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可憎”的兩種含義

所謂“可惜”這種感情,是讓物品變成了主導者,也就是并非“我要用”,而是“這東西還能用”,僅僅是因為還能用就沒辦法扔掉。不過,通常來講,“可惜”其實是“珍惜物品”的代名詞。在考慮某件東西要不要扔掉時拿出這句話,就等于是出于負罪感而不把東西扔掉的赦免令。不過,這種感情本身也并非錯的。

實際上,“可惜”還有另一種含義,那就是愛惜物品的心情。在決定把某樣東西帶回家的時候,請務必認真感受這種心情。因為,如果這種心情是發自內心的,那就不會把東西搬回家之后就對它置之不理。如果你連它的存在都忘光了,

那就根本提不上什么愛惜了。“哎呀,竟然找出來這么個東西。”可要扔掉吧,又覺得“很可惜”。一旦用了“可惜”這個詞,可就談不上是對物品的愛惜了,而只不過是嫌麻煩的赦免令,或者是對物品的執念。如果在接受物品時就意識到愛惜物品之心的話,是絕對不會出現堆積如山的無法盡其用的物品的。

“可惜”這個詞在日語里可以寫做“勿體無”,“勿體”就是“物體”,這原本是佛教用語,是對“物體”的否定形式,指的是因為物體失去了原本的形態而感到惋惜或慨嘆的心情。

最近,公共建設削減與劃分問題正在掀起一股熱議的風潮,而我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源大概就在于對“可惜”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

說到這,我想起2006年當選滋賀縣知事的嘉田由紀子知事。她當時以“可惜”為口號,要求終止正在施工中的新干線新站的建設。當初在制定建設計劃的時候,該車站的便利性、高額的建設費等方面就已經備受質疑,而這些質疑的聲音,也對嘉田知事的當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建設推進派則主張,施工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就此停工的話,實在太過‘可惜’”。也就是說,在同一件事上,形成了兩種“可惜”的對立。推進派認為“已經建了一半了,所以要停止太可惜”,而知事方則認為“繼續在可用性極低的車站建設上支出經費,這實在太可惜了”。到底該不該建設這么一座新車站呢?這簡直與第063頁的圖上所畫的出口(“舍”的閘門)與入口(“斷”的閘門)的對立如出一轍。不過,最后多數民眾還是把票投給了主張停工的嘉田知事。

后來,民主黨接管政權,水壩建設計劃凍結問題又突然間進入大家的視線。在這個備受矚目的問題上,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都已經建了這么久了,現在要中止實在太‘可惜’了。

”“不是,建根本就不需要的水壩才是‘可惜’呢!”滋賀縣總歸還算是幸運,納稅人的血汗錢沒有被多浪費,但有許多任誰都覺得荒唐的政策和建設都堂而皇之地通過了,這在媒體報道中已經屢見不鮮了。

不過,一旦把這個問題重新放到個人水平上,我們就會意外地發現,自己也面臨過或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卻根本熟視無睹。如果不能理解“可惜”的真正含義,勢必也會出現同樣的對立。你會選擇哪種意義上的“可惜”呢?我甚至覺得,根據判斷的不同,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且,我覺得這種想法非常重要,既然覺得“可惜”,就不該僅僅是把它拿回來收著,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為覺得“可惜”,才不能為了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用到”而將其無限期地保管起來,

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時此刻最為需要的地方去。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可惜”,讓它成為物品循環的原動力,這也是斷舍離的重要技巧。

希望你不要認為“可惜”是不用扔東西的赦免令,而是對物品的愛惜之情。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30342.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