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到底是什麼擋住了你的愛情

一、短期出國引發的分手事件

“出國”一直是愛情主題的不二素材,要麼是見證一位忠貞不渝、苦心等待的“女豬腳”,要麼是惋惜一段因為兩國相隔而各自單飛的“傷心史”。

如果說因為遇到一方出國而讓雙方和各自的親友團一起思考這段感情還要不要繼續已經是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那麼,因為無法接受男朋友短期出國而選擇分手究竟是不是合理的呢?

在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

我的腦子當時也是一怔,因為從平常人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確實有點誇張了。但是就像之前在其他文章裡面提到的,無論是任何一個關鍵性事件(包括確定關係和分手)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這猶如雨後長出來的蘑菇,其實在看到蘑菇這一刻之前菌絲早已在下面蔓延開來。

基於此,我們不能僅僅揪住一個結果而忘記更加重要的東西,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判斷,也就需要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二、莫名其妙的分手過程

進一步瞭解以後,才知道女孩在男朋友出國之後並沒有馬上提出分手,但是由於這個事情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怨憤。之所以會有這種情緒,是因為在女孩看來,男朋友其實是可以推掉這次出國的公派任務的,但是他卻並沒有跟自己商量,就服從了領導的指示。

更糟糕的是,女孩認為男朋友出國期間的一些做法並沒有補償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於是在他出國期間提出了分手,然後男朋友就不做什麼挽回,貌似很“無辜”的接受了這樣一個現實。

此時的女孩處在一種莫名的無奈當中--一方面是來自身邊人的不理解,因為大家都感覺她太無理取鬧、不近人情了,本來出國就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不至於因為這個原因而結束一段感情;另一方面是她自己的不理解,因為她原以為提出分手會讓男朋友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沒想到對方卻是選擇就坡下驢了……

三、兩個小孩子的愛情

其實我們在關於“小時候的糖果”的話題裡已經提到過,女孩在此時提出分手並不是真正想要分手,只不過是試圖通過這個過程獲得更多的“安撫”。

而她所遵循的模式就是:“我想要,

但是我不說!……要你猜……猜不到就是不愛我!”

這個獲得愛的模式對於許多人都是特別好使的,但是前提是對方是能夠給你“糖果”的人,也就是那些在兩性關係裡習慣扮演“照顧者”角色的人,用TA交互分析理論來說就是“照顧型父母”能量比較高的人。

而此時的女孩遇到的男朋友恰恰不是一個“照顧型父母”能量特別高的人,而是一個“順從型兒童”能量更具優勢的人。這種人的特點就是習慣性的接納和隱忍,更多的去扮演一個順從者、執行者的角色,沒有太多主動去爭取和挽回的行為和意識。

攤上這樣一個“不識趣”的男朋友一起演這場戲,女孩稀裡糊塗的被晾在了一個“裡外不是人”的狀態當中。但是這根本原因還是歸結為她自己先為男朋友搭起了這個檯子——大家都是自己做導演,憑什麼非要按照你說的來演?

之所以她會搭檯子,就是因為女孩自己是一個體內“自由型兒童”和“順從型兒童”兩種能量都比較高的人——雖然會去主動爭取,但又無法做到開誠佈公。所以說,看上去因為出差而跟男朋友鬧分手的做法有些無理取鬧,但是對於依然在父母(理想的男朋友)照顧下撒嬌的小孩子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

四、亟須長大的相愛者

此時再看最早提出的關於“如膠似漆關係”的問題,我們不難理解如果這種關係是兩個人共同期待和努力的,那麼自然是一種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侶”。

相反的,如果只是其中一方希望獲得這樣的狀態,而另一方既沒有強烈的期待,也沒有很好的配合,那就要批判性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兩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子吵架,本來就沒有善惡、對錯的區別,只不過都在用自己所習慣的方式獲得和享受被愛的過程。

需要明確的是,青梅竹馬的愛情往往無法經歷現實的打擊,就像一個無人看護的小孩子無法安全、健康的生活乃至生存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當中。而相愛的兩個人還是要有更多的時間去扮演“父母”和“成人”的角色。

而此時的女孩遇到的男朋友恰恰不是一個“照顧型父母”能量特別高的人,而是一個“順從型兒童”能量更具優勢的人。這種人的特點就是習慣性的接納和隱忍,更多的去扮演一個順從者、執行者的角色,沒有太多主動去爭取和挽回的行為和意識。

攤上這樣一個“不識趣”的男朋友一起演這場戲,女孩稀裡糊塗的被晾在了一個“裡外不是人”的狀態當中。但是這根本原因還是歸結為她自己先為男朋友搭起了這個檯子——大家都是自己做導演,憑什麼非要按照你說的來演?

之所以她會搭檯子,就是因為女孩自己是一個體內“自由型兒童”和“順從型兒童”兩種能量都比較高的人——雖然會去主動爭取,但又無法做到開誠佈公。所以說,看上去因為出差而跟男朋友鬧分手的做法有些無理取鬧,但是對於依然在父母(理想的男朋友)照顧下撒嬌的小孩子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

四、亟須長大的相愛者

此時再看最早提出的關於“如膠似漆關係”的問題,我們不難理解如果這種關係是兩個人共同期待和努力的,那麼自然是一種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侶”。

相反的,如果只是其中一方希望獲得這樣的狀態,而另一方既沒有強烈的期待,也沒有很好的配合,那就要批判性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兩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子吵架,本來就沒有善惡、對錯的區別,只不過都在用自己所習慣的方式獲得和享受被愛的過程。

需要明確的是,青梅竹馬的愛情往往無法經歷現實的打擊,就像一個無人看護的小孩子無法安全、健康的生活乃至生存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當中。而相愛的兩個人還是要有更多的時間去扮演“父母”和“成人”的角色。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