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沒有愛的疑問 你的愛就死了

其實,我似乎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陷進去拔不出來,

把自己搞得昏天暗地的問題。只是,想把自己的事跟你嘮嘮了,就寫了。要說不期待你的一點點評論,那是假的,不過要是你覺得有其他更亟待回復的信件,那就不用管我了。

發現自己愛嘮叨了,切入正題吧。

他,我,A。

他和A,他愛A,很久以來追求不懈。A曾拒絕他,

但目前仍常共同活動。也許處於曖昧,外人無從知曉。

他和我,他一直將我當妹妹。某個時間點前,我當他是哥哥。某個時間點後,我的感覺不再單純(哥哥妹妹的遊戲,連嶽是不是早已看膩。可是他對我真是這樣的情感,和曖昧無關,我從沒叫過他哥哥。)。在忍耐一段時間後,我在明知無望的情況下,表白。當然結果是,他驚訝,我揮揮手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你不用管我,和A繼續。其實心底裡竟然是有著做備胎的想法(連嶽,

你會罵我嗎?)。尷尬一段時間,他和我,竟然奇跡般恢復以前的狀態,毫無芥蒂嬉笑怒駡,他也不忌諱在我面前提起A。

A和我,因他認識。A喜歡我,因為我是個不起歹意(說善良,覺得還不夠格)的人吧。我喜歡A,因為欣賞A舉手投足的氣質,

也因為感覺她心底裡是個純淨的人。

我欣賞A,覺得她好。因此,我希望他們倆在一起。我會給他出謀劃策,怎樣讓A感受到他的愛。當然,這樣做的時候,我心裡酸酸的。但我卻又那麼真切地希望他們在一起。

有人說,見到情敵的時候是咬牙切齒的,尤其女孩子,那該是醋意大發的。可是我卻不是,每次見到A,我也會開心地和她聊天,不覺有任何不舒服。

有時,我甚至懷疑自己,我真的喜歡他嗎?可是我明明一見到他,就會開心得嘴巴都咧到耳後根。一看到能幫上一點小忙,我就屁顛屁顛東奔西走,才不管自己是不是已經忙得焦頭爛額。我會因為見了他,而好幾天嘴角掛著微笑,一遍遍回味每個細節。

我是不是很怪的人呢?你說愛情是知識,

要理性。我理性,知道沒有希望,所以我選擇了去另一個城市。可是,每每想起要去離他很遠的地方,我仍然會難過。 (此處略去一段)

回復:

王小波好像在文章中寫過這樣的段子:原來他當工人時,見到一個老油子請假,大聲地說出理由:今天見天天藍,看大便也是黃的!不行,得請假。工長一聽就准了假,後來一想,不對呀,天本來應該就是藍的(那時還沒有污染,有也不像現在這麼嚴重),大便更應該是黃的。上當了。

能當油子,就得有點能力利用人的思維誤區,請假的理由,聽者的期待一般是你將描述“反常”,反其道而行之地敘述“正常”,他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過神來。比如你問一個人,三個火,“焱”字怎麼念?不知道吧?三個土,“垚”字怎麼念?又不知道吧?最後再問一個字,三個木字,怎麼念?他多半暫時也不知道了。

我們很容易被誤導,很容易疑惑。正像你一樣,什麼事情都發生了,但沒有不舒服——它們是應該出現的——所以,覺得反常。結論就是:這正常讓我覺得反常,這舒服讓我感到不舒服,這安全讓我感到危險。

你的問題看似平淡,其實挺有意思,它說明我們在兩種情況下會產生疑惑,因此想找個人問問:一是當我們和別人相同的時候,一是當我們和別人相異的時候。

也就是說,我們最真實的狀態就是我們一直將處於疑惑當中,一直想提問。

而答案是什麼?正如你看到的,往往也只有兩種,一是你要和他們不同,二是你要他們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會覺得人生太像黑色幽默。對於沒有幽默感的人來說,甚至只餘黑色,太淒慘了。

而真正的問答大師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一譯田立克)說,這種“問與答”才是人生的常態,也才能藉此觸摸神性。

蒂利希雖然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神學家及哲學家,但他說這些絕非是幸福地旁觀。17歲,他的母親死了(當然,這不算是太大的災難,17歲,已經到了離開媽媽的年紀),1914年結婚後,他成為德軍的隨軍牧師。他的老婆在他從軍的分居期懷孕,他很明智地判斷出這不是神跡,而是另一個男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婚姻於是失敗了。當然,據流言,他的情人也不少。

40多歲,正是學術上成熟之時,不幸得罪了最得罪不起的一群人——納粹,大學的教職不保,只好在47歲時接受美國的工作機會,他不得不在這個年紀開始學習英語——看來在任何年紀都可以開始新生活,至少不要害怕在47歲接觸一門新語言,開始一段新戀情。

後為,蒂利希用英文寫了他最重要的作品,而且成為少數幾個美國哲學家,他們在名字之前可以大大方方地加上“great”這個定語。他的人生,證明了自己的理論,人要有存在的勇氣。人存在的證據之一就是你會不停地產生疑問,而答案會順著歷史的隧道走到你的耳邊回答你。

這樣的人,才不是瞬間,而是永恆的一部分。是飛行的箭,孤單,卻由造物之手擲出。

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比較尼采一些,認為上帝死了;對人生也無太大興趣。作為補償,我們逃避不了愛的枷鎖,疑問通過愛統治我們,讓我們直面存在。

沒有疑問,你就死了。沒有愛的疑問,你的愛就死了。

看大便也是黃的!不行,得請假。工長一聽就准了假,後來一想,不對呀,天本來應該就是藍的(那時還沒有污染,有也不像現在這麼嚴重),大便更應該是黃的。上當了。

能當油子,就得有點能力利用人的思維誤區,請假的理由,聽者的期待一般是你將描述“反常”,反其道而行之地敘述“正常”,他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回過神來。比如你問一個人,三個火,“焱”字怎麼念?不知道吧?三個土,“垚”字怎麼念?又不知道吧?最後再問一個字,三個木字,怎麼念?他多半暫時也不知道了。

我們很容易被誤導,很容易疑惑。正像你一樣,什麼事情都發生了,但沒有不舒服——它們是應該出現的——所以,覺得反常。結論就是:這正常讓我覺得反常,這舒服讓我感到不舒服,這安全讓我感到危險。

你的問題看似平淡,其實挺有意思,它說明我們在兩種情況下會產生疑惑,因此想找個人問問:一是當我們和別人相同的時候,一是當我們和別人相異的時候。

也就是說,我們最真實的狀態就是我們一直將處於疑惑當中,一直想提問。

而答案是什麼?正如你看到的,往往也只有兩種,一是你要和他們不同,二是你要他們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會覺得人生太像黑色幽默。對於沒有幽默感的人來說,甚至只餘黑色,太淒慘了。

而真正的問答大師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一譯田立克)說,這種“問與答”才是人生的常態,也才能藉此觸摸神性。

蒂利希雖然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神學家及哲學家,但他說這些絕非是幸福地旁觀。17歲,他的母親死了(當然,這不算是太大的災難,17歲,已經到了離開媽媽的年紀),1914年結婚後,他成為德軍的隨軍牧師。他的老婆在他從軍的分居期懷孕,他很明智地判斷出這不是神跡,而是另一個男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婚姻於是失敗了。當然,據流言,他的情人也不少。

40多歲,正是學術上成熟之時,不幸得罪了最得罪不起的一群人——納粹,大學的教職不保,只好在47歲時接受美國的工作機會,他不得不在這個年紀開始學習英語——看來在任何年紀都可以開始新生活,至少不要害怕在47歲接觸一門新語言,開始一段新戀情。

後為,蒂利希用英文寫了他最重要的作品,而且成為少數幾個美國哲學家,他們在名字之前可以大大方方地加上“great”這個定語。他的人生,證明了自己的理論,人要有存在的勇氣。人存在的證據之一就是你會不停地產生疑問,而答案會順著歷史的隧道走到你的耳邊回答你。

這樣的人,才不是瞬間,而是永恆的一部分。是飛行的箭,孤單,卻由造物之手擲出。

我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比較尼采一些,認為上帝死了;對人生也無太大興趣。作為補償,我們逃避不了愛的枷鎖,疑問通過愛統治我們,讓我們直面存在。

沒有疑問,你就死了。沒有愛的疑問,你的愛就死了。