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自己的職場殺手

小張就是這樣一個人,老總吩咐他加班寫了一個文案,提交以前得經過經理審核。中午,他看到經理正在寫東西,便問了一句:“經理,你現在有空嗎?經理回了一句:“沒空。”對面的一個同事聽見,笑了起來,還重復了一遍。小張立刻覺得受到羞辱,雖然經理馬上解釋說正忙于寫一個文檔,一會兒幫他做。但小張覺得真是很沒面子,心里很受傷。他憤憤地想:“頭都不抬說沒空,又說一會幫我做,整個是在耍我嘛。我還是加班寫的文案,做人真是不能太好心了,會讓自己很難做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受害者心態”者又一次“受害”的場面,

但到底是誰的錯呢?平心而論,經理在忙著寫東西,小張明明看見了還去問有沒有空,經理或許思路被打斷而不快,答復比較生硬,但畢竟馬上意識到態度生硬而改口承諾。同事的笑也未必一定是嘲諷意味。但到了小張心里,就變成辛苦沒好報,被人耍被人笑,進而自以為是地推論“做人不能太好心,會讓自己很難做的”,從一個“受害者”進化為“憤世嫉俗者”。這樣的人,職場在他眼里就是“弱肉強食”的動物叢林,而自己的定位,則是一只可憐無辜的小白兔。

“受害者心態”的人,往往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世界。他們看見除自己之外,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動機都是可疑的,隱藏著他所鄙視而又無法解釋的自私自利或愚蠢可笑。就像上面那位小張,經理的前后反應,在他灰色的眼鏡折射下,就變成是“耍我”。輕度“受害癥”患者,時而慨嘆羨慕別人的幸福,時而自憐自艾。重度的“受害癥”患者,比成語中那個丟了斧頭的人更甚,他懷疑每一個人都是偷斧者,懷疑別人的一切幸福與成就都來自于不正當手段。

由于如此強烈地缺乏安全感,以致于千里之外與他無關的新聞,也會讓他覺得自己生在黑暗的時代,跟著受害了。

對于“受害者心態”的人,剛開始會有人表示同情,有人勸解幾句。然而表示同情的人,往往根本沒有能力幫忙。勸解的話,只會讓他更相信自己的無辜清白,受害的感覺與受傷的程度更深,抱怨與憤懣越多。久而久之,也不會再有人真正同情,甚至不會有人愿意與他說話,誰會真正同情見人就說“阿毛丟了“的祥林嫂呢,誰會同情一個心境灰暗歪曲現實的人呢。“受害者”本人便覺得大家全都在孤立他,在背后說他壞話,從而走向“憤世嫉俗”的重度“受害者”。一旦突破心理防線,

有時會做出令公眾無法理解和接受的舉動。所謂“反社會型”的兇犯,往往會認為自己才是社會不公的“受害者”,便是極端的例證。

職場上,遇到“受害者心態”的人,如果無法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那么請遠離他。一定不要出于面子、出于感情、隨聲附和,你的上下級和同事,會因此把你也歸入那一類人。即使你已經有了良好的公眾形象,這樣的隨聲附和,對你的潛在傷害也會大到無法估量。如果你自己不幸就是一位“受害癥”患者,請檢查自己的心理,運用良知、想像力、獨立意志、自我意識,去磨煉自己的心態。否則,一副受害者模樣,你的下屬會追隨你嗎?你的老板會看重你、支持你嗎?人性都是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正如股市里大家都會去尋找搶購強勢股,

沒人會去接破位下跌的飛刀。或許我把“受害者心態”的人,描繪得過于可怕,但這種人既缺乏體諒,也缺乏勇氣,不僅是自己的職場殺手,也是別人的職場殺手。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zhichang/29642.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