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人生感悟

有哪些生活小習慣,慢慢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生活

有哪些生活小習慣,慢慢地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或者生活

文/於震

生活上的太多了,我就說點思想上的吧,可能有點文不對題,也算是對自己的梳理:

1、不要老想著成為什麼精英,先嘗試做好一個普通人。

2、無論文筆有多差,有什麼想寫的就寫完它,能寫出讓自己賞心悅目的文章說明你在認真生活。

3、時刻提醒自己這世界不是成功學和偶像學的範本,不要把自己置於優越感和鄙視鏈中。

4、認識到努力並不悲壯,不高尚,它是一件自然的事情,這樣可以減少雞血和雞湯對自己的麻痹。

5、對主流思想/網路熱詞要保持理性的警惕,

很多所謂自嘲的熱詞對於一個但凡有些寫作和閱讀潔癖的人來說都是需要避之不及的惡。

6、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建議,無論這個建議在你認為有多正確,你之蜜糖或是彼之毒藥。

7、關於內/外向的評判標準總覺得有點草率,如果這個人獨處的時候不惶恐,我會覺得他會很有趣。

8、對於具有自己沒有的優勢的人不要抱有莫名其妙的敵意。

9、時間是衡量很多事情的一個尺規,無所謂口號大旗或是詆毀讚譽,唯有時間不會撒謊。

10、很多時候懶惰和享樂披著興趣和愛好的大衣,真想搞明白就別怕努力會白費。機緣巧合下你會發現新的自己。

11、這世界無人必須對你好。

12、很多困惑源於嘗試用邏輯解釋人性,

信星座的人不一定都不知道這東西沒有科學依據,他們只是需要一個感情上的解決工具。

13、無需刻意學習幽默,它是知識和認真生活所交匯出的火花。

14、探討人性其實是一件悲觀的事情,大多數人最終都會失去自我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一個人不自救,無人能救贖他。

15、那些廣為流傳的經驗/常識/技巧並非真的正確,無需把它們奉為什麼金科玉律,你的生活就是很多問題的答案。

16、沒有什麼“對的人”的標準,愛情的幸福在存在於每天的細節之中。

17、讀書是有危險性的,你的目標是在每一次身體力行地激進過後,都能留下了修養和包容的種子。

18、關注食物後面的成分表,建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11條社會心理學定律

1、蔡戈尼效應

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

也可引申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有那麼多人會對初戀念念不忘。

1927年,心理學家蔡戈尼做了一個實驗:將受試者分為甲乙兩組,同時演算相同的數學題。其間讓甲組順利演算完畢,而一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算的題目,乙組明顯優於甲組。這種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於乙組人的記憶中,

久擱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完成欲”得到了滿足,便輕鬆地忘記了任務。

2、登門檻效應

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要求某人做某件較大的事情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這樣更容易獲得幫助。

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實驗:派人隨機訪問A組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她們家的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訪問A組家庭主婦,要求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裡,

結果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了。與此同時,派人又隨機訪問B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裡,結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婦同意。

3、首因效應

又稱“第一印象效應”,是指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產生的第一印象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因此,每個人都力圖從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方面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無論是去面試,還是去相親,都要給別人留下你重視對方,善於經營自己的良好印象喲!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

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4、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這個現象,就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有沒有發現寫著“請勿亂塗亂畫”的牆壁上,往往最多塗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5、踢貓效應

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物件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現代社會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一點不如意就會使自己煩惱、憤怒起來。

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駡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踢貓的孩子撞傷了。

6、出醜效應

又稱“仰巴腳效應”或“犯錯誤效應”,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因為一般人與完美無缺的人交往時,總難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

最討人喜歡的人往往是精明之中帶些小缺點的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曾做過這樣一位著名心理學教授曾將四段情節類似的訪談錄影分別放送給被試者:錄影1中受訪談的成功人士在所從事的領域獲得了輝煌的成就,談吐不凡,眼神堅定,表現地非常得體、自信,贏得了台下陣陣掌聲;錄影2中的成功人士相比1,略微羞澀,談起自己的事業時緊張到打翻了桌上的咖啡;錄影3訪問了一個普通人,他沒什麼太大的成就,不算緊張,也沒什麼吸引人的發言;錄影4的普通人表現得非常緊張,他同2號一樣打翻了咖啡。當教授要求被試者從4人中選出一位他們最喜歡的,結果最不討大家喜歡的是4號,而打翻咖啡的2號獲得了95%的支持。

7、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8、皮格馬利翁效應

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能否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告訴兩位教師他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他們班裡的學生比同齡孩子智商要高,請他們務必與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對待。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而其實這兩位教師是被隨機挑選出來的,所教的孩子們也與其他孩子無異。

9、過度理由效應

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反其道而行之。

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嘩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10、旁觀者效應

又稱“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他人在場個體會抑制利他行為。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淩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識的男性殺人狂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裡的住戶中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復的呼救聲,但沒有一個人下來保護她,也沒有一個人及時打電話給員警。事後,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異化與冷漠。

11、羊群效應

也稱“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所以無論意識到與否,群體觀點的影響足以動搖任何抱懷疑態度的人。

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自我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羊群(集體)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事實上羊群效應就是一種跟風行為,它表現了人類共有的一種從眾心理。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環境也好、現狀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這句話的四個原則基本都適用。

能幹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願費力打掃那就享受髒亂。懦弱的人選擇回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勇敢的人說,我放棄,一了百了。

一、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要改變現狀,就得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觀念開始的,一連串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

柏拉圖告訴他的弟子說他能夠移山,弟子們於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

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就改變自己。

我們也不能夠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改變未來就要從改變現在開始,現在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將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現在,雖然誰也不可能最終成為完美,但我們都在向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二、適應是一種接受,一種挑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

適應的問題無時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當生活中的變故出現時,當失敗和挫折出現,當厄運和災禍降臨;我們必須學會的是冷靜勇敢的面對,學會適應。

適應是一種接受。由於我們習慣於依戀安逸,當客觀現實發生變化時,我們便不願走出昨天,直面現實接受變化。

我們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接受生活中種種不願接受的變化。接受,就是在心理上認同,情感上容納;接受,就是走出“懷舊”情結,及早消除負面情緒,面向未來,重振旗鼓,重新上路。

適應也是一種磨煉和洗禮、一種鳳凰涅盤的焙烤。適應必然會經歷痛苦,但是適應過後我們卻可以得到寶貴的閱歷,一種平實和圓潤的高度。其實我們明白,適應是人生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

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遍嘗了人生百味,飽覽了人生風景,體驗了成功喜悅,從而充實了人生的內涵,豐富了生命的色彩。

三、回避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本事

聰明的夫妻們回避了“忠”與“不忠實”的家庭中的最敏感的問題,給彼此留下了足夠的個人空間,使夫妻感情幸福而穩定;

朋友之間也因為回避了一些無傷大雅的性格習性,讓朋友之情總是保持了一份簡單的快樂;

聰明的領導回避了下屬之間需要回避的一些矛盾,堅持“視而不見”有時也能保持公司氛圍的平衡與活力……

所以,回避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事。現實中誰掌握不了它,誰就會迷惑、心累、不會生活和工作;懂得了它,你會過的很輕鬆。要學會回避沒有別的辦法,就是苦心領悟人生,領悟到一定時間自然就得來了。

生活就是如此,懂得回避,這是人生的藝術。人與人、人與社會隨時都會有可能。

四、放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麗

人生就是選擇,而放棄正是一門選擇的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與其苦苦掙扎,拼得頭破血流,不如瀟灑地揮手,勇敢地選擇放棄。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放棄是一種智慧。“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只有學會放棄,才能使自己更寬容、更睿智。放棄不是噩夢方醒,不是六月飛雪,也不是優柔寡斷,更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種拾階而上的從容、閒庭信步的淡然。

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

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放棄時髦,是為了追求更前衛的特立獨行;放棄熱鬧,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心靈盛宴。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窗外雲卷雲舒”,如果說這種境界,是我們常人難以企及的,那我們就學會放棄吧,放棄同樣也是另一種美麗。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去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換環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5、踢貓效應

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物件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現代社會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導致人們情緒的不穩定,一點不如意就會使自己煩惱、憤怒起來。

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這種消極因素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就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當中——被別人“踢”和去“踢”別人。

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駡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踢貓的孩子撞傷了。

6、出醜效應

又稱“仰巴腳效應”或“犯錯誤效應”,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因為一般人與完美無缺的人交往時,總難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

最討人喜歡的人往往是精明之中帶些小缺點的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曾做過這樣一位著名心理學教授曾將四段情節類似的訪談錄影分別放送給被試者:錄影1中受訪談的成功人士在所從事的領域獲得了輝煌的成就,談吐不凡,眼神堅定,表現地非常得體、自信,贏得了台下陣陣掌聲;錄影2中的成功人士相比1,略微羞澀,談起自己的事業時緊張到打翻了桌上的咖啡;錄影3訪問了一個普通人,他沒什麼太大的成就,不算緊張,也沒什麼吸引人的發言;錄影4的普通人表現得非常緊張,他同2號一樣打翻了咖啡。當教授要求被試者從4人中選出一位他們最喜歡的,結果最不討大家喜歡的是4號,而打翻咖啡的2號獲得了95%的支持。

7、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8、皮格馬利翁效應

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能否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告訴兩位教師他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他們班裡的學生比同齡孩子智商要高,請他們務必與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對待。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而其實這兩位教師是被隨機挑選出來的,所教的孩子們也與其他孩子無異。

9、過度理由效應

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反其道而行之。

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嘩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10、旁觀者效應

又稱“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他人在場個體會抑制利他行為。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淩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識的男性殺人狂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裡的住戶中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復的呼救聲,但沒有一個人下來保護她,也沒有一個人及時打電話給員警。事後,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異化與冷漠。

11、羊群效應

也稱“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所以無論意識到與否,群體觀點的影響足以動搖任何抱懷疑態度的人。

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自我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羊群(集體)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事實上羊群效應就是一種跟風行為,它表現了人類共有的一種從眾心理。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環境也好、現狀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這句話的四個原則基本都適用。

能幹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願費力打掃那就享受髒亂。懦弱的人選擇回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勇敢的人說,我放棄,一了百了。

一、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要改變現狀,就得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觀念開始的,一連串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

柏拉圖告訴他的弟子說他能夠移山,弟子們於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

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就改變自己。

我們也不能夠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改變未來就要從改變現在開始,現在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將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現在,雖然誰也不可能最終成為完美,但我們都在向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二、適應是一種接受,一種挑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

適應的問題無時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當生活中的變故出現時,當失敗和挫折出現,當厄運和災禍降臨;我們必須學會的是冷靜勇敢的面對,學會適應。

適應是一種接受。由於我們習慣於依戀安逸,當客觀現實發生變化時,我們便不願走出昨天,直面現實接受變化。

我們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接受生活中種種不願接受的變化。接受,就是在心理上認同,情感上容納;接受,就是走出“懷舊”情結,及早消除負面情緒,面向未來,重振旗鼓,重新上路。

適應也是一種磨煉和洗禮、一種鳳凰涅盤的焙烤。適應必然會經歷痛苦,但是適應過後我們卻可以得到寶貴的閱歷,一種平實和圓潤的高度。其實我們明白,適應是人生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

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遍嘗了人生百味,飽覽了人生風景,體驗了成功喜悅,從而充實了人生的內涵,豐富了生命的色彩。

三、回避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本事

聰明的夫妻們回避了“忠”與“不忠實”的家庭中的最敏感的問題,給彼此留下了足夠的個人空間,使夫妻感情幸福而穩定;

朋友之間也因為回避了一些無傷大雅的性格習性,讓朋友之情總是保持了一份簡單的快樂;

聰明的領導回避了下屬之間需要回避的一些矛盾,堅持“視而不見”有時也能保持公司氛圍的平衡與活力……

所以,回避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事。現實中誰掌握不了它,誰就會迷惑、心累、不會生活和工作;懂得了它,你會過的很輕鬆。要學會回避沒有別的辦法,就是苦心領悟人生,領悟到一定時間自然就得來了。

生活就是如此,懂得回避,這是人生的藝術。人與人、人與社會隨時都會有可能。

四、放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麗

人生就是選擇,而放棄正是一門選擇的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與其苦苦掙扎,拼得頭破血流,不如瀟灑地揮手,勇敢地選擇放棄。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放棄是一種智慧。“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只有學會放棄,才能使自己更寬容、更睿智。放棄不是噩夢方醒,不是六月飛雪,也不是優柔寡斷,更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種拾階而上的從容、閒庭信步的淡然。

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

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放棄時髦,是為了追求更前衛的特立獨行;放棄熱鬧,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心靈盛宴。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窗外雲卷雲舒”,如果說這種境界,是我們常人難以企及的,那我們就學會放棄吧,放棄同樣也是另一種美麗。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去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換環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