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勵志一生 » 哲理故事

世上最大的謊言是,等以後有時間了再說

世上最大的謊言是,等以後有時間了再說

文/小魚叔

(一)

前段時間,網上書店搞活動,我打算抓住機會入手一些書。同事曉冰看到我在網購,過來要和我一起拼單買一些書。

距離上次我們一起拼單買書,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選定了書之後,我們迅速下單。

快遞到了之後,我把曉冰買的書挑出來,送到她的宿舍,把書放到她桌子上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三個多月前,曉冰和我一起拼單買的書,有幾本連外邊的塑膠薄膜都還沒有拆掉。

後來,和曉冰聊起來時,曉冰雲淡風輕的來了一句:“那些書啊!等我以後有時間了再看,

現在每天都忙成這樣,哪裡有時間看書啊!”

其實,並不是沒有時間看書,而是曉冰把閒置時間都用來煲劇逛街,和別人組隊打遊戲上了,這才沒有多餘的時間來看書。買那些書,也純粹是曉冰一時心頭熱,三分鐘熱度過後,就再沒了興趣。

就像那句耳熟能詳的話說的一樣: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而真正存在差異的,往往是一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

你若用心把握每分每秒,時間便會呈現出它該有的價值;而當你任時間如何流逝,都只當未曾感受到,那時間也便會像東流的河水一樣,無情的奔流而去,連浪花都不曾留下。

(二)

看到眼前的曉冰,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前幾年,我也是這樣一個把“等以後有時間了再說”掛在嘴邊的人,雖說我一直對文字比較感興趣,但並沒有為此付出多少心血,一切只停留在“我比較感興趣”的層面上,很少動筆寫,也很少完完整整看完一本書。

那時候買過很多書,各類書都有買過,但真正坐下來認認真真去看的少之又少,有些書甚至幾年都沒有翻過一頁,還是新的,就被我冷落在角落。

閨蜜來我家借書時,總是會感慨:這書你都不看嗎?還是新的啊!

我也總是會回她一句:當然看了,等我以後有時間了再看。

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我的很多新書都是被閨蜜翻舊的,我也沒有翻看一眼。

直到後來正式參加工作,需要寫各種各樣的材料,還要定時更新博客文章時,

我開始發愁,才真正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含義。

當我們內心缺乏對時間的敬畏感時,時間也只是鐘錶上“滴答滴答”機械轉動的聲音,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存在。只有當我們從內心深處開始敬畏時間的時候,時間才會在我們生命中留下有意義的痕跡。

從那以後,我開始把之前買的書都翻出來,一本一本的精讀,然後做筆記,梳理對我有啟發的知識點,我內心對文字的熱愛,以及對時間的敬畏感,才徹底被喚醒。

(三)

我們很多人一邊浪費著時間,一邊說著“等有時間再說”;一邊偷著時間的懶,一邊抱怨時間的不公平。

其實,真正應該感到慚愧的是我們自己。

工作中,經常會聽到:把資料放那兒吧!現在沒時間,等我有時間了再看。

可明明手中刷著手機,卻聲稱沒有時間。

生活中,我們也會把手邊的事一拖再拖,直到實在來不及的時候,才想起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有時候,我們更像是一個玩遊戲忘記時間的小孩,天徹底黑了,才想起要趕緊回家。

可我們終究會長大成人,在時間面前,我們沒有資格再任性,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走好這一生的路。

時間不會停下來等待每一個暫時落後的人,它只會循著自己的節奏往前走,一分一秒都珍貴無比。

很多時候,我們對時間的任何點滴鬆懈,都將會成為時間的俘虜,被時間遠遠的甩在後面。

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等以後有時間了再說。這不止是在欺騙別人,更是在欺騙我們自己。

別讓“等以後有時間了再說”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活在當下,把握好每分每秒,才是面對時間最好的姿態。

作者簡介:一個混跡於職場的文藝小清新,喜歡文字,想要靠一支筆行走江湖,做生活的有心人。微信公眾號:小魚叔(ID: gh_28974da8194d)微信:happyxiao327 微博:芬達小魚

知乎萬贊:有哪些非常高端的心理學知識?

文/澄心

1

一般人覺得別人生氣時,就會下意識認為那個人非常可怕。

其實不是的,越情緒失控的人內心越有可能伴隨著脆弱,無助。他們是感覺外界有傷害了,於是只能豎起防禦的刺。

下次當你遇到憤怒的人,或者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對方是一個受傷的人。

心理學一個重要的原則:每個人為自己產生的情緒、感受負責。

發現了有些情境下的憤怒是伴隨著受傷的,

絕非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拯救、負責誰的情緒。

而是下次在經歷親人生氣、與人爭執、自己生氣時,我們可以專注在憤怒背後的受傷感,內心一定是感覺缺失了什麼、或者認為被冒犯了什麼、或者有需求但無法直接表達。

而這種察覺可以讓氛圍緩和下來。

2

我們遭遇到拒絕、失戀、痛苦時,總想著要想辦法擺脫、解決。

試著靜靜接納吧,接受這種感覺,接受這個局面,就是最快的恢復方式。

在心裡騰個空間,容納和理解你的焦慮,你的悲傷,你的脆弱,你的恐懼。

有些文化和教育通常對於負面情緒予以排斥、否認、回避,這其實讓人更為消沉,因為這意味著:

我連擁有自己的感覺都不能。

實際上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情緒都並無對錯,它們都有其出現的原因。

挖掘出深藏在情緒背後的某些渴望、匱乏、需求,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換個方式去滿足。

3

為什麼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懂了一次,腦海中已有的思維卻是成千上百次的自動化意識。

為了讓後來認同的真理植入到腦裡成為新的思維,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懂得,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絕對不是讀一次就頓悟,就可以從今以後都過好生活了。

培養一個可見的習慣我們都明白需要重複嘗試去做,培養一個摸不著的思維其實也是需要重複去嘗試。

所以,一時做不到,改變緩慢且反復,不用苛責自己。

4

每天花30分鐘關注自我內心。

可以探索:“我希望自己擁有什麼特質,能引起我幸福感的是什麼,我最有興趣的是什麼,我在逃避什麼,我在羞恥的是什麼,我希望怎樣對待別人,能讓我滿足的是什麼,做了哪些事可以提升我的價值感?”

你是24小時都在和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緒呆一起的人,你理應是自己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

而當你不厭其煩地去正視、察覺自我時,這就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加深自我瞭解的一些小操作:

1、自由聯想。自己寫日記,發語音給自己聽。把腦海裡的,可能是有些一閃而過的、不愉快的,都在一個安全的氛圍裡寫出來,毫無拘束,不用顧及邏輯,讓想法一展無遺。

想成為情緒的主人有個前提,先意識到,捕捉到,察覺到。

2、寫下故事。細緻地記錄下關於自己的經歷、追溯過去,和身邊人的相處關係,細節越多越好,感受越多越好。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你會發生自己的過往生命被賦予了意義感,你也從中收穫了感觸,同時抒發了情感,不再那麼壓抑。

3、和安心信任的人傾訴,和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傾訴等等。

無論是宗教、冥想、心理學,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讓人們回歸自己的內心。

瞭解自我還有個好處,你願意耐心瞭解自己時,你通常也會願意耐心瞭解別人。

5

在與人溝通時有幾個前提。

無論面對任何問題,遵循著我不攻擊你的為人,因為保護自己的人格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

從行為、事件、語言入手,這意味著我仍認同你這個人,我只是不認同你的某些行為。攻擊性、防禦性減少,雙方都會更願意靜下來磨合、處理。

同時儘量地保持詢問。提問有太多的好處,避免了自己急於武斷、批判、指責,也傾聽了、尊重了別人。

在決定溝通前,事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目的、想要的結果是怎樣的。思考了這個方向,我們就越可以避免捲入情緒漩渦裡,問題越有可能得到解決。

6

我們都知道有好心情會讓自己更好地行動,但行動同樣可以反過來喚起好情緒。

你走路讓自己抬頭挺胸,思維會跟著調整為自己是個更自信的人。

你每週運動3次,思維會默認為自己是個有活力的人。

你一個月裡又學了新的知識、又完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任務,思維會跟著調整認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如果自己是個執行力、行動力差的人,通常有可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1、給自己壓力太大。那就每件事設定的完成量越小越好,小到不用耗費什麼意志力就可以完成,但在執行過程中不設上限。

具體例子:一天只做5個俯臥撐,完成。咦,狀態不錯,那就再做多幾十個也可以。

旨在不會因為目標過大而自我感受挫中途放棄,同時又維持了一個持續的行動過程。

2、怕失敗,怕挫折,認為自己失敗一次,做錯一次,後果就會非常損失自我價值。

此時可以用局外者角度去看待自己,設想如果是朋友擁有這個緊張的擔憂的念頭,你可能會發現存在著僵化、嚴苛的假定,你也會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關注你,意識到後就會消除不合理性。

3、還沒有做時就下結論認為自己一定不行,做不到,乾脆不嘗試。這是成長時期經歷造成的負性信念有關。

我們可以多提醒自己,回顧下過去曾經做過哪些成功的事,雖然有困難但也完成了,用實際的例子去駁斥腦海中這個想法。

告訴自己再試試,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重新通過行動,去塑造另一種可能。而不是去一味相信過去腦海中的聲音。

7

我傾向於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存在著兩個相處方面的需求:一是依戀他人的安心感,二是獨立自我的效能感。

我們需要依戀他人,每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正在被無條件地看見,傾聽,理解時,都會流露出安心幸福的一面。

並且個體都有屬於自身的局限、精力,若想生活得更好,就是承認自己需要依戀別人,與別人合作。別人也同樣有這個依戀需求,想要被我們看到和對待。這本身可以是一個互相合作、互相滋養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擁有獨立自我的效能感。自尊來源於一個人可以應對得了生活的冒險、挑戰、有選擇權、表達權,並在探索世界這個過程裡體會到了屬於自己獨有的力量和價值。

常見的壓抑、低自尊、回避失敗都是在對自我效能感的限制,專注于加強自身的效能感和勝任感,是一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

倘若在過程中遇到挫折了,可以回頭看看第二條。

最後,希望可以對你也有點幫助。

來源:知乎

它們都有其出現的原因。

挖掘出深藏在情緒背後的某些渴望、匱乏、需求,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換個方式去滿足。

3

為什麼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懂了一次,腦海中已有的思維卻是成千上百次的自動化意識。

為了讓後來認同的真理植入到腦裡成為新的思維,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懂得,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絕對不是讀一次就頓悟,就可以從今以後都過好生活了。

培養一個可見的習慣我們都明白需要重複嘗試去做,培養一個摸不著的思維其實也是需要重複去嘗試。

所以,一時做不到,改變緩慢且反復,不用苛責自己。

4

每天花30分鐘關注自我內心。

可以探索:“我希望自己擁有什麼特質,能引起我幸福感的是什麼,我最有興趣的是什麼,我在逃避什麼,我在羞恥的是什麼,我希望怎樣對待別人,能讓我滿足的是什麼,做了哪些事可以提升我的價值感?”

你是24小時都在和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緒呆一起的人,你理應是自己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

而當你不厭其煩地去正視、察覺自我時,這就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加深自我瞭解的一些小操作:

1、自由聯想。自己寫日記,發語音給自己聽。把腦海裡的,可能是有些一閃而過的、不愉快的,都在一個安全的氛圍裡寫出來,毫無拘束,不用顧及邏輯,讓想法一展無遺。

想成為情緒的主人有個前提,先意識到,捕捉到,察覺到。

2、寫下故事。細緻地記錄下關於自己的經歷、追溯過去,和身邊人的相處關係,細節越多越好,感受越多越好。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你會發生自己的過往生命被賦予了意義感,你也從中收穫了感觸,同時抒發了情感,不再那麼壓抑。

3、和安心信任的人傾訴,和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傾訴等等。

無論是宗教、冥想、心理學,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讓人們回歸自己的內心。

瞭解自我還有個好處,你願意耐心瞭解自己時,你通常也會願意耐心瞭解別人。

5

在與人溝通時有幾個前提。

無論面對任何問題,遵循著我不攻擊你的為人,因為保護自己的人格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

從行為、事件、語言入手,這意味著我仍認同你這個人,我只是不認同你的某些行為。攻擊性、防禦性減少,雙方都會更願意靜下來磨合、處理。

同時儘量地保持詢問。提問有太多的好處,避免了自己急於武斷、批判、指責,也傾聽了、尊重了別人。

在決定溝通前,事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目的、想要的結果是怎樣的。思考了這個方向,我們就越可以避免捲入情緒漩渦裡,問題越有可能得到解決。

6

我們都知道有好心情會讓自己更好地行動,但行動同樣可以反過來喚起好情緒。

你走路讓自己抬頭挺胸,思維會跟著調整為自己是個更自信的人。

你每週運動3次,思維會默認為自己是個有活力的人。

你一個月裡又學了新的知識、又完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任務,思維會跟著調整認為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如果自己是個執行力、行動力差的人,通常有可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1、給自己壓力太大。那就每件事設定的完成量越小越好,小到不用耗費什麼意志力就可以完成,但在執行過程中不設上限。

具體例子:一天只做5個俯臥撐,完成。咦,狀態不錯,那就再做多幾十個也可以。

旨在不會因為目標過大而自我感受挫中途放棄,同時又維持了一個持續的行動過程。

2、怕失敗,怕挫折,認為自己失敗一次,做錯一次,後果就會非常損失自我價值。

此時可以用局外者角度去看待自己,設想如果是朋友擁有這個緊張的擔憂的念頭,你可能會發現存在著僵化、嚴苛的假定,你也會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關注你,意識到後就會消除不合理性。

3、還沒有做時就下結論認為自己一定不行,做不到,乾脆不嘗試。這是成長時期經歷造成的負性信念有關。

我們可以多提醒自己,回顧下過去曾經做過哪些成功的事,雖然有困難但也完成了,用實際的例子去駁斥腦海中這個想法。

告訴自己再試試,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重新通過行動,去塑造另一種可能。而不是去一味相信過去腦海中的聲音。

7

我傾向於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存在著兩個相處方面的需求:一是依戀他人的安心感,二是獨立自我的效能感。

我們需要依戀他人,每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正在被無條件地看見,傾聽,理解時,都會流露出安心幸福的一面。

並且個體都有屬於自身的局限、精力,若想生活得更好,就是承認自己需要依戀別人,與別人合作。別人也同樣有這個依戀需求,想要被我們看到和對待。這本身可以是一個互相合作、互相滋養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擁有獨立自我的效能感。自尊來源於一個人可以應對得了生活的冒險、挑戰、有選擇權、表達權,並在探索世界這個過程裡體會到了屬於自己獨有的力量和價值。

常見的壓抑、低自尊、回避失敗都是在對自我效能感的限制,專注于加強自身的效能感和勝任感,是一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

倘若在過程中遇到挫折了,可以回頭看看第二條。

最後,希望可以對你也有點幫助。

來源:知乎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