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為人處世

你想要的,別人憑什麼給你?

你想要的,別人憑什麼給你?

文/老妖

前段時間,看到知乎上的一條回答,關於“要不要給跟上鋪的孕婦換座位”,有個姑娘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一個孕婦,出門的時候自己不小心,不能多刷幾次票麼?不能讓家人去車站堅持買下鋪的票?怎麼能這麼草率地把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就託付給陌生人的善意?你有什麼資格去損害一個陌生人的利益,要求別人把他的座位平白無故地讓給你?就因為你是孕婦你的需求比較正當嗎?

突然想到,很多人找人幫忙的時候,同樣是如此,大都抱著一副,因為我需要,

所以你應該給我的態度,我是弱者,我現在急需,你為什麼還不滿足我?

如果你拒絕我,那就是你自私,你冷漠,你沒有人性,恨不得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將你打上壞人的標籤,供眾人唾駡和攻擊,好像這個世界,是因為你的存在,才變得如何冰冷和現實。

但是,憑什麼呢?

最近一直在看蔣勳的《蔣勳說紅樓夢》,年少時候看這部書,只關注到了黛玉寶玉和寶釵之間糾纏不清的小兒女愛情故事,到了這會兒重新看蔣勳的解讀,才意識到,這部書裡,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寫除了風花雪月之外的一些底層人民柴米油鹽的心酸人生。

其中說到,賈府有個很卑微的年輕人,叫做賈芸。他幼年喪父,被舅舅霸佔了家產,跟著年邁的母親一起生活,

經常找不到工作,家裡連飯都吃不上。

賈芸想去巴結王熙鳳,求鳳姐給自己一份工作糊口。

到了第二天,賈芸又到門口去等鳳姐,因為他之前去拜託過賈璉,卻並沒有成功,鳳姐這會兒就嗔怪他,原來你昨天送我冰片、麝香,是為了找工作。

賈芸馬上就說:“求叔叔這事,嬸嬸休提,我這裡正後悔呢!”他的奉承,對於王熙鳳來說,正好受用,因為她覺得有面子,她喜歡聽到別人說,自己比丈夫能幹。

在紅樓夢裡,賈芸並不是主角,只在幾個回合裡有出現過,他身份低微,家境貧寒,也正是這樣惡劣的環境,才讓他早早地就看穿了人情複雜,學會了如何從困境中掙扎出來的生存法則。

蔣勳在書裡說,賈芸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

對於一個沒有背景和資歷的人,這種高情商,讓他得到了工作機會,並且能夠很好地跟周圍人處理好關係,甚至在賈家頹敗了之後,賈芸也生存了下去。

也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關注到對方的需求是什麼,知道該怎麼說話,怎麼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會被斷然拒絕,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滿足自己的要求。

而那些情商不高的人呢?永遠只在意自己要什麼,然後直接去跟人要,要不著,就是對方不厚道,世界太黑暗,社會太現實。

認識一個哥們,自己要買房結婚,借遍了一個朋友圈,有些人架不住他再三地請求明明自己不寬裕還是借了,背後跟我吐槽,我一直以為我這麼窮而且跟他真的不熟,肯定不會被他盯上,沒想到這哥們還是在QQ上跟我開口了。

他從來不去考慮,自己的要求對別人來說,是不是很為難,甚至明明知道自己的要求會佔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可能造成對方金錢上的損失,還是毫不猶豫地提出來,絲毫不會從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別人為什麼要去為你做這件事呢?

我是個不是很願意去麻煩別人的人,大部分時候,都覺得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就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再去想想可以找誰幫忙。

而在跟人求助之前,一定要注意的事情是:

態度一定要誠懇

找人幫忙一定要擺出找人幫忙的態度,別明明是麻煩人家,還移花接木企圖蒙混過關,告訴人家你有個好處就給人家。

我遇見過有的人,明明是拜託我幫他寫書評發文章推廣新書,

還跟我說,我有一本書,看完後你肯定能寫出一本特別棒的書評,發了絕對能上豆瓣首頁,我可以免費送你!

拜託,能對別人的智商稍微表示一下尊重嗎?

考慮對方是不是方便

工作中遇見棘手的事情需要求助,跟同事討教,人家忙得頭腳不沾地你還拉著他夾纏不清,這就叫沒有眼色。

如果你確定誰能給你提供實際的建議,老實給人留言:我知道你這方面比較有研究,找你會比較靠譜,我有些問題想要討教,請問你什麼時候方便?

不僅僅是時間,還需要明確哪些界限,大家雖然是同事,到底也是競爭關係,抓著人家問,別人是怎麼搞到大項目的,有沒有合適的資源可以介紹給你,那人家大概只會默默地不想理你吧。

表達恰到好處的謝意

默默觀察他的朋友圈和其他社交網路,找一個合適的機會,給她想要的東西,能夠透露出你真的在關注他,對他有用心的東西。

或者,在他有需要的時候,第一個挺身而出。

人和人的關係,說起來複雜,而其中不變的一點是,只有你真的用了心,別人才能感受到。

所謂關係,只有對人付出關心了,才會一直保持聯繫。

4能用錢解決的事,別刷臉

臉可以刷,但最好只能用一次,而且,還得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真是關係特別好,那也就罷了,可是大部分人開口刷臉的物件,跟自己都只是幾面之緣。

明明公司有預算,找人寫軟文,還不肯給錢,口口聲聲說著,我們這麼熟了,就幫我寫個吧,刷自己的臉,去完成工作任務,其實是最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明明可以請搬家公司,卻一定要佔用朋友週末的休息時間幫自己搬家,省下幾百塊,把朋友和自己都累得半死半活,又何苦?

出去旅遊,住個快捷酒店也就幾百塊的事,卻偏偏要住到並不是特別熟的朋友家裡,被拒絕後,還憤憤不平到處跟人吐槽朋友小氣自私連張床都不肯借,大家都是成年人,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你和人關係沒到那份上,別人並不歡迎你住他家而已啊!

請設計師朋友幫自己設計個logo或者廣告圖,請會寫字的朋友幫自己寫文案寫招聘寫軟文,該給多少給多少,別總覺得自己有個朋友擁有什麼技能,不去沾點便宜替人家用用技能都是對不起他。

喜歡占人便宜,大概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但是,更多的時候,熱衷於占小便宜的人,往往討不到什麼大的便宜。

我們如今的生活,都比賈芸要好很多,不需要像他一樣,在十幾歲就懂得察言觀色,學會謀生之計,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去掌握向人求助的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又不招人方案,卻是需要花費漫長時間去學習的事情。

最簡單的,在跟人開口求助的時候,在心裡默默問一問自己,你想找人要什麼?別人憑什麼給你呢?

畢竟,別人也不是你媽,沒理由慣著你不是嗎?

和牛X的人一起玩就會變得牛X嗎?

文/小A

和牛逼的人一起玩不會就變得牛逼,自己牛逼起來才有人帶你玩!

小A有個多年的朋友小C,曾經特別喜歡social,熱衷於結識各種各樣的人,參加一些所謂牛人的圈子聚會。一開始去都還興高采烈的,發發朋友圈照片,今天去了XX畫展啦,明天去了XX讀書會啦,覺得好像也樂在其中的樣子。

後來有段時間不見小C發狀態了,就問最近忙什麼呢,小C說,在忙著充電,學這學那的。小A好奇,怎麼學起這些來了,我說怎麼最近都沒看到你參加各種聚會呢。小C說了一段話,讓小A深有同感:

和牛逼的人一起玩不會就變得牛逼,自己牛逼起來才有人帶你玩。剛加入某個圈子的時候,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別人一樣變得厲害無所不能,能和他們玩到一起去,融入圈子,所以努力去維持和每個人的關係,希望自己得到認可,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一開始好像也是這樣的,但後來發現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笑風生的時候,自己總是插不上話,腦袋空空沒有自己的觀點,甚至有時候提到的人物或者某個名詞,壓根就沒聽過,這是坐在那裡多微笑多倒水也掩飾不了的尷尬。別人禮貌性地問過幾次我的觀點之後,就大概瞭解是什麼水準,之後就不再問我了。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時候吧。小A記得以前念書時,參加高校間的某個活動,剛開始大家都會熱烈地招呼彼此,互相熟悉了一點之後,就會形成不同的圈子,強者和強者總是在一起玩的,弱一點的總是和弱一點的抱團,會議期間各種活躍的總是那些閃閃發光的牛人們,最後拿獎的也都是他們,真的是吸引力法則麼?

人與人剛接觸認識時候的互動,總是免不了帶著一種相互試探的意味,聊天大多數時候都能反映很多背後深層次的東西,比如教育經歷、知識結構、家庭成長環境、對事物的看法。如果兩人水準相當,三觀一致,我們通常把這叫做“投緣”;如果實力相差得比較多,玩不到一起去,也有個好聽的說法,叫做“話不投機”。也存在兩個人實力相當,卻也玩不到一起去的情況,但通常這種情況,你去單獨問這兩人,往往對對方也有一種棋逢對手惺惺相惜的感覺,只是三觀不一樣,比如周瑜和諸葛亮。

所以往往來說,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到怎樣的人。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做事都是比較直接痛快的,往往說上一句,下一句對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知識結構和世界觀都比較一致,理解能力就比較趨同,如果每說一句,對方不明白,勢必要花很多時間去解釋,就達不到一種雙向交流動態平衡的狀態。

對實力高一點的人來說,自己更多的價值是輸出,如果實力低一點的人沒有提供某種價值,時間長了會覺得比較累。其實很好理解,就像打乒乓球一樣,你打出的球,對方要總是接不到,不是也會覺得索然無味麼?理想的交流一定是兩人都能接招,偶爾我勝你一籌,偶爾你還我一下。

這也是很多公司,比如蘋果在招人的時候,就會強調,自己只招最好的A級選手,如果混進一個B級的,A級員工會發現和B合作很累,比如對方沒有自己的想法啦,對方的理解能力不夠總是需要解釋,對方的工作效率低啦,所以A級員工是不願意和B級員工合作的,如果B級員工多了,A級員工待不下去就會走人,去更高效A級員工更多的地方去。

如果這些話聽起來覺得很刺耳,那想想那句話“人之所以憤怒,往往是因為對某個狀況覺得無能為力”。這樣說好像很功利,但是大家的時間都有限,不然你為什麼也願意只和聊得來的人聊天,聊不來的人不願意帶他玩呢?

抱歉,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酷,除了看臉,其他的就要看實力。自己實力上去了,自然會有人爭著帶你玩,不過那時候,你可能也不稀罕了,自己也能組織一幫人自己玩。

其實是最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明明可以請搬家公司,卻一定要佔用朋友週末的休息時間幫自己搬家,省下幾百塊,把朋友和自己都累得半死半活,又何苦?

出去旅遊,住個快捷酒店也就幾百塊的事,卻偏偏要住到並不是特別熟的朋友家裡,被拒絕後,還憤憤不平到處跟人吐槽朋友小氣自私連張床都不肯借,大家都是成年人,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你和人關係沒到那份上,別人並不歡迎你住他家而已啊!

請設計師朋友幫自己設計個logo或者廣告圖,請會寫字的朋友幫自己寫文案寫招聘寫軟文,該給多少給多少,別總覺得自己有個朋友擁有什麼技能,不去沾點便宜替人家用用技能都是對不起他。

喜歡占人便宜,大概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但是,更多的時候,熱衷於占小便宜的人,往往討不到什麼大的便宜。

我們如今的生活,都比賈芸要好很多,不需要像他一樣,在十幾歲就懂得察言觀色,學會謀生之計,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去掌握向人求助的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又不招人方案,卻是需要花費漫長時間去學習的事情。

最簡單的,在跟人開口求助的時候,在心裡默默問一問自己,你想找人要什麼?別人憑什麼給你呢?

畢竟,別人也不是你媽,沒理由慣著你不是嗎?

和牛X的人一起玩就會變得牛X嗎?

文/小A

和牛逼的人一起玩不會就變得牛逼,自己牛逼起來才有人帶你玩!

小A有個多年的朋友小C,曾經特別喜歡social,熱衷於結識各種各樣的人,參加一些所謂牛人的圈子聚會。一開始去都還興高采烈的,發發朋友圈照片,今天去了XX畫展啦,明天去了XX讀書會啦,覺得好像也樂在其中的樣子。

後來有段時間不見小C發狀態了,就問最近忙什麼呢,小C說,在忙著充電,學這學那的。小A好奇,怎麼學起這些來了,我說怎麼最近都沒看到你參加各種聚會呢。小C說了一段話,讓小A深有同感:

和牛逼的人一起玩不會就變得牛逼,自己牛逼起來才有人帶你玩。剛加入某個圈子的時候,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別人一樣變得厲害無所不能,能和他們玩到一起去,融入圈子,所以努力去維持和每個人的關係,希望自己得到認可,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一開始好像也是這樣的,但後來發現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談笑風生的時候,自己總是插不上話,腦袋空空沒有自己的觀點,甚至有時候提到的人物或者某個名詞,壓根就沒聽過,這是坐在那裡多微笑多倒水也掩飾不了的尷尬。別人禮貌性地問過幾次我的觀點之後,就大概瞭解是什麼水準,之後就不再問我了。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時候吧。小A記得以前念書時,參加高校間的某個活動,剛開始大家都會熱烈地招呼彼此,互相熟悉了一點之後,就會形成不同的圈子,強者和強者總是在一起玩的,弱一點的總是和弱一點的抱團,會議期間各種活躍的總是那些閃閃發光的牛人們,最後拿獎的也都是他們,真的是吸引力法則麼?

人與人剛接觸認識時候的互動,總是免不了帶著一種相互試探的意味,聊天大多數時候都能反映很多背後深層次的東西,比如教育經歷、知識結構、家庭成長環境、對事物的看法。如果兩人水準相當,三觀一致,我們通常把這叫做“投緣”;如果實力相差得比較多,玩不到一起去,也有個好聽的說法,叫做“話不投機”。也存在兩個人實力相當,卻也玩不到一起去的情況,但通常這種情況,你去單獨問這兩人,往往對對方也有一種棋逢對手惺惺相惜的感覺,只是三觀不一樣,比如周瑜和諸葛亮。

所以往往來說,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到怎樣的人。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做事都是比較直接痛快的,往往說上一句,下一句對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知識結構和世界觀都比較一致,理解能力就比較趨同,如果每說一句,對方不明白,勢必要花很多時間去解釋,就達不到一種雙向交流動態平衡的狀態。

對實力高一點的人來說,自己更多的價值是輸出,如果實力低一點的人沒有提供某種價值,時間長了會覺得比較累。其實很好理解,就像打乒乓球一樣,你打出的球,對方要總是接不到,不是也會覺得索然無味麼?理想的交流一定是兩人都能接招,偶爾我勝你一籌,偶爾你還我一下。

這也是很多公司,比如蘋果在招人的時候,就會強調,自己只招最好的A級選手,如果混進一個B級的,A級員工會發現和B合作很累,比如對方沒有自己的想法啦,對方的理解能力不夠總是需要解釋,對方的工作效率低啦,所以A級員工是不願意和B級員工合作的,如果B級員工多了,A級員工待不下去就會走人,去更高效A級員工更多的地方去。

如果這些話聽起來覺得很刺耳,那想想那句話“人之所以憤怒,往往是因為對某個狀況覺得無能為力”。這樣說好像很功利,但是大家的時間都有限,不然你為什麼也願意只和聊得來的人聊天,聊不來的人不願意帶他玩呢?

抱歉,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酷,除了看臉,其他的就要看實力。自己實力上去了,自然會有人爭著帶你玩,不過那時候,你可能也不稀罕了,自己也能組織一幫人自己玩。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