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詩詞名句

李清照:怨王孫/憶王孫

《怨王孫/憶王孫》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帝裡春晚,重門深院。
草綠階前,暮天雁斷。
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

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拚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
浸梨花。

注釋:

1、帝裡:指京城。
2、誰:《古今詩餘醉》題作“難”。
3、綿綿:接連不斷。
4、沾惹:招引。
5、拚舍:捨棄,屏除。
6、巷陌:街道。
7、浸梨花:月光像水一樣浸透了梨花,猶言梨花淋浴在月光裡。

賞析:

此詞當是李清照婚後的作品,蓋作於汴京。寫女主人暮春黃昏深院樓上懷遠,寒食夜闌離愁難遣。()構思縝密工巧,愁濃語淡,畫面雋雅,情景悠然。

《孤雁兒/禦街行》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藤床紙帳朝眠起。


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
伴我情懷如水。
笛裡三弄,梅心驚破,
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
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
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
沒個人堪寄。

注釋:

1、紙帳:紙制之帳。
2、沉香:一種熏香的名字,也叫“沉水”
3、斷續:《花草粹編》作“斷”。
4、玉爐:玉制香爐。也泛稱高級香爐。
5、三弄:古笛有《梅花三弄》。
6、蕭蕭:《花草粹編》作“瀟瀟”。
7、腸斷:指人極度哀傷,柔腸愁斷之意。
8、一枝折得:折取一枝梅花。南朝陸凱與範曄交誼甚深,陸凱從江南遙寄一枝梅花給長安的故人范曄,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別信,聊寄一枝春。”表現對摯友的慰藉和深厚的情誼。

賞析:

此詞為詠梅詞。應作于趙明誠病歿之後。表現了女主人對亡夫的緬懷悼念及對亡靈的慰藉之情。

此詞既沒有直接描繪梅的色、香、姿,也沒有去歌頌梅的品性,而是把梅作為作者個人悲歡的見證。她是為抒孤懷才借梅花以表對亡夫的悼念之情。起筆于景,落墨於情。()開筆入題,但含而不露,筆無虛設。層層佈景,如層巒疊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隨景遷,景景生悲。此詞巧妙靈活地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實屬詞林佳品。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注釋:

1、怨王孫:應作“雙調憶王孫”。《樂府雅詞》雖然是現存《漱玉詞》最早的好版本,但是對於此詞的調名卻誤作“怨王孫”,

此後便以訛傳訛。
2、紅稀香少:鮮花衰萎,空氣中飄散的香味也淡薄了。紅,與李清照《如夢令》“綠肥紅瘦”中的“紅”用法相同。
3、蘋: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
4、汀:邊平地。
5、似:《歷代詩餘》等作“應”。

賞析:

這是一首秋景詞,詞人以其獨特的方式,細膩委婉又具體形象地傳達出一種特色鮮明的陰柔之美。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常常是蕭瑟冷落的感覺,自宋玉“悲秋”以來,文人筆下的秋景,總呈現出一種悲涼蕭瑟之色。然而李清照這首《怨王孫》中的秋景,展現的是一幅清新廣闊的畫圖,詞人不僅賦予大自然以靜態的美,更賦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見出詞人不同凡俗的情趣與襟懷。

“湖上風來”句起語不俗,避開俗套。秋高氣爽,常見風平波靜,

而一旦朔風初起,便會吹起悠遠的水波,宣告著深秋到了,所以說“秋己暮”。而一句“紅稀香少”,更通過自然界色彩和氣味的變化,進一步點染了深秋的景觀。大自然總是宜人的,深秋季節卻別有滋味,這裡,作者不說人們如何的喜愛山水,倒說“水光山色與人親”,將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這“與人親”,方換得人與景親,也才能真的領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說的“說不盡、無窮好”言之有根,是從心田深處發出的真誠的讚頌之語。

下片雖然仍是對秋景色的繼續描繪,但卻不是簡單的重複。蓮實葉老、露洗蘋草,都標示著深秋的時令,人所共見,卻易於忽略,一經作者點染,便覺秋意襲人。()而沙灘上勾頭縮頸睡眠的鷗鷺等水鳥,

對於早早歸去的人們頭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們的不滿。這裡,鷗鷺也人格化了,與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樣手法,但卻一反上片的山水“與人親”,而為鷗鷺對人恨,這一親一恨之間就帶給讀者以清新多樣之感,且通過人們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層地透露出深秋的到來。

這首詞造景清新別致,描寫淚細密傳神,巧妙地運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尋味。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