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媽媽幫孩子檢查作業的方法,你做到這4個原則了嗎?

很多為人父母的80後一代這個階段比較頭疼的事是檢查孩子的作業,因為寶寶們上小學了!說到給孩子輔導作業,一般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家長根本沒有時間給孩子輔導作業,或者是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沒有耐心或者心不在焉。孩子不會做題還一直責駡孩子,最後搞的兩個人都不愉快!

還有一種就是很認真的給孩子輔導作業,但是孩子卻不聽的,孩子一不聽,家長就沒有辦法了!

家長到底要不要檢查作業?

幫孩子檢查作業,應當是一個階段性☆禁☆行☆禁☆為。之所以不應該是長期行為,原因很簡單:家長不可能永遠幫孩子檢查。

一方面,隨著孩子長大,他作業的難度會增加。家長不可能永遠會做孩子所有的題目。即便家長跟著學,一方面不可能像孩子那樣投入那麼多時間(還有工作、還有家務),另一方面由於年事漸長,學習新東西的能力常常比不上孩子……

另一方面,家長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孩子。就算幫他檢查了作業,考試的時候家長是無法在場的。如果孩子不會自己檢查,那重要的時候還是會犯錯誤。

但我們仍然鼓勵低年級學生家長協助檢查作業。

這主要出於兩個考慮:

1、檢查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學習。家長幫助檢查作業的過程,可以是很好的示範。即,檢查作業的過程,就是教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

2、一二年級學生很容易被家長老師的評價影響。如果學生在初期能夠獲得正面評價(老師的紅勾),學習意願就會比較強。即:通過這種方式,開啟被表揚->很開心->願意在這件事上多花精力->做得更好->被表揚的良性迴圈。

家長檢查作業的目的要明確

大部分父母為孩子檢查作業的模式都是: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後,父母審閱,指出其中的錯誤讓孩子改正。

這雖然能讓孩子平時的作業取得較為優秀的成績。但是問題會在孩子考試中充分的體現出來,孩子缺乏自我檢查、修正的能力、依賴性越來越強。

所以,父母為孩子檢查作業前,首先明確目的——讓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輔助孩子學習。

如果父母一旦檢查了作業,孩子就“只管寫不管對”,這是因為父母檢查的方式不夠妥當。父母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把他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打包攬下來,也不是放任、撒手不管,而是要通過檢查作業、促進孩子的自我檢查能力和學習能力! 

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四原則

1、重“示範”,忌“替代”。

即,不要讓孩子覺得,“檢查是媽媽的事情”。

例如:可以說“咱們一起來檢查”,而儘量不說“拿來讓媽媽檢查一下”。

檢查時,家長可以出聲說出如何檢查的方法,比如“減法題目就用加法來查一下吧,2+3,得5,對了。”這樣孩子就可以學習到檢查的方法。

2、重“驗證”,忌“批評”。

即,檢查時不只跟孩子說錯誤的地方,也借機表揚他做對的地方。畢竟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孩子做十道題,不至於錯一半以上。

每道題都念叨一遍,“對的、對的、對的、對的、對的,嗯?這個是對的嗎?”

這樣可以增加正面回饋的機會,讓孩子不至於覺得“一起檢查”是個特別可怕會被媽媽批評的過程。

讓孩子“不反感”,是任何事情開始階段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請千萬不要板著個臉,好像判官一樣。

回想一下幼兒時期用什麼樣的心態帶孩子學走路、學做家務的。畢竟我們希望孩子在學習初期獲得正面評價,所以不要把必須指出錯誤的這個環節搞得太嚴肅,否則後續的正面激勵效果也就沒那麼好了。

3、逐步放手,

循序漸進。放手的過程不必著急。

不管示範了多少遍,真的開始自己上手的時候,還是會有點擔心的。就好像學自行車,從扶著車到不扶著車,中間還會有“其實沒扶但是還是跟著跑,讓你以為還扶著”的階段。

所以一開始讓孩子檢查,家長可以陪在旁邊,孩子檢查的對,就小誇獎一下,萬一不對,也可以及時提醒孩子再仔細看一下。然後還是說:“你自己檢查出來了,真厲害。”

如果孩子膽子小,不願意嘗試自己檢查,家長可以“故意犯錯”,故意指著他本來做對的題目,說“好像不太對吧”。孩子對自己被錯怪了這種事兒往往比較激動,這樣家長就可以順勢表示,“哎呀!看來我檢查也不靠譜,你也一起來查吧,咱們查兩遍,這樣就安全了。”之類的。

稍微熟練了一點之後,或者如果察覺到孩子比較依賴家長的檢查,可以逐步放寬結果的範圍。比如一開始肯定會說,這道題這裡不對。後來就只說,這道題答案不太對吧。“我也看不太出來哪一步錯了,要不你幫我找找?”

(應用題結果明顯不符合生活常識的時候比較好用,因為這時還可以教他這個檢查原則。)再後來可以壞笑著說,這五道題裡有一道不對,不過我就不告訴你是哪一道。

這樣既縮小了範圍,減輕孩子的畏難情緒,又實際上增強了一點孩子檢查的能力。一般來說,三年級左右就不建議全程跟隨了,(即,需要跟隨才能教的事,請儘早搞定)五年級左右就不建議干涉具體題目。除非孩子主動問你題,否則別管他做的對不對。堅持盯習慣就好。

4、家長要學會“裝傻”。

這個跟“檢查”並不是特別直接相關,但是這個原則在低年級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很重要,所以額外多提一次。

只要孩子學習意願高,通常成績都不會差。所以比起“學會了沒有”,請家長更關注孩子“學得高不高興,想不想學”。而“家長裝傻”,就是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之一。“我懂得比你多”這種成就感,會讓孩子覺得學習非常有用。特別是低年級的家長,請格外注意這一點,讓孩子覺得“我很厲害”“我比媽媽在這方面懂得多”“我可以教媽媽”,對孩子是極大的激勵。就好像教孩子做家務時,使用“你能幫媽媽XXX嗎?”這樣的語句,而不是“你去做XXX。”

陪伴檢查的過程也是同樣,請家長“示弱”。“我也不知道老師是怎麼要求的,你能教我嗎?”孩子複述老師要求的時候,有時也就自己發現問題了。

總之,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努力培養孩子自覺、主動、認真的學習習慣,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隨著年級的增長,學會自主檢查作業。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2493.html”之類的。

稍微熟練了一點之後,或者如果察覺到孩子比較依賴家長的檢查,可以逐步放寬結果的範圍。比如一開始肯定會說,這道題這裡不對。後來就只說,這道題答案不太對吧。“我也看不太出來哪一步錯了,要不你幫我找找?”

(應用題結果明顯不符合生活常識的時候比較好用,因為這時還可以教他這個檢查原則。)再後來可以壞笑著說,這五道題裡有一道不對,不過我就不告訴你是哪一道。

這樣既縮小了範圍,減輕孩子的畏難情緒,又實際上增強了一點孩子檢查的能力。一般來說,三年級左右就不建議全程跟隨了,(即,需要跟隨才能教的事,請儘早搞定)五年級左右就不建議干涉具體題目。除非孩子主動問你題,否則別管他做的對不對。堅持盯習慣就好。

4、家長要學會“裝傻”。

這個跟“檢查”並不是特別直接相關,但是這個原則在低年級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很重要,所以額外多提一次。

只要孩子學習意願高,通常成績都不會差。所以比起“學會了沒有”,請家長更關注孩子“學得高不高興,想不想學”。而“家長裝傻”,就是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之一。“我懂得比你多”這種成就感,會讓孩子覺得學習非常有用。特別是低年級的家長,請格外注意這一點,讓孩子覺得“我很厲害”“我比媽媽在這方面懂得多”“我可以教媽媽”,對孩子是極大的激勵。就好像教孩子做家務時,使用“你能幫媽媽XXX嗎?”這樣的語句,而不是“你去做XXX。”

陪伴檢查的過程也是同樣,請家長“示弱”。“我也不知道老師是怎麼要求的,你能教我嗎?”孩子複述老師要求的時候,有時也就自己發現問題了。

總之,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努力培養孩子自覺、主動、認真的學習習慣,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隨著年級的增長,學會自主檢查作業。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jiaoyu/22493.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