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不打擾 也是一種修行 更是一種尊重

如果問我,成熟的人在人際交往中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我能想到的的一個詞就是“尊重”,更直接說,就是一種不打擾而已。

禮儀謙讓,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啟蒙教育。而尊重,並不止於基本的禮儀謙讓這麼簡單。更包括從內心的尊重,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保持“不打擾”確是一種很難得的品質。

很難說,年齡與閱歷的增長真正教會了我們尊重。

生活中總有些人,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總喜歡說三道四,把自己的情緒建立在對別人的喜惡上,小到誰染了黃色紅色的頭髮,誰又穿的花裡胡哨,

大到誰家的孩子不爭氣,誰家的婆婆媳婦孰是孰非。而互聯網盛行的時代,線民暴力屢見不鮮,對於違法犯罪、危害公眾的人,我們有義務去指指點點,而對於明星和其他無關自身利益的公眾人物,線民暴力其實是一種不尊重行為

歸根結底,我認為看客心理不僅體現在伸長脖子圍觀,現在已經演變成言語暴力。在網路自媒體發達的環境下,公眾的表達途經多樣化,言語暴力更可能彙聚成海,形成巨大洪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浮躁情緒的蔓延更像一種病毒,肆意流竄。有時因為壓力,或者僅僅是無聊,線民們用情緒來作為發洩口或者填補了某種空白。線民暴力成為公眾人物面臨的一大挑戰,同時,也培養出了網路紅人的巨大市場。

其實靜下心來想,很可能你少說一句話,就能改變很多事。少一個人去評論別人家的事,一個家庭的和諧可能更穩定,而哪個明星戀愛了,誰跟誰又離婚了,少一個人去關注,明星也會少很多壓力,同樣的道理,少一個人去評判鳳姐有多醜,也會少很多為出名不擇手段的“網路紅人”。無聊的看客,在網路上肆意肆意謾駡或者浮誇,其實想想,這些情緒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一種填補空虛的無用功罷了,如果少一些不必要的情緒,世界會安靜很多。

記得一次團建活動中,一個剛經歷過生死的同事說,車禍教會了他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以前總覺得很多事情“看不慣”,評論同行業的對手,

肆意評論人家很low,看不慣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等等,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憑什麼要求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運行呢?保持謙卑,是一種太可貴的品質。

記得網上看過個帖子,叫做“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其中一個小故事,大意是:賣菜的女人吃著丈夫做好的午飯在攤位上吃,感覺很滿足,一個買菜的女人說“哎呀,你丈夫怎麼給你吃青菜豆腐啊,我丈夫經常給我買燕窩魚翅的呢”,賣菜女人當時覺得很難受。其實,每個人有自己的幸福、憂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不是他/她,不用代替別人去評論,更不要用你的言語去打擾別人的情緒。

最令人心痛的是阮玲玉說的那句“人言可畏”,彼時的公眾還不如今天“言論自由”,

但卻讓公眾人物遭受了難以忍受的痛苦壓力。雖說這是個極端例子,卻也實在地證明了言論是把隱形的利劍,在無形中重重地傷害著當事人。

在各種蜚短流長盛行的時候,不打擾,其實是一種修行。閉上嘴不僅需要當時的自製,更需要長期的內心修煉。

所以適當的時候,閉住你的嘴吧。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