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少說話,多幹事”這種說法其實滿坑爹的

少說多幹,你嫌死得不夠快麼?

作者:阿何(畢業于清華的理工男,感性和理性兼備的寫作者)

摘自公眾號:“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少說話,多幹事”被作為職場生存的金科玉律,開始口口相傳。只要你年輕點,或者看上去顯得年輕,總有那麼幾個“長輩”對你諄諄教誨,告訴你要少說話,多幹事。

說實話,一開始我是當真的,所以呢也就頗因此吃了不少虧。

比如在數個工作過的公司中,儘管我都幹得還不錯,卻一直是個存在感非常微弱的人。一般來說,如果大家工作上有什麼難題始終搞不定,

慢慢總會落到我身上,讓我去解決或者背鍋。可只要有什麼獎勵、表彰或者其他好事,我就被徹底遺忘了。

又比如但凡涉及“一起討論”的情況,我就會非常尷尬。周圍的人你一句我一句討論熱烈,我始終不知道怎麼在合適的時候插話。說快了老是打斷別人顯得非常不禮貌,說慢了又根本沒幾個人聽到你的發言。幾乎每次討論,大家都好像忘記了我的存在,直到快結束的時候,組織者才仿佛突然想起我來,“阿何,你有什麼想要說的麼?”

所以你看,我確實成了那個“少說話,多幹事”的人,可在職場的發展狀況可不太妙。我一直堅信,如果後來自己不是出來創業,以及苦練說話溝通技巧的話,一定還在某個企業做個最普通的員工,

幹著最累的活,拿著最一般的待遇。

所以,我認為少說多幹這種說法其實滿坑爹的,或者至少可以說在現代社會已經有點過時了。

確實,先輩們說過“敏於行而訥於言”,大體也是少說多幹的意思。可幾十年過來,大環境徹底變了,最大的變化就是:人才在增多,競爭在加劇。過去機會比人才多,只要你能幹事,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可今天不一樣了,機會確實更多了,可是能幹事的人更多,大家都在搶。如果你不會說話溝通,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可能連通過做事來證明自己的機會都得不到。

回想一下,不管你在哪家企業上班,到底怎樣的人才能步步高升,笑看風雲?一般來說,既不是只會誇誇其談卻做事能力不強的人,也不是只會埋頭做事卻屁話都說不出幾句的人。真正笑到最後的,往往都是那些既能幹,又能說的人。

崇尚少說多幹,其實本質上犯了兩大認知錯誤:

1、偷懶思維,不願意去面對自己不會說話這一事實,也逃避這個問題。做事是和事情打交道,說話是和人打交道,

前者簡單純粹,後者詭異複雜,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障礙。他們不敢開始,便找個理由安慰自己的退縮。

2、鄙視思維,骨子裡便認為通過說話表達把握機會屬於“投機取巧”,通過做事贏得發展機會才算真本事。

說實話,曾經的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遇事遇人越多,越發現這種想法的錯誤。可以這麼說,說話溝通很可能是現代人最疏忽、最欠缺卻最重要的一項技能。

學習說話表達的技巧,目的絕不是說通過拍馬屁來獲得發展機會,它至少有下面幾方面實質性的意義:

1、說話能力是現代人的社交名片。能言善道的人,往往都比較自信大方。不會說話,無形之中就給人傳達一種木訥自卑的刻板印象。或許你可以說這不代表一個人的本質,

可現在大家都很忙,有幾個人有空有興趣去瞭解你的本質?

2、說話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誰都不是神仙,要完成工作都涉及和他人的溝通。掌握良好的說話溝通技巧,能更好地和身邊的人、各類合作夥伴相處及共同解決問題。

3、說話能更好地彰顯自己的價值。你可能確實幹了不少事,可別人卻不一定、也沒有義務知道。所以,你得有技巧性地說出來。可以這麼說,話語權及地位,既要幹出來,也要說出來,除非你的辦事能力已經牛逼到上天,除了你誰也搞不定。

假如你自己,或者身邊有些人實際工作能力很強,卻始終鬱鬱不得志,那麼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在說話表達方面存在問題。或許你也會憤懣,“領導識人不明,

把機會都讓給那些會拍馬屁的人了,只會做實事的人就是吃虧”,可這樣的憤懣對事實的改變一點好處也沒有,還不如想辦法去改變它。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shuohua/23324.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