說,需要什麼都不願意協助提供,他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飯碗”被人搶走。這是非常狹隘自私的做法,也是一個人格局很低的體現。

試想,如果你是一位組織者,你能力水準不錯,但是你不願意教你手下的人協助你做事,你什麼事情都扛著,你是不是累死累活,而且怎麼能夠出成績;而如果你和別人相比,你能力超群,你又有何要擔心別人會超過自己呢。說白了,很多人怕別人學到自己的本事,無非是對自己不夠自信,所以擔心別人超越自己。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和風格,別人能力不如你,他終究就只能模仿你,而無法超越你;別人能力比你強,你就該虛心學習,這也沒什麼慚愧的。

做人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是你的別人拿都拿不走;不是你的,你搶都搶不來。這才是一個優秀的人該有的格局,也是一個成功的人該有的姿態。

最近在看一本書,是李筱懿的《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作者在自序中寫了這樣一句話:“女人得體的舉止、豐富的內心和智慧的頭腦,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他們是時間的淬煉。”這句話本是作者對女性智慧的描繪,但是,我認為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合適的。

一個人的成功,是經過漫長時間錘煉和歲月積澱的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人模仿或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超越的。我們該從容自信,該抱團取暖,該共同綻放。

無論何時,都要學會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既不給別人設置障礙,也不給自己前進的道路添堵,這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也是一個人活著最美的姿態。

作者簡介:喚醒沉睡的豬(偶用筆名苗苗),80後奮鬥女青年,人民勤務員,愛生活愛記錄,曾發表散文隨筆幾十篇,撰寫的徵文、論文獲得過全市一等獎;曾為國內某知名演講口才網深受歡迎的寫手,撰寫來自各行各業各類主題演講稿多達500多篇。個人博客、公眾號:喚醒沉睡的豬,豆瓣“做自己的女王”小組創建人。在都市叢林中一路跌跌撞撞,依然堅信可以用真誠的文字喚醒人們心中沉睡的正能量。

人際交往的3條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文/洞見kyrie

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看一件事,做到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剛入職的表弟發來消息,問我:“與人相處時,怎樣才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為何自己總是在不經意間得罪了人?”。

想起不久前朋友說過的話:與人交往時,只考慮自己利益,不遵循規則的人,永遠不會有真心朋友。

我深以為然。

一個人有沒有遵循交往規則,直接影響對方判斷他是否值得深交。

而在人際交往中,有3條是大家沒有說出來,但非常重要的規則。

1、沒有爽快的答應,其實就是拒絕

小何月底拿到獎金,出於興奮,發了條朋友圈,得到了很多誇獎和鼓勵,然而其中有個朋友,卻留言詢問獎金數額。

還未來得及揣測用意,朋友便發來了消息,先是一陣寒暄,隨後便說手頭緊,張嘴向小何借錢。

剛發完朋友圈,想說沒錢也不行,但小何打算給父親換個智能手機,已經看好型號,準備下單。

無奈之下,只好對朋友說,這筆錢的用途已經有了計畫,請他再找別人。

說完之後還因為決絕了朋友,感到很愧疚。

沒想到同學接著說:“作何用途?不是特別著急,就先借我吧,下個月就還你。”

小何尷尬到了極點,不知如何回復,明明已經拒絕了,朋友還極力勉強。

顯然朋友是因為沒有被直接拒絕,以為還有爭取機會,再次要求小何把錢借給自己。

相同的案例會還有:

被推銷東西時,回答:我先考慮下一下吧;

被邀請吃飯時,回答:我不確定有時間呢;

被請求幫忙時,回答:我可能不太方便呢;

人際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請求都會被答應,若直接拒絕別人,難免產生尷尬,為了不得罪人,很多人會選擇婉拒。

其實,“下次再說”更多是在表達拒絕,“看情況”更多是在表達不可能。

如果沒有理解清楚,依然不知進退勉強到底,即使最後得到了幫助,你們關係也大概緣盡於此。

所以,請記住,在成人的社交規則中,沒有堅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沒有爽快的答應,即是拒絕。

2、別人開自己玩笑,並不代表你也可以

公司女同事很多,個個膚白貌美,身材高挑,唯獨玲玲是個“矮冬瓜”。

剛來公司時,玲玲覺得很自卑,別人又瘦又高,自己又矮又胖,聊到身材、體重話題時,就會覺得很尷尬。

後來為了融入大家,玲玲放下自尊,直面自己缺點,偶爾拿自己的身材開玩笑,嘲笑自己是“濃縮的精華”,說自己是“矮冬瓜”。

那段時間,玲玲覺得非常開心,為大家帶去快樂,還坦誠面對了自己的缺點,直到有一天,菲菲開了個玩笑。

那天沒吃早飯,中午叫了一大份外賣,菲菲看到後,打趣道:

吃那麼多啊,不怕“矮冬瓜”變成“矮土豆”呀,再矮就真的要到地下去了,哈哈哈……

聽完這話,玲玲的臉瞬間就黑了。

有些傷疤只能自己揭,為掩飾疼痛,他們選擇面帶微笑。

如果你被假像蒙蔽了雙眼,以為自己也能隨便取笑別人的缺點,這不是幽默,而是一種侮辱。

窮人經常自嘲屌絲,但別人這麼叫時,他一定不快樂;老人常言大限將至,但並不喜歡被這麼形容。

能直面自己的缺點,並且拿來自嘲,是戰勝自我的一種表現,很多自黑式的稱呼和玩笑,自己說是一種謙虛,別人拿來說就是一種蔑視。

3、禮尚往來原則

記得小時候,青黃不接時,會向鄰居借麵粉,一袋100斤,等小麥打下來新的,再及時還上,並且每次都會多還10斤。

奶奶總說,100斤是理,10斤是情,後來才明白,多的10斤,是為了答謝的饋贈。

有時候會疑惑,借多少還多少就行了,不多還,鄰居也不會說什麼。

但是奶奶不這麼認為,她說,你借我應急,我送你謝禮,借少還多是規矩,這是禮尚往來。

長大後,一直記著這段話,請人幫忙,無論大小,都會給予答謝。

請教同學一個問題,會和他分享自己的零食;

同事幫忙加了一個班,會請他吃一頓飯;

即使是在網上請教問題,也會在索得地址後,給對方寄一份家鄉特產。

《禮記·曲禮上》有雲: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沒有人的付出是無償的,幫了你的忙,一定花費了別人的時間和經歷,想要維持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幫助,必須予以答謝。

如禮記中所說,有來有往才是禮,如果只是單向的接受幫助,有來而無往,也就失去了禮。

失禮的人即使占了再大的便宜,也會得不償失,至少,會因為沒有遵守禮尚往來的規則,而付出代價。

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看一件事,做到兼顧你和對方的不同角度。

人緣好的人,都遵守了這個規則,考慮對方的需求與難處,尊重對方,不為難對方,不忽視對方。

而那些不考慮對方想法,認為社交就是諂媚和阿諛奉承的人,永遠無法獲得好的人緣。

遵守人際交往規則,用真誠的態度與人交往,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和諧的人脈關係。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